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欣旺达IPO迎新动态!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44
上市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7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 [1] - 拟发行H股最高价格为每股[编纂]港元另加1 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包括0 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 00565%联交所交易费、0 00015%财监局交易征费) [2]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 00元 [2] - 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展海外生产设施、全球销售服务网络及研发投入以保持锂离子电池行业领先地位 [4]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国内生产基地覆盖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 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布局 [6] - 海外生产基地集中于欧洲和东南亚 匈牙利基地(2024年10月动工 2026年下半年投产)聚焦动力电池与储能电芯 泰国工厂(2025年3月获500亿泰铢投资)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并计划年内投产 [6] - 公司通过海外产能扩展实现国际增长策略 [4][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闪充电池4 0产品矩阵 包括全球首款1400A闪充电池欣星驰2 0千安极充版(1分钟极充150公里以上) [6] - 储能领域推出314Ah及625Ah电芯(625Ah电芯能量密度达426Wh/L)和5MWh液冷储能系统 [7] - 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投入规模化生产 [7]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1 62亿元、478 62亿元、560 2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2 89亿元 [7][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 63亿元、3 31亿元、5 3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0 30亿元 [7] - 电池业务占比从2022年61 4%降至2024年54 3% 但2025年第一季度仍占53 8% 其他业务(包括智能硬件等)占比从2022年13 4%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18 5% [8] 战略方向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消费电子电池扩展至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等多元领域 [5] - 通过技术创新与海外布局巩固行业核心竞争力 并推进国际化战略 [9]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完成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新材料巨头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新浪财经· 2025-08-01 05:29
收购交易完成 - 环球新材国际成功收购德国默克公司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完成所有法律程序并落地 [1] - 收购资产包括技术专利 研发能力 生产基地 产品矩阵及全球客户网络 [1] - 被收购业务在涂料 化妆品和工业表面解决方案领域具有深厚积累 [1] 战略意义 - 标志公司成为全球领先新材料科技平台型企业 实现全球化战略重要里程碑 [1] - 通过业务整合扩大主营业务地域覆盖及销售渠道 加快渗透汽车及化妆品领域 [1] - 整合后将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 [1] 协同效应 - 技术融合:整合默克研发资源与公司产业化能力 开发新一代环保高端表面材料 [1] - 客户互补:结合默克欧美高端市场与公司新兴市场优势 构建全球化客户体系 [1] - 生产布局优化:形成欧洲技术支撑 亚太效率枢纽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1] 财务与规模 - 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4.02亿欧元(约33.06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2024年营收16.49亿元人民币 并购后将成为表面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科技产业集团 [2] - 收购后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珠光材料研发及生产企业 [3] 公司背景 - 公司是全球领先珠光颜料及高端表面性能材料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汽车 化妆品 工业等领域 [3] - 默克公司是全球领先科技公司 业务涵盖医药健康 生命科学及电子科技 [4]
15家锂电企业“扎堆”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38
港股成为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跳板 - 港股凭借国际化资本渠道和宽松融资环境 正成为锂电企业突破内卷加速海外扩张的战略跳板[1] - 2024年开始锂电池产业链赴港上市掀起高潮 合计约15家企业冲击港股IPO[2] - 一大部分企业是"A+H"双上市 涵盖材料设备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 企业港股IPO动态及募资用途 - 欣旺达7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高盛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宁德时代5月20日登陆港交所 以1.3万亿市值缔造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募资9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4] - 正力新能4月14日港交所上市募资10.05亿港元 用于产能扩张至50.5GWh及航空电池开发[5] - 亿纬锂能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 募资用于匈牙利30GWh和马来西亚38GWh生产基地[6] - 海辰储能3月25日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三市占率11%[7] - 双登集团3月12日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市占率10.4%[9] - 南都电源4月23日筹划H股上市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97亿元[10] - 中伟股份4月22日递交招股书 海外收入从2017年2.