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华创证券:央行新增加了“落细适度宽松”的表述,并在四篇专栏均聚焦于货币投放的结构性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17 05:51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新增"落细适度宽松"表述,强调货币投放结构性问题比总量更重要[2][8] - 二季度社融M2同比抬升,国内金融投资预期改善推动权益资产价格上涨[3] - 适度宽松内涵包括流动性充裕、相机抉择和政策支持性状态,不必然对应政策加码[3][8] 资金空转防范 - 央行重提"预防资金空转",因非银存款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2][9] - 上证综指突破2024年高点,资产价格异动可能引发杠杆资金入市和系统性风险[2][9] - 资金空转定义为"脱实向虚"行为,如企业用低成本贷款购买理财或转贷[4][9] 金融服务实体方向 - 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两大主线,优化信贷结构[5][15] - 科技创新支持包括加强信贷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5][15] - 扩大消费政策涵盖服务消费再贷款、多元化融资渠道和中长期消费能力提升[5] 政策表述变化 - 一季度表述为"实施好适度宽松",二季度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3][7][8] - 四篇专栏均聚焦货币投放结构问题,涉及普惠小微、科技创新、消费和新动能领域[8] - 防范资金空转表述自2024年Q1后再次出现,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12] 市场影响 - 非银存款"脉冲性"上涨可能扰动债券市场,但对居民存款搬家影响有限[4][9] - 动态12月非银机构融资数据显示从银行体系融资和实体部门融资规模变化[10][11] - 央行政策调整与权益市场表现形成"跷跷板"效应[13][14]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功能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5
货币政策基调与工具创新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下半年定调 [1] - 人民银行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强化对重点领域支持 [1] - 结构性工具已形成总量为主、结构为补充的调控框架,一季度末余额达5.9万亿元,成为基础货币投放重要渠道 [2] 重点领域信贷增长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5%、25.5%、12.3%、43%、11.5% [2] - 结构性工具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领域覆盖,专家预计全年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2] - 政策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产业升级(化解结构性矛盾)、外贸融资需求 [5] 工具优化与利率调整 - 上半年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合并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5000亿元额度 [3] - 5月7日起全面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降至1.2%-1.5%,抵押补充贷款降至2% [3] - 此为首次全面下调各类结构性工具利率,涵盖长期性和阶段性工具 [3] 政策执行方向 - 专家建议抓好现有工具落实,发挥"精准滴灌"功能,重点支持科创、消费、小微企业等领域 [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养老/消费再贷款将持续针对性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关键领域 [7] - 需保持增量政策储备充足,增强灵活性,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重点方向 [6]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16 16:03
经济形势分析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 [3][8] - 央行强调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3][8] - 央行新增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3][8]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续更重视政策执行与落地,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4][9]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9] - 重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4][9] 信贷结构变化 - 过去十年间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5][26] - 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央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5][26] - 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出现明显改善,与十年前相比融资可得性、普惠性、便利性和多样性均得到提升 [10] 金融支持消费 - 金融支持促消费要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发展服务消费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6][27] - 服务消费面临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有待提升和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6][27] - 下阶段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6][27]
结构比总量更为重要——2025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学习心得
一瑜中的· 2025-08-16 15:08
货币政策基调 - 央行新增"落细适度宽松"表述,强调货币投放结构性优化,结构重要性超过总量[3][5][14] - 适度宽松内涵包括:流动性充裕(社融/M2合理增长)、政策相机抉择、对支持性状态的描述[5][14] - 二季度社融M2同比抬升,权益资产价格上涨背景下,货币政策更侧重结构性调整[5][15] 资金空转防范 - 资金空转定义为"脱实向虚"行为,如企业低成本融资用于理财/转贷等金融套利[6][15] - 上证综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7月非银存款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存在资产价格异动风险[3][6][15] - 银行间利率下行可能引发杠杆资金入市,资产价格与杠杆叠加或积累系统性风险[3][6][15] 金融服务主线 - 科技创新支持:加强信贷支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债券/股权等)[3][8][18] - 扩大消费支持:①落实服务消费/养老再贷款 ②拓宽消费领域融资渠道 ③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3][8][18] - 信贷结构将持续优化,重点匹配科技创新/消费领域融资需求[8][18] 政策表述变化 - 二季度报告新增"落细"措辞,专栏全部聚焦普惠小微/科技创新/消费/新动能等结构性领域[13][14] - 超额准备金率从1%升至1.4%,显示流动性管理趋严[23] - 国内外经济展望表述调整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23]
美俄总统会谈持续超两个半小时,俄称进展“非常顺利”;道指盘中创新高,原油、黄金期货收跌;影石创新就董事长撒钱犒劳团队致歉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23:03
隔夜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跌0.4%,标普500跌0.29%,道指涨0.08%,道指和标普盘中一度创历史新高 [4] - 大型科技股分化:英特尔涨约3%,奈飞、谷歌、亚马逊、Meta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超1%,微软、苹果、英伟达小幅下跌 [4] - 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4%,迅雷涨超26%,蔚来涨近8%,哔哩哔哩、爱奇艺涨逾4% [4] - 大宗商品表现:现货黄金微涨0.01%至3335.28美元/盎司,本周累计跌1.86%;COMEX黄金期货本周累计跌3.14%;国际油价集体收跌,美油主力合约跌1.28%至63.14美元/桶 [4][5] 货币政策与外汇市场 - 央行发布2025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匹配 [7] -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7月银行结售汇顺差228亿美元,企业结汇率环比上升,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33% [10]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整:美元/人民币报7.1371,上调34基点;欧元/人民币中间价下调350基点 [30]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扩大电子电气架构合作,技术将扩展至大众燃油和插混车型平台 [18] - **宇树科技**:旗下H1人形机器人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冠军,创造6分34秒世界纪录 [17] - **京东集团**:完成收购香港佳宝超市,成立创新零售业务部,加速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生鲜供应链 [22]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人寿H股,持股比例达5.04%,此前已举牌中国太保H股 [21] - **阿里国际站**:Accio Agent模式海外需求旺盛,用户可通过AI自动完成采购全流程 [26] 资本市场与产品创新 - **证监会**:同意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注册,填补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同时批准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 [11] - **电影市场**:《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8.079亿元,超越《铃芽之旅》成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冠军,猫眼预测总票房达17亿 [13] - **航天领域**: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长征十号火箭首次系留点火试验成功 [9] 国际事件与贸易 - **中美俄动态**:美俄总统会谈持续2.5小时,俄方称进展"非常顺利";特朗普警告若俄不结束冲突将面临"严重后果" [14][15] - **中加贸易争端**:中方就加拿大钢铁进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责其违反多边贸易规则 [8][9] - **南海局势**:美驱逐舰非法闯入黄岩岛领海被驱离,国防部要求美方停止侵权挑衅 [11]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融资与并购**:建投能源拟定增募资20亿元投建电厂项目;云南白药子公司拟6.6亿元收购聚药堂 [32] - **业绩表现**: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452%;大华股份净利润同比增36.8%;中泰化学亏损1.94亿元 [34][35] - **减持与风险**:康恩贝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回天新材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刑 [37]
人民银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23:02
