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

搜索文档
机器人领域新突破!顶刊《IJRR》近期重磅论文概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3 08:04
机器人学术研究前沿 - 新型低型软体旋转气动执行器采用纤维增强弹性体结构和精确分析模型,解决了传统设计体型庞大和建模不准确的问题,实验误差控制在20%以内[1][2][4] - THÖR-MAGNI数据集包含5类场景和40名参与者的多模态数据,支持长期行为预测和复杂避障交互研究,数据量达3.5小时[6][7][11][14][15][17] - FMB基准测试平台提供66种3D打印物体和22,500条人类演示轨迹,验证了多模态数据对任务成功率的提升效果[18][19][20][22][24][26] 机器人操作与控制技术 - 双臂机器人操作可变形线性物体的框架结合全局规划和局部控制,在仿真和真实实验中实现100%成功率,执行时间<60秒[27][28][30][31][34][37] - 大规模异构多机器人系统实时规划方法采用规划决策树结构,任务分配复杂度仅为O(n),在200个任务状态下规划时间仅16.4秒[38][39][40][42][43][45][47] - 强化学习双足机器人控制框架实现多技能统一控制,在Cassie机器人上完成400米冲刺和0.47米高跳等复杂动作[58][60][61][62][64] 人机交互与学习 - 学习与通信闭环框架通过多模态接口提升人机协作效能,AR+触觉方式使任务正确预测率达100%[48][50][51][53][54][55][57] - 机器人操作研究面临物理复杂性和泛化能力不足的挑战,需要兼顾复杂任务和广泛适应性的解决方案[19][28][39]
【ArtInHCI2025】第三届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国际学术会议,2025年10月21-23日|广西南宁
机器人圈· 2025-04-28 09:31
· 大会简介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AI)和人机交互(HCI)的重要性日益昭著,二者结合亦是大势所趋。继2023年首届成功举办后 第三届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国际学术会议(ArtInHCI2025)将于2025年10月21-23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会议旨在为全 球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以及面临的挑战。 本届会议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合成和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 处理、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智能机器人应用与技术等。会议还设置了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丰富 环节,以便与会者更深入地交流和合作 。 会议主席团 | 会议主席 | Chair | | | --- | --- | --- | | | | 叶娅兰教授 | | | | 电子科技大学 | | | |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 | | | | 理、人机混合智能、多模式人机交互 | | | | 周挥宇教授 | | | | 英国莱斯特大学计算与数学科学学院 | | | |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计算机图形图像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传日产计划关闭武汉工厂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2:40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 未来功能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三季度起率先搭载于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在售新车 [1] - 此次合作是继阿里巴巴AI合作后 宝马深化本土AI生态的又一举措 旨在通过深度思考能力优化BMW智能个人助理的人机交互体验 [1] - 该战略布局显示公司对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优化的决心 可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1] 日产武汉工厂关闭计划 - 日产计划2026年3月31日前停产武汉工厂 该厂年产能30万辆但2022年投产后年产量仅约1万辆 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 [2] - 公司2024财年预计净亏损7000亿-7500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主因资产减记 重组成本及多市场销售疲软 [2] - 作为战略调整 日产将在中国增投14亿美元 计划2027年前推出约10款新电气化车型以扭转销量颓势 [2] 博世与远程新能源合作升级 - 博世商用车与远程新能源从单一项目合作升级为全方位战略伙伴 将围绕醇氢电动技术构建生态体系 [3] - 双方计划以博世多款产品匹配远程多动力构型商用车平台 推进新能源及代用燃料技术规模化应用 [3] - 