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市场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甘源食品(002991):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调整改革,积极拓展
光大证券· 2025-05-06 0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源食品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25Q1营收和利润下滑;综合果仁及豆果表现好,境外业绩增长;原材料价格和费用投入影响盈利;考虑渠道调整和海外拓展情况,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3][4]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22.57亿元,同比+22.18%;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14.32%;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16.91% [1] - 24Q4单季度营收6.52亿元,同比+22.05%;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 - 13.91%;扣非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 - 10.40% [1] - 25Q1单季度营收5.04亿元,同比 - 13.99%;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 - 42.21%;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 - 45.14% [1] 产品与渠道 - 2024年分产品看,青豌豆/瓜子仁/蚕豆/综合果仁及豆果/其他系列收入分别为5.24/3.02/2.77/7.05/4.39亿元,同比增长12.56%/10.48%/19.72%/39.80%/21.17%;2025年提出产品重塑战略,推出新品 [2] - 2024年分渠道看,经销/电商/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19.27/2.39/0.81亿元,同比增长22.58%/10.75%/65.45%;商超推进经销转直营,电商团队调整完毕,25Q1缩减线上低价礼盒销售,推进海外市场布局 [2] 盈利指标 - 毛利率方面,2024全年/24Q4/25Q1分别为35.46%/35.14%/34.32%;25Q1同比 - 1.07pcts,环比 - 0.82pcts,因棕榈油价格提升 [3] - 费用端,2024全年/24Q4/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2.67%/12.77%/17.34%;25Q1同比 + 4.24pcts,环比 + 4.57pcts;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75%/3.73%/4.87%;25Q1同比 + 1.39pcts,环比 + 1.14pcts [3] - 2024全年/24Q4/25Q1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6.67%/15.19%/10.47%;25Q1同比 - 5.11pcts,环比 - 4.72pcts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12/5.02亿元(较前次下调8.1%/3.9%),新增2027年预测为5.84亿元 [4] - 对应2025 - 2027年EPS为4.42/5.38/6.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 [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指标进行了列示和预测 [11][12] 其他指标 -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对2023 - 2027年情况进行了展示 [13][14]
杭可科技(688006):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营收环比改善,看好公司海外市场布局
东吴证券· 2025-05-04 09: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利润环比回正,营收受行业竞争、验收周期和汇率波动影响;2025Q1单季营收环比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环比回正 [7] - 2024年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2025Q1单季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下降,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但环比大幅提升 [7] - 存货和合同负债同比提升,2025Q1现金流环比回正;2024Q4末合同负债和存货同比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转负;2025Q1末存货略有下降,合同负债同比增加,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回正 [7] - 设备持续出口全球市场,看好海外订单加速落地;海外扩产主体多样,杭可科技是全球锂电厂家服务龙头,设备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932|2,981|3,770|4,625|5,481| |同比(%)|13.83|(24.18)|26.45|22.68|18.5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9.09|326.34|425.26|584.85|725.66| |同比(%)|64.92|(59.67)|30.31|37.53|24.0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34|0.54|0.70|0.97|1.20| |P/E(现价&最新摊薄)|12.72|31.54|24.20|17.60|14.1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7.0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13.72/24.50元,市净率1.96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0,292.61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8.68元,资产负债率45.97%,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03.67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8,182|10,080|11,963|14,138| |非流动资产|1,588|1,457|1,316|1,168| |资产总计|9,769|11,538|13,279|15,306| |流动负债|4,565|5,908|7,064|8,365| |非流动负债|40|40|40|40| |负债合计|4,605|5,947|7,104|8,40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165|5,590|6,175|6,901| |所有者权益合计|5,165|5,590|6,175|6,901