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类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10月十大金股推荐
平安证券· 2025-09-28 02:42
市场观点与配置策略 - 市场中期向上动能仍然可期,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讨论"十五五"规划是重要政策窗口[3] - 配置建议围绕政策博弈和产业景气共振向上的板块布局[3] - 重点关注内外需共振景气的科技成长板块(AI/半导体/消费电子/创新药等)[3] - 关注受益行业需求回暖和技术升级的先进制造板块(新能源等)[3] - 关注受益产品涨价预期的周期板块(有色金属/建材等)[3] 重点公司推荐逻辑 - 甘李药业(总市值476亿元,PE 51.7)主营业务稳中有升,创新出海加速推动[3][4][5] - 海光信息(总市值6227亿元,PE 273.2)国产算力领先企业,25H1业绩持续大幅增长[3][32] - 鹏辉能源2025H1户储电芯出货量全球前三,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3][44] - 明阳智能受益海上风电高景气,出海潜力突出[3][52][53] - 兴业银锡受益白银价格补涨预期,银锡产量增长弹性持续释放[3][55] - 华新水泥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海外业务快速发展[3][62]
珠海冠宇股价涨5.78%,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00股浮盈赚取1072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3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5.78%至24.54元/股 成交额6.15亿元 换手率2.32% 总市值277.81亿元 [1] -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6.4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 于2021年10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消费类业务占比88.94% 动力及储能类占比7.95% 其他业务占比3.11% [1] -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1] 基金持仓情况 - 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39)持有800股 为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2.11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7.86% [2] - 单日浮盈1072元 三日累计浮盈1120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侯昊累计任职8年36天 管理规模554.59亿元 最佳回报758.66% 最差回报-59.18% [2] - 房俊一累计任职334天 管理规模62.86亿元 最佳回报55.55% 最差回报8.82% [2]
科力远跌2.01%,成交额8459.2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6.34元/股 总市值105.60亿元 成交额8459.21万元 换手率0.7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80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35.57万元(买入占比1.33% 卖出占比13.57%) 大单净流出387.23万元(买入占比13.47% 卖出占比18.04%)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53.51% 近5日下跌5.65% 近20日上涨3.76% 近60日上涨1.44%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24日 2003年9月18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郴州高科技术产业园区 [2] - 主营业务以镍氢电池全产业链为基础 涵盖动力电池及材料供应 轨道交通电源市场拓展 消费类电池销售 并布局锂电上游产业链 [2] - 收入构成:动力电池及极片30.14% 消费类电池29.76% 镍产品13.66% 贸易收入9.26% 锂电材料7.00% 储能产品6.31% 其他3.87%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2亿元 同比增长23.21% 归母净利润5121.87万元 同比增长187.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32.44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98.31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0.33万户 较上期增加31.16% 人均流通股16117股 较上期减少23.7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分类与业务布局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 电池回收 锂电池 氢能源 储能等领域 [2] - 业务战略包括保障动力电池材料供应 拓展轨道交通电源市场 维持消费类电池规模 联合高品位锂矿企业布局上游产业链 [2]
赣锋锂业(01772.HK):产业链价格底部反转 新项目及新业务加速布局
格隆汇· 2025-09-19 04:34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8亿元 同比下降13.82% [1] - 净利润亏损5.36亿元 但同比亏损减少2.23亿元 [1] - 综合毛利率为10.78% 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亏损1.80亿元 较第一季度亏损减少1.75亿元 [1] 锂盐价格波动影响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5年初7.6万元/吨跌至6月底6.0万元/吨 [2] - 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是上半年亏损主要原因 [1] - 8月碳酸锂价格最高反弹至8.6万元/吨 9月最新价格为7.25万元/吨 [2]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 新能源汽车稳健成长及储能持续爆发推动碳酸锂需求端扩张 [2] - 供给端反内卷政策优化行业格局 [2] - 碳酸锂价格已度过低谷 预计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修复 [2] 锂资源项目进展 - 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 正加快产能爬坡 [2] - 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稳定产能爬坡 碳酸锂设计产能4万吨/年 [2] - 阿根廷Mariana项目一期于2025年初投产 氢氧化锂设计产能2万吨/年 [2] 锂电池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固态锂电池 动力电池 消费类电池 聚合物锂电池 储能电池及系统等五大类二十余种产品 [3] - 拥有完整的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 具备商业化能力 [3] - 在硫化物电解质 氧化物电解质 金属锂负极 电芯等关键环节具备研发生产能力 [3]
赣锋锂业涨近6% 公司称目前储能电芯产能已满产
智通财经· 2025-09-19 02:03
股价表现 - 赣锋锂业H股涨近6% 报36.06港元 成交额3.4亿港元 [1] 储能业务进展 - 储能电芯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产能处于满产状态 [1] - 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合作 [1] - 凭借一体化布局保障对客户的稳定交付 [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在部分车型试装车及量产 [1] - 产品应用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 [1] - 拥有完整的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 [1] - 具备硫化物电解质 氧化物电解质 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的研发生产能力 [1] 产品体系与行业地位 - 业务覆盖固态锂电池 动力电池 消费类电池等五大类二十余种产品 [1] - 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多项业务发展齐头并进 [1] - 行业盈利拐点显现 [1]
海通国际:予赣锋锂业“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0.36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10