货币政策执行方向 - 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 [1][2] - 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2]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金融支持消费领域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营造扩消费金融环境 [4]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4] - 拓宽消费融资渠道 稳固信贷支持 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1][4] 房地产金融政策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利率市场化改革 -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3] -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提高报价质量 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3] - 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关系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政策协同与重点领域支持 - 强化财政 就业 社保等政策协同效应 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5] - 提升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可得性 加强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2] - 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牵引作用 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工作 [2]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20:10
货币政策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强化逆周期调节 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需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金融工具与市场改革 -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 [3] - 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关系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 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牵引作用 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工作 [2] 消费金融支持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 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3]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营造扩消费金融环境 [4] - 拓宽支持消费融资渠道 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 加大服务消费供给企业金融资源投入 [1][4] 房地产金融政策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政策协同机制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 发挥政策合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 - 发挥财政就业社保政策协同效应 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4]
央行最新货政报告释放重要信息
财联社· 2025-08-15 14:2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1] - 业内专家表示,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关键是抓好落实,密切跟踪前期政策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保持连续性,增强灵活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130个基点 [2]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 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 [2] - 人民银行逐步转变宏观调控思路,支持推进结构优化,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2] - 央行每期货政报告安排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主题专栏,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2]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贷款占比六七成 [3] - 近十年来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3] - 企业贷款占比稳步上升,在每年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持续上升 [3]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 - 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4] - 金融部门要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4] - 5月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近期国家宣布发放育儿补贴,并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 [5] 宏观调控效果显现 - 宏观政策思路加快转变,更加关注惠民生、促消费,宏观调控思路转变效果逐步显现 [5] -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未来服务消费有望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5] - 我国服务业估值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空间,比如自有住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6]
央行释放重要信息:宏观调控思路加快转变
凤凰网· 2025-08-15 14:21
货币政策执行与展望 - 央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 保持连续性并增强灵活性 [1] -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降准12次 下调政策利率9次 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2] - 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 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环境 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2] 信贷结构优化与金融支持 - 新增贷款结构显著变化 从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当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4]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4] - 企业贷款需求稳步增加 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持续上升 反映经济增长动能和模式转换 [4]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 [3] - 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 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 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5] - 金融部门需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6] 宏观调控思路转变 - 5月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发放育儿补贴 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 [7] - 宏观政策思路加快转变 更加关注惠民生和促消费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7] - 服务业估值有进一步完善空间 如自有住房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 [7]
央行最新报告:整治“内卷”有助于物价回升
证券时报· 2025-08-15 13:48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上半年政策执行情况并明确下一阶段取向 [1] - 上半年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推出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效果明显 [2] - 下一阶段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预期目标匹配 [1][9] 信贷结构优化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量占比达七成 [1][5] - 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占比超六成转变为当前高质量发展领域占主导 [5]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从56%升至67% [5] - 企(事)业单位贷款在人民币贷款年度增量中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79% [5]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股票融资)占比从2018年末26.7%提升至2025年6月末31.1% [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央行将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6] - 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十年成就显著,央行将持续提升其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5] - 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改善服务消费供给,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 [7] - 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资源投入 [7] 物价与市场竞争 -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以推动物价回归合理水平 [1][3] - 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显现,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3]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要求大型企业60日内支付款项,多家车企承诺统一供应商账期为60天 [3] 消费与经济转型 - 服务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仍有增长空间 [7] -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收入提高会推动消费结构从商品主导转向服务主导 [7] - 宏观政策加快转变思路,通过育儿补贴、消费贷款贴息等政策惠民生促消费 [8] 汇率与国际合作 - 央行将密切关注海外央行政策变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10] - 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10] -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并发展离岸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