| |负债和股东权益|9,769|11,538|13,279|15,306|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981|3,770|4,625|5,48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047|2,570|3,109|3,682| |税金及附加|36|57|60|60| |销售费用|70|113|129|142| |管理费用|193|264|314|362| |研发费用|257|320|393|466| |财务费用|(84)|6|8|8| |营业利润|336|478|657|815| |利润总额|337|478|657|815| |净利润|326|425|585|72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6|425|585|726|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54|0.70|0.97|1.20| |毛利率(%)|31.32|31.83|32.78|32.82| |归母净利率(%)|10.95|11.28|12.65|13.24| |收入增长率(%)|(24.18)|26.45|22.68|18.5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9.67)|30.31|37.53|24.08|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69|3,513|1,143|1,388| |投资活动现金流|(103)|(38)|(31)|(28)| |筹资活动现金流|(227)|(2)|10|23| |现金净增加额|(154)|3,473|1,122|1,383| |折旧和摊销|119|168|173|176| |资本开支|(106)|(38)|(31)|(28)| |营运资本变动|(443)|2,920|385|486|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8.56|9.26|10.23|11.4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604|604|604|604| |ROIC(%)|5.03|7.38|9.35|10.42| |ROE - 摊薄(%)|6.32|7.61|9.47|10.52| |资产负债率(%)|47.13|51.55|53.50|54.9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1.54|24.20|17.60|14.18| |P/B(现价)|1.99|1.84|1.67|1.49| [8]
林洋能源(60122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海外深化布局有望贡献增量
华创证券· 2025-04-30 06: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海外深化布局有望贡献增量,储能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67.42 亿、77.06 亿、90.18 亿、101.7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14.3%、17.0%、12.8%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3 亿、8.18 亿、9.36 亿、10.7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7.0%、8.6%、14.5%、14.2%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37 元、0.40 元、0.45 元、0.52 元 [4] - 2024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15 倍、14 倍、12 倍、11 倍 [4] - 2024 - 2027 年市净率分别为 0.7 倍、0.7 倍、0.7 倍、0.6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06,016.92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206,016.92 万股 [5] - 总市值 113.93 亿元,流通市值 113.93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36.22%,每股净资产 7.42 元 [5]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7.88/5.53 元 [5]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67.42 亿元,同比 -1.89%;归母净利润 7.53 亿元,同比 -27.00%;毛利率 29.54%,同比 +1.11pct;归母净利率 11.17%,同比 -3.84pct [8] - 2024Q4 营收 15.76 亿元,同比 -25.72%,环比 -7.40%;归母净利润 -1.57 亿元,同环比由盈转亏;毛利率 19.92%,同比 -0.77pct,环比 -14.73pct;归母净利率 -9.97%,同比 -18.47pct,环比 -28.27pct [8] - 2025Q1 营收 11.24 亿元,同比 -27.69%,环比 -28.71%;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同比 -43.26%,环比扭亏;毛利率 27.58%,同比 -2.43pct,环比 +7.66pct;归母净利率 11.00%,同比 -3.02pct,环比 +20.97pct [8] 业绩下滑原因 - 2024 年期间费用 9.13 亿元,同比增长 20%;期间费用率为 13.5%,同比增长 2.47 个百分点,各项费用率同比均有所增长 [8] - 公司对电站应收账款和参股公司计提减值,存货跌价损失 1566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 1.44 亿元,合计减少影响利润约为 1.43 亿元 [8] - 公司有部分电站项目转让延期 [8]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持续与兰吉尔合作,扩展海外市场,2024 年波兰市场预计市占率超过 30%,在东欧市场有较强影响力 [8] - 公司在中东市场同步布局储能和电表产能,预计实现多业务协同,有望今年放量 [8] 储能业务情况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 4.5GWh,储备项目超 10GWh [8] - 公司聚焦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在沙特新建海外基地约 1GWh,预计今年年内投产,产能落地后辐射中东市场 [8]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8 亿、9.36 亿、10.70 亿元(2025 - 2026 年前值 13.64/15.9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4/12/11 倍 [8] - 给予 2025 年 18x PE,对应目标价 7.14 元,维持“推荐”评级 [8]
递表港交所,赛力斯二次上市扩盘
北京商报· 2025-04-28 13:24
