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搜索文档
英伟达投资方向变了
第一财经· 2025-09-24 01:22
投资规模与频率 - 英伟达2020年至2024年投资初创公司数量分别为2笔、10笔、9笔、47笔、56笔 投资数量从2023年开始明显增加[3] - 英伟达旗下创投部门2024年前9个月投出10亿美元 较前一年增加15%[3] - 截至2024年7月 英伟达参与融资或收购中金额过亿美元的轮次达10笔 其中2笔超过10亿美元[3] - 2024年通过NVentures对私营企业进行至少42项投资 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3] 重点投资领域 - 投资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显卡集群软件、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3] - 对能源领域核聚变、量子计算、数据中心保持高度兴趣[4] - 继续青睐大模型公司和自动驾驶公司[4] - 量子计算领域投资包括Quantinuum(6亿美元)和PsiQuantum(10亿美元)[5] - 核聚变领域投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8.63亿美元)[5] 重大战略投资 - 对CPU厂商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1] - 向大模型厂商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1] - 英特尔市值上千亿美元 OpenAI估值在3月已达3000亿美元 最新估值可能站上5000亿美元[1][6] - 英伟达投资额超过微软对OpenAI的130-196亿美元投资 也超过软银300亿美元投资[6] 合作内容与战略意义 - 与英特尔合作: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 集成到AI基础设施平台[7] - 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PC x86系统级芯片[7] - 英伟达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主要客户及SoC GPU芯粒供应商[7] - 与OpenAI合作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包含数百万块英伟达GPU[7] - 首个吉瓦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Vera Rubin平台部署[7] 财务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最新季度同比增加56% 略低于市场预期[8] - 建设1吉瓦数据中心成本500-600亿美元 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和系统[8] - 投资消息宣布后英伟达股价涨超3% 博通跌0.24% AMD跌0.78%[10] - 英伟达毛利率在60%以上 客户因成本考虑自研ASIC芯片[9] 行业竞争格局 - 云厂商客户与博通合作自研ASIC芯片 对英伟达构成长期威胁[9] - 博通从新客户处获得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市场分析认为可能是OpenAI[9] - 英特尔CEO称合作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10] - 英伟达NVLink72架构此前无法与x86生态融合 合作后英特尔x86 CPU可直接集成[10] - 两家公司仍存在竞争关系 英特尔有AI芯片业务 英伟达有自研Arm架构CPU业务[10] 市场前景与风险应对 - 通过投资绑定OpenAI 抵御ASIC阵营侵蚀风险[10] - 在全球推动"AI工厂"建设 抓住主权AI机遇 为产品打开销路[8] - 直接与大模型厂商合作保障下一代芯片平台销路[8] - OpenAI的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将随进程逐步推进 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补充[11]
Rigetti's Quantum Leap Powers ETF Momentum
Benzinga· 2025-09-23 21:39
Rigetti Computing Inc. RGTI has experienced a remarkable run in the past year. This volatile stock, which surged around 100% year-to-date, has skyrocketed around 3,900% in the past 12 months.This meteoric rise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investors, particularly those interested in ETFs that offer exposure to the quantum computing sector. Among these, the Tradr 2X Long RGTI Daily ETF RGTU and the Defiance Daily Target 2X Long RGTI ETF RGTX stand out due to their leveraged positions in Rigetti’s ...
事关量子计算,最新研判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6:04
9月23日,2025量子投资峰会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厦举行。峰会以"资本导航,点'量'下一站"为主题, 汇聚国内顶尖投资机构、量子领域领军企业与权威专家,从政策导向、行业研判、案例标杆到生态共 创,全方位助力与会者把握量子科技投资脉络、打开跨界合作新窗口。 与会专家认为,全球量子科技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技术突破与资本赋能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 的"双引擎"。量子计算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算力解决方案,该领域投融资呈现出资本向头部企业集 中、专用与通用量子计算的战略权衡、纯算法公司的战略价值及投资逻辑的垂直化四大特点。 量子产业发展已达关键节点 多家创业公司在峰会上透露产业最新进展情况。华翊量子总经理姚麟介绍了离子阱量子计算优势与劣 势、技术发展及商业化进展。他表示,目前,量子计算在金融、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 展。他指出,华翊量子系统已在实验中取得重要成果,证明其具备实现NISQ时代量子计算算法的能 力,为近中期商业化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干科技创始人金贻荣宣称,公司正在搭建其第一台量子计算机,有望在明年春季正式发布。他认为, 降低量子计算机的成本、降低量子算力的成本是未来量子计算发展的关键。两仪万 ...
