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

搜索文档
BBA集体失速,奥迪靠华为「智驾突围」
雷峰网· 2025-06-12 11:04
奥迪与华为合作 - 奥迪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百年豪华品牌,合作涵盖奥迪A5L、A5L Sportback、Q6L e-tron、A4L、A6L、Q5L等主流车型 [2] - 奥迪A5L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采用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消除燃油车在算力、通信、供电、兼容性上的短板 [2] - 奥迪与华为合作打破智能辅助驾驶为新能源汽车专属标签的认知,让燃油车用户也能享受智能驾驶便利 [2] 华为车BU发展历程 - 2014年华为成立车联网实验室,2017年与奥迪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拓展至L4级自动驾驶领域 [5] - 奥迪项目加速华为车BU诞生,华为将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至奥迪Q7原型车完成自动驾驶实测,推动车BU正式成立 [5][6] - 华为车BU推出HI、鸿蒙智行等合作模式,鸿蒙智行为"五界"品牌提供智能化技术及营销能力 [8] 华为合作车企的市场表现 - 问界M9均价超50万元,一年半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长期稳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榜首 [9] - 问界M8上市33天拿下8万台大定订单 [10] - 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后,连续数月蝉联35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11] 奥迪的市场挑战与策略 - 2025年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降至14.45万辆,同比减少7%,BBA集体"以价换量",奥迪A4L、Q5L最高优惠超10万元,A6L售价跌破30万 [14][15] - 国产高端新能源抢占市场,理想汽车一季度销量11.1万辆,逼近奔驰,中国品牌在30万以上高端车型销量前十中占据五席 [16] - 奥迪核心任务是维稳,需守住BBA基本盘并应对国产高端新能源竞争,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关键因素 [17][19] 智能驾驶的市场趋势 - 中国54%购车者将车辆智能化程度视为首要考量,高端车型几乎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9] - ADAS配置从"加分项"变为"决策门槛",影响购车及品牌更换决策 [19] - 奥迪引入华为乾崑智驾以吸引传统豪华品牌换购群体及新势力品牌流动用户 [21][22]
BBA集体失速,奥迪靠华为「智驾突围」
雷峰网· 2025-06-12 11:02
奥迪与华为合作背景 - 奥迪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百年豪华品牌,合作车型包括奥迪A5L、A5L Sportback、Q6L e-tron以及A4L、A6L、Q5L等主流车型 [2] - 奥迪A5L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采用奥迪最新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解决了燃油车在算力、通信、供电、兼容性上的短板 [2] -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4年,2017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拓展至L4级自动驾驶领域 [4] - 奥迪项目加速了华为车BU的诞生,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将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至奥迪Q7原型车完成实测,推动华为车BU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 [4][5] 华为车BU的发展与市场表现 - 华为车BU推出HI、鸿蒙智行等合作模式,鸿蒙智行模式下为"五界"品牌提供智能化技术及营销能力 [7] - 问界M9均价超50万元,一年半内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长期稳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榜首 [9] - 问界M8上市33天拿下8万台大定订单 [9] - 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后连续数月蝉联35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10] - 2022年大众集团计划以70亿欧元收购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华为开价130亿欧元,最终因价格分歧未达成协议 [10] 奥迪的市场挑战与华为合作的意义 - 2025年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降至14.45万辆,同比减少7%,奔驰、宝马销量也同比下滑 [13] - 奥迪多款主力车型大幅降价,A4L、Q5L最高优惠超10万元,A6L售价跌破30万元 [14] - 中国品牌占据豪华车销量榜前十中的半壁江山,理想汽车一季度销量11.1万辆,接近奔驰 [16] - 中国54%购车者将车辆智能化程度视为首要考量,高端车型几乎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8] - 奥迪引入华为乾崑智驾旨在吸引传统豪华品牌换购群体及新势力品牌流动用户 [20]
旭升集团持续深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形成“技术深耕+跨界突破”的双轮驱动格局
证券日报· 2025-06-05 13:13
公司业绩与战略布局 - 公司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介绍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轻量化、储能及海外基地建设进展 [2] - 公司以铝、镁合金轻量化技术为核心,深耕新能源汽车主业,同时布局储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形成"技术深耕+跨界突破"双轮驱动格局 [2] - 公司构建"中国+北美+东南亚"三角产能网络,深化"技术出海"与"本土共生"双轨战略 [5][6]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结合人形机器人需求,研发关节壳体、躯干结构件等关键产品,铝镁合金材料可解决散热、灵活性和电池续航问题 [3] - 公司通过合金材料和制造工艺多元化,帮助主机厂降本,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新引擎 [3] - 公司产品覆盖机器人高精度关节部件、轻量化骨架等,实现客户产品全覆盖 [6]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涵盖压铸、锻造、挤压和集成业务,产品线从单一部件向集成化、模块化延伸 [3] - 