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78.84亿元增长87.53倍[11] - 星源材质7月7日递表港交所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50亿人民币年产能20亿平方米[12] - 天赐材料计划港股IPO 拟在摩洛哥投资20.3亿人民币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基地[13] - 格林美1月20日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2010-202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海外收入超400亿元[14][15] - 金晟新能源去年12月20日递交招股书 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15] - 盛新锂能去年8月23日公告拟发行H股 2024年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15] - 先导智能2月25日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2.4%[16] - 中鼎智能5月9日提交上市申请 中国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一[16] 海外布局与产能扩张 - 欣旺达投资108亿人民币在泰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海外收入占比41.83%[9] - 中伟股份在印尼设三个生产基地摩洛哥一个生产基地 外币储备3.44亿美元[11] - 星源材质规划2027年全球隔膜总产能达160亿平方米/年[13] - 中鼎智能在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附属公司 计划在亚太建立销售网络[17] - 双登集团海外收入占比19.77% 计划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9] 行业趋势与战略动因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产能过剩风险隐现 港股上市为业绩困境企业提供融资渠道[18] - 欧美市场需求广阔但贸易壁垒抬高 港股募集的美元港币资金可绕过外汇管制[18]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实现本土化运营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18] - 2025仍是IPO冲刺窗口期 资本国际化成为头部企业拉开差距的新赛道[18]
净利飙升、股价下跌,宁德时代站上转型十字路口|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7-31 15:0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3.33% [3] - 整体毛利率25.02% 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34% [3] 业务结构分化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0% 占总营收73.55% [4] - 储能电池系统收入284.00亿元 同比微降1.47% 占总营收15.88% [5]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78.8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4.97% [5]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收入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5] 全球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8.1% 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4] - 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万辆 同比增长32.4% [4] 海外扩张进展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增速高达21% 占比升至34.22% [6] - 境外业务毛利率29% 高于境内业务的22.9% 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 - 港股上市募资410亿港元(约375亿元人民币) [6] - 欧洲本土化产能建设包括德国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和匈牙利基地(总投资近74亿欧元) [6] 产能与成本控制 - 报告期内电池系统产量310GWh 产能利用率达89.86% [3] - 盈利改善得益于碳酸锂价格处于低位和产能利用率提升 [3] 技术布局与行业展望 - 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预计2030年前后规模化 [7] - 欧洲2030年动力电池市场预计出货量918GWh 储能市场预计出货量160GWh [6] - 美国储能市场预计出货量400GWh [6]
【行业】京东宣布向欧洲零售商 Ceconomy 发起收购要约,估值 22 亿欧元
新浪财经· 2025-07-31 14:16
来源:家电圈网 摘要:京东以22.3亿欧元收购欧洲零售巨头Ceconomy,双方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其向全渠道平 台转型,同时保持欧洲市场的独立运营。(下文主要数据或观点引用自:苏宁易购) 7月31日,京东集团在香港交易所的一则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电商与零售界。京东宣 布,将通过其全资间接附属公司,向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MediaMarkt及Saturn的母公司 CECONOMY AG的所有股东,发起自愿公开收购要约,每股现金对价高达4.60欧元。这一收购要约对 CECONOMY的整体估值达到了惊人的22.3亿欧元(约合185.01亿元人民币),标志着京东在全球化战 略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CECONOMY CEO卡伊-乌尔里希·戴斯纳在接受采访时预计,京东的收购交易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近两年时间里,CECONOMY和京东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战略规划与资源整 合,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京东而言,此次收购无疑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携手CECONOMY,京东将能够进一步 拓展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升其在全球零售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京东也将有机会 ...
