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搜索文档
农行江苏苏州示范区分行:金融活水润泽新时代鱼米之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08:49
核心观点 - 农行江苏苏州示范区分行通过定制化金融方案支持江南地区传统食品制造、现代农业种植及水产养殖业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活力提升 [1][2][3] 传统食品制造业 - 苏州市平望调料酱品有限公司作为150余年非遗制酱工艺传承者 通过创新产品(如辣酱咖啡、酱味糕点)和沉浸式文化体验焕发新生 [1] - 企业因筹建酱品文化园面临1490万元流动资金缺口 农行通过精准测算生产资金需求提供全额授信保障稳定生产 [1] 现代农业种植业 - 苏州达胜家庭农场通过引入外地良种和高效试种技术 其产品"欢昌"在评优中获头筹 农行提供200万元惠农低息贷款支持技术升级 [2] - 汾又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增信类贷款300万元"国融担"实现增产优化品相 其产品"美都"获金奖 [2] - 农行采用"企业流贷+经营户个贷"组合方式 匹配"惠农e贷""苏担通"等产品 缩短放贷时间并提供农业技术指导 [2] 水产养殖业 - 吴江七都镇作为"中国河蟹之乡" 螃蟹养殖总面积达2.17万亩 养殖成本涵盖饲料、蟹药、塘租及人力等较高支出 [3] - 农行推出太湖蟹产销项目"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服务 将养殖户与批发商纳入白名单提供批量化融资服务 [3] - 金融支持推动养殖户引入水质监测设备和智能化养殖系统 提升螃蟹产量与品质 并筹划搭建电商平台拓展全国市场 [3]
今年二季度,东莞工行小微企业贷款准贷率达99%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8:19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表现 - 二季度小微企业贷款申请8384笔 获批8335笔 准贷率99% [3] - 截至6月末金管局口径普惠贷款余额647亿元 服务客户2.82万户 [3] - 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末下降30个基点 [3] 政银合作与风险补偿机制 - 整合政府担保和财政贴息政策 构建银政担多方协同服务生态 [3]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户 金额1.6亿元 通过政府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3] - 参与松湖政银担合作项目 提供最高100%风险补偿 覆盖科技型小微企业 [3] 银企对接与客户服务 - 参加虎门镇高新企业融资对接会 服务100余家企业 [5] - 作为唯一参会银行参与常平经发局活动 面向近百家企业讲解政策 [5] - 走进莞台高新产业园 为20家入驻企业宣讲专项金融产品 [5] 服务机制与产品创新 - 建立分行支行联动机制 走访企业3万余户 累计授信超300亿元 [6] - 推广无还本续贷服务 提供展期重组等灵活措施 [6] - 推出毛织贷 菜篮贷 科技贷等特色产品 创新信用贷款加担保增信模式 [6] 重点支持领域与未来方向 - 聚焦乡村振兴和先进制造业领域 [6] - 为73家商户发放贷款9200万元 破解农产品流通领域融资难题 [6] - 未来将重点提升对乡村振兴 先进制造业 专精特新及高新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 [7]
中国太平(00966)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8 04: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平保险的保险收入为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53] - 保险服务结果为123.16亿港元,同比增长9.5%[53] - 净利润为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53] - 合同服务边际为2131.86亿港元,同比增长2.6%[55] - 总资产达到18741.19亿港元,同比增长8.1%[55] - 保险服务费用为420.09亿港元,同比下降2.6%[53] 用户数据 - 保险收入同比增长3.7%,达到271.7亿人民币[81] - 保险服务结果同比增长0.6%,达到97.7亿人民币[81] - 直接保费同比增长5.4%,达到1150.6亿人民币[85]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8%,达到66.9亿人民币(重述后)[100] - 新业务利润率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达到24.6%(重述后)[105] - 个人保险的13个月和25个月持续率分别为98.9%和97.8%[79] - 媒介保险的13个月和25个月持续率分别为98.5%和98.3%[79] - 媒介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8%,达到19.2亿人民币(重述后)[100] - 媒介新业务利润率保持在20.0%(重述后)[108] - 嵌入价值同比增长6.5%,达到2039.0亿人民币[96] 未来展望 - 2025年农业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75] - 2025年自然灾害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75] - 2025年国内健康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7%[175] - 2025年战略新兴产业的转移保费预计为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2%[177] 投资与收益 - 2025年净投资收入为252.68亿港币,同比增长3.1%[190] - 2025年总投资收入为217.49亿港币,同比下降41.6%[190] - 2025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下降至2.68%,下降幅度为2.59%[190] - 2025年股票和共同基金的股息收入同比增长20.1%[194] - 2025年国内政府债券和AAA级债券的占比为99.8%[194] - 2025年海外投资级债券的占比为95.2%[194] 负面信息 - 保险服务结果的净投资收益为-5.3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5.03亿港元大幅下降[53]