产品包括电驱、电控系统关键部件,热管理、悬架核心锻造件,电池盒、车身等铝挤压产品,以及自动化集成系列产品 [3] - 截至目前在手订单充沛 [3] 储能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储能电池外壳、散热模块外壳及结构支架等核心结构部件,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散热、耐腐蚀等性能 [4] - 报告期内多个储能项目进入量产阶段,全年实现营收约2.34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 [4] - 已与多个知名储能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4] 海外基地建设 - 墨西哥工厂一期进入通水电气调试与设备搭建阶段,首条产线5月底全面落成,预计6月底交付首批OTS样件 [4] - 泰国工厂完成境外主体注册,正在办理土地交付手续,未来将重点部署铝镁合金智能机械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4] - 厂区规划涵盖高压压铸及后处理工艺,将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4] 研发与智能制造 - 2024年度研发投入1.91亿元,占收入比例4.34% [6] - 实现多材料技术突破,从高强度铝合金到镁合金再到其他金属材料,持续拓展材料体系 [6] - 公司入选"2025年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高效管控,人工智能视觉检测准确率高达99.99% [6][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新能源、轻量化、集成化作为战略核心,持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 [7] - 通过精准举措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成为全球新能源轻量化领域卓越标杆企业 [7]
云南石化完成IPC智能控制优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6-04 01:58
技术升级 - 云南石化完成全厂装置Robust—IPC全流程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安装并稳定运行半个月[1] - 项目实施前使用PID控制和APC系统存在控制问题多、工况复杂、需定期维护等局限性[1] - 关键参数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导致响应速度慢、安全应急能力不足[1] 技术特点 - IPC项目融合智能建模、多变量智能控制等10余项先进技术[1] - 项目投用后基础控制回路抗干扰能力增强、关键参数波动减少、操作效率提升[1] - 工艺报警次数大幅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持续下降[1] 实施过程 - 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等20套装置去年底启动优化安装[2] - 技术团队耗时3个月采集数据并定制参数优化方案[2] - 实现从单变量控制到多变量协同控制的跨越[2] 项目成果 - 累计优化1913个基础控制回路、制定139个优化控制方案[2] - 开发6套加热炉多变量智能控制方案[2] - 新增18项IPC区域控制模块、144项故障诊断模块、57项智能函数模块[2]
以央企担当赋能科创“后浪” 东风汽车助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新华网· 2025-05-31 09:05
公司参与青年人才培养 - 公司作为助力单位出席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促进会"启动仪式 [1] -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部副总经理表示愿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台 [1] - 公司积极投身"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彰显对青年科创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4] - 公司已构筑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156"人才行动计划为青年提供舞台 [4] - 推动青年人才参与国家科技专项研究,承担新能源、智能驾驶等领域重点任务 [4] - 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顶尖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4] - 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东风跃迁班",培养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 [4] 公司人才培养成果 - 连续十年举办"东风梦想车"大赛,产生1000余件创新设计作品,影响2000余万大学生 [6]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52万件,连续3年获中国车企专利创新指数第一 [6] - 新能源技术领先行业,马赫动力获5次"中国心"十佳动力、2次世界十佳动力 [6] - 自主研发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7.06%,刷新行业记录 [6] -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 [6] 公司未来计划 - 将参加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携手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启动专项公益行动 [7] - 面向科创人才推出优享礼遇政策和服务,秉持"产业报国、科技强国"信念 [7]
台球消费爆火!球桌、台球销量大增,企业忙扩产
搜狐财经· 2025-05-29 12:23
行业概况 - 台球行业被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消费持续升温 [1] - 2025年新增注册台球相关企业4.7万余家 其中制造企业新增409家同比增长31.09% [1] 龙头企业生产情况 - 酚醛树脂台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50% 某企业日均产量达3万颗 截至5月底销量同比增长20% [3] - 企业订单已排至2028年 海外销售额同比增加超2倍 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建立分公司及物流中心 [5] - 某新材料科技公司产能接近上限 计划2025年底扩建 扩建后酚醛树脂产能将提升30% [7] 台球桌制造领域 - 某球桌生产企业去年销量增长30% 今年延续增长趋势 已更新设备应对订单增加 [9] - 企业新增4台全自动化设备 生产效率提升超2倍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0% 重点布局新材料及智能化技术 [12] - 新增12个海外贸易伙伴 1-5月海外销售额增长40% 全年产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14]
17万买奔驰,为什么中国人反而不乐意了?
