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集约发展促主导产业蝶变升级——来自长春新区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5-22 22:11
长春新区发展概况 - 长春新区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设立于2016年2月,定位为"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1] - 主导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三大领域,集聚130余户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533亿元)、360余户光电信息企业[2]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530亿元,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6] 光电信息产业 - 长春禹衡光学研制国内首台工业编码器,光栅尺测量长度达30040毫米(精度5微米),填补国内空白[3] - 传感器领域上下游企业30余家,光电信息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30%[3] - 光华微电子激光调阻机国内市场份额超60%,打破国外垄断[9]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麦迪克智行研发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可减少40%部件、节能40%、减重30%,整车装配成本降30%以上[5] - 捷翼科技从汽车线束拓展至充电枪/座等产品,2022年销售额32亿元,入选"独角兽"企业[6] - 吉林大华机械双质量飞轮累计交付超100万套,正开发智能电动尾门系统[11] 医药健康产业 - 长春新区拥有亚洲最大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金赛药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20%[12] - 迪瑞医疗打造"7+1"临床体外诊断产品组合,重点布局医疗AI领域[12] 显示材料技术突破 - 海谱润斯实现9种OLED有机发光材料国产化替代,拥有189项国内发明专利[7] - 奥来德光电打破国外蒸发源设备垄断,中标国内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订单[8]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依托吉林大学等11所高校及中科院"一院三所",推行科技成果"先投后股"等改革[8] - 长光卫星实现117颗"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14] - 长光博翔研发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无人机,适应零下40℃极端环境[14]
骏鼎达(301538) - 骏鼎达: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2日)
2025-05-22 13:06
公司业绩情况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约为 25%,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8.65 亿元,同比增长 34.30%;净利润 1.76 亿元,同比增长 26.01% [2] - 2025 年 1 - 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9 亿元,同比增长 39.00%;净利润 0.47 亿元,同比增长 3.24% [2] - 2019 - 2024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25.25%,分别实现约 2.82 亿元、3.25 亿元、4.67 亿元、5.22 亿元、6.44 亿元和 8.65 亿元;同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25.43%,分别实现约 0.57 亿元、0.71 亿元、0.99 亿元、1.14 亿元、1.40 亿元和 1.76 亿元 [2] - 2013 - 2016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 4845.51 万元、6718.49 万元、8620.29 万元和 12204.08 万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约 364.79 万元、708.15 万元、1625.00 万元和 2843.54 万元 [3] 问答环节 业绩相关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变动主要因营业成本增加,受营业收入增加、材料成本变动、产能爬坡、产品和客户结构等因素影响 [3] - 2024 年,公司来源于汽车行业客户的销售收入为 5.67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65.60%,同比增长 42.51%,其中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的营业收入 2.6 亿元,同比增长 72.61%;除汽车行业外,通讯电子、轨道交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客户销售收入均较 2023 年有所增长 [5] 定价与原材料 - 公司根据客户技术要求、采购规模和市场竞争等情况,通过商务谈判与客户确定价格;公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能提供一站式和个性化服务,有助于维持销售价格竞争力 [3] - 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未经改性的聚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材料、复丝等,系石油化工制品,上游石油价格波动会造成原材料价格波动 [3] 产品类型与应用 - 金属类产品主要包括金属材质编织套管、排气阀等,具体运用领域取决于下游客户实际应用场景 [3] - 功能性保护套管在单一车辆的价值量因车型而异,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所需功能性保护套管存在差异 [4]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掌握材料配方核心技术,具备改性材料自主开发能力,开发并掌握多种高性能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配方,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达外资领先品牌水平,获多家知名终端主机厂认可 [3] 资本开支与产能 - 公司除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外,重要资本开支项目包括东莞骏鼎达实施的生产建设项目、拟投资设立摩洛哥子公司和总部芙蓉科技大厦建设;公司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如有并购重组计划会及时披露 [4] - 目前主要生产集中在东莞骏鼎达、江门骏鼎达、苏州骏鼎达,运营面积合计约 11.5 万平方米,在武汉、重庆、墨西哥设有生产基地;产能提升方式包括新建生产场地和增加设备 [4] 员工持股与激励 - 新余博海和新余骏博两个员工持股平台覆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管理、研发和销售等人员,剔除重复人员后接近 60 人,公司未收到减持计划告知函 [4] - 公司会研究评估股权激励实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决策,如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4] 新兴领域开拓 - 公司开拓航空航天、风电、光伏、储能、医疗、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目前新兴领域销售收入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 [5] - 2024 年,公司与低空飞行汽车领域知名客户开展初步商务接洽,针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探索产品适配应用,目前进展有不确定性,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 [6] 市场情况 - 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因下游应用场景和终端设备多、单机用量差异大,无法精确估计市场容量 [6]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国内市场功能性保护套管企业分三大梯队,跨国公司占主要份额,是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国内大部分厂家与公司有差距 [6] - 2024 年,公司在美国区域的销售收入为 50918781.73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5.91% [6] - 2024 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 278671363.17 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 32.23% [6] 公司壁垒 - 公司具有技术和工艺壁垒、资质认证壁垒、规模壁垒和人才壁垒 [6][7] 权益分派 - 公司已完成 2023 年年度、2024 年半年度权益分派,近日将完成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已制定并披露《未来三年(2024 - 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7]
鸿蒙PC正式发布,关注鸿蒙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5-22 1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19日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举行,搭载HarmonyOS 5操作系统的鸿蒙PC正式发布,或代表鸿蒙进入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在国产化替代加速背景下,有望凭借加速建设的鸿蒙生态提升市场份额,惠及相关产业链,建议关注华为鸿蒙PC产业链和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厂商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19日,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举行,搭载HarmonyOS 5操作系统的鸿蒙PC正式发布 [5] 事件评论 - 鸿蒙电脑填补生态空白,全场景战略实现万物互联,鸿蒙电脑发布填补PC端缺失,完善硬件生态布局,标志鸿蒙全场景战略有望落地,提升在各终端市场渗透率 [11] - 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鸿蒙生态建设持续推进,自5月8日鸿蒙电脑技术沟通会以来,超1000个应用完成适配并上架应用商店,超150个鸿蒙电脑专属应用,预计年底支持超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应用涵盖多领域,可满足用户日常需求,应用生态扩大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加速鸿蒙系统建设 [11] - 满足安全可靠标准,有望通过安全可靠测评,鸿蒙操作系统满足工信部相关技术要求,有望通过安全可靠测评进入信创操作系统市场 [11] - 鸿蒙PC正式发布,或将改变现有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关注鸿蒙相关投资机遇,搭载自研HarmonyOS 5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发布,代表鸿蒙进入国产操作系统市场,有望提升市场份额,惠及相关产业链,建议关注华为鸿蒙PC产业链和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厂商 [11]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0:00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在轴承和磨料磨具行业开展业务,涵盖“新材料、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高端装备、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五大业务板块 [1] 轴承业务领域 特种轴承 - 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完善研发、制造、服务体系,完成“东方红”等航天工程轴承配套任务,技术国内领先,航天领域特种轴承国内垄断,重点产品配套率90%以上,商业航天发展带来新机会 [1] 风电轴承 - 下属轴研科技强化核心业务,针对风电主轴轴承等攻关技术和工艺,成功研制国产首台8兆瓦、18兆瓦及世界首台26兆瓦系列主轴及齿轮箱轴承,推进国产化替代 [2] 精密机床轴承 - 近几年发展稳定,产品主要为精密机床主轴轴承和滚珠丝杠轴承 [2] 磨料磨具业务领域 超硬材料磨具产品 - 是核心业务,打破国外垄断,服务半导体等领域,半导体芯片切割用超硬材料砂轮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未来依托实验室解决产业关键技术,加强成果转化 [2] 复合超硬材料产品 - 聚焦石油等领域,主要产品凭借质量和研发实力保持核心技术领先,成为中国重要高端复合超硬材料供应商 [2] 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产品 - 大单晶金刚石性能优异,功能化应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公司开发MPCVD法合成金刚石关键及产业化技术,散热片等产品实现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突破 [3][4] 资产注入情况 - 