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PEEK扁线实现量产的佳腾电业,凭什么融化「资本寒冰」?
36氪· 2025-09-11 08:28
智能制造成为全球风口的今天,从硬件产品到解决方案,资本可以选择的赛道很多。但想用新材料"打动"资本,并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一时炙手可热的PEEK概念,在二级市场已经因为PEEK材料而振奋了数年之后,这种"超级塑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已经不再新鲜。 一家专注于研究和应用PEEK材料的公司,想要得到资本的持续加注,不能只押注于收入和客户体量,而是要先用硬技术长板说话,更需要在关键领域做 出突破性的提升。 在电机扁线领域,佳腾电业(Wellascent,以下简称"佳腾")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 成立于2006年的佳腾,自启动市场化融资以来,连续获得多家知名VC的投资。过去几个月内,又吸引了资本密集的调研。 这家公司似乎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却在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链中卡住了关键的位置,成为了一位"隐形小巨人"。因为它打破了行业对于PEEK扁线是否能 量产的质疑,也击碎了关于"国产企业很难在高端制造领域拥有全球化话语权"的洗脑包。 目前,佳腾的PEEK扁线业务以90%的年增速狂奔,也使之先一步成为了中国具备全尺寸扁平电磁线量产能力的供应商,不但手握来自2000多家客户的全 球订单,在国内微细型及中型扁线市场占有 ...
第九届“创客广东”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1 08:17
9月9日,第十届"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九届"创客广东"大赛决赛在东莞圆满收 官。本届大赛以"创客广东 匠心南粤"为主题,吸引了全省3447个项目报名,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 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八大前沿领域。经层层选拔,24个优质项目晋级决赛,最终,"112G高速互连 oDSP芯片赋能AI算力集群及智算中心"等3个项目摘得一等奖。 据悉,"创客广东"举办九年来,已吸引超2.7万个项目参赛,产业化落地率达74%,成功培育出116家国 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众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广东省激发创新活力、助推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
上海“引进来”和“走出去”背后:中国智慧正在反哺全球|活力中国调研行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9
公司运营与生产效率 - 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通过AI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1]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 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1] - 华勤技术印度制造基地2024年8月智能手机等产品月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布局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设立北京 上海 无锡 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 2024年在北京成立AI创新实验室 [1] - 施耐德电气在上海设立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 专注于低压配电元器件适配改造 [1] - 研发投入吸引力来自本土人才培养与上海产业政策支持 [2]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施耐德电气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之一及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1] - 华勤技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06% [2] - 华勤技术自2020年以来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持续超过50% [2] 全球化战略与产业布局 - 华勤技术采用上海基地+全球布局模式 形成越南 墨西哥 印度三大海外制造基地 [2][3] - 海外布局遵循跟随客户策略 优先建设越南基地 后拓展印度与墨西哥 [3] - 海外发展强调产业链协同 借助当地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与经营效率最大化 [3] 技术输出与创新反哺 - 施耐德电气推行人-机-智三位一体协同的智能工厂理念 区别于黑灯工厂与无人工厂 [1] - 中国创新成果如柔性自动化产线已在全球12个基地推广 实现中国智慧反哺全球 [3] - 上海平台优势助力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并加速全球化进程 [2]
新股消息 | 追觅科技计划分拆多个业务 在全球各个交易所批量IPO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6:3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 专注于全球高端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领域[1] - 已推出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产品[1] - 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入驻6000多家全球线下实体门店 累计服务家庭超过3000万[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远超2024年全年总额[1] 资本运作计划 - 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从明年年底开始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1] - 目前各个业务公司有单独的IPO计划[1] 汽车业务布局 - 公司宣布跨界造车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预计2027年推出[1] - 造车计划始于2013年 将依托中国成熟电动车供应链体系研发制造 定位全球高端市场[1] - 已组建近千人研发及生产团队 团队规模持续扩大[1] - 创始人携团队赴德国进行工厂选址 将与法国巴黎银行合作共建德国工厂[1]
(活力中国调研行)访施耐德电气上海“灯塔工厂” 探“智造”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41
