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揽子化债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一揽子化债以来,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事件特征观察
中诚信国际· 2025-09-17 0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后城投转型成热点,2024年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事件上升,但受融资等因素影响,股权单笔交易金额及溢价空间收缩,被并购公司资产和盈利下滑,区县级城投积极性下降 [2][41] - 2023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28笔并购事件中收购方多分布于广东、湖北等,以省级及地市级为主,评级多AA+及以上,被并购公司多小市值、低资产、盈利差,交易多间接、跨区域,近半单笔低于5亿,超六成折价,近六成持股低于20% [2][41] - 城投并购上市公司有机遇也有挑战,可实现资源整合等,但面临商誉减值等风险,并购时应关注业务协同,做好规划、调查,完善结构,完成后有效整合 [2][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点 - “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后城投转型受关注,2024年并购事件上升,2023年7月后单笔交易金额及溢价收缩,被并购公司资产和盈利下滑,区县级城投积极性下降 [2] - 2023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28笔并购事件中收购方多在广东、湖北等,以省级及地市级为主,区县级在发达区域,评级多AA+及以上;被并购公司多小市值、低资产、盈利差;交易多间接、跨区域,近半单笔低于5亿,超六成折价,近六成持股低于20% [2] - 城投并购有机遇可资源整合等,也有挑战如商誉减值等,应关注业务协同,做好规划、调查,完善结构,完成后有效整合 [2] 主要关注因素 - 城投公司以政府业务为主,市场化业务少,资产质量差、造血能力不足,“一揽子化债方案”下,并购上市公司是市场化业务开展的有力抓手 [3] 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的特征观察 - 2024年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事件上升,区县级积极性下降,省级占比上升,除湖北外经济发达地区是主力,收购方评级多AA+及以上 [4] - 2019年并购数量增多后较稳定,2024年稍有抬升,2025年以来发起事件未完成,进度放缓 [5] - 2023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28笔并购合计320.18亿元,湖北、广东、山东事件数前三,广东、湖北、浙江交易金额前三 [6][7] - 省级并购10笔占35.71%,交易159.21亿元占近半数;地市级13笔近半数,交易117.39亿元占36.66%;区县级5笔占17.86%,交易43.58亿元占13.61%,省级上升15.42个百分点,区县级下降11.13个百分点,省级集中湖北,区县级在发达地区,评级多AA+及以上,AAA领先 [9][10] - 被并购公司多在经济发达区域,多小市值、低资产、盈利差,近半市值低于50亿,超半资产低于30亿,超四成亏损,较历史样本资产和盈利下滑 [13][17] - 交易多间接、跨区域,近半单笔低于5亿,超六成折价,近六成持股低于20%,通过叠加方式获控制权,一揽子化债后更趋向间接,单笔金额和溢价收缩 [18][19] 案例及启示 唐山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购风范控股 - 2024年2月唐控产发以7.42亿元受让12.67%股权,后续还将受让17.32%,原股东放弃38%表决权,唐控产发成控股股东,设业绩承诺 [27][28] - 唐控发展业务多元化增强,风范股份拉动其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待增强 [29] - 双方业务协同高,唐控发展新能源布局完善,风范股份获采购优势,助唐山钢铁产业发展 [30] - 唐控发展借此突破融资限制,已累计发行9支债券共20亿元,康达新材助力区域招商 [31] - 控制权或不稳定,溢价近30%并购产生3.74亿元商誉,2024年风范股份业绩未达对赌条件 [32] 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并购茂化实华 - 2024年4月茂名港集团折价11%司法拍卖取得29.15%股权,成控股股东 [33] - 双方业务协同高,有助于打造石化基地,有“纾困”色彩,茂化实华已摘帽但仍未盈利 [34] 综合启示 - 城投并购可实现资源整合等,政府可引进产业等;但面临商誉减值等风险 [35][36] 延伸思考 - 城投并购应关注业务协同,做好战略规划和尽职调查,完善交易结构,完成后有效整合 [38] - 考虑业务协同性,避免被并购公司成为拖累 [38] - 做好尽职调查,谨慎估值,避免财务造假损失 [39] - 完善交易结构,平衡价款和流程,保障控制权稳定,考虑对赌条款 [39] - 并购后有效整合资产、资源、人员、文化,避免大规模换管理层 [40] 结论 - “一揽子化债方案”下城投转型成热点,2024年并购事件上升,受融资等影响,股权单笔交易金额及溢价收缩,被并购公司资产和盈利下滑,区县级积极性下降 [41] - 2023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28笔并购事件中收购方多在广东、湖北等,以省级及地市级为主,评级多AA+及以上,被并购公司多小市值、低资产、盈利差,交易多间接、跨区域,近半单笔低于5亿,超六成折价,近六成持股低于20% [41] - 城投并购有机遇可资源整合等,也有挑战如商誉减值等,应关注业务协同,做好规划、调查,完善结构,完成后有效整合 [42]
一揽子化债以来,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事件特征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44