36氪· 2025-05-22 11:11
奔驰电动车市场表现 - 奔驰EQB 260价格从35.2万元降至17.6万元,跌幅达50% [1] - 2024年奔驰电车全年销量仅18.5万辆,远低于中国新势力 [3] - 奔驰电动车技术被认为落后于国产车,缺乏电池、电控、智驾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3] 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SU7上市后表现强劲,月销稳定在2.8万辆,2024年销量达13.5万辆 [3] - 蔚来、理想、极氪等中国品牌在纯电领域已超越奔驰,单车均价和销量规模均占优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新品牌如小米仅用3年即可推出旗舰车型 [3] 德系车企电动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推出智驾版油车A5L,瞄准用户对电车起火风险和油车智驾需求 [5] - 宝马与阿里合作开发"新世代"概念车,搭载AI智能座舱系统,2025年量产 [7] - 大众引入小鹏技术改造电车体系,丰田采用鸿蒙座舱,雷克萨斯在华建厂寻求技术合作 [9] 豪华车市场消费趋势 - 奔驰电动车销量低迷,消费者仍以购买油车为主 [5] - BBA车型折扣常态化,5折销售渐成趋势,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9] - 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祛魅",高价购买意愿降低 [9]
2025年中国丝绸行业技术环境分析:绿色生产技术、智能化技术赋能行业发展
前瞻网· 2025-05-22 09:12
行业研发方向 - 2024年中国丝绸行业龙头企业在研发方面聚焦于提升产品功能与生产效率,研发方向涵盖生态功能材料、抗菌抗病毒纤维、多功能高强纤维及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开发 [1] - 企业致力于改进印染工艺,如免水洗印染技术和真丝绸水洗保色技术,以实现环保生产并提升产品性能 [1] -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如蚕丝被凉感工艺和真丝产品抗皱抗紫外技术,以增强消费者舒适度和产品实用性 [1] 企业研发项目 - 嘉欣丝绸研发项目包括高牢度生物色素染料染整技术、纤维功能改性技术、可生物降解赛丽丝/真丝交织舒适功能面料研究等 [3] - 万事利研发项目包括免水洗印染技术数码印花一体机的制备与应用、真丝绸水洗保色技术研究等 [3] - 太湖雪研发项目包括蚕丝被凉感关键技术、真丝产品抗皱抗紫外关键技术等 [3] 研发投入 - 爱慕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破亿元,达12285.27万元 [3] - 太湖雪和万事利研发投入分别为2268.92万元和3679.57万元,研发强度分别为4.4%和5.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专利申请 - 2014-2018年我国丝绸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不断增加,2019年之后开始波动下滑,2022年以来下滑趋势明显 [6] - 2025年截至5月11日,我国丝绸技术相关专利申请和有效数量分别为126项和1129项 [6] 专利分布 - 我国有效的丝绸专利技术分布领域最多的是A61K领域(医用、牙科用或化妆用的配制品),达2358项 [8] - 其次为B32B(层状产品)、D06M(纤维处理)和A61L(材料或消毒的一般方法或装置)领域,专利数量分别为2255项、1970项和1729项 [8] 人工智能应用 - 达利丝绸与浙江凌迪数字科技合作,基于Style3D设计仿真平台及AI技术,实现生产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产能提升5-10倍 [13] - 万事利建立丝绸行业AIGC实验室,自主研发AIGC花型设计大模型,汇集超70万个花型数据库,实现污水排放减少99%、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 [13] - 太湖雪运用AI技术加速新品推广,提升产品成长速率与转化率,设计团队通过AI实现快速设计迭代 [13]
研判2025!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相关政策、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首艘大型LNG船交付打破垄断,智能绿色技术推动中国船舶业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35
行业概述 - 高技术船舶是采用高技术、特种技术和尖端技术设计制造的新型船舶,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特殊技术性能和高附加值,属于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2] - 高技术船舶融合新型材料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在性能、环保、安全及经济性方面表现优越 [2] -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运输类、工程类、科考与特殊用途类、客运类等高技术船舶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49-1960年为奠基阶段,在苏联技术援助下奠定现代化基础,1953年签订"六四协定"引进军用舰艇技术 [4] - 1961-1978年为体系完善阶段,自力更生研制出核动力潜艇等第一代战斗舰艇,1966年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4] - 1979-1999年为技术引进阶段,1980年出口船舶2.34万吨,199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5] - 