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仪表
icon
搜索文档
天有为9月25日获融资买入2397.26万元,融资余额2.3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44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0.95% 成交额达1.9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97.26万元 融资偿还3533.87万元 融资净流出1136.6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3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35亿元占流通市值7.22%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为2.55万户 较上期减少7.06% [1] - 人均流通持股1275股 较上期增加7.60% [1] - 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519712)新进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7.83万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 同比下降0.49% [1] -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下降4.50% [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3.98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 并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注册地址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3年5月21日 [1] - 于2025年4月24日完成上市 [1]
天有为涨2.04%,成交额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4.9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3: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101.13元/股 较前上涨2.04% 总市值161.81亿元 成交额1.10亿元 换手率3.3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4.97万元 特大单买入411.43万元(占比3.75%) 卖出1012.67万元(占比9.24%) 大单买入2754.15万元(占比25.13%) 卖出2037.94万元(占比18.59%) [1] - 年内股价下跌10.91% 近5日上涨1.65% 近20日下跌1.36% 近60日上涨6.28%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24日净买入-8252.51万元 买入总额1.62亿元(占成交额5.74%) 卖出总额2.45亿元(占成交额8.65%) [1] 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属性 - 属于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次新股、智能座舱等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 同比减少0.49%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减少4.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3.98亿元 [3] - 公司主营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并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2025年4月24日上市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2.55万户 较上期减少7.06% 人均流通股1275股 较上期增加7.60% [2] - 截至6月30日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519712)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7.83万股 [3]
天有为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011.05万元,融资余额2.4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94% 成交额达1.1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11.05万元 融资偿还1651.61万元 融资净流出640.56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4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7.65%[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为2.55万户 较上期减少7.06%[1] - 人均流通股1275股 较上期增加7.60%[1] - 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519712)新进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17.83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29亿元 同比微降0.49%[1] - 同期归母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下降4.50%[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3.98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黑龙江省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3年5月21日[1] - 于2025年4月24日上市 主营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1] - 业务领域正逐步向智能座舱方向拓展[1]
天有为联手三锋集团,战略协同助推“生态出海”
中金在线· 2025-09-19 10:36
合资公司设立 - 天有为与三锋集团在福建省福清市设立合资公司福建天有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天有为持股70% 三锋集团持股30% [1] - 合资公司旨在加快乘用车客户开拓 满足整车企业供货需求 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1] - 通过发挥双方股东优势开拓新客户 提升公司发展空间和综合竞争力 [1] 三锋集团背景 - 三锋集团专注结构性长期价值投资及产业升级服务 长期关注工业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供应链数字化与信息化以及现代汽车生活等投资领域 [2] - 业务覆盖玻璃工业、工业新材料、工业新技术和现代汽车生活四大领域 形成解决卡脖子技术短板问题的项目企业 [2] - 产品涵盖车载盖板玻璃、特种玻璃、胶黏剂、密封件、汽车膜材、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及部件等 客户覆盖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 [2] 天有为战略布局 - 天有为是国产汽车仪表龙头企业 深耕行业二十余载 专利与技术实力积累深厚 [3] - 主要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一汽奔腾、吉利集团等重点乘用车客户 [3] - 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今年6月墨西哥工厂投产面向北美市场 8月底拟出资6500万欧元在摩洛哥设立全资子公司辐射欧洲市场 [3]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业务高度契合 三锋集团在产业赋能升级和汽车生态圈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天有为技术实力形成产业创新空间 [4] - 合作将赋能天有为顺应汽车产业国际化浪潮 凭借产业链优势和市场资源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4] - 是天有为充分挖掘战略股东科技协同潜力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的重要契机 [4]
