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首批279件展品从德国飞抵上海
新华财经· 2025-09-26 14:21
新华财经上海9月26日电(记者吴宇、陈杰)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公布,第八届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首批展品26日从德国法兰克福空运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批展品包括服装、箱包、马 具等,共计279件,其中多款为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 上海海关所属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副关长娄亚婷表示,预计未来一个多月,来自全球各地的展品将通过海 运、空运、铁路运输等多种渠道陆续运往上海,海关将进一步优化进博会海关监管服务保障,助力更多 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大市场。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 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据介绍,这批展品的参展商为德国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去年首次参展进博会,感受到中国市场 的开放活力与消费潜力,今年提前筹划参展。本届进博会,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展位面积由上届 的36平方米扩大至300平方米,展品数量比上届翻了一番。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机场口岸已设置进博服务专窗和绿色通道,配套实施预约 通关、随到随验等便利化通关措施,确保符合规定的进博会展品即到即查、即查即放。 ...
SKP“全球店王”争夺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0:07
作者 | 王小娟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过去十年,全球奢侈品商场零售额的王冠,属于中国。而王冠上的明珠,是北京SKP。它曾多次蝉联 "全球店王"的称号,年销售额超过200亿。 然而在2024年,南京德基摘走了"全球店王"桂冠。如今,借着一家冉冉升起的中国新品牌——老铺黄金,SKP誓要夺回失去的宝座。 最近,老铺黄金在北京SKP一层的独立门店正式开业,这是它在北京SKP的第三家店铺,类似于Hermès、CHANEL,打破了国际奢侈品牌长期垄 断一楼黄金位置的传统。 有投资机构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老铺黄金去年在SKP的销售额约为20亿,今年加上新店,估计能达到30-40亿,这将成为SKP争夺店王的关键选 项。 北京SKP这家知名高奢商场,正试图通过重押老铺黄金来重返"店王"之位。不过,"店王"之争不仅是销售额,也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签下更 多国际大牌的竞赛、高奢商场招商的比拼,而是对中国消费者心理变迁的深刻洞察。 全球奢侈品市场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新纪元。老铺黄金的出现,与其说是SKP的解药,不如说是递给所有高端商场的一张新考卷,而真正的考试, 才刚刚开始。 失落王座 在过去的很多年间,坐落在北京大望路的SKP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9月23日
新华财经· 2025-09-23 05:29
【资讯导读】 ·美联储官员发言一览: 圣路易斯联储总裁穆萨莱姆强调,目前利率水平已处于"略微紧缩与中性之间",未来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有限。 ·H-1B签证费暴涨引担忧美科技行业面临"地震" ·美媒:"经济停滞感"笼罩美国家庭 ·美国地方联储总裁认为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 ·法国在联合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韩国总统:美方投资要求或引发韩国经济陷入危机 【市场资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从数千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称 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引进的是高技能、无法被美国人替代的人才。签证费突然暴涨引发混乱,许多H-1B 签证持有者被迫取消出行计划,一些企业向员工发送紧急通知,建议他们在新政生效前返美并暂勿离 境。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将对美国科技行业造成不小冲击。 ·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刊文说,高昂的借贷成本、不断减少的就业机会以及日益加剧的经济和政治 不确定性,令"经济停滞感"笼罩许多美国家庭。 亚特兰大联储总裁博斯蒂克表示,他目前不支持进一步降息,因为"通胀已长时间维持在过高水平"。 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除非情况有变,否则将继续力促降息。 ·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投资中国”到“扎根中国”,在这里感受外资企业坚定信心
新华网· 2025-09-19 09:14
新华社上海9月19日电 题:从"投资中国"到"扎根中国",在这里感受外资企业坚定信心 新华社记者周蕊、杨洋 "我们刚在中国投入了全球研发中心""我们对中国经济信心不改""要依托中国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上海的脚 步,一家家在华外资企业热切讲述着自己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夏日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内,游人如织。这是中国第一座乐高乐园,也是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开业以来迅速成为文旅新地标。 "从动工到开业,仅用时18个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上海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乐高乐园的建设跑出了'中国 速度'。"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总经理陈洁说。 "中国是非常成功的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机遇。"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说,近年来德 硕在华的业务增长迅猛,"我们的业务最开始主要聚焦于支持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现在,我们还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向全 球'出海'。" "联营办公室的政策打破了以往的服务贸易限制,使我们能够在中外律所合作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跨法域、一站式的高质量法律服务,更好 满足中国企 ...
