主动投资

搜索文档
研究框架培训:主动投资的中美对比、基准选择、未来展望
2025-09-26 02:28
Q&A 为什么美国的主动投资基金逐渐走向被动化? 美国的主动投资基金逐渐走向被动化有几个核心原因。首先,战胜指数的难度 不断提升,导致主动基金的持仓风格逐渐向基准靠拢,收益优势收敛。其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早在 1993 年发布了类似于 2025 年 5 月 7 日中 国公募新规的文件,要求公共基金选择与其投资风格相匹配的宽基指数作为基 准,并强制将业绩与基准进行定期比较。此外,美国在 2000 年和 2008 年的 两次金融危机,使得投资者意识到赛道投资带来的高波动风险,从而对高波动 性风险产生厌恶。再者,美国大部分基金公司采用团队化作战机制和中长期业 绩考核体系,这使得短期跑赢市场所带来的正向回报激励有限。因此,大量产 品开始采取类似于指数增强或指数配置的策略。 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率接近 200%,反映了主动投资的优势。资金 端和负债端的低谷期正在走出,主动权益基金的新发规模逐渐回暖,赎 回压力明显好转。 不同类型风格下,各自最优策略如下:均衡型首选沪深 300 等宽基指标; 成长型首选沪深 300 成长等;价值型及红利型首推宽基础性指标;行业 赛道明确则直接匹配所关注领域相关标准。 研究 ...
When Market Vol Turns Things Upside Down, Trust Active Investing
Etftrends· 2025-09-19 17:06
The Fed's big rate cut has arrived, boosting market performance and brightening outlooks. With potentially even more cuts coming down the line, too, investors have reason for optimism. ...
【有本好书送给你】市场波动时,更要记住“投资者十诫”
重阳投资· 2025-09-18 07:33
重阳说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 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 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 徜徉。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 迎 扫码 咨询。 【好书】第302期:《 赢得输家的游戏 第8版 》 [美]查尔斯·D. 埃利斯(Charles D. Ellis) 著 刘建位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人 营销编辑余伊羿 2025年8月 省钱储蓄的方法有很多,你要多寻找一些既适合你自己又能长期坚持下去的省钱储蓄方法。记住,储蓄 的目的是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好一些,这样你就能用更多资金去 ...
长跑型投资老将的胜利:“时间的玫瑰”开在公募基金里
36氪· 2025-09-04 04:28
行业转型趋势 - 公募行业加速从"明星模式"转向"平台模式",着力打造"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 [1]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落地,推动行业坚持长期主义和系统化方法 [9] 资深基金经理价值凸显 - 全行业连续管理同一主动权益基金超10年基金经理不足100人,仅占股混产品基金经理5% [1] - 管理年限超14年基金经理仅12人,占比约0.6% [1] - 12位超14年基金经理代表作基金年化收益均超10% [2] - 摩根杜猛、富国朱少醒、广发李巍、诺安杨谷、中欧周蔚文任职年化收益分别为15.7%、15.4%、14.8%、13.2%和11.9% [2] - 过去14年上证指数年化收益2%,沪深300年化收益2.9% [2] 主动投资业绩表现 - 过去一年228只主动股票型基金(总数548只)和1359只混合型基金(总数4492只)收益率超50%,占主动股混基金总数30% [3] - 超10年经验基金经理表现稳定,摩根杜猛管理基金过去一年收益率83%-96%,旗舰产品摩根新兴动力基金收益率超92% [3] - 摩根李博管理三只主动权益基金过去一年收益率均超60% [3] 长期持有效应 - 持有股票型基金指数半年正回报比例59%,持有三年升至73.2%,持有五年达93.2% [4] - 杜猛新兴动力基金近5年年化回报8.5%,近10年年化回报15.2%,任职以来年化回报15.7% [6] 平台与文化支撑 - 公司治理、内部评价导向和投研文化深刻影响基金经理长期业绩和团队稳定 [8] - 工银瑞信将投资经理5年期业绩考核占比提至50% [8] - 易方达推进数智化转型打造智能投研平台 [8] - 景顺长城布局智能研究和ETF投资平台,借助AI提升投研效率 [8]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长期基金中业绩优于同行中位数规模占比持续保持80%以上 [8]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研究团队覆盖4700家公司,完成近1.1万次实地考察与交流 [9]