美股异动 | 量子计算概念股盘初走强 盟云全息(HOLO.US)大涨超13%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4:05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美股量子计算概念股盘初走强,盟云全息(HOLO.US)大涨超13%,Rigetti Computing(RGTI.US)、昆腾(QMCO.US)涨超8%,IonQ Inc(IONQ.US)、Quantum Computing(QUBT.US) 涨超4%。消息面上,有媒体援引一份声明称,盟云全息提出了一种控制量子光子态的创新解决方案, 这可能在量子光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
光芯片,成为关键
半导体芯闻· 2025-09-23 10:3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technews 。 人工智能(AI)运算能力的军备竞赛持续升温,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正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浪潮。 然而,AI 产业在处理器之间数据移动方面,正遭遇「一堵根本性的高墙」。因为现有采用铜线的 互连技术,已无法有效扩展,进一步服务新世代AI 所需的数百万个处理器。在此背景下,光子芯 片(Photonic Chips)新创公司Celestial AIAI 和OpenLight 正迅速崛起,提供更快速、功耗更低 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亚马逊、微软和Google 等超大规模(hyperscaler)客户的需求。 Celestial AI有台积电与三星投资, 锁定伺服器纵向扩展市场 为应对市场对下一代AI 基础设施飙升的需求,光子芯片新创公司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并深化了 与代工伙伴的合作。其中,Celestial AI 在2025 年8 月份获得了来自台积电相关的VentureTech Alliance 和三星Catalyst Fund 的2.55 亿美元投资,使其总募资金额达到5.2 亿美元。 Celestial AI计划利用这笔新资金加强其供应链,并深化 ...
咨询巨头警告:算力需求激增,2030年AI行业或现8000亿美元营收缺口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07:09
数据显示,包括微软、亚马逊和Meta在内的科技巨头将在下个十年初将AI年度支出提升至5000亿美元 以上。OpenAI和中国DeepSeek等公司新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刺激了对AI服务的需求,推动整个行业加大 投资力度。 在AI公司竞相宣布数千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计划的背后,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正在浮现——如何产生 足够收入来覆盖这些巨额支出。 近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咨询警告称,人工智能行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收入缺口危机。该公司 最新发布的年度全球技术报告预测,到2030年AI公司将需要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来支撑预期的计算需 求,但实际收入可能短缺8000亿美元。 这一巨大缺口源于AI服务变现能力远未跟上数据中心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支出需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 AI服务虽然用户增长迅速,但盈利模式仍不明朗,而OpenAI等头部公司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 贝恩全球技术实践主席David Crawford表示:"如果当前的扩展规律持续,AI将日益拉紧全球供应 链。"该报告预测,全球AI算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激增至200吉瓦,其中美国占据一半份额。 这一预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AI行业估值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尽管 ...
速递|算力与收入隐忧:OpenAI千亿美元AI基建宣布后,贝恩咨询预警2030年或面临8000亿美元收入缺口
Z Potentials· 2025-09-23 06:52
OpenAI 等人工智能公司迅速公布了斥资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的计划,但在展示如何通过创收来覆盖这些开支方面却进展缓慢。咨询公司贝恩 公司最新评估显示,这一资金缺口可能远超此前预期。 贝恩在周二发布的年度《全球技术报告》中指出,到 2030 年 AI 公司需要合计 2 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才能支撑满足预期需求所需的计算能力。但 贝恩预测,由于 ChatGPT 等服务的货币化进程,滞后于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这些企业的实际收入可能比目标缺口达 8000 亿美 元。 这份报告,势必将引发关于 AI 行业估值与商业模式的更多质疑。随着 OpenAI 的 ChatGPT 、 Google 的 Gemini 等服务的走红,以及全球企业争相 布局 AI ,算力与能源需求正急剧攀升。 但 AI 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与企业创收能力,却远远跟不上这种扩张速度。 贝恩全球科技业务主席 David Crawford 表示: " 如果当前规模经济规律持续生效, AI 将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沉重负担。 " 贝恩咨询称,到 2030 年全球新增 AI 算力需求可能飙升至 200 吉瓦,其中美国将占据半壁江山。尽管技术和算法的突 ...
