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车展两年巨变:比亚迪成顶流,法韩系退赛!这些新势力倒下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4-23 02:44
行业格局变化 - 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3年3月的34.2%跃升至2025年3月的51.1%,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从54.7%升至72% [3][5] - 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从2023年1-3月的50%增至2025年同期的62.7%,增长7.7个百分点 [5] - 中国汽车出口量已成为全球冠军,但面临欧盟贸易壁垒和美国关税政策挑战 [3] 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达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增长14.5%和11.2%,较两年前增长超20% [3] - 比亚迪扩大对一汽大众的领先优势,吉利挑战榜首地位,自主品牌在TOP10中占据半数席位 [6] - 奇瑞国内零售销量快速追赶,超过长安并直追一汽大众 [6] 品牌动态 - 华为展台规模扩大,鸿蒙智行形成"四界"同堂,第五界即将首秀 [8] - 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近十个新品牌首次亮相,现代、起亚等韩系品牌首次缺席 [8] - 创维汽车、高合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淡出或陷入困境 [8]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成为博弈主战场,车企因监管趋严推迟智驾新品发布 [11] - 供应链企业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9][11] - 英特尔、索尼等近50家国际企业首次亮相供应链展区 [11] 竞争态势 - 合资车企推出更具性价比产品,发起新能源反击 [1] - 吉利极氪领克合并后占据6.1馆半壁江山,展示品牌升级成果 [8] - 超豪品牌集体"出逃",部分传统品牌被边缘化 [1][8]
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15.80亿元 同比增长19.65%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亿元 同比增长3.45% [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2亿元 同比增长14.76% [9] 主营业务结构 - 刀具产品营业收入11.91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总营收比重75.40% [9] - 研磨抛光材料营业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30.70% [10] - 功能性膜材料营业收入约1.55亿元 同比增长约72.84% [13] - 智能数控装备营业收入5,489.19万元 同比增长15.55% [1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全球PCB钻针销量市场占有率约26.5% [7] - 0.2mm及以下微钻销量占比21.12% [10] - 涂层钻针销量占比30.91% [10] - 成立AI专项研究小组并设立微钻研发生产专线 应对高多层PCB技术挑战 [10] - 数控段差磨床年度出货量突破70台 [14] - 实现内外圆磨床、数控螺纹磨床等新产品研发突破 [14]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布局 - 境外营业收入9,266.55万元 同比增长96.95% [12] - 泰国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 [11] - 2025年2月成立德国鼎泰全资子公司 拓展欧洲市场 [11] - 重点开拓中国台湾、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地区海外市场 [11] 新兴业务进展 - 车载光控膜通过多家终端车企认证 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 [13] - 消费性防窥膜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13] - Mini LED显示膜产品开始逐步上量 客户包括兆驰股份、洲明科技等 [13] - 计划拓展真空镀膜设备外部市场 [14] 研发体系构建 - 引进德国精密磨削专家团队 [14] - 构建"基础研院+产品线实验室"双轨研发体系 [14] 利润分配方案 - 以4.1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 [4]
汽车行业月报:产销延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维持高增
中原证券· 2025-04-22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2][8][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汽车行业产销同环比均增长,出口量同环比双增,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高于行业 [8][110] - 乘用车产销量同环比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同比提升;商用车产销回暖;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渗透率环比提升 [8][111] - 政策优化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活力,带动企业新品上市,市场态势良好 [111][112] - 多家车企推进智能驾驶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L3级智驾系统年内量产筹备中,看好汽车智能化升级及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8][112][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回顾 - 截至4月21日收盘,汽车(中信)行业指数下跌6.62%,跑输沪深300指数3.99pct,年初至今跑赢7.75pct;各细分子板块均下跌 [12][16] - 汽车(中信)板块258只个股中35只上涨,涨幅前5为林泰新材等,跌幅前5为雪龙集团等;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7.41%,上涨个股6个 [18][19] - 截至4月21日,汽车(中信)板块PE(TTM)为28.56倍,PB(LF)为2.46倍;细分子板块估值分位不同,商用车较低 [22]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行业概况 - 2025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8万辆和291.55万辆,同比分别+11.86%、+8.2%;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14.5%、+11.2%;3月库存系数1.56 [28] - 3月汽车出口50.67万辆,同环比双增;1 - 3月累计出口141.99万辆,同比+7.27%;奇瑞、比亚迪出口量居前 [35] - 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同比+26.8%;1 - 3月累计出口44.1万辆,同比+43.9% [36] 乘用车 - 2025年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5万辆和246.82万辆,同比分别+14.43%、+10.37%;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6.11%和12.86% [41] - 