上市进程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国际 计划通过发行H股股票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实现"A+H"两地上市 [2] - 此前资本市场传闻公司考虑在港二次上市筹集超10亿美元资金 今年3月董事会和监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2]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1451 76亿元 同比增长305 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 46亿元 近五年来首次扭亏为盈 [3] - 2023年总负债824 58亿元 同比增长87 22% 负债率达87 38% [5] 业务构成 - 整车业务板块包括瑞驰 蓝电 AITO(问界)及DFSK 问界为核心品牌 已推出M5 M7 M8和M9四款车型 [3] - 2023年问界M9交付超15万辆 问界新M7交付超20万辆 2024年4月发布的M8车型上市24小时订单突破3万辆 [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投入 拓展国际市场布局 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核心能力 以及新营销渠道和海外充电网络建设 [4] - 重点推进高端品牌海外本地化落地 研发符合当地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探索自建 反向合资 战略合作等多元化海外网络建设方式 [4] 资本运作 - 2023年收购问界商标及外观设计专利 合计25亿元 同年8月出资115亿元购买深圳引望智能技术10%股份 [5] - 2024年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5]
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营收净利双增,但毛利率下滑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4-23 08:3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3.04亿元 同比增长28.89% [1] - 归属净利润6.40亿元 同比增长26.53% [1] - 整体毛利率从33.54%下降至30.69% 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 [4] 品类表现 - 蛋类零食收入5.80亿元 同比增长81.87% [4] - 魔芋零食收入8.38亿元 同比增长76.09% [4] - 辣卤零食毛利率下降4.06个百分点 [4] - 烘焙薯类毛利率下降2.04个百分点 [4] 品牌与渠道 - "大魔王"与"六必居"联名麻酱味魔芋素毛肚含税销售额超10亿元 [5] - "蛋皇"鹌鹑蛋在山姆会员商店连续6个月销量突破20万单 [5] - 直营904个KA卖场 覆盖12家大型连锁商超 [5] - 拥有3,587家经销商 覆盖全国31个省级区域 [5] - 电商渠道营收同比增长39.95% [5] 海外拓展 - 海外销售收入6,273.61万元 以东南亚市场为主 [6] - 魔芋品类成功进入泰国市场 [6] - 计划在泰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6]
三诺生物(300298):2024年经营稳健 CGM海外市场准入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1 08: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43亿元 同比增长9.47% 归母净利润3.26亿元 同比增长14.73% 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同比增长0.65% [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2.61亿元 同比增长23.22% 归母净利润7095万元 同比增长310.96% 扣非归母净利润6300万元 同比增长235.25% [1] - 毛利率54.88% 同比提升0.82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6.82% 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9.13% 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 [2] 分地区业务表现 - 国内收入25.78亿元 同比增长9.81% 美国收入13.80亿元 同比下降2.68% 其他地区收入4.85亿元 同比增长65.51% [3] - 美国市场PTS维持盈利 Trividia实现收入与市场份额双增长 [3] - 海外本土化服务覆盖18个国家 物流实现本地化 [3] 产品线业绩分析 - 血糖监测系统收入33.21亿元 同比增长15.58% 毛利率60.18% 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 占总收入74.73% [4] - 血压计收入1.23亿元 同比增长10.61% iPOCT监测系统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9.11% [4] - 糖尿病辅助产品收入2.62亿元 同比下降6.04% 血脂检测系统收入2.44亿元 同比下降4.97% [4] 战略发展与未来展望 - 连续血糖监测(CGM)产品在2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注册 在超60个国家上市销售 美国市场进入510(k)实质性审查阶段 [3] - 2025年计划实现收入49亿元 目标保持收入与经营利润稳步持续增长 [2] - 研发费用率8.44% 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45% 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2]
安利股份:安利越南预计在2025年形成4条生产线产能
全景网· 2025-04-17 11:41
业绩说明会概况 - 安利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4月17日下午在全景网举行,采用线上语音互动和文字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并设有互动抽奖环节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和平、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松霞、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薇薇以及独立董事潘平出席并与投资者在线互动 [1] 越南工厂进展 - 安利越南已有2条生产线投产运营,剩余2条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安装调试,2025年下半年投产,届时将形成4条生产线的产能 [1] - 安利越南工厂于2022年四季度末进入调试投产阶段 [3] - 2024年安利越南成为阿迪达斯和耐克供应商,并通过耐克实验室认证 [2] - 2024年三季度以来安利越南产销量有所提高,经营业绩有所改善,2024年全年较2023年亏损减少 [2] -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越南工厂停亏、减亏,力争实现一定盈利 [2] 越南工厂经营情况 - 2023-2024年安利越南公司经营有一定亏损,主要因客户验厂认证周期较长、产销量未达盈亏平衡点、计提折旧以及前期投入较大等因素 [2] - 目前暂无其他海外布局计划 [2] 公司基本情况 - 安利股份成立于1994年,主要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2] - 公司是全国专业研发生产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最大的企业 [2] - 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 - 公司于2011年5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客户与产品应用 - 公司主营产品广泛应用于功能鞋材、沙发家居、电子产品、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手袋箱包等领域 [3] - 客户包括苹果、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迪卡依、安踏、李宁、特步、宜家、爱室丽、芝华仕、丰田、比亚迪、长城、小鹏、H&M、ZARA等众多国内外优质品牌 [3]