航天科技(000901)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2161.91%,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14: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9.51亿元同比下降11.04% 归母净利润8896.67万元同比上升2161.9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2.98亿元同比下降22.29% 归母净利润9261.35万元同比上升2710.32% [1] - 毛利率18.83%同比增9.68个百分点 净利率3.15%同比增1025.6个百分点 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2175.51% [1] - 三费总额4.13亿元占营收比13.98%同比增10.96%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5元同比增729.07% [1] - 去年ROIC为1.54%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2.72% 2020年ROIC最低为-12.7% [2] - 财务费用占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66.22% 应收账款占利润比例达10136.7%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分为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板块 [3] - 航天应用产品包括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及专用电源 [4] -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国内领先 应用于神舟飞船、空间站等国家工程 [4] - 境内汽车电子以商用车为主 产品含汽车仪表、T-Box、行驶记录仪等五大系列 [5] - 境外汽车电子主营车载座舱传感器 覆盖安全/舒适/自动驾驶三大领域 [5] - IRIOT物联网平台为自主知识产权低代码平台 应用于油气、智慧城市、煤矿等场景 [6] - 车联网业务涵盖北斗营运车辆监管、智慧物流及危化品运输监管平台 [6] 机构持仓 - 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A基金持仓112.34万股为新进十大持仓 [3] - 另有3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包括国泰君安中证1000优选(36.05万股)、益民优势安享(12.19万股)等 [3] - 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A基金规模7.86亿元 近一年收益率85.18% [3]
航天科技(000901) - 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9:08
业务聚焦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业明确为航天应用、汽车电子及物联网三大领域 [2] - 航天应用产品包括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及专用电源 [2] - 汽车电子业务涵盖汽车传感器和汽车仪表产品 [2] - 物联网业务包含AIRIOT物联网平台及车联网业务 [2] - 已完成出售AC公司100%股权,该公司2024年营收31.7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46%)[2][3] - 出售AC公司后汽车电子板块营收占比将降低,其他业务板块占比相应提升 [3] 经营表现与发展规划 - 2025年5月12日完成AC公司股权出售,其下属BMS公司、MSL公司及墨西哥工厂等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4] - 公司强调不会因出售AC公司导致经营受不利影响 [3] - 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调整 [3][4] - 聚焦三大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应用扩展,推进航天国防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 [4] 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3][4] - 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通过业务调整和投资者沟通推动价值增长 [3] - 坚决贯彻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3] - 对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及资产重组计划未掌握相关信息 [3][4]
港交所第2季IPO规模赶超纳斯达克
金融界· 2025-06-30 12:07
全球IPO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同比增长13家,融资规模1067.13亿港元,同比大增688.56% [2] - 港交所第二季度募资额880.44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的744.94亿港元(95亿美元),成为全球募资规模最高交易所 [2][3] - 纳斯达克上半年IPO数量157家居首,募资170亿美元(133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00.38%,但增速不及港股 [2] 区域市场特征 - A股市场:上证和深证IPO数量分别为19家与26家,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中策橡胶(39.33亿元人民币)[2][5] - 美股市场:中概股IPO数量增至40家但募资额缩水59.73%至7.45亿美元,主因去年同期亚玛芬体育12.77亿美元高基数影响 [4] - 港股吸引A股企业加速赴港,单6月底就有23家新提交申请,包括豪威集团、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 [9] 头部IPO项目表现 - 港股募资王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45.01亿美元),远超美股最大IPO Venture Global(16.7亿美元)和A股中策橡胶 [7] - 美股最大募资项目为英伟达供应商CoreWeave(14.3亿美元),中概股代表霸王茶姬募资3.76亿美元 [6][7] - 新股涨幅冠军:A股江南新材涨419.29%,美股Diginex涨584%,港股古茗涨158.06% [8]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转向港股,叠加港股上市规则优化吸引A股企业 [3] - 港股下半年已确定8家企业上市,包括富卫集团、安井食品等,预计将延续强势 [9]
天有为: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 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1:40
公司概况 - 天有为于2024年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 公司具备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 [1] 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需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与客户车型开发进度同步 [2] - 产品验证流程包括OTS(工装样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等,批量供货一般在PPAP后开始 [2] - 开发周期根据客户车型开发时间和验证时长存在差异,一般在6-24个月,海外客户开发周期一般长于国内客户 [2]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06%提升至2024年的53.60% [2] - 未来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份额 [2] - 海外收入主要源自技术沉淀和客户资源积累,特别是复合屏技术高性价比方案的竞争力 [2] 行业趋势 - 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屏幕用量增加,仪表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向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方向发展 [2] - 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更有动力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合作 [2] 竞争优势 - 自主研发的复合屏技术将段码屏与TFT彩屏结合,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分辨率显示 [3] - 重点发展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高毛利产品,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较少 [3] - 核心工序自制能力强,生产基地土地厂房及人力成本低于同行业 [3] - 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物流成本低,无需就近配套 [3] - 客户资源丰富,海外客户粘度高、订单稳定性强 [3]