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62.9万辆,同比+22.85%,市场份额66%;1 - 3月累计销量437万辆,同比+28.72%,市场份额68.08% [48] - 3月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22%、10.82%、6.12%、1.74%;批发销量排名前三为比亚迪宋等 [51] 商用车 - 2025年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4万辆和44.73万辆,同比分别+35.82%、+42.78%;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5.14%、+1.78% [56] - 3月货车产销同比分别-1.73%、-2.69%;重卡市场整体实销7.18万辆,同比下降4%;新能源重卡销售1.5万辆,同比+183% [59] - 3月客车产销同比分别+1.42%、-0.07%;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8.26%、+9.84% [61]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47.93%、+40.11%,渗透率42.43%;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50.43%、+47.11%,占有率41.17% [64] - 3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比亚迪居首,新势力车企走势分化,小鹏、小米等表现突出 [68][71] - 分级别、价格区间、动力类型来看,各级别销量均增长,部分价格区间涨幅大,插混车型市场占有率提升 [75][77] 重要行业公司资讯 行业动态 - 4月多款新车型上市,如极狐阿尔法S6、比亚迪汉L等 [85] -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会议,强调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86][88] - 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长安汽车公布4月新品计划等行业动态 [88][89]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飞龙股份战略合作、发布一季报、设备租赁、公司分立等事项 [93][94][95] - 比亚迪、长城汽车、赛力斯等公司产销、分红、重大资产购买等情况 [96][97][98] 河南省汽车行业动态 河南省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截至4月21日,河南省5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月涨跌幅、日均成交额、日均换手率不同 [102][103] 河南省汽车行业及公司要闻 - 2025年1 - 2月河南汽车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十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高 [105] - 河南省优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给予补贴 [106] - 宇通客车发布3月产销数据,郑州日产皮卡销量增长 [107][108]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关注汽车智能化升级进程,看好相关投资机会 [109][113]
汽车行业月报:产销延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维持高增-20250422
中原证券· 2025-04-22 07: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2][8][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汽车行业产销同环比均增长,出口量同环比双增,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高于行业 [8][110] - 3月乘用车产销量同环比增长,自主品牌份额同比提升;商用车产销回暖;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渗透率环比提升 [8][111]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优化,带动新品上市,市场态势良好 [111][112] - 多家车企推进智能驾驶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L3级智驾系统年内量产筹备中,看好汽车智能化升级及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8][112][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回顾 - 截至4月21日收盘,汽车(中信)行业指数下跌6.62%,跑输沪深300指数3.99pct,年初至今跑赢7.75pct [12] - 各细分子板块均下跌,摩托车及其他(-3.96%)、乘用车(-4.82%)、商用车( -4.88%)、汽车销售及服务(-6.88%)、汽车零部件(-8.65%) [16] - 汽车(中信)板块258只个股中,本月上涨个股35只,涨幅前5为林泰新材等,跌幅前5为雪龙集团等;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7.41%,上涨个股6个 [18][19] - 截至4月21日,汽车(中信)板块PE(TTM)为28.56倍,处于近十年55.37%分位;PB(LF)为2.46倍,处于近十年62.32%分位 [22]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行业概况 - 2025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8万辆和291.55万辆,同比分别+11.86%、+8.2%;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14.5%、+11.2% [28] - 3月汽车出口量达50.67万辆,同比+1.00%;1 - 3月累计出口141.99万辆,同比+7.27%;奇瑞、比亚迪出口量居前 [35] - 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同比+26.8%;1 - 3月累计出口44.1万辆,同比+43.9% [36] 乘用车 - 2025年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5万辆和246.82万辆,同比分别+14.43%、+10.37%;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6.11%和12.86% [41] - 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62.9万辆,同比+22.85%,市场份额66%;1 - 3月累计销量437万辆,同比+28.72%,市场份额68.08% [48] - 3月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22%、10.82%、6.12%、1.74%;批发销量排名前三为比亚迪宋、Model Y、宏光MINI [51] 商用车 - 2025年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4万辆和44.73万辆,同比分别+35.82%、+42.78%;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5.14%、+1.78% [56] - 3月货车产销同比分别-1.73%、-2.69%;客车产销同比分别+1.42%、-0.07% [59][61] - 