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品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枚小面包的“智造”看晋江品牌的扬帆远航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2:48
公司智能制造升级 - 盼盼食品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 引入人工智能和5G+物联网技术 实现食品加工从传统粗放式向精细化和自动化升级 [1] - 智能化改造覆盖和面 成型 醒发 烘烤等七道核心工序 依托5G+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 温湿度及产量数据 [1] - 隧道式烤炉以全自动化模式运转 配合5G+AI视觉检测系统实时捕捉面包色泽并自动剔除残缺品 确保产品品质统一 [1] - 智能制造将生产全流程推向量化 数据化与可控化新高度 实现食品质量管控模式升级和生产效率突破 [1][2] 公司产品与品牌战略 - 盼盼食品将药食同源理念注入食品研发 针对消费者多元需求走健康绿色创新发展道路 助力品牌扬名海内外 [2] - 公司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成为泉州市消费品工业发展的代表性案例 [5] 行业智能制造实践 - 晋江纺织和鞋服产业年产值超4000亿元人民币 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753.73亿元 同比增长6.47% [5] - 361°品牌建立5G智慧工厂数智运营中心 通过服装智能车间数据看板监控全厂生产数据 提升生产效率 [5] - 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加速建设 计划集合十余条智慧生产线及多个创新研发基础设施 [5] 行业政策与发展 - 福建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 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 [5] - 泉州市及晋江 德化等6个市县区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5] - 泉州市通过市县两级推动企业开展三品活动 鼓励企业开发新品种 引进新技术和采用新工艺 [6]
上半年海南消费品工业延续向好发展态势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53.5%
海南日报· 2025-08-04 07:34
行业增长表现 - 海南农副食品加工业1-6月累计增加值增速达53.5% 当月及累计增速均为全国最高水平 [1] - 全省规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 [1] - 食品工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速达25.5% 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1] 产业创新成果 - 医药产业"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覆盖超480种国际创新药械 其中41种纳入真研试点 21种获批上市 [1] - 医药领域新获批药品文号92个 同比增长40% 通过一致性评价103个 同比增长30% [1] - "椰子制品"入选工信部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椰树牌、定安椰乳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1] - 31家本地企业携260种产品参展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2] - 组织4场食品工业企业产销对接活动 达成意向金额超5000万元 [2]
上半年海南消费品工业延续向好发展态势
海南日报· 2025-08-04 00:58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海南消费品工业持续平稳增长 增加值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 [2] - 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5.5% 位居全国前列 [2] - 农副食品加工业1-6月累计增加值增速53.5% 当月和累计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一 [2] 重点产业动态 - 医药产业采用"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 超480种国际创新药械实现"中国首用" [2] - 41种医药产品纳入真研试点 21种获批上市 [2] - 新获批药品文号92个 同比增长40% 通过一致性评价103个 增长30% [2] 品牌与产品建设 - 椰树牌和定安椰乳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2] - "椰子制品"入选工信部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2] - 31家本地企业携260种产品参展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3] 产销对接成果 - 组织4场食品工业企业产销对接活动 达成意向金额5000多万元 [3]
与茅台、海尔同台!德佑跻身首批中国消费名品矩阵
品牌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德佑"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与茅台、伊利、海尔等93个国民品牌并列[1] - 德佑作为"潮流新锐"类别代表,与薇诺娜、韩束共同入选快消品赛道,填补了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在国家名品矩阵中的空白[2] - 评选从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及文化赋能力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入选需经过层层提报审核和定期复核[2]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2] -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包括企业名牌93个、区域品牌43个,成长企业42家[2] - 现代消费生态变革推动消费者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质,近80%消费者在选择清洁产品时最关注实用性与高品质[3] 