2000-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交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2008年交付14.7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 [6] - 201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设计建造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 [6]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销售收入710.09亿元,同比增长14.53% [1][14]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占全球55.7%),新接订单11305万载重吨(占全球74.1%),手持订单20872万载重吨(占全球63.1%) [11] - 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交付69艘船舶中,中高端船型占比达98% [11] - 成功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打破韩国垄断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手持订单排至2028年,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承接卡塔尔18艘LNG船订单(总价400亿元) [16][18] - 江苏扬子江船业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66亿元,手持订单排至2030年,清洁能源船订单占比74% [20] - 沪东中华造船手持订单量排名第一,江南造船建造中国首艘LPG运输船,外高桥造船交付国产首制大型邮轮 [16][18]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LNG运输船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5% [22] - 智能化发展显著,智能能效平台使超大型集装箱船单航次油耗降低15%,5G通信与AI系统实现自主避碰 [23] - 高端制造突破,2024年承接全球74.1%高技术船舶订单,长三角建立绿色燃料供应体系支持出口 [24] 产业链与政策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航运、国防军工等领域 [8] - 2025年政策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支持LNG、生物柴油、绿氢等清洁能源应用 [9][10]
第二十二届(202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暨2025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环球网· 2025-05-21 01:4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中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3.5万亿元 稳居全球前列[2] - 2024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达9600万吨 产能效率显著提升[2] - 山东省2024年肉蛋奶产量1680万吨 占全国总量9.7% 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2] - 山东省畜牧业产值2948.5亿元 位列全国第二 可满足1.6亿人消费需求[2]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2025畜博会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 展览面积超18万平方米[1][3] - 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家企业参展 四大国际展团携前沿技术亮相[1][3] - 展会从区域性平台发展为亚洲第一 全球第二的国际畜牧盛会[3] 区域经济贡献 - 山东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2.35万亿元 同比增长6.0%[2] - 山东省三分之一畜产品销往省外 稳居全国保供核心地位[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物联网和AI技术助力智能饲喂系统 无人巡检机器人广泛应用[2] - 展会特设智能装备 低碳技术 数字解决方案展区 集中展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5] - 行业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引擎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 企业参与与战略 - 温氏集团连续二十余年参展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3] - 企业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全畜产品 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3] - 深化国际技术互鉴与资源共享 推动中国优质畜产品出海[2] 活动与平台价值 - 同期举办优化产能提振消费系列高端论坛 汇聚全球智慧共谋发展路径[5] - 高峰论坛和技术研讨会为行业提供技术交流与合作契机[3] - 畜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技术实力 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