解密中欧「工业化」:打造公募基金的超级工厂
远川研究所· 2025-08-26 13:0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借鉴汽车工业精益生产模式 构建工业化投研体系 实现投资流程标准化和业绩可复制性 提升Alpha创造能力和产品良品率 [6][7][9][10][16][18][24] - 通过MARS工厂模式实现多元资产配置 解决客户投资痛点 追求可预期 可复制 可解释的投资回报 [15][16][18] - 工业化体系强化个体专业分工与团队协作 使洞见在组织内高效流动 第三代基金经理借助平台赋能实现更稳定长期业绩 [7][9][10][18][19][24] 汽车工业精益生产模式借鉴 - Model Y L采用高效生产线 上海超级工厂平均30多秒下线一辆车 年交付量占全球50% [6] - 工厂通过冲压 焊装 涂装 总装四车间标准化流程 实现工艺提升与流程简化 [6] - 系统化精益生产支持Model系列持续产能爬坡与车型迭代 [7] 基金行业工业化转型 - 公募基金生产方式变革 需从依赖个体转向标准化流程 实现系统可复制的成功 [7] - 工业化投研体系产出多只优质基金 包括追求绝对收益的多资产产品 [7] - 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持续脱颖而出 验证自主培养与工业化能力建设成效 [7] 工业化体系与个体关系 - 工业化后个体影响更大 投研人员作为关键环节具有乘数效应 缺失将影响整体产出 [8] - 体系稳定性增强 基金经理脱离团队后失去协同支持 如同脱离产线的光刻机 [8] - 激发个体主观能动性 通过专业分工实现极致化 类似医院专科医生模式 [9] 投研流程与团队结构 - 标准化五要素模型分析框架:行业赛道 行业趋势 公司治理 经营质量 经营趋势 [10] - 去中心化团队结构 投资总监非上级 避免垄断投研想法 [10] - 第三代基金经理借助平台赋能 职业生涯更长且业绩更稳定 代表包括冯炉丹 邵洁 钟鸣 王颖 [10] MARS工厂建设与运作 - 多资产团队被市场倒逼革新 2021-2022年股债波动促使构建绝对收益产品工厂 [13] - 团队整合多元背景人才 包括险资 私募 券商自营 国家投资平台及内部IT人员 [13][14] - 系统研发需快速转化投资需求 内部IT支持实现想法即时编码落地 [14][15] - MARS工厂通过多元资产解决方案实现可预期回报 可复制流程 可解释损益来源 [15] - 生产流程分为设计 生产 组装 检测四车间 严格约束基金经理权限 强调风控优先 [16] 洞见共享与数智化应用 - 工业化使洞见快速碰撞复制 例如科技战队集体捕捉算力机会 冯炉丹率先关注光模块 [18] - 许文星团队将投资想法抽象为可复制信号 通过模型检验实现策略可解释化 [19] - 提炼价值 质量 红利 景气四大因子 用代码精准表达 例如价值策略中识别价值陷阱 [19] - 运用AI工具分析研究报告 公告 财报及企业家语言 捕捉基本面反转信号 [20] - 数智化将个人方法裂变为组织通用能力 对抗Alpha获取难度加大趋势 [20] 主动投资战略选择 - 资源有限下专注主动投资 因ETF以成本取胜 主动投资以能力取胜 两者文化冲突 [22][23] - 主动投资讲极致人才与深度研究 被动投资讲极致成本与规模复制 理念完全对立 [23] - 2022年底至当前基金经理从41位增至63位 逆势储备人才并布局产品线 [24] - 2025年第三代基金经理成熟与MARS工厂建成 推动工业化进程迈进 [24]
沪指创2021年2月来新高 绩优主动权益基金超越大盘76%
第一财经· 2025-08-20 08:5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于8月18日突破2021年2月18日高点并创近十年新高[1] - 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距离2021年峰值分别差29%、28%、27%[1] - 中证500和中证1000较前轮牛市高点仍有13%和10%差距[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577只主动权益基金在2021年2月18日至2024年8月18日区间收益率超10%[1] - 广发基金旗下11只产品收益率超10%,其中4只超30%[1] - 广发多因子区间收益率78.13%居首,其余三只产品收益率介于35.61%-38.43%[1] 广发多因子基金表现 - 2018年起连续7年跑赢沪深300、中证800及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 - 累计回报达352.19%,年化回报21.85%[2] - 行业配置覆盖煤炭、有色、化工、房地产、基建、银行及新能源、创新药、AIGC产业链[2] 基金投资策略特征 - 广发多因子采用行业分散与风格均衡策略[2][3] - 收益来源涵盖行业配置、选股及交易维度[2] - 持股重合度低,四只基金仅1只个股共同重仓,三只基金仅2只个股重叠[3] 基金经理产品分化 - 杨冬管理四只主观多头产品风格各异[3] - 广发价值领航/瑞誉侧重成长价值,广发均衡成长兼顾估值与成长潜力[3] - 广发价值领航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率102.51%,广发瑞誉83.19%,广发均衡成长50.29%[3] 主动投资展望 - 专业化主动投资有望持续跑赢指数[3] - 风格均衡产品在震荡上行市场中更具波动平滑优势[3]