首批联合开发的1000辆新能源商用车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放国内外市场 多项关键技术也将在年内投入市场 [3] 福特暂停对华出口 - 福特暂停向中国出口SUV 皮卡及跑车等车型 主因中国反制关税使美国汽车进口税率升至150% 涉及F-150猛禽 野马跑车等热门车型 [4] - 2024年福特对华出口相关车型约5500辆 远低于过去十年年均超2万辆的水平 [4] - 发动机 变速箱对华出口及中国产林肯航海家对美出口预计不受影响 显示公司在贸易摩擦中的灵活应对 [4] 大众暂缓美国涨价 - 大众汽车宣布维持美国市场车型售价至5月末 澄清此前"转嫁进口费用"传言为沟通方案误读 [5] - 此举与现代 福特 Stellantis等车企策略一致 旨在缓解消费者对关税加征致车价上涨的担忧 [5] - 当前美国新车均价超5万美元叠加高利率压力 已显著抑制消费者购车意愿 [5]
亿道信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6%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证网· 2025-04-22 13: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 8亿元 同比增长22 6% [1] - 研发投入达2 39亿元 同比增长36 16% [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在人工智能 空间计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推出AI企业工作台 实现企业专属信息的快速检索和精准解答 [1] - 开发AESOF边缘计算开发架构和AIEdgeserver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1] XR/AI穿戴领域进展 - 子公司亿境虚拟推出AI眼镜全栈产品交付方案 具备"快 省 全"三大核心优势 [1] - "SW3030AI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搭载高通AR1芯片平台 缩短量产时间并降低开发成本 [1] - AI眼镜方案已通过多家品牌客户验证 在整机重量 AI大模型交互等关键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未来战略方向 - 以"AI+XR"技术融合为切入点 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 [2] - 发力XR创新产品的研发 销售与量产交付 持续拓展产品应用生态 [2]
特赞科技创始人范凌:如何让AI像一群“小黄人”一样默默耕耘?
混沌学园· 2025-04-22 11:31
AI与内容生产 - AI并非创造内容而是以更低成本复制人类创造能力[1][26] - 生成式AI每两年提升10倍像素生成能力 预计2029年可生成完整电视节目 2031年产出AI电影[18] - AI在内容领域应用分为生成与推理两大方向 后者可挖掘内容背后知识与经验[20] 内容平台控制权 - 内容生态实际控制者为平台而非创作者 平台决定生产传播与上架[7][8][10] - 内容平台演进路径:桌子→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 伴随碎片化与个性化趋势[14][15] - 平台内容博弈经历文化→娱乐→分心→上瘾四个阶段 当前上瘾机制最符合人类本能[11][12] 品牌内容策略 - 内容分为0到1(品牌文化)和1到无穷(转化内容)两类 前者需人主导后者可AI规模化[27][28][29] - 高端品牌采用AI辅助导购创作而非直接生成 保持品牌调性[47] - 快消品牌通过AI分析用户反馈关键词矩阵 将产品开发周期从2年缩短至快速市场验证[32] 内容生产工业化 - 矩阵号运营需"内容工厂"模式 单条视频成本降至速溶咖啡价格 日均生产4000条[34][35][37] - 内容生产链路包含13条路径5大场景 通过智能体实现90%自动化操作[57][59][61] - 优质内容拆解为原材料库 结合平台内容结构重组实现高效生产[40][41] AI商业应用 - 智能体协作系统可完成商业分析全流程 如罗技鼠标主题选择耗时27分钟消耗64万token[69][71] - 企业AI应用分为四类:员工助手型、供应商整合型、基建重构型、工具恐惧型[80][81] - 行业回报率差异显著 美妆行业AI投入产出比最高但可能面临过度建设[81] 人机协作趋势 - "脑机比"概念强调人机能力配比 需突破能力、意愿、信任三重障碍[88][89][91] - AI时代反工业革命特征明显 个体可通过智能体组合实现多角色担当[86] - 提升人机协作效率将创造持续商业机会 如内容审核智能体节省80%人工操作[59][61]
中国机器人功夫了得!让美媒“惊掉下巴”
中国新闻网· 2025-03-24 08:06
公司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以惊人精度和平衡能力表演中国功夫动作 包括出拳 扭身和回旋踢等复杂动作 [1][3] - 机器人具备23个自由度 灵巧程度获得外媒高度评价 被称作"会让李小龙大吃一惊"的技术水平 [4] - 公司为人形机器人规划更广泛应用场景 包括在家庭 工厂和医院环境中处理具有挑战性的重复性任务 [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结合复杂硬件 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和创新训练技术 [5] - 外国网友积极反响 将机器人功夫称为新运动"RKF" 并认可人形机器人取得的重大进步 [4][5] - 外媒观察到G1从舞蹈机器人升级为功夫大师的演变过程 体现行业技术快速迭代 [5]
拿下北美52%市场,受邀英伟达GTC2025,这家AR眼镜公司凭什么?