来源:中诚信国际 政府公共评级部 作者:张丽华、杨 怡 ----------- 一揽子化债以来, CCXI 要点 ● "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以来,在清隐债、退平台、融资受限等背景下,为了突破融资限制,"城投转型"再度冲上"热点", 2024年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 事件有所上升。但受融资渠道的收紧、资金压力的增大等影响,相较2019~2023年6月30日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特征来看,2023年7月以来城投公司并购 上市公司股权单笔交易金额及溢价空间进一步收缩,同时被并购上市公司总资产及盈利均呈下滑的趋势;另或因区县级城投公司融资渠道收紧更为严重、 资金压力更大,区县级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积极性下降明显。 ● 2023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事件共发生28笔,收购方城投公司主要分布于广东、湖北、山东等区域,行政级别以省级及地 市级层级为主,区县级城投公司尽管占比较小也主要布局于广东、山东等经济发达区域,评级基本布局AA+及以上,优质城投公司成为并购上市公司的 主力军。从被并购上市公司特征来看,被并购的上市公司多为小市值、低资产、盈利状况不佳的企业,其中近半数市值集中于50亿元以下,半 ...
专题研究 | 2025年1季度哪些企业实现债券市场首发——安徽·河南·四川·陕西·新疆篇
新浪财经· 2025-05-09 08:38
核心观点 - 一揽子化债系列政策出台后城投债监管持续从严,2025年1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14.8%,但净融资出现复苏迹象达1090亿元 [1][4][7] - 首发企业地域分布以东部为主占比66%,中西部占比分别为28%和6%,重点化债省份天津和广西亦有分布 [8] - 安徽、河南、四川、陕西、新疆5省首发企业以城投转型类为主,募集资金用途多为新增融资,AA级主体发债均有担保 [1][10][12][14] 城投债发行总体情况 - 2025年1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14.8%,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下降19.4%、9.8%和3.9%,东北地区因基数低同比增163.3% [4] - 传统城投大省江苏、山东、浙江发行规模分别下降24.6%、15.3%和30.2% [4] - 净融资呈现复苏态势,2025年1季度净流入1090亿元,较2024年净流出1917亿元改善,东部和西部分别贡献960亿元和400亿元 [7] 五省首发企业特点 安徽省 - 5家首发企业均为城投转型类,地市级为主,发行交易所私募债,募集资金均用于新增融资,AA级主体债券均有担保 [10] - 业务结构呈现市场化特征,如蚌埠投资集团业务含通行费、工程施工和租赁,合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业务涵盖房产出租和保安服务 [10] 河南省 - 5家首发企业以城投转型类为主,地市级和区县级均有,发行交易所私募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增融资,AA级主体债券均有担保 [12] - 业务结构在子公司基础上新增市场化业务,如信阳集团新增药品批发业务 [13] 四川/陕西/新疆 - 各有1家首发企业,区县级转型城投为主,发行银行间产品,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增融资,AA级主体债券均有担保 [14] - 业务体现区域特色,如克拉玛依投资集团业务围绕石油石化和安置房建设 [15] 财务表现 - 转型企业盈利能力总体优于传统城投,样本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更优 [17] - 资产规模差异明显,依托发债子公司打造的转型城投资产规模较高,其他方式主体规模偏低 [17] - 具体财务指标:蚌埠投资集团23年营收7.05亿元/净利润1.33亿元,宣城资产管理公司23年营收9.27亿元/净利润2.26亿元 [18]
充分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牵引作用|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2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具体部署,既考虑年度预期目标,又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财政政策总量上支出强度加大、结构上优化、实施上注重系统集成,以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3] 分组1:财政政策总量情况 - 支出强度更加给力,4%赤字率为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最高水平,今年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规模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3][4] -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合计新增政府债券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 [4] 分组2:财政政策结构情况 - 坚持有保有压,严控一般性支出,突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今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也保持较高增幅 [6] - 一揽子化债方案取得积极成效,去年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实施后,地方共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利率平均下降超2.5个百分点,今年2万亿置换债券额度尽早发行使用,叠加4.4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地方政府有更多财力空间 [7] 分组3: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 更加注重把握时度效,出台实施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注重抓好存量政策落实、推动政策效应持续有效释放,增量政策靠前实施,提高政策实效、增加可预期性和透明度 [5] - 更加注重系统性集成,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