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杨峻:被动投资大发展重塑资管价值创造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0:58
被动投资发展趋势 - 全球被动基金发展超越主动管理 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3] - 中国市场以ETF为代表的被动策略产品核心优势包括费率低廉 政策支持 符合资金偏好 业绩优势[3][4] - 宽基指数ETF管理费率低至15bps 行业或主题ETF费率在20-60bps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120bps[3] - 10年期限60bps费率差异可创造6%收益差距[3] - 新"国九条"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证监会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3] - 美国指数基金持有人中个人退休金账户和企业年金计划持有占比超80%[3] 业绩表现比较 - 美国过去十年仅21%主动基金跑赢被动基金[4] - 2023年中国58%主动偏股型基金战胜同类被动基金 但较2022年下降5个百分点[4] - A股市场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4] 资管行业影响 - 被动投资对资管行业产生三大深远影响:Beta工具化 Alpha专业化 马太效应加剧[1][5] - 被动投资产品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成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重要工具[5] - 机构投资者需求包括透明化低波动配置 精细化多因子策略 低成本高效率运营[5] - 个人投资者偏好更低认知门槛 更清晰投资场景 更强抗波动性[5] - 百年保险资管内部实践显示ETF多策略组合投资实盘业绩跑赢沪深300指数及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5] Alpha专业化路径 - 深度Alpha挖掘需聚焦定价效率低和信息不透明领域[6] - 美国房地产基金和债券基金等非公开信息占比较高领域超额收益获取能力显著[6] - 需强化非公开调研和信息获取拆解解读提炼能力[6] - 主动型ETF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 可能成为Alpha专业化重要载体[7] - 主动ETF融合主动管理能力与ETF产品透明性流动性[7]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资管行业管理资产利润贡献率由2021年14.4bps下降至2023年11.6bps[7] - 北美和亚太市场利润贡献率下滑速率约每年10%[7] - 中国被动权益基金前十大机构占据66%市场份额[8] - ETF领域前十大机构规模合计占比达80%[8] - 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机构仅占据46%市场份额[8] - 被动化趋势演进使中小机构面临严峻挑战[8]
指数基金成了 “香饽饽”,主动管理难道要 “凉了”?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32
公募基金行业生态变化 - 2019年公募基金快速发展,"明星基金"和"买股不如买基"观念盛行 [2] - 2021年起ETF资金加速流入,2024年末被动指数规模反超主动股票基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 - 2022-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经历净值回撤和规模收缩,而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大幅上涨 [3] 指数化投资动因与优势 - β代表市场平均收益(如沪深300指数年涨10%即为β收益),指数基金通过跟踪β获取市场收益 [2] - 指数基金持仓透明、风格稳健、费率低廉,ETF具备场内交易优势可快速响应行情 [10] - 近5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复权净值增长均值为7.43%,最大回撤均值-29.17%,优于主动基金 [7] 主被动基金业绩对比 - 近1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35.78%,增强型37.66%,均高于普通股票型(34.87%)和偏股混合型(34.35%) [7] - 近5年TOP5指数基金中招商中证煤炭A涨幅128.69%,国泰中证煤炭ETF涨幅125.46% [9] - 主动基金中仍有佼佼者:近1年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幅212.25%,近5年金元顺安元启涨幅257.26% [16] 主被动基金互补性 - 牛市初期指数基金广泛覆盖市场普涨,牛市后期主动基金通过选股可能实现超额回报 [18] - 指数编制依赖主动管理(成分股筛选和权重分配),被动投资并非完全脱离主动决策 [14] - α收益为零和博弈,弱势投资者逐渐转向β收益,但优质主动基金仍能创造显著超额收益 [11][12][15] 资管行业影响 - 被动投资提升β定价效率但削弱个股α定价能力,需更多资金维持α定价效率 [19] - 被动化浪潮下主动管理行业优胜劣汰加剧,基金经理需更重视β赛道选择和α能力深化 [19]