东北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5.9% 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
中证网· 2025-08-28 03: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31.66% [1] - 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225.9% [1]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业务实现客户规模与交易量双提升,投顾产品签约规模和创收创历史突破,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及两融余额市占率稳步增长 [1] - 期货业务客户总量和客户权益同比较快增长 [1] - 投行业务北交所首发项目数及新三板挂牌家数保持行业前十 [1] - 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通过深化投研体系和非方向性投资实现较好收益 [1] - 资产管理子公司东证融汇管理规模稳中有增,产品布局持续优化 [2] - 旗下东方基金和银华基金实现产品管理数量与规模同步增长 [2] 战略举措 - 推进大财富、大投行、大投资三大业务线优化,强化数字赋能和科技引领 [1] - 深化上市公司综合服务模式探索,构建"大投行"业务体系 [1] - 通过"投行+投资+做市+研究+基金"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3] - 将AI大模型能力融入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演进 [3] - 董事会通过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列为重要战略方向 [2]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坚持"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定位 [3] - 开展绿色投资、绿色融资及绿色研究,贡献绿色金融 [3] - 通过渤海期货推进"保险+期货"服务,深化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实践 [3] - 未来重点突破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及股权投资领域 [3]
笃行实干十五载 接续奋斗谱新篇——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赋能山东经济发展的十五年征程
齐鲁晚报· 2025-08-28 02:38
业务规模与经营成果 - 累计服务客户近1.5万家 累计投放贷款超1.28万亿元 [2] - 实体企业贷款占比超80% 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50% [2] - 通过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帮助超9000家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 服务个人客户超45万户 [2] 区域网络扩张与布局 - 以济南为原点设立6家二级分行和3家二级支行 在济南设立6家同城支行和1家营业部 [3] - 服务网络覆盖德州、潍坊、烟台、临沂、东营、济宁等核心经济区域 [3] 区域特色化金融服务 - 德州投行专营团队实现银行间发债产品市场占有率100% 提出"六个转变"战略 [4] - 潍坊累计科技金融投放超20亿元 助力发行科创债30亿元并成功发行10亿元 [4] - 烟台服务超千家外贸企业 通过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产品破解企业出海难题 [5] - 临沂创新"物流西迁租金贷"模式 为10余个园区提供融资超13亿元 [5] - 东营为8家企业提供电费证金融支持13.26亿元 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 [6] - 济宁创新"大蒜仓单质押"模式 投放贷款超3亿元支持农业集群 [6] 金融顾问与生态建设 - 成立金融顾问工作室并组建"1+N"服务团队 含27名行内骨干和34名外部专家 [7] - 在德州协助投资20亿元建设文旅项目 预计带动就业1000人及年游客50万人次 [8] - 推动"金服宝·小微"数字化平台落地4个区域 开通数量居系统内首位 [8] 五篇大文章实践成果 - 科技金融服务超千户科创企业 综合用信余额259亿元 发行科创债30.5亿元 [10] - 普惠金融为6518户小微客户提供贷款94.64亿元 利率下调19BP [11] - 数字金融提供供应链融资超180亿元 其中济南区域95亿元 [12] - 养老金融服务1.2万余户客户 配置资金近2.3亿元 [13] - 绿色金融累计投放贷款超510亿元 设立专项领导小组 [13] 社会责任与文化品牌 - 实施"一行一校"公益行动累计投入500万元 援助400余名学生 [15] - 泉城书房日接待读者超120人 打造"两馆一房"文化设施 [16] - 荣获"山东省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优秀金融机构"等多项荣誉 [16][17]