Gucci领跑闭店潮,奢侈品集体退守一线市场
36氪· 2025-09-18 01:10
开云集团新CEO就任第一周,首要任务就是解决Gucci的难题。 据报道,Gucci首席执行官Stefano Cantino在上任不到一年后即将离职,由现任开云集团副CEO Francesca Bellettini接棒,其曾主导Saint Laurent的全面复 兴,是集团内部最具执行力和战绩的高管之一。 截至目前,Gucci和开云集团还未做出回应,而若消息属实,这将是开云集团新CEO Luca de Meo上任后做出的首个重要决定,Gucci的战略转型也将进入 新的阶段。 不久前的9月初,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Gucci门店悄然闭店,品牌数读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Gucci相继在上海、贵阳、北京关闭了5家门店,其中1 家为奥莱店。 Gucci的关店动作是整个行业的缩影。随着行业环境转冷,曾经扬言到二、三线挖掘市场的奢侈品牌正在逐渐放弃低线城市的扩张。 1 国内已关店5家 更换CEO的原因很明了,多轮战略调整后,Gucci的业绩一直未见起色。今年第二季度,Gucci营收骤降25%至14.6亿欧元,创下近年来季度新低,上半年 整体营收也同比下滑26%。 回溯过去一年,Gucci连续四个季度营收跌幅超过20%,几乎 ...
突发!740万客户数据遭泄漏,包括姓名、电话、住址、消费总额等,有人消费超60万元!巨头回应:信用卡、银行账户信息没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53
据多家媒体报道,全球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近期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影响旗下古驰(Gucci)、巴黎世家(Balenciaga)、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等多个品牌。 据报道,本次数据泄露始于6月,有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临时访问开云集团的系统,获取了旗下品牌的一些客户数据,本次事件中黑客没有获取到信用卡、 银行账户信息,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住址及有关品牌门店的消费总额。 开云集团已经确认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旗下古驰(Gucci)、巴黎世家(Balenciaga)、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等奢 侈品牌受到影响。被盗数据包括顾客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地址及在奢侈品商店消费的总金额。 开云集团证实,今年6月发现未授权第三方临时访问系统,部分品牌客户数据被获取,不过银行卡、信用卡号、身份证号等财务信息并未被盗,公司已向 相关数据保护机构披露此事。公司还表示,已经向受影响的客户发送电子邮件,但没有透露具体涉及客户数量,也没有就此次黑客攻 ...
奢侈品客户 被“盯上”!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6:24
数据泄露事件 - 开云集团遭黑客入侵导致部分客户数据泄露 泄露信息包括客户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电话 住址及品牌门店消费总额 未涉及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信息[1][2] - 黑客组织ShinyHunters声称窃取740万个与电子邮件地址相关联的数据 该组织过去五年多次攻击知名平台[2] - 开云集团已根据当地法律通报受影响顾客 加强IT系统安全保护 但未披露受影响地区范围[2] 公司财务表现 - 开云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87亿欧元同比下降16% 净利润4.74亿欧元同比下降46%[3] - 旗下品牌中古驰和圣罗兰营业收入下降 仅葆蝶家 开云眼镜和开云美妆实现增长[3] - 集团上半年净关闭24家门店 其中古驰关闭18家(7家位于除日本外亚太地区) 圣罗兰关闭1家 葆蝶家关闭5家 截至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1789家[3] 行业安全态势 - 迪奥2025年5月发生客户数据泄露 涵盖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邮寄地址 消费金额和消费偏好等信息[5] - 卡地亚2025年6月用户数据泄露 包括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所在国家及出生日期 未涉及密码和金融数据[5] - 路易威登香港子公司2025年7月发生数据泄露 涉及约42万名客户 包含护照号码 出生日期 地址 购物记录等信息 未包含金融账户资料[6] 战略动态 - 开云集团出于债务担忧将华伦天奴全面收购推迟至2028年[4]
奢侈品客户,被“盯上”!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6:20
数据泄露事件概述 - 开云集团遭黑客组织ShinyHunters攻击 导致740万客户电子邮件关联数据泄露[2][3][4] - 泄露数据包括客户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电话 住址及品牌门店消费总额 但不含信用卡或银行账户信息[4] - 事件始于2025年6月 开云集团已通报受影响顾客并加强IT系统安全[4] 开云集团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87亿欧元同比下降16% 净利润4.74亿欧元同比下降46%[6] - 旗下品牌中仅葆蝶家 开云眼镜和开云美妆实现增长 Gucci和YSL收入均下降[6] - 上半年净关闭24家门店 其中Gucci关闭18家(7家位于除日本外亚太地区) 全球门店总数降至1789家[6] - 因债务担忧 开云集团将对华伦天奴的全面收购推迟至2028年[6] 行业数据泄露事件频发 - 迪奥于2025年5月7日发生数据泄露 涉及客户姓名 性别 手机号 邮箱 地址 消费金额及偏好等信息[8] - 卡地亚2025年6月泄露客户姓名 邮箱 国家及出生日期 但未涉及密码或金融数据[9] - 路易威登香港子公司2025年7月泄露约42万名客户数据 含护照号码 购物记录等信息 不含金融资料[9] 事件处理与监管动态 - 迪奥因数据泄露被中国公安机关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8] - 卡地亚向全球监督部门报备 路易威登香港公司遭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调查[9]
辛芷蕾封后,“押对宝”的香奈儿危机四伏?