航天科技:全力调动资源抢抓市场 聚焦航天应用等三大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4:09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从事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 [1] - 航天应用产品包括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 [1] - 汽车电子业务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境外以车载座舱内传感器为核心 [2] - 物联网业务通过AIRIOT平台提供综合性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 [2] 航天应用业务 - 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惯导及组合导航系统、惯测装置、惯性器件、测试设备等 [1] -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神舟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等国家重点工程 [1] - 精密制造涉及舵机、伺服机构、涡喷发动机及零部件等 [1] - 测试测控业务包括飞航产品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 [1] - 航天应用业务在手订单相对饱满,受军工产品采购周期和航天战略影响 [3] 汽车电子业务 - 境内业务产品包括汽车仪表、车载显示终端、T-Box、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载逆变器 [2] - 境外业务产品包括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乘员分级系统、生命感知传感器和自动驾驶传感器 [2] - 出售AC公司后,汽车电子业务以传感器为主 [4] 物联网业务 - AIRIOT平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 [2] - 已应用于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煤矿、水务、热力、电力等领域 [2] - 车联网业务包括"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云平台"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平台 [3] 资产出售 - 公司拟转让AC公司100%股权和TIS工厂0.003%股权,转让底价分别为7.33亿元和0.0001万元 [4] - 出售AC公司是为了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产结构 [4] - AC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板块无重大关联 [5] - 出售完成后AC公司收入及利润将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5]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聚焦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 [6] - 出售AC公司后收入会有所下降,但其他业务经营平稳 [6]
航天科技(000901)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0: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人员有招商信诺郁琦、国投证券宋子豪等,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15:00 - 16:30,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号楼,形式为当面交流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一凡、证券投资部部长吕晨、证券事务代表陆力嘉 [1] 业务构成 航天应用业务 - 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航天辅材为主要业务方向,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等,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技术国内领先,自主研发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应用广泛,有近十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学进步奖并取得多项专利,还涉及舵机等精密制造、各型电缆等航天辅材生产及飞航产品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等测试测控业务,成功助力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1][3] - 航天三院及其所属单位是重要客户,配套业务占比较高,也涵盖其他船舶、兵器、航空等行业客户 [3] - 业务受军工产品采购周期等因素影响,目前在手订单相对饱满 [4] - 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通过客户配套相关领域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少 [5] 汽车电子业务 - 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推广汽车仪表等五大系列产品;境外核心产品为车载座舱内传感器,包括安全、舒适和自动驾驶三个业务领域,主营产品有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等 [1] - 出售AC之后,传感器占比比较大 [6] - 客户包括现代起亚、大众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上汽、一汽等国内车企 [8] 物联网业务 - 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是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软件产品向多领域扩展 [1][2] - 车联网业务归属于物联网业务板块,以后装为主,自主开发了相关服务软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有示范效应和推广基础 [2][8] 公司决策相关 出售AC公司 - 是落实公司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可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7] - AC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无重大依赖或关联性,股权交割后其收入及利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他业务板块将继续稳定经营 [8] 公司业绩与管理 - 2024年公司围绕经营战略发展业务,随着AC公司出售,后期收入会有所下降,剔除影响其他业务经营情况整体较为平稳 [8] - 近期高管调整为正常工作调动,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8] - 公司暂时没有股权激励安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