截至目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100%股权、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100%股权、郑州新亚复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50.06%股权已注入国机金刚石,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100%股权未注入 [4] 国机金刚石公司定位与规划 - 由国机精工与河南省新材料投资集团联合出资设立,肩负引领超硬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使命,以巩固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为主线,涵盖金刚石行业上中下游关键环节,努力建成世界一流金刚石产业集团 [4] 风电轴承业务发展趋势 - 今年订单饱满,收入增速较高,未来推进业务稳步发展,提高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收入比例 [4]
计算机行业事件点评:鸿蒙电脑正式发布,华为“根技术”再次迎来突破
民生证券· 2025-05-22 04: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蒙电脑发布是国产基础软件重要突破,为国内自主可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望加速落地提升PC终端国产化替代水平,驱动国产基础软件生态建设,引领国产化生态加速前行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5月19日华为正式发布两款鸿蒙电脑,分别是售价7999元起的HUAWEI MateBook Pro和售价23999元起的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均搭载HarmonyOS 5系统 [1] 国产基础软件的重要突破 - 功能领先,实现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融合,支持多种AI功能,跨端联动支持三设备键鼠共享等互联功能 [2] - 对国内科技产业意义重大,华为PC产品未来会全面转向鸿蒙系统,此次发布是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的突破 [2] - 生态持续完善,截至2025年5月,超150个专属鸿蒙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超1000个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超2000个仍在适配,且已支持超1100款外部设备连接 [2] 鸿蒙PC发展前景 - PC有望成为鸿蒙下一个“主战场”,鸿蒙在C端市场发力,有望推广国产操作系统,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3971万台,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速达15%,市场份额由9%提升至11% [3] - 领军企业持续发力,信创等市场潜力可期,华为鸿蒙PC发布后,基于OpenHarmony产品的PC端操作系统有望加速落地推动信创等生态发展,华为部分CPU产品入选相关测评,部分龙头企业在鸿蒙领域有积极布局和成果 [3]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软通动力、中国软件国际、梦网科技、新大陆、拓维信息、诚迈科技、麒麟信安、东方中科、捷顺科技、狄耐克等公司 [4]
凌云光20250521
2025-05-21 15:1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凌云光 - **行业**:光通信、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新能源、数字人、科学成像和器件、运动捕捉、人形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业务发展情况 - **光通信业务**:占收入 30%,代理国外高端产品,布局 OCS 全光交换和光芯片支持国内 AI 算力中心建设[2][3] - **消费电子赛道**:去年收入约 7 亿元占视觉业务 40%以上,苹果视觉系统预计稳定,华为 Mate 系列国产化带来机会,3C 行业复苏设备类投资增长乐观[4][5] - **印刷包装赛道**:占公司收入 20%,去年约 3 亿元,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今年预计增速达 30%以上[2][6] - **新能源领域**:锂电业务复苏,海外建厂需求增加,光伏领域有压力但有望持续复苏[2][7] - **数字人项目**:与智谱合作进展良好,战略性聚焦光学动捕产品线,去年产值约 5000 万元,巨轮智能占比今年预计超一半[2][8] - **科学成像和器件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去年半导体业务收入超亿元,今年收购丹麦公司并表后产品在半导体领域占总收入 20%以上[2][11] 运动捕捉市场情况 - **市场空间及增长**:预计 2025 年国内运动捕捉市场空间约 8 亿元,年增长率 20%-30%,主要增长来自智能制造和无人系统领域,国产化替代是机会点[4][27] - **技术路线及需求变化**:高精度动捕需求增加,光学动捕比例从去年 10%上升到 30 - 40%,产业界主流路线有真实数据采集和仿真数据两条,用动补设备采集数据信息的客户比例已上升到 33 - 41%[12][13] - **光学运动捕捉优势**:高精度和动作自然度,适用于训练灵巧手等机器人应用,能更准确还原人体骨骼算法使动作流畅自然[14] - **巨轮智能收入预期**:预计 2025 年在运动捕捉系统方面收入显著增长,保守估计可达两三千万元[15] 公司产品及服务优势 - **产品价格优势**:与海外品牌相比,国产产品价格是其 1/3 - 1/4,且提供完整数据采集工具链,欧美品牌无法竞争[19] - **解决方案优势**:实现多传感器数据整合,与仿真系统打通,软件可适配不同构型机器人,迁移适配成本不高[20][21] 公司商业模式及客户情况 - **商业模式转变**:有从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的需求,为小创业公司捕捉数据并按条出售,与政府共建联合运营数据采集中心[22][23] - **客户结构变化**: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高校客户居多,今年一季度开始本体企业客户逐渐增多,现在大部分是本地公司[25] AIT 收购进展 - 今年 1 月 7 日完成交割,双方紧密交流,3 月汇报预算,4 月 1 号切换至日历年,制定融合计划,推进全球销售和供应链系统化工作,与长光辰芯合作开发新型号相机[26] 人形机器人行业情况 - 发展离不开大量数据支持和运动补偿设备,运动补偿设备可用于检测机器人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光学动捕在多个领域有应用[27][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第一季度产品增长超出年初预期[10] - 8 - 10 个工位光学训练场造价约 30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单个工位成本 10 - 20 万元,总投入一两千万元,单个公司多建 10 个工位训练场,每个工位成本约 3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多为政府共创中心[16][17] - 十工位训练场在固定场景一年可采集 300 万条数据规模,复杂场景总数据量初步评估在 1000 万 - 5000 万条之间[28][29] - 公司暂时不考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视觉解决方案,专注自身技术研发[27]