“普惠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渴” 浙江龙游农商银行通过金融大走访让小微企业感受温度和速度
金融时报· 2025-08-28 02:32
公司融资需求与解决方案 - 衢州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面临资金缺口 扩大生产需要原材料和设备[1] - 公司成立近1年 订单稳中有升 但资金链一度吃紧[1] - 公司主要从事纸和纸板容器制造销售 受益于"双碳"政策 产品需求日益旺盛[1] 银行服务模式创新 - 龙游农商银行通过金融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 了解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1][3] - 推荐"小微易贷"线上贷款产品 依托与税务工商不动产环保等平台数据对接完成审批[1][3] - 贷款流程无需反复提交材料 企业通过网银申请 两天内80万元资金到账[2] 数字化金融产品成效 - "小微易贷"产品具有流程简便、到账快捷、利率优惠特点[3] - 线上贷款解决企业紧急资金需求 使公司如期完成新增订单并拓展新客户群体[2] - 银行通过大走访活动已走访企业千余家 逐一建立台账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环保材料科技型企业受益于政策推动 产品需求持续增长[1] - 银行将数字化手段应用于普惠金融 持续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3]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得到落实 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3]
金融护航西藏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金融时报· 2025-08-28 01:47
西藏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年均增长8.9% [1] - 2023年和2024年GDP增速分别达9.5%和6.3% 领跑全国 [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 为1965年的121倍 农村居民达21578元 为1965年的199倍 [1] - 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7.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1] 金融业发展态势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266.82亿元 同比增长15.9% 9项指标增速全国第一 [2]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 增速居全国第一 [2] - 存贷款规模双破6000亿元 实现从"马背银行"到智慧网点全覆盖的转型 [2]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62.44亿元 预计带动碳减排量129.60万吨 [5] 银行业重点支持领域 - 重大基础设施贷款余额从2012年175.27亿元跃升至2025年2144.80亿元 增长12.24倍 [4]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为川藏铁路发放贷款862亿元 [4] - 创新推出"藏装贷""藏车贷""藏药贷"等普惠特色金融产品 [3] - 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5] 金融创新与绿色金融 - 推动"银政证合作""碳减排工具""供应链融资"等组合式服务 [5] - 创新"碳惠贷""经营贷""雪域兴农e贷"等绿色信贷产品 [5] - 探索"造林碳汇贷""茶园碳汇贷""草原碳惠贷"等生态价值实现产品 [5] - 银行机构积极输出人工智能平台和数字反欺诈系统等科技成果 [3]
深耕绿色金融+数字赋能 华宝证券探寻特色发展之路
证券时报· 2025-08-27 17:57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 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 领域、薄弱环节集聚,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华宝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加海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宝证券作为中国宝武旗下的专业金融机 构,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绿色金融为核心,助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探索数 字"员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赋能业务创新发展,打造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服务链,将数字金融 与普惠金融做深做实,为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助力钢铁产业低碳转型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华宝证券助力云煤能源完成再融资,资金投入焦化环保搬迁升级项目,为西南地区焦化项目绿色转型树 立了典范。 在碳金融领域,华宝证券通过碳金融工具将钢铁行业的节能降碳技术资产化,将低碳技术转换成真金白银。2024 年,华宝证券与首钢股份建立合 ...