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湿厕纸细分品类实施"分化市场"策略,避开与传统纸业四大巨头的正面竞争[3] - 湿厕纸产品研发历时三年多,2020年正式推出首款产品,主打"水洗般洁净"体验[3] - 产品建立"三不标准"——不连抽、不易破、不易渗,并参与行业、团体及国家标准制定[5] 经营业绩与生产能力 - 德佑湿厕纸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累计销售超6亿包[5] - 公司拥有15万平方米自有工厂、智能制造生产线和强大研发团队[5] - 每分钟有数百包湿厕纸产出,发往全国千万家庭[7] 品质管控与研发投入 - 每张湿厕纸经历21个产品里程碑与118道工序[6] - 2011年即成立自有实验室和质检中心,引进多条国内先进生产线[6] - 与东华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创新中心[6] 创始人理念与发展战略 - 创始人深耕卫生用品领域二十余年,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7] - 发展路径契合国家"三品战略":新品种、提品质、创品牌[7] - 聚焦细分市场但不急功近利,坚守"品质创新"和"创新精研"[7]
端午制曲,感受中国郎的温度
华尔街见闻· 2025-06-05 08:11
端午制曲大典与工艺传承 - 端午制曲是酱酒酿造周期的起点,公司每年举行庄重大典以彰显对自然规律与工艺的敬畏[1][5] - 恪守传统大曲坤沙"12987"工艺(一年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等),结合智能曲房小试区实现温湿度精密控制[5][8] - 制曲车间流程包括堆粮、撒母曲、润粮等,体现工艺坚守与品质追求[7] 员工关怀与品牌温度 - 邀请超380名优秀员工及家人参与大典,强化品牌与消费者情感联结[2][11] - 聚焦"郎酒工匠"精神,回馈员工坚守并让匠心被至亲了解[11][12] - 总经理汪博炜提出"三份热":制曲生产热、员工热爱、酒庄邀约热忱[7][8][11] 产品战略与市场布局 - 升级版2025郎牌郎上市,主体基酒贮存3年以上比例超80%,定位200-300元大众酱香市场[16][18][19] - 酱香五大战略单品矩阵成型:郎牌郎(基座)、红花郎10/15(支撑)、青花郎(第一战略)、红运郎(超高端)[20] - 推出"华夏百家姓系列酒",以528姓氏切入C端定制市场,降低传统定制门槛[21] 产能与品质保障 - 优质酱酒年产能7.2万吨、贮存量26.5万吨,坚持"存十卖一"原则确保年份真实[15] - 拥有赤水河左岸49公里六大生态酿酒区及世界最大天然藏酒洞群(天宝洞、地宝洞等)[15] - 贯彻"极致三品战略"(品质、品牌、品味),品质为第一优先级[14][15]
日拱一卒无有尽!五年三品节为笔,郎酒书写酱酒版《基业长青》!
水皮More· 2025-04-10 07:39
行业复苏趋势 - 白酒行业正处于宏观周期和行业周期双重调整阶段,龙头企业通过培育新消费场景和模式推动筑底复苏 [1] - 春糖、三品节等行业活动率先释放回暖信号,郎酒通过三品节颁奖盛典表彰763个品质/品牌/品味建设贡献者 [2] 郎酒战略定力 - 连续五年举办三品节体现顶级战略定力,核心是通过品质基因注入、生态共生、文化传递实现"百年根基"战略 [4] - 借鉴《基业长青》"造钟者"理论,以制度和文化设计构建核心理念,强化对品质/品牌/品味的敬畏和消费者服务意识 [5] - 通过千分之一进步的持续积累(如五年/十年/二十年周期)实现品牌世界级目标,形成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6][8] 产品与生态升级 - 酱香郎酒五大战略单品矩阵成型(青花郎、红花郎·10/15、郎牌郎、红运郎),完成从爆款单品到组团作战的跃迁 [9] - 构建全产业链共创生态,覆盖科研机构/种植户/消费者等,将参与者从价值传递者升级为共建者,强化品牌认同 [8] - 发布《中国郎·庄园酱酒蓝皮书》1.0版,体系化定义庄园酱酒内涵,建立与国际酒庄对话的平等语境 [10][13] 行业标杆定位 - 郎酒庄园被定位为中国白酒庄园开创者/体验经济先行者/世界美酒庄园引领者,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业样本 [13] - 以全球建筑语言传递东方酿造智慧,目标成为世界十大名酒及酒庄爱好者向往之地 [13]
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3-24 08:06
制造业"三品"战略实施成效 - 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深入推进 全国创建139个示范城市 [1]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商品条码消费品966.4万种 同比增长14.8% [1] - 商品条码消费品总量突破2亿种 品种总量全球第一 [1] 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 2024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93% [1] - 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97% [1] - 高端装备制造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涵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电领域 [1] 品牌建设与国际影响力 - 2024年50个制造业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较2016年增加14个 [2] - 智能家电/计算机/通信领域涌现海尔/联想/华为等国际品牌 [2] - 新兴产业领域出现比亚迪/小米/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大疆等具国际竞争力品牌 [2] 现存挑战与不足 - 产品种类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2] - 产品质量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2] - 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 附加值较低 难以维持高端消费者黏性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措施 -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精准定位需求 推进产品创新 [3] - 完善质量检测/控制体系 加强自动化/数字溯源技术应用 [3]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简化专利维权流程 [3] - 严厉打击仿冒/虚假宣传/劣质掺假等违法行为 强化电商平台品控 [3] - 通过并购/合资方式建立国际品牌创新联盟 整合技术/渠道/文化资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