3月重卡市场整体实销7.18万辆,同比下降4%;天然气重卡实销2.16万辆,同比-26%;新能源重卡销售1.5万辆,同比+183% [59]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47.93%、+40.11%,渗透率达42.43%;1 - 3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50.43%、+47.11%,市场占有率41.17% [64] - 3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比亚迪居首,吉利、特斯拉中国分列二三位,小鹏增速第一 [68] - 新势力车企3月零售份额17.1%,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小鹏、小米、零跑等表现突出 [71] - 分级别,1 - 3月各级别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均增长,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分价格区间,除30 - 50万区间,其他均正增长,主要集中在15 - 20万区间 [75] - 3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分别+53.32%、+42.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分别+38.65%、+35.78%;1 - 3月纯电动和插混车型累计销量占比分别为62.61%和37.39% [77] 重要行业公司资讯 行业动态 - 4月多款新车型上市,如极狐阿尔法S6、比亚迪汉L等 [85] -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86] - 3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Q4营收、交付量、毛利率表现佳,现金储备增加 [88] - 长安汽车4月推9款新车,涉及价格及权益发布、上市和预售等活动 [89] - 3月21日零跑交付第55000台C16;4月10日零跑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 [89][90]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1374.9万台,同比上升47.6%;3月充电总电量约58.7亿度,同比增长55.1% [90] - 4月9日蔚来与济宁高新控股合作建设50座换电站,首批3座上线 [91] - 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预计今年L2级有望突破70%;中国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渗透率达73% [92] - 4月17日商用车电动化解决方案BestECV发布会举办 [92]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飞龙股份与华达科技战略合作,发布2025年一季报,出租产线设备,对芜湖飞龙存续分立 [94][95] - 比亚迪预计一季度盈利85 - 100亿元,同比上升86.04% - 118.88%,销量创新高,海外销量增长 [96] - 长城汽车3月总销量97,991辆,同比减少2.28%;1 - 3月总销量256,807辆,同比减少6.73% [96] - 赛力斯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拟派发现金红利,购买引望10%股权,拟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97][98][99] - 宇通客车3月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拟派发现金股利 [101] - 金杯汽车2025年控股子公司重点投资计划总金额15,366万元 [101] - 同心传动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 [102] 河南省汽车行业动态 河南省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截至4月21日,河南省有5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宇通客车月涨跌幅0.98%,飞龙股份-0.07%等 [102][103] 河南省汽车行业及公司要闻 - 2025年1 - 2月河南汽车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十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19万辆 [105] - 河南省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报废旧车购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 [106] - 宇通客车3月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 [107] - 3月郑州日产皮卡销量同比增长26.3%,环比增长44.8%,一季度国内皮卡销量同比增长17.2% [108]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关注汽车智能化升级进程,看好相关投资机会 [109][113]
三个月三度来华:黄仁勋穿上了西装,力争中国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0 15:08
英伟达中国市场战略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三个月内三次访华 凸显中国市场重要性 中国区贡献公司全球营收13%约171亿美元 过去三年增速超495% [4]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5% 客户包括腾讯 阿里 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 以及与理想 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4] - H20芯片虽为H100阉割版 但在大语言模型推理性能比H100快20%以上 且兼容CUDA生态 杭州幻方量化使用该芯片开发出DeepSeek模型 [6][8]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升级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损失55亿美元 股价盘后跌超6% 直接切断H20芯片对华供应及新加坡中转渠道 [6] - 特朗普政府将限制从数据中心扩展至汽车芯片 意图阻断中国车企L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但政策反复导致企业陷入混乱 [8][10] - 美国需联合荷兰 日本实施供应链管制才可能有效 但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削弱国际合作动力 [8] 日本汽车芯片反击计划 - 丰田 日产 本田组成ASRA财团 获日本政府410亿日元补贴 开发基于chiplet技术的标准化汽车芯片 目标2029年3月前完成 [10][16][17] - 日本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落后中国2-3年 因开发流程优先硬件后置软件决策 导致Gartner数字化指数排名垫底 [10][13] - 标准化设计可提升与代工厂议价能力 基础芯片量产规模有望吸引供应商 目前汽车芯片仅占半导体总需求12.7% 远低于数据处理32.9% [21]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凭借价格优势抢占东南亚市场 泰国份额从2.3%升至7% 印尼从0.4%升至2.9% 同期日系品牌份额均下滑约10个百分点 [13] - 中国采用"逐底竞争"策略 聚焦芯片交付速度与成本 类似智能手机开发模式 而日本仍注重架构细节 [19] - 芯片标准化可能压低行业价格 使日欧美车企缩小与中国差距 Tenstorrent计划2026年推出自研标准芯片组 [19][21]