“链”战东南亚: 投资印尼、泰国、越南的比较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16
东南亚投资吸引力 - 2020-2023年印尼、泰国、越南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2%、6.7%和12.4% [1] - 2022年中资企业对三国直接投资存量突破800亿美元 [1] - 三国在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及投资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 [1] 印尼投资环境 - 印尼为东盟最大经济体 拥有丰富矿产、森林、渔业资源及年轻人口结构(平均年龄29岁) [2] - 2025年GDP增长率预计达4.8%-5.6% [2] - 镍矿储量占全球22% 2020年《矿业法修订案》禁止原矿出口 [2] - 宁德时代联合ANTAM投资60亿美元建设产业园 计划2025年实现40万吨高冰镍年产能(占全球供应量15%) [2] - 中产阶级人口达5200万 电商市场规模突破620亿美元 [3] - 极兔速递建立超1500个自营网点 物流成本降低30% 市占率升至35% [3] - 港口通关耗时4.2天(为越南2.1倍) 中国港湾投资2.3亿美元建设配套货运枢纽 [3] 泰国投资环境 - 2025年GDP增长预计3.5%-4.2% 拥有成熟供应链和完善基础设施 [6] - 汽车供应链体系拥有2300家一级供应商 本地化率达65% [6] - 比亚迪投资4.9亿美元建设右舵车生产基地 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18% 目标年产15万辆电动车 [6] - 电子支付普及率达82% 蚂蚁集团战略投资TrueMoney使数字钱包用户从1200万增至2700万 跨境汇款手续费降至1.5% [7] - 制造业工资升至450-600美元/月 技术工人缺口超10万人 [7] - 海尔集团引入120台工业机器人 单位人工成本下降18%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500名技术工人 [7] 越南投资环境 - 2025年GDP增长率预计6.5%-7.0% 凭借15项自贸协定覆盖全球56个经济体 [8] - 2023年对美出口额达1090亿美元 [8] - 三星电子超60%智能手机生产转移至越南 本土供应商从2015年35家增至2023年257家 [8] - 制造业综合成本较中国低30% 河内地区最低月薪190美元(为深圳23%) [8] - 立讯精密投资2.7亿美元建设AirPods生产线 通过"越南组装+中国部件"模式降低总生产成本22% [8] 行业投资机会 - 印尼适合矿产和新能源投资 特别是镍矿加工和电商物流领域 [2][3][15] - 泰国适合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 [6][7][14] - 越南适合电子和纺织业投资 特别关注高科技制造业布局 [8][15] 运营策略建议 - 在印尼需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并加强员工培训 [3][14] - 在泰国应利用自贸协定政策并实施属地化管理 [7][14] - 在越南需加强本地供应链建设并关注品牌影响力提升 [8][15]
宁德时代上半年业绩:营收利润双增,动力电池毛利率继续走低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13: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比例73.55%,较2024年上升3.65个百分点 [2] - 动力电池装机量128.6GWh,同比增长37.8%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占营业收入34.22% [4] 业务结构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毛利率25.52% [4]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毛利率26.42% [4]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同比增长27.86%,毛利率9.07% [4] 竞争态势 - 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2.41%,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4.49个百分点,十年间从43.7%近乎腰斩 [2] - 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6.3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5%,较2021年52.1%的高点持续下滑 [3] - 2025年4月装车量市占率18个月来首次跌破40% [3] - 行业装机量平均增速51.6%,公司37.8%的增速低于行业水平 [3] 战略布局 - 发展换电业务,上半年与蔚来、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 [4] - 滑板底盘业务通过时代智能公司首次开启对外融资 [4] -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263港元/股,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4] - 推出二代神行超充电池(800公里续航/12C超充)、骁遥双核电池(体积能量密度+60%)及钠新乘用车电池(175Wh/kg能量密度) [5] 行业动态 - 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持续追赶,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中部尾部企业份额增长 [3] - 车企自建电池厂趋势加剧行业竞争 [2] - 全球车企、电池企业及研究机构加大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 [5]
宁王上半年创新高的除了单季净利,还有应付账款
新浪财经· 2025-07-31 11:1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平均日赚1.68亿元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165.23亿元创上市以来单季度新高 连续第九个季度净利润超百亿元 [1]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315.73亿元占总营收73.55% 同比增长16.8% 储能电池业务营收284亿元占比15.88% 同比下滑1.47% [5][6] 资产负债结构 - 应付账款1334.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较上年同期增长14.05% 其中贷款1099.22亿元 工程设备款234.98亿元 [2] - 应收账款6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81亿元增长约10% [3] - 资产负债率62.59%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货币资金3505.