公司智能制造能力 - 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 代表全球工业4.0最高水平 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 员工约500人 [1][3] - 工厂采用第三代模块化柔性生产线 具备噪音低 绿色高效特性 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大幅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3] - 实施"人-机-智"三位一体协同模式 非完全机械化工厂 注重员工赋能打造新一代生产力 [3] 政府支持与产业合作 - 工厂申请上海市智能制造能级提升项目 获得上海市经信委政策支持及行业专家驻厂指导 [3] - 连续6年与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发起"创赢计划" 累计吸引超1250家中小企业参与 输出40多项联创成果 [4] - 与众多高校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项目 [4]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之一及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5] - 设立北京 上海 无锡 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 2023年在北京成立AI创新实验室专注工业AI应用 [5] - 中国工厂人才参与全球业务 本土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推广至全球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计划 "十四五"期间建成5个世界灯塔工厂 新增12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完成1000多个智能制造场景推广 [4] - 上海加速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培育经济增长新赛道 [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精密仪器行业发展全景分析: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国家政策进一步倾斜,为精密仪器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1 01:51
行业定义及特征 - 精密仪器是基于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复杂设备,具备高精度测量、控制、分析或操作功能 [1] - 核心特征体现在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 [1][2] - 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及人民生活等领域,其研发与制造能力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 行业发展环境 - 我国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核心关键技术缺失已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4] - 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 [4] 全球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竞争态势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由美国引领占比35%,德国占比25%,日本占比20% [7][8] - 美国始终保持高技术领域领先优势,而我国大型科研仪器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5] - 庞众望手握三项国家级专利,用精密仪器技术突破西方封锁 [5]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期 [9] - 投融资数量从2014年9起增长至2024年80起,融资金额从1.41亿元增长至66.12亿元 [9] - 2025年1-8月投融资数量达到115起 [1][9] - 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8988亿元,较2023年增加428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9600亿元 [10]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器、控制器等元器件以及先进基础材料等原材料 [12] - 中游为精密仪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其中仪器设计和品牌运作是最关键环节 [12] - 下游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行业长期被美国、德国、日本垄断 [13] - 我国市场高度分散,呈现国际巨头主导与本土企业快速崛起的竞争格局 [13] - 主要本土企业包括东山精密、川仪股份、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永新光学等 [1][13] 行业发展趋势 - 发展正不断表现出极端化、智能化、集成化、快速化、精细化、网络化等趋势 [13] - 将围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境、战略前沿等领域全面布局 [14] - 未来几年将经历从"技术突围"到"生态重构"的跨越 [14]
沪光股份系列七-中报点评: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11 00:5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净利润同比增长19% 达到1.8亿元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客户线束项目持续放量及新品类拓展 [2][7] - 公司通过产品升级、客户结构优化及智能制造实现量、价、利三升 [6][25][28][29] - 公司积极布局高压连接器、无人机线束及机器人线束等新领域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6][34][3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6.30亿元 同比+6.20% 归母净利润2.76亿元 同比+8.40% [3][7] - 2025Q2营收20.87亿元 同比+10.71% 环比+35.28%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18.87% 环比+96.93% [3][7] - 2025Q2毛利率16.6% 同比+0.4pct 环比+2.2pct 净利率8.8% 同比+0.6pct 环比+2.8pct [4][5][19] - 2025Q2四费率6.70% 同比-1.22pct 环比-1.35pct 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 [4][22] 业务发展 产品升级 - 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客户实现搭载 [6][34] - 开发无人机线束 交付百架A系列及A50系列整机线束 获FF航空吨级无人机订单 [6][36] - 布局机器人线束 为AI头部企业提供近千套线束总成 参与分拣搬运机器人线束报价 [6][36] - 产品矩阵从传统低压线束向高压/高速线束延伸 提升单车价值量 [25][26] 客户拓展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15年99%降至2024年80.22% 赛力斯占比53%为第一大客户 [6][28] - 客户包括大众、奔驰、奥迪、通用、福特、赛力斯、美国T公司、蔚来、极氪等 [6][28][32] - 2025H1新获T公司E80低压线束、吉利T132A低压线束、L汽车W10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 [31] 产能与研发 - 推进昆山泽轩汽车线束生产项目建设 扩大新能源线束产能 [40] - 上海技术研发中心2026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提升智能化开发能力 [41] - 自建高压连接器工厂 实现注塑到组装全流程自制 [34] 战略布局 - 设立香港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推进全球化战略 [38] - 投资昆山张浦镇机器人全资子公司 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产业生态 [36] - 2024年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强化资本运作 [39][40] 行业地位 - 汽车线束自主龙头 主营汽车线束业务(2025H1营收占比96%) [24][25] - 在线束数据传输环节具备核心技术 受益于智能汽车数据流增长 [24] - 通过同步开发与批量供货能力获得国际知名车企认可 [28]