【2025年一季报点评/福耀玻璃】2025Q1业绩符合预期,汽玻龙头经营稳健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19 14:1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0亿元,同比增长12.16%,环比下降9.40%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增长46.25%,环比增长0.52%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87亿元,同比增长30.90%,环比增长4.83% [2]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为35.40%,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为10.64%,同比下降5.25个百分点 [3] - 2025Q1归母净利率20.48%,同比提升4.7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2个百分点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玻璃龙头企业,营收同比增速持续跑赢全球汽车行业 [3] - 全球汽玻行业格局集中,三家主要竞争对手汽玻业务盈利水平均处在较低水平 [5] - 公司汽玻业务盈利能力远超对手,且正处于第三轮资本开支周期 [5] - 随着美国扩产项目、福清出口基地和福清合肥基地等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全球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汽车智能化发展推动汽车玻璃功能升级,HUD前挡、全景天幕等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提升 [5] - 双层边窗等高附加值产品持续推动汽玻行业和公司单车配套价值量增长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5亿元、103.88亿元、121.77亿元 [6] - 对应EPS分别为3.39元、3.98元、4.67元 [6]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5.98倍、13.59倍、11.60倍 [6]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 2025E营业总收入预计46.168亿元,2027E预计63.448亿元 [7]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8.835亿元,2027E预计12.177亿元 [7] - 2025E毛利率预计36.54%,2027E预计36.84% [7] - 2025E归母净利率预计19.14%,2027E预计19.19% [7]
年内“最贵”新股来了,今日申购!
券商中国· 2025-04-14 01:07
新股申购概况 - 本周A股市场将有3只新股申购 分别为沪市主板的天有为 深市主板的江顺科技和创业板的众捷汽车 [2] - 天有为发行价93 5元 股 为年内A股发行价最高新股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12500股 顶格申购需沪市市值12 5万元 [2] - 江顺科技发行价37 36元 股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15000股 顶格申购需深市市值15万元 [4] - 众捷汽车发行价16 5元 股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7000股 顶格申购需深市市值7万元 [7] 天有为 - 公司是汽车仪表盘供应商 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 全液晶组合仪表 双联屏仪表等 正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2] - 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 比亚迪 长安汽车 一汽奔腾 奇瑞集团等知名车企 [2][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 72亿元 34 37亿元 44 6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 97亿元 8 42亿元 11 36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工厂 智能座舱生产基地 研发中心等建设项目 [3] 江顺科技 - 公司是铝型材挤压模具及设备行业领先企业 产品应用于建筑和工业铝型材制造 [4] - 客户包括华建铝业 栋梁铝业 鑫铂股份等国内企业及WISPECO等国际客户 精密机械零部件应用于轨道交通 新能源风电等领域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 92亿元 10 43亿元 11 3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39亿元 1 46亿元 1 55亿元 [5] - 募集资金将用于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 铝挤压设备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6] 众捷汽车 - 公司是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供应商 产品以铝合金制品为主 符合汽车轻量化趋势 [7] - 拥有3000余种型号产品 年出货量超1亿件 客户包括马勒 摩丁等一级供应商 终端覆盖奔驰 宝马 特斯拉等品牌 [7][8] - 已获得比亚迪 长城汽车等项目定点 2024年对比亚迪收入1363 39万元 在手项目预计年量8048 11万元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 13亿元 8 22亿元 9 7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 78亿元 0 83亿元 0 95亿元 [9] - 募集资金将用于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 研发中心等项目 [10]
年内“最贵”新股来了,今日申购!本周新股速看→
证券时报· 2025-04-14 00:48
本周将有3只新股申购。 本周(4月14日—4月18日),A股市场将有3只新股申购,为沪市主板的天有为、深市主板的江顺科技 和创业板的众捷汽车,3股分别将于本周一和周二开启申购。值得注意的是,天有为发行价高达93.5元/ 股,为目前A股市场年内发行价最高的新股。 资料显示,天有为是业内领先的汽车仪表盘供应商,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 集团等;江顺科技是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众捷汽车是全球领先的汽 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加工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通过长期业务发展,具备了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积累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 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 比斯等)、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 团、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 车等。 2022年度—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亿元、34.37亿元、44.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8.42亿元、1 ...