牛市主升浪来临?谁在追“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19
市场表现 - 上周A股主要指数普涨 沪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2 11% 1 25%和0 49% [1] -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领涨一级行业 医药 计算机 商贸零售和社会服务板块下跌 [1] 券商策略观点 中信策略 - 小微盘股估值不合理 中证2000市盈率达148倍 TTM利润为负 需警惕风险 [3] - 五大行业(有色 通信 创新药 游戏 军工)估值合理 上涨源于盈利预期重塑而非估值提升 [3] 申万宏源策略 - 25Q3经济回落预期+政策调结构暂不支持指数突破 [3] - 牛市主线需聚焦国内科技突破和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业 [3] 天风策略 - 7月A股ETF净流出收窄 行业主题ETF现净流入 两融资金大规模净流入 [4] - 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较上季度大幅上升 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走阔 [4] 信达策略 - 市场特征类似2013-2014和2019年 预示全面牛市可能 [5] - 建议增加弹性配置 金融增配非银 AI侧重应用端 周期股半年内或有表现 [5] 华西策略 - 增量资金来自保险 养老金 公募私募及居民配置资金 [6] - M1-M2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 两融余额创十年新高 [6] 兴证策略 - 主动偏股基金跑赢沪深300占比升至历史高位 再现"翻倍基金" [8] 广发策略 - 流动性驱动行情中期持续 建议关注赔率占优板块 [8] 中信建投策略 - 行业轮动加速 关注国防军工 AI算力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9] 国盛策略 - 商品股市上涨基于反内卷预期 现实需求呈现放缓压力 [10] 中泰策略 - 市场调整属风格切换 科技(AI 机器人) 恒生科技 港股红利板块配置价值不变 [11]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国产算力 机器人 固态电池 自主可控 军工 低空经济 [7] - 传统板块:低估值中字头 券商 有色 交运 创新药 [7][9]
平台时代已至 “选基金就是选人”迎来新解
证券时报· 2025-08-10 17:37
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7年以"选基金就是选人"为核心理念,但这一理念正面临被动投资崛起的挑战 [1] - ETF规模截至7月末突破4.5万亿元,年内有望突破5万亿元,对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形成直接挑战 [1] - 行业从依赖个体的"明星时代"转向依托体系的"平台时代",证监会5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2] 主动基金应对策略 - 部分主动基金转型为聚焦单一赛道的类工具化产品,例如创新药赛道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0%,超过同类指数基金 [1] - 基金经理批量离职成常态,年内发生近3000条变更事项,包括鲍无可、周海栋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1][2] 平台化转型实践 -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成为新趋势,可突破个人能力圈限制、保障运作稳定性,避免因离职导致业绩突变 [3] - 中欧基金通过工业化理念实现投研专业化分工,天弘基金构建"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投研体系,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 [3] - 行业共识认为传统"手工作坊"模式已过时,平台式基金公司成为主流选择 [3] 投资者策略演变 - 投资者选择标准从押注单一基金经理转向综合考量基金公司投研实力、风控机制和治理结构 [4] - "选人"理念升级为选团队、选平台、选机制的新思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