创业邦· 2025-03-20 00:02
文章核心观点 - VITURE作为AR眼镜品牌发展成果显著,其创始人姜公略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战略眼光,带领公司不断创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产品,未来有望让眼镜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 [3][2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VITURE成立于2021年8月,在全球最大众筹平台Kickstarter众筹超300万美元,打破行业记录 [2] - 2022年获《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是当年全球消费级ARVR唯一获奖品牌 [2] - 2024年第二代产品VITURE Pro上市后在北美市场几度脱销,截止2024年Q4占据北美AR市场超50%市场份额,席卷全球12国亚马逊Best Seller,成为全球第一个进驻BestBuy的AR品牌 [2] - 拿下多个智能眼镜的第一和唯一,包括全球ARVR众筹冠军、设计界四大满贯等 [9] 产品技术与体验 - 推出超沉浸3D功能,通过AI大模型实现视频、照片、游戏的实时3D转换,处理每帧高清图像仅20ms,达60帧/秒视觉效果 [5] - 光学显示技术在AR眼镜行业领先,设置17项光学指标,做到光学体验超越主流高清激光电视,还首创电致变色技术应用在AR眼镜 [7] 创始人理念与战略 - 姜公略认为眼镜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VITURE选择“可移动的沉浸感”精准切入市场 [3] - 以“与用户零距离”为第一性原理,在众筹时期与用户互动,吸纳支持者成为员工 [12][13] - 平衡用户和技术,虽近视调节功能有挑战仍选择增加,选择XR赛道是因热爱和擅长形成正循环积累 [14] - 2021年创业是因上游核心元器件成本降低、产业链成熟,定义AR眼镜卖点为随时随地玩沉浸式主机游戏 [15][16] 未来规划与行业判断 - 计划在体验上拉升AR行业极限,产品向游戏人群之外破圈,超沉浸3D功能带动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9][20][21] - 判断AR眼镜行业以3 - 4年为维度爆发,给公司定下一年三倍增长、两年一个数量级的目标 [22] - 认为AI眼镜和AR眼镜用户逻辑有本质区别,核心技术等有继承性,AI眼镜未来或成刚需型产品,远期可能与AR眼镜交汇 [22]
图灵TTS技术DeepVoice重大升级,开启DeepSeek情感交互新纪元
图灵机器人· 2025-03-04 12:44
DeepVoice技术核心特点 - 采用先进情感计算模型结合强化学习和深度思考推理能力 构建情感识别和表达系统 显著提升人机交互自然度 [1] - 情感表现力突出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精准提取文本情感特征 支持喜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感细腻传达 [3] - 个性化声音复刻技术突破 错误传播率降低72% 韵律自然度提升58%(MOS评分从4.3升至4.7) [4] - 多角色声音合成能力强大 可区分性别、年龄及性格特征 适用于童话故事等复杂对话场景 [5] - 合成速度显著提升 非自回归框架使生成速度加快42倍(单句推理时间从3.2秒缩短至0.2秒) FAD指标稳定在0.18保障音频质量 [5] - 服务成本优势明显 算法优化降低计算资源消耗 无需高硬件投入即可获得高质量合成效果 [7] 商业化应用场景 - AI毛绒玩具 结合热门IP角色生成特色声音 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9] - AI绘本阅读 模拟父母声音并动态调整情感语调 提升儿童阅读兴趣 [9] - AI老师讲题 支持名人声音模仿(如爱因斯坦) 使知识讲解更生动 [9] - AI虚拟伴侣 提供性别化声音与情绪化交互 实现情感陪伴功能 [9] 公司技术背景 - 母公司图灵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 为国内首批AI对话机器人开放平台 拥有近500项发明专利 [13] - AI对话系统累计使用超1000亿次 积累海量用户场景语料数据 [13] - 自研Turing OS系统已商业化应用于多模态AI交互智能硬件领域 [1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技术实现有声情感交互 推动人机交互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迈进 [12] - 技术持续优化将扩大在AI领域应用价值 创造商业发展新动能 [12]
电子行业周报:AI驱动下的应用创新纷至沓来,行业估值扩张进行时-20250319