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43%同比提高1.85% [4] 产能与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5] - 半年电池产能达345GWh 在建产能235GWh 产能利用率89.86%较去年同期65.33%显著提升 [5] - 存货金额722.72亿元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 存货周转天数环比持平 [5] 市场地位与出货量 - 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401.3GWh同比增长38.5% 公司以152.7GWh装车量占据全球近40%市场份额 同比增长40.6% [9] - 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128.6GWh同比增长37.82% [9] - 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上半年继续保持榜首位置 [1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等新品 [9] - 第三代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已于4月在山东济宁基地投产 [12] - 储能电芯容量存在变大趋势 但需平衡安全、寿命及系统集成匹配性 [13] 全球化战略 - 境外营收612.0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34.22%较2024年的30.48%提升 [14] - 动力及其他电池出口量国内第一 同比增长50.8% 其中储能电池出口增长率显著高于动力电池 [14] - 匈牙利工厂规划总产能72GWh(第一期34GWh/第二期38GWh) 总投资额约49亿欧元 [14] - 同步推进西班牙合资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建设 [15] 行业环境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5个月752万辆同比增长32.4% [7]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上半年86.7GWh同比增长54% [7][8] - 国内磷酸铁锂方形动力电芯价格0.3-0.4元/wh 三元方形动力电芯价格0.4-0.5元/wh [6] - 碳酸锂价格7月31日报7万元/吨 较6月中下旬涨幅一度突破30% [10]
15家锂电企业“扎堆”港股IPO
起点锂电· 2025-07-31 10:18
全球锂电产业链赴港上市潮 - 港股成为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跳板 2024年锂电池产业链赴港上市掀起高潮 欣旺达等15家企业冲击港股IPO 其中部分为"A+H"双上市 [1][2] - 宁德时代以1.3万亿市值缔造2024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募资9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5] - 正力新能港股IPO募资10.05亿港元 计划将电芯产能从2024年25.5GWh提升至2026年50.5GWh [6] - 亿纬锂能规划匈牙利30GWh和马来西亚38GWh产能 分别瞄准欧洲和东盟市场 [7] - 海辰储能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三 市场占有率11% 海外毛利率高达42.3% [8] 电池企业海外布局 - 欣旺达构建四大海外生产基地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41.83% 泰国投资108亿元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9] - 双登集团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 市占率10.4% 计划在东南亚建厂 [9][10] - 南都电源2024年亏损14.97亿元 一季度续亏2.66亿元 通过港股IPO寻求海外市场突围 [10] 锂电材料企业国际化 - 中伟股份2017-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87.53倍至178.84亿元 占比提升至44.46% 在印尼设3个生产基地 [13]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投资50亿元 建成后年产能20亿平方米 计划2027年全球产能达160亿平方米/年 [14][15] - 天赐材料在摩洛哥投资20.3亿元建设15万吨电解液项目 产能扩张重心转向海外 [15] - 格林美2010-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超400亿元 在韩国印尼等地设19个工厂 [16] - 金晟新能源2023年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 现金仅6228.2万元面临现金流压力 [16] 锂电设备企业 - 先导智能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9.1% 锂电池智能装备市占率22.4%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4.3% [20] - 中鼎智能在中国新能源锂电池智能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一 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扩张 [20][21] 行业趋势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叠加海外贸易壁垒 港股上市成为企业获取美元资金和海外扩张的重要渠道 [24] - 2025年仍是IPO窗口期 资本国际化或重塑行业格局 15家企业募资普遍用于海外市场扩张 [24]
聚新央企势能 深蓝汽车锚定“1+5+2”全球市场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8:4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新晋第100家央企,承载汽车强国、引领产业升级的使命,战略定位包括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 [1] - 深蓝汽车作为集团战略发展的先行探索者,将全面发力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及全球化进程 [1] - 深蓝汽车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占比35%,并累计推出30款新产品 [1] 销售业绩与增长 - 2025年6月深蓝汽车全系交付29893辆,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 [1] - 2025年上半年深蓝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71% [1] - 2025年全球化销量目标为5.6万辆,2030年提升至38万辆 [3] 新产品规划 - 深蓝L06作为首款全新车型,搭载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预计2025年4季度上市 [1] - 深蓝S05620km长续航版将于8月1日上市,全系标配3C超充,电量30%-80%仅需15分钟 [2] - 未来5年计划推出30款全新主流及差异化车型 [3] 全球化布局 - 实施"1+5+2"全球市场布局,覆盖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五大区域,目前已在66个国家及地区销售 [3] - 2025年目标覆盖全球约90个国家及地区,2025年海外月度销量贡献预计6000-8000台 [3] - 将利用长安汽车海外子公司及泰国罗勇工厂等资源,推进本地化运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