三大轮胎公司,回应关税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4-12 09:56
文章核心观点 玲珑轮胎、贵州轮胎回应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赛轮轮胎股东巨额增持表达对企业发展信心 [1] 玲珑轮胎应对措施 - 公司在泰国和塞尔维亚有生产基地,将通过调整订单流向、优化成本和产品结构、加速国际化布局和创新驱动等提升竞争力,减轻负面影响 [1] - 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综合考量海外第三工厂选址,有明确投资决策将及时披露信息 [1] 贵州轮胎应对措施 - 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单个国家销售收入占比未超公司销售总收入10%,海外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分散化策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确保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1] - 公司董秘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与业务需求,深挖市场潜力,寻找业务增长点,有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 赛轮轮胎股东增持情况 - 4月9日赛轮轮胎公告,实际控制人袁仲雪的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计划自4月8日起6个月内,以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 - 瑞元鼎实采取自有资金与增持专项贷款等自筹资金结合方式,4月8日收到工商银行9亿元贷款承诺函用于增持 [2] - 赛轮轮胎称瑞元鼎实增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认可,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发展 [2]
天合光能: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川投能源: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9 00:02
天合光能 - 截至4月7日公司在美国储备足够规模电池组件库存,成本预计不受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影响,部分运输中产品及其他供货渠道可满足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 [1] - “对等关税”或使产品价格上升,对美国电池组件库存利润产生正面影响 [1] - 印尼合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年产能1GW)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影响,本次新增税率中印尼税率相对较低,工厂具备相对竞争优势 [1] 川投能源 - 4月8日公告控股股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允许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 [2] -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根据股价波动及资本市场趋势择机实施,资金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2] - 控股股东增持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2] 璞泰来 - 4月8日公告控股子公司欧洲嘉拓与德国MOLL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 [3] - MOLL计划在德国建年产能500MWh至1GWh的钠离子电池工厂,欧洲嘉拓提供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材料及全面服务 [3] - 合作标志璞泰来海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海外履约能力,将带来新增长点,提升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3]
恩捷股份再获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4-07 10:35
核心观点 - 恩捷股份近期获得美国汽车公司大额隔膜订单,2026-2030年供应约9.7亿平方米,预计对业绩有积极影响[2] - 公司海外布局加速,包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基地,以规避关税风险并提升毛利率[2][3][5] - 2024年公司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2亿-6.65亿元,Q4业绩断崖式下跌拖累全年[7][8] - 海外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如海外隔膜毛利率39.89%,国内最高仅20.66%[5] 海外订单与布局 - 子公司美国恩捷与美国汽车公司签订9.7亿平方米隔膜长单,2026-2030年交付[2] - 此前与Ultium Cells LLC签订6625万美元隔膜订单,北美市场逐步突破[2] - 马来西亚工厂规划10亿平方米隔膜产能,投资20亿元[3] - 匈牙利基地一期即将量产,二期快速建设中,总投资1.83亿欧元[3] - 美国工厂投资额从9.16亿美元缩减至2.76亿美元,降幅70%,但可能因订单需求增资[3] 业绩与财务压力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亏5.2亿-6.65亿元,同比下降120%-126%,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7] - Q4单季度亏损或超10亿元,抵消前三季度4亿多元盈利[7][8] - 2023年隔膜销量11.9万吨(同比增16.7%),但营收下降4%,毛利率从40%+跌至19.1%[9] - 截至2024年Q3末存货达38.8亿元,扩产与长订单带来财务压力[9] 行业竞争与海外战略 - 同行星源材质海外扩张速度更快,行业普遍因海外高毛利率(如恩捷海外39.89%)加速出海[5] - 国内华东地区毛利率20.66%,西南/中南仅12.59%、14.73%,海外市场更具吸引力[5] - 美国关税政策迫使公司本地化生产,匈牙利基地可部分缓解运输成本压力[2][3] - 2025年重点推进玉溪、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二期项目,海外扩张步伐加快[3] 市场表现 - 2023年股价累计下跌41%,市值蒸发约2400亿元[9] - 投资者信心受挫,但公司手握长订单且产能布局完善,仍存复苏预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