盾安环境拟50亿元投建智能智造总部基地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04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盾安环境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分两期实施 第一期智能制造总部基地 第二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总部基地 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配套设施 [2] -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经营期限内分期投入 短期内对财务影响有限 投产后预计提升盈利能力和长期经营成果 [2][3] 业务与市场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空调零部件 制冷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 是全球制冷空调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 与全球多家知名空调厂商战略合作 主要产品产销量居全球前列 [2] - 制冷空调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国家环保和能源节约政策要求提高 为公司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市场机会 [3] 产能与技术布局 - 项目旨在扩大产能 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提升产品竞争力 是公司战略布局关键环节 直接助推业务规模增长 [3] - 公司上半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领域高精尖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 推进自动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 实现订单自动分解 车间机台智能化排产 生产过程可视化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29亿元 同比增长6.05% 归母净利润5.35亿元 同比增长12.94% [2]
盾安环境拟50亿元 投建智能智造总部基地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00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与浙江省诸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诸暨市新城投资开发集团签署招商项目合作协议 投资建设盾安环境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计划总投资额约50亿元 将根据实施进度分期投入 [1] - 项目分两期建设 第一期智能制造总部基地项目 第二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总部基地项目 计划建设制冷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29亿元 同比增长6.05% 归母净利润5.35亿元 同比增长12.94% [1] - 上半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精尖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 推进自动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 [2] 技术发展与产能建设 - 关键生产设备与信息化系统互联 通过SAP系统实现订单自动分解到车间机台的智能化排产 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 已逐步推广至各产品线及各制造基地 [2] - 项目旨在精准把握市场机遇 扩大产能 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提升产品竞争力 是公司战略布局关键环节 将直接助推业务规模增长 [2]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制冷空调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相关需求逐年提高 [2] - 国家对环保和能源节约要求逐步提高 公司计划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2] 项目资金与实施影响 -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2] - 项目投资金额和土地面积为预估数值 不代表对投资者的承诺 预计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3]
活力中国调研行|施耐德电气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2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施耐德电气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将电气化 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智慧工业 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 智能楼宇以及数智家居领域[3] - 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6] - 公司秉持"中国中心"战略 构建研 产 供 销 服一体化的敏捷机制和强大生态圈[6] 生产运营与技术应用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整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订单生产交付时间缩短67%[5] - 新产品上市时间从过去4-5年压缩至最短6个月 实现极速"上新"[5] - 工厂拥有已高效运转25年的自动化设备与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全自动模块化柔性生产线[1] 研发能力与创新成果 - 中国研发中心自1999年成立 经历从国产化到中国原创的演进历程 现已具备世界级研发能力[6] - 公司在中国拥有2200余名研发工程师 超过3000件专利[6] - 已设立北京 上海 无锡 西安和深圳五大研发中心 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6] 本土化战略与供应链建设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 本地采购率达到90%以上[6] - 呈现高度区域性的"短链"特征 强化植根中国服务用户的能力[6] - 连续三年荣登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榜首[6] 荣誉资质与行业认可 - 上海普陀工厂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称号[5] - 同时获得工信部5G工厂 国家级绿色工厂 上海市智能工厂 上海市质量金奖等多项荣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