华安证券: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0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进展报告 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和投资价值提升措施 [1] - 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总资产1021.18亿元 归母净资产231.06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94% [1] - 公司通过股份回购1.19亿元和现金分红4.68亿元等方式提升股东回报 市值同比增长37.91% [2] - 公司积极落实"五篇大文章"战略 在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2][3] - 公司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 ESG评级提升至行业最高AA级 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4][5] 经营业绩与质量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1021.18亿元 归母净资产231.06亿元 达历史最高水平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94%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 同比增长46.67% [1] - ROE达4.52%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1] - 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 [1]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完成股份回购1931.72万股 累计金额1.19亿元 [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1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68亿元 [2]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40元(含税) [2] - 市值达272.75亿元 较去年同期提升37.91% [2] - 承办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专题培训班 覆盖近200人次 [2] 科技金融业务 - 完善"投资+投行+投研"三投联动服务体系 [2] - 保荐合肥恒鑫生活创业板上市 募集资金10.18亿元 [2] - 完成2单新三板定增项目 融资金额0.18亿元 [2] - 1单并购重组过会 1单注册生效 [2] - 私募股权和另类投资子公司完成投资4.97亿元 [3] - 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次级债券 70%以上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3] 绿色金融业务 - 承销2单绿色债券和1单低碳转型债券 金额合计6亿元 [3] - 投资绿色产业项目5个 金额2.12亿元 [3] - 设立并运营安徽省碳中和基金子基金(华安战新基金) [3] 普惠金融业务 - 助力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3家企业省股交中心挂牌 [3] - 承办资本市场培训 融资对接等活动11场 覆盖企业749家 培训1360人次 [3] - 开展"保险+期货"项目31个 金额3.88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 [3] 养老金融业务 - 上线华安证券APP长辈版 适配老年人使用习惯 [3] - 新增引入16只主流养老基金产品 [3] - 开发"聚银宝" "聚财宝" "聚鑫宝"三大低波系列策略和"鑫视野"多资产策略 [3] 数字金融业务 - 整合AI技术 上线多项个性化功能 探索大语言模型应用 [3] - 获得行业奖励2项 新增2项发明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 [3] - 持续推进省国资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3] 公司治理与ESG - 2025年上半年召开董事会6次 监事会2次 股东会1次 专业委员会会议11次 [4] - 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制度 [4] - 独立董事对重大事项独立发表意见 [4] - Wind ESG评级提升至行业最高AA级 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5] - 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全面监督体系 [5] 投资者关系管理 - 优化信息披露流程 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 [4] - 采用图文并茂方式增强定期报告可读性 [4] - 通过业绩说明会 机构调研 "上证e互动"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4] 人才与激励机制 - 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通过制度约束 考核引导等措施提升治理效能 [5] - 建立市场化激励分配机制 与经营业绩挂钩 [5] - 建立健全业绩挂钩 延期支付 追索扣罚等约束办法 [5] - 推动合规管理与经营管理双向融入 [6]
中国财险(02328):承保盈利提升,龙头优势夯实
国信证券· 2025-08-27 15:1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4.55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33.5%居行业首位 [1] - 承保利润130.15亿元,同比增长44.6% [2] - 总投资收益172.60亿元,同比增长26.6%,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2.6%,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55/1.67/1.77元/股,对应P/B为1.33/1.28/1.23x [4][5][9] 业务发展 -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440.65亿元,同比增长3.4%,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 [2] - 非车险业务中意健险服务收入增长25.1%,企财险增长4.3% [2] - 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优化1.4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8%(下降1.7pt)、综合费用率23.0%(下降3.1pt) [3] - 车险COR下降2.2pt至94.2%,费用率大幅优化4.1pt [3] - 非车险中意健险COR上升1.9pt至101.8%,农险和责任险COR均优化 [3] 投资策略 -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至26.1%,投资收益贡献大幅增长 [3] - 调整债券结构,将部分信用债转为利率债并拉长久期,把握利率高点加大配置 [3] - 适当提升杠杆率实现较好收益 [1] 战略布局 - 深化科技金融、绿色保险、普惠金融领域布局 [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化风控模型和运营效率 [4] - 衔接国家医保改革,拓展文旅、互联网等领域业务 [2] -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进小微企业保险覆盖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