新浪财经· 2025-09-07 08:11
核心观点 - 香奈儿在中国市场面临业绩下滑、品牌形象受损及消费者流失等多重挑战,与竞争对手差距拉大,需重新评估其市场策略 [3][4][5][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下降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下降28.2%至34亿美元 [3][5] - 亚太市场营收大幅下降9.3%至92.33亿美元,占全球总营收近50% [5] - 增速落后于爱马仕(全球收入同比增长4.5%)和Prada集团(全球收入同比增长17%至54亿欧元) [5] 裁员与成本调整 - 中国总部计划裁员比例接近20%,员工规模从约460人削减至约370人 [3][8] - 裁员范围涵盖技术、数字化和人力资源等后台职能部门,补偿方案为N+7 [8]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香奈儿的投诉超过6000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不及预期和服务态度差 [4] - 2025年7月安徽合肥门店发生店员与顾客肢体冲突事件,引发公众强烈谴责 [10] - 消费者质疑店员“看人下菜碟”的傲慢态度,例如大连专柜购买63200元包却无法提供产品信息 [11] 产品与定价争议 - “蜜粉定价事件”中,6克便携装售价600元与30克常规装同价,被消费者批评为“收割智商税” [13] - 频繁提价策略缺乏价值支撑,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 [5][17] - 公开手袋制作过程显示机器生产画面,削弱品牌“奢侈感”和“手工价值” [15]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速放缓,高端消费趋于理性 [5][17] - Prada副线品牌MiuMiu在华成为现象级品牌,带动集团业绩逆势大涨 [5] - 本土高端品牌崛起和国货消费热潮分流奢侈品市场需求 [17] 战略问题分析 - 产品设计创新不足,过于依赖经典款 [17] - 沉迷流量明星短期曝光(如辛芷蕾获奖营销),但忽视服务品质与工艺坚守 [18] - 品牌价值认知错位,未能提供超越期待的美学体验与价值感知 [18]
日元一路涨,住宿按人收税,去日本旅游还划算吗?
虎嗅· 2025-08-28 10:04
日本旅游行业政策调整 - 日本42个地方政府已开始或计划征收住宿税 超过90个地方政府正考虑开征[2] - 住宿税标准为每人每晚200日元 高档住宿设施可达1000日元或更高[3] - 日本政府考虑取消外国游客购物免税制度 预计财政增收2000亿日元[16] - 国际观光旅客税拟从1000日元提高至3000-5000日元 税收可能从490亿日元增至2500亿日元[19] 日本旅游消费趋势变化 - 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达3686万人 消费金额超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11] - 2025年1-7月访日游客2495.54万人次 较上年同期增长18.4%[13] - 日本国内游客比2019年减少8.2% 七成日本游客避开外国游客聚集地[14] - 免税政策调查显示约九成高消费外国游客存在违规行为[18] 日本物价与汇率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日元兑美元累计上涨9% 创近年来最佳表现[5] - 日本7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1% 连续8个月保持3%以上涨幅[7] -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普通粳米价格同比涨幅达89.9%[7] - 罐装咖啡从739日元涨至1139日元 涨幅达400日元[8] 奢侈品消费竞争力变化 - LV等奢侈品在日本的价格优势减弱 与国内价差缩小至几百元[4][5] - 日元汇率上涨叠加品牌调价 削弱了外国游客购买奢侈品的动力[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