“全球禁用中国芯片”,美国难阻中国科技进步
新京报· 2025-05-21 14:45
美方的手伸得太长,不但打压中国,也严重侵犯了第三国的市场选择权,严重阻碍各国正常经贸往来, 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带有赤裸裸的胁迫色彩。 进入21世纪,"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早已是全球共识。企业和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围绕科学技术 的竞争与合作无时不在,但主旋律都为良性,结果也是普遍导向全人类整体福祉之提升。 但美国当下的做法却是在创造恶例,将科技合作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破坏了全球市场的公平 竞争环境,冲击了现有的全球技术合作秩序,给全球企业造成重大合规风险。如不及时改弦更张,将严 重拖慢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 5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发表谈话,称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单 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剥夺其他国家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 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权利。中方密切关注美方措施执行情况,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商务部此番表态所针对的是美国商务部近日调整发布之《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该文件以所谓推定 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包括特定的华为昇腾芯片。 虽然打着"国家安全 ...
德昌股份 “双轮驱动”格局已成 汽车零部件业务驶入增长快车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2: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0.95亿元,同比增长4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27.51% [1] - 吸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30.22% [1] - 小家电业务实现营收13.86亿元,同比增长68.60% [1] - 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04.54% [3] 家电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战略大客户合作路线,与国际知名家电制造商、品牌运营商以及区域性领袖企业构建稳定合作模式 [1] - 产品矩阵覆盖地面清洁电器、环境家居电器、个人护理电器等 [1] - 2025年一季度家电业务稳步前行,为业绩增长贡献稳定力量 [2] - 未来战略方向围绕客户多元化、品类多元化、区域分散化布局,推进全球产能和海外供应链体系建设 [2]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公司自2017年起布局汽车零部件业务,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3] - 凭借EPS电机和制动电机核心技术优势,成功打入耐世特、采埃孚等全球知名Tier1供应商供应链体系 [3] - 2024年新增定点项目9项,全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超过23亿元 [3] - 未来将继续推进国产化替代路径,开拓国际项目,关注前沿技术领域 [3] 公司战略布局 - 已形成家电业务稳健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崛起的"双轮驱动"格局 [3] - 高度重视对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资 [3] - 有计划地前瞻孵化布局有竞争力的产业,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3]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1:59
芯片技术 - 砷化镓信道类MMIC基本铺齐,实现自主可控且可持续批量供货,可定制多功能芯片,已有成功案例并批产 [2] - 氮化镓芯片已开发机载、弹载平台功放、驱放、开关芯片,正进行可靠性验证 [2] - 砷化镓射频前端芯片可用于民用通信,但产能优先保障军品 [2] 技术规划与产能 - 高密度集成封装技术目标是将产品体积和重量降至原来的10%,公司除流片外协,具备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能力 [2] - 公司在“十四五”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充,当前产能可满足需求,暂无大规模扩充计划,拟开展条件保障建设 [5] 业务发展与订单 - 公司在“十四五”末年制订“十五五”规划 [4] - 今年军贸出口趋势好,但订单有时间差 [6] - 今年订单同比增量大,4月末在手订单金额提升,客户验收推迟缓解,一季度电子收入增长 [7] - 备产协议是即将转化的订单,通常能转成采购合同 [8] - 2025年传统业务预计有一定增长,增量业务增速更快,如卫星应用领域 [9] 业务问题与应对 - 2024年物料齐套率不足,因原材料到货时长差异和年中流动性紧张 [10] - 军品业务综合毛利率不到30%,各细分产品呈梯度分布,未来存在结构性降价压力,公司采取降本措施对冲影响 [10][11] - 2021 - 2024年共计提商誉减值16.4亿元,2025年预计商誉减值压力较小,将动态评估风险 [12] 资产处置与减值 - 公司处置船舶板块闲置资产,2023 - 2024年出售两家子公司,回笼现金约1亿元,获处置收益4000多万元,珠海和沅江继续推进处置 [13][14] - 2024年变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增加计提0.41亿元,坏账风险可控;2021 - 2024年对积压游艇计提3亿多减值,减值率超90% [15] 现金流与销售模式 - 公司现金流压力大,因投建电子产线和承接境外船舶订单,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压力 [16] - 境外订单因需开保函且原授信额度用完需交全额保证金,形成大额垫资 [17]
北方华创:薄膜沉积收入高增,进军离子注入强化平台能力-20250521