天量投资VS盈利难题:贝恩测算显示AI收入仍存8000亿美元缺口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3:32
贝恩指出,到2030年,全球AI增量算力需求可能飙升至200吉瓦(GW),其中美国将占据一半份额。尽管 技术与算法的突破或能缓解这一压力,但供应链限制或电力供应不足仍可能阻碍AI行业的发展进程。 智通财经APP获悉,OpenAI等人工智能(AI)企业纷纷披露数百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计划,但在如何创 造收入覆盖这些成本方面却进展缓慢。如今,咨询公司贝恩发布测算称,这一收入缺口可能比此前预期 的更为庞大。 贝恩在周二发布的年度《全球科技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AI企业需合计实现每年2万亿美元的收 入,才能为满足预期需求所需的算力提供资金支持。然而贝恩预测,由于ChatGPT等服务的商业化进程 跟不上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支出需求,这些企业的收入或将比这一目标少8000亿美元。 该报告可能引发外界对AI行业估值与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质疑。当前,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 Gemini等服务日益普及,全球企业纷纷布局AI领域,这意味着算力与能源需求正快速攀升。但AI带来 的成本节约效应,以及企业通过AI创造额外收入的能力,却未能跟上这一增长步伐。 贝恩全球科技业务主席大卫·克劳福德(David Crawf ...
国产芯片:智算需求强劲,性能生态再进阶
2025-09-23 02:3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人工智能(AI)芯片、智算芯片、量子计算、存储市场以及大模型应用领域[1][3][27] * 涉及公司包括华为、寒武纪、海光、平头哥、中芯国际、商汤科技、国盾量子、凯普云、沐曦、壁仞、摩尔、广利微、台积电、英伟达、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国内外科技企业[1][2][6][13][14][24][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算力需求扩张** * 全球科技巨头正构建大规模算力集群 例如美国科技公司建设5000亿美元规模集群 Stargate Cosmos去年建成20万卡集群 Meta建设1.75瓦大型海外集群 阿联酋建设5G瓦主权AI产业园[5] * 国内大模型Tokens日消耗量从2024年初千亿级跃升至2025年3月10万亿级别 扩张100多倍 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对底层计算能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5] * 国内云厂商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和百度在2025年到2027年期间预计投资3800亿人民币以上 推动行业增速保持50%以上[13] **国产芯片技术突破与性能进展** * 华为发布AI芯片蓝图 计划未来三年实现算力翻倍 推出950P2(算力1P FLOPS)、960(2P FLOPS)和970(4P FLOPS)系列芯片 通过超节点集成提升集群能力[1][2][4] * 中芯国际14纳米良率超95% 7纳米量产稳步推进 华为升腾910C采用7纳米EUV工艺 FP16算力提升至448 TPU FLOPS[1][6] * 华为910C采用Chiplet双芯封装 1024芯片集群达819.2 P FLOPS 对标英伟达H100 在预填充阶段每个NPU计算效率达5655 Tokens每秒 优于英伟达的3.76 Tokens每秒[18][21] * 寒武纪4590支持八芯片封装 通过动态系数计算提升30%效率 算力逼近英伟达[18]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超270万张卡 其中国产AI芯片卡超80万张 占比超30% 2025年升腾芯片预计出货量70万片[14] **生态系统与软件适配挑战** * 国产芯片单卡性能达英伟达B200的70%至80% 但综合生态系统仍有差距 CUDA的兼容性是重要挑战[7][22] * 华为通过硬件变现和软件开源 对标CUDA生态系统 以CANN为核心软件生态 适配Torch和TensorFlow等主流AI架构[8][23] * 海光提供完备软件站DTK 与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适配 寒武纪推出统一基础软件系统 提升端侧推理性能[23] * 英伟达用户许可协议禁止非其硬件运行CUDA软件 