盈利之上,亿咖通的财报里还有全球化的新攻势
雷峰网· 2025-04-10 07:4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总出货量同比增长33%突破200万件,全球搭载技术产品的整车数量达810万辆[2] - 公司2025年首要目标是持续盈利,并通过全球化合作扩大市场份额[2][4] - 技术产品矩阵、全球化交付能力和多元化客户群构成公司核心护城河[4][20] 技术领先与产品优势 - 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和云山跨域软件平台组合成为行业标杆,已应用于领克08、07、吉利银河E5等热销车型[9][11] - 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完成实车测试,推动行业跨域融合[11] - 基于NVIDIA DRIVE AGX开发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拓展高端市场[13] - 车载AI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完成部署,计划在红旗新能源车型搭载[13] 全球化布局与合作伙伴 - 已与18家汽车厂商合作覆盖28个品牌,包括大众、一汽红旗、吉利、沃尔沃等[22] - 在12个国家建立研发与服务布局,全球员工1900人中70%为研发工程师[20][22] - 2018年起通过马来西亚、瑞典、德国等海外基地适应差异化需求,成功交付沃尔沃EX30等车型[20] - 近期赢得大众集团全球车型定点项目,标志全球化战略取得突破[7][22] 市场表现与资本认可 - 2024年业绩获德意志银行、瑞银等机构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8] - 领克08、吉利银河E5等合作车型成为细分市场爆款,验证交付能力[16][18] - 一汽红旗天工05/06搭载公司技术方案,用户口碑持续提升[18]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汽车智能化行业进入机遇期,但技术能力与合规挑战仍是Tier 1厂商主要壁垒[4][24] - 公司通过"技术领先+规模化交付+工程化能力"三板斧打开全球市场[20] - 盈利模式与全球化路径对标宁德时代,目标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23][26]
比亚迪:2025年一季报预告点评:大超市场预期,全球化和智能化强化优势-20250409
东吴证券· 2025-04-09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利润超预期,公司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85 - 100亿元,同比上升86% - 119%,环比下降33% - 43% [8] - 2025年Q1销量100.08万辆、全年销量预期25% +增长,预计公司销量530 - 550万辆,智驾占比60 - 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8] - 出口占比提升、Q1单车利润好于预期,预计2025年出口翻番叠加规模化,单车利润同比微增,有望达0.9 - 1万/辆 [8] - 考虑需求好于预期,上修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为550/683/821亿元,同增37%/24%/20%,对应PE 18/15/12x,给予2025年28x,目标价507元,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15|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同比(%)|42.04|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041|40,254|55,021|68,294|82,111| |同比(%)|80.72|34.00|36.68|24.12|20.2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9.88|13.25|18.10|22.47|27.02| |P/E(现价&最新摊薄)|33.13|24.73|18.09|14.57|12.12|[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27.51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203.99/403.40元 - 市净率5.59倍 - 流通A股市值380,702.19百万元 - 总市值995,324.46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58.56元 - 资产负债率74.64% - 总股本3,039.07百万股 - 流通A股1,162.41百万股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70,572|551,214|384,300|544,266| |非流动资产|412,784|403,848|376,062|333,376| |资产总计|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流动负债|495,985|563,149|297,312|333,313| |非流动负债|88,682|109,682|130,682|151,682| |负债合计|584,668|672,832|427,995|484,99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5,251|266,916|314,722|372,200| |少数股东权益|13,437|15,315|17,645|20,448| |所有者权益合计|198,688|282,230|332,367|392,647| |负债和股东权益|783,356|955,062|760,362|877,642|[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626,047|790,942|928,549|1,054,097| |税金及附加|14,752|18,682|21,986|25,007| |销售费用|24,085|29,499|33,557|36,852| |管理费用|18,645|22,616|25,457|26,323| |研发费用|53,195|66,863|75,792|82,259| |财务费用|1,216|(238)|(4)|1,160| |营业利润|50,486|68,136|84,380|101,289| |利润总额|49,681|67,336|83,580|100,489| |净利润|41,588|56,899|70,625|84,9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254|55,021|68,294|82,11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25|18.10|22.47|27.02|[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33,454|166,128|(142,459)|182,511|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082)|(76,342)|(63,023)|(52,641)| |筹资活动现金流|(10,268)|47,213|(878)|(5,623)| |现金净增加额|(6,255)|136,639|(206,360)|124,247|[9]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58.56|82.93|98.66|117.5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039|3,039|3,039|3,039| |ROIC(%)|19.17|19.46|18.62|18.86| |ROE - 摊薄(%)|21.73|20.61|21.70|22.06| |资产负债率(%)|74.64|70.45|56.29|5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4.73|18.09|14.57|12.12| |P/B(现价)|5.59|3.95|3.32|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