华安证券· 2025-05-21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北方华创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加38%,环比减少13%;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加39%,环比增加36%;扣非净利16亿元,同比增加46%,环比增加20%;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加35%;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加44%;扣非净利56亿元,同比增加56% [5] - 2024年公司电子工艺装备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等收入均有增长,且各设备领域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 [6] - 2025年3月公司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形成半导体制造装备四大核心环节闭环覆盖,提升竞争力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2、94.16、117.3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4.44、17.63、21.96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30x、24x、19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433.66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490.03/278.13元,总股本534百万股,流通股本53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9.91%,总市值2317亿元,流通市值2315亿元 [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838|39707|49175|60987| |收入同比(%)|35.1%|33.1%|23.8%|2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621|7712|9416|11732| |净利润同比(%)|44.2%|37.2%|22.1%|24.6%| |毛利率(%)|42.9%|42.2%|41.9%|41.8%| |ROE(%)|18.1%|19.9%|19.6%|19.6%| |每股收益(元)|10.57|14.44|17.63|21.96| |P/E|36.98|29.57|24.22|19.44| |P/B|6.71|5.89|4.74|3.81| |EV/EBITDA|26.46|21.40|17.06|13.70| [9][12]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46211|61233|75916|94906| |非流动资产|19498|21435|24230|26739| |资产总计|65709|82668|100146|121645| |流动负债|23482|31731|38677|47305| |非流动负债|10002|10981|12001|13021| |负债合计|33484|42712|50678|60326| |少数股东权益|1144|1222|1317|143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1082|38735|48151|59884| [13]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9838|39707|49175|60987| |营业成本|17051|22949|28559|35505| |营业利润|6527|8753|10809|13316| |利润总额|6511|8753|10809|13316| |净利润|5694|7790|9511|11851| |少数股东损益|72|78|95|1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21|7712|9416|11732| [13]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573|7516|8052|9930| |投资活动现金流|-2212|-3481|-4760|-4740| |筹资活动现金流|740|711|843|812| |现金净增加额|107|4745|4135|6002| [13]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35.1%|33.1%|23.8%|24.0%|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46.7%|34.1%|23.5%|23.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44.2%|37.2%|22.1%|24.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2.9%|42.2%|41.9%|41.8%|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8.8%|19.4%|19.1%|19.2%| |获利能力 - ROE(%)|18.1%|19.9%|19.6%|19.6%| |获利能力 - ROIC(%)|15.0%|16.3%|16.2%|16.5%|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1.0%|51.7%|50.6%|49.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3.9%|106.9%|102.4%|98.4%|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97|1.93|1.96|2.01|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84|0.80|0.81|0.8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0|0.54|0.54|0.5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6.08|6.27|6.64|6.6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09|2.12|2.22|2.22|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0.57|14.44|17.63|21.96|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2.95|14.07|15.07|18.5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58.25|72.51|90.14|112.10| |估值比率 - P/E|36.98|29.57|24.22|19.44| |估值比率 - P/B|6.71|5.89|4.74|3.81| |估值比率 - EV/EBITDA|26.46|21.40|17.06|13.7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