国信证券· 2025-02-18 01:1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AI驱动应用创新加速 行业估值扩张持续 受益于全球Deepseek大模型的认可与应用 中国科技企业在AI创新进程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受关注 [1] - 电子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为"AI革新人机交互 智能终端百舸争流 行业迈入估值扩张大年" 基本面上行趋势中看好板块性行情持续性 [1] 半导体制造与国产化 - 中芯国际4Q24收入环比增长1.7% 华虹半导体环比增长2.4% 均处于指引中上区间 [2] - 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85.5%(同比+8.7个百分点 环比-4.9个百分点) 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103.2%(同比+19.1个百分点 环比-2.1个百分点) 高于国际同业 [2] - 汽车等产业向国产链条转移进入起量阶段 汽车市场库存调整基本结束 [2] - 推荐受益本土化生产的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伟测科技 以及受益汽车芯片国产化和智驾平权的杰华特 纳芯微 思瑞浦 国芯科技 圣邦股份 [2] 存储市场与AI驱动 - NAND供需逐步改善 美光 三星等原厂自4Q24开启减产 部分1Tb QLC NAND Flash询单需求增加 原厂供应紧张 [3] - 美光预期3-5月渠道库存消化叠加手机需求改善 NAND价格有望企稳回暖 [3] - AI需求推动国内云计算厂商增长 苹果与阿里就AI业务合作 企业级存储产品如SSD RDIMM有望加速增长 [3] - 推荐存储模组厂商德明利 江波龙及佰维存储 [3] 智能驾驶与车载传感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全系21款车型搭载 10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 [4] - 技术方案包含三激光版 激光版和三目版 [4] - 智能驾驶普及推动车载摄像头 激光雷达等车载传感器及汽车电子行业发展 [4] - 推荐产业链标的舜宇光学科技 电连技术 韦尔股份 顺络电子 永新光学 蓝特光学 水晶光电 国芯科技 赛微电子 [4] 消费电子与苹果产业链 - 苹果将于2月19日推出新品 包括Powerbeats Pro 2无线运动耳机(新增光学心率传感器 Qi无线充电)和iPhoneSE4(性能对标iPhone16 可能首用自研5G基带) [5] - 2025年苹果在销售节奏 新机创新及AI系统全球推广方面有重大变化 2026年折叠终端及AI眼镜创新预期明朗 [5] - 果链仍是消费电子配置主线 推荐蓝思科技 立讯精密 鹏鼎控股 福立旺 长电科技 水晶光电 东山精密 [5][7] 显示面板与大尺寸化 - 2024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37亿片(同比增长5.1%) 出货面积1.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0%) [7] - 2024年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平均尺寸同比增长0.6英寸至49.6英寸 75英寸以上产品出货量800万片(同比增长49.3%) [7] - 2025年电视面板平均尺寸预计达50英寸以上 [7] - 推荐京东方A 兆驰股份 康冠科技 传音控股 [7] AI眼镜与运营商布局 - 中国移动计划1Q25推出三款高端AI眼镜 2025年推出四大系列十余款产品 [8][33] - 中国电信AI眼镜产品有望1H25面市 中国联通于2024年9月与奇点临近联合发布QIDI Vida智能运动眼镜(Wi-Fi版3498元 蜂窝版3999元) [8][34] - 中国联通eSIM流量方案每月10元 推动蜂窝版本AI眼镜成为新趋势 [8][34] - 推荐产业链翱捷科技 恒玄科技 晶晨股份 小米集团 康冠科技 舜宇光学科技 蓝特光学 [8] AI眼镜市场预测与光学技术 - 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增长至400万副 2030年AI+AR智能眼镜出货量有望达8000万副 [37] - AI眼镜硬件发展阶段包括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R眼镜) [38] - 光学显示方案为关键环节 光波导方案(衍射光波导和反射光波导)凭借轻薄和高视场角优势有望成为主流 [41][43][52] - 推荐光学产业链舜宇光学科技 水晶光电 蓝特光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