对国内厂商造成约束[22] **市场前景与国产化替代** * 中国AI市场规模预计达500亿美元 国产芯片有望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整体体量或达2000亿人民币[1][9] * 寒武纪2025年收入目标50亿至70亿人民币 收入增速显著[14] * 商汤科技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超35% 突破1000亿港币市场规模[24] **大模型与垂直应用发展** * 国内大模型如Deepseek、千问、R1全球使用量占重要地位 垂直应用推进医疗、电力、交通等领域落地[10] * 杰为星辰联合升腾、沐曦、壁仞等十几家厂商成立模型生态创新联盟 在大模型设计初期考量国产芯片硬件特性[3][25] **量子计算与存储市场** * 国盾量子2025年半年报量子计算收入5600万 同比增长283% 签约6200多万订单 预计全年收入突破1亿人民币[27] * 量子技术在医疗制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呈现非线性增长[3][27] * 存储市场经历涨价潮 凯普云收购存储公司 积极关注该领域[3][28] 其他重要内容 **制程工艺差距** * 台积电向2纳米及3纳米制程推进 计划迈向1.4纳米工艺 华为仍处于7纳米加EUV工艺阶段 通过软件优化形成差异化竞争 中芯国际推进14纳米制程及纯国产光刻机成熟制程[15][16] **国际动态** * 英国和美国联手投入3100亿英镑推动AI和量子技术产业发展 参与机构包括微软、英伟达、谷歌和OpenAI[11][12] **产业链标的** * 第一梯队芯片厂商包括华为、寒武纪、海光 服务器层面包括曙光浪潮、超聚变 数据中心领域如科华万国 交换机领域如化工光讯 端侧领域如瑞幸微[26]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打破九月魔咒 华尔街看涨美股!老牌存储股领跑美股 风险几何?大摩看涨中国股市!量子计算风口强劲!
第一财经· 2025-09-23 01:39
标普500指数目标价上调 - 高盛将标普500指数年度目标从6600点上调至6800点 隐含约2%上行空间 并分别将6个月和12个月预期回报率上调至5%和8% 对应目标价7000点及7200点 [1] - 上调逻辑基于美联储鸽派立场带来的利率下行预期 利率下降降低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率 推高估值水平 同时美国企业盈利表现强劲 标普成分股EPS预期保持增长 [2] - 其他投行也纷纷看涨 德意志银行预测2025年达7000点 富国银行预计年终6650点且2026年底7200点 巴克莱将预期值从6050点上调至6450点 [1] 存储板块因AI需求表现突出 - 希捷科技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股票 股价累计飙升156% 西部数据公司以137%涨幅位列第三 美光科技2025年迄今涨幅达93% 位列第五 [4] - 上涨动力来自AI计算设备需求旺盛 企业订单和长期合约显著增长 部分高带宽内存供不应求 这些公司估值较低 当前市盈率仍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3倍 [4][5] - 分析师提示周期后期风险 投资者转向这类次级标的或处周期后期 AI概念被过度炒作 希捷等股价已超华尔街平均目标价 部分人士建议获利了结 [4] MSCI中国指数表现强劲 - MSCI中国指数过去12个月总回报达48% 为全球最佳 年初至今回报38% 全球第二 升势背后有结构性改善支持 包括ROE回升和资金流向高质大型股 [6] - 每股盈利增长连续三年对指数回报作出正面贡献 互联网 科技 医药 汽车等核心板块盈利预测持续上调且估值合理 内银板块盈利预测调降但对整体影响有限 [6] - 政策层面对民营企业和创新领域持续释放支持信号 降低不确定性 电商价格竞争预计今年结束 2026年板块盈利将重新加速增长 [6][7] 量子计算领域全球关注度提升 - 英国和美国签署《科技繁荣协议》 承诺在310亿英镑私人投资支持下重点开发量子科技 推进可信可互作的技术标准并建立联合基准测试工作组 [8] - 英伟达9月连投三家量子计算公司 美国政府正规划对量子计算战略全面改革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成立并发布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 [8] - 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启动A股IPO 聚焦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 量子技术潜在战略价值成为推动股价重要驱动力 [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