核心观点 - 海通国际给予赣锋锂业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40.36港元 基于2025年1.8倍PB估值 因行业盈利拐点显现且公司领先地位稳固[1]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82.58亿元 同比下降13.82%[1] - 净利润亏损5.36亿元 但同比亏损减少2.23亿元[1] - 综合毛利率10.78% 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1] 碳酸锂价格走势与盈利影响 - 2025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约7.6万元/吨 上半年持续下滑至6月底的6.0万元/吨低点 为公司上半年盈利低迷主因[1] - 下半年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 预计助力盈利能力提升[1] 新项目进展与竞争力 - 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正加快产能爬坡进度[1] - 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稳定产能爬坡中[1] 锂电与储能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固态锂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聚合物锂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等五大类二十余种产品[1] - 拥有完整的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 研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亿纬锂能(300014):2025年中报点评:动力盈利大幅改善,股权激励及减值影响业绩
长江证券· 2025-09-16 13: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下降22.82%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53.73亿元 同比增长24.56% 归母净利润5.04亿元 同比下降52.96% 扣非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下降57.48% [2][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 对应PE 34倍 2026年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对应PE 19倍 [9]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收入127.48亿元 同比增长41.75% 毛利率17.6% 同比提升6.92个百分点 单Wh毛利0.1元 [9]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收入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 毛利率12.03% 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 单Wh毛利0.04元 [9] - 消费类电池收入50.79亿元 同比增长4.75% 毛利率26.68% 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9] 季度经营特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电池出货中国际车企占比提升 带动单价和毛利率环比改善 [9] - 2025年第二季度储能电池出货中国内大客户占比提升 对均价和盈利能力形成压制 [9] - 消费类电池保持高开工率 盈利能力因成本下降和海外基地达产略有改善 [9] 特殊项目影响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股权激励费用5.8亿元 [9]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7亿元 [9] - 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收益仅0.9亿元 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9] 未来展望 - 动力电池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全年海外占比预计提升 带来进一步弹性 [9] - 储能电池盈利取决于大客户占比、商务条件谈判和库存管理 2026年随海外客户占比提升有望改善 [9]
珠海冠宇跌2.03%,成交额3.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92.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3%至22.22元/股 总市值251.55亿元 成交额3.42亿元 换手率1.3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92.2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78.28万元(买入1335.07万元占比3.90% 卖出2613.35万元占比7.64%) [1] - 大单净卖出4507.15万元(买入7592.85万元占比22.20% 卖出1.21亿元占比35.40%) [1] - 年内股价上涨40.78% 近5日下跌2.84% 近20日上涨30.86% 近60日上涨54.4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4万户 较上期增长17.19% 人均流通股52,804股 较上期减少14.32% [2]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679.6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8亿元 同比增长14.03% [2] -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4.7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0亿元 [3]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消费类电池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占比88.94% [1] - 动力及储能类业务收入占比7.95% 其他业务占比3.1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概念板块包括苹果产业链、增持回购、苹果三星、锂电池、新能源车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 2021年10月15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珠峰大道209号及顺宇路1号 [1]
珠海冠宇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57亿元,融资余额5.3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1:3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珠海冠宇股价上涨1.20% 成交额达11.7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7亿元 融资净买入2722.65万元 融资余额5.39亿元占流通市值2.10% [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274.14万元处于近一年40%分位低位 [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总余额5.4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5.39亿元 [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3600股 卖出2.10万股 融券余量12.09万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14万户 较上期增长17.19% [2] - 人均流通股52804股 较上期减少14.3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8亿元 同比增长14.0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4.77% [2] 分红与股东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0亿元 [3]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679.66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消费类电池占比88.94% 动力及储能类占比7.95% [1] - 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 2021年10月15日上市 [1]
锂电巨头欣旺达赴港IPO有“隐忧”最近两年净利率不足1%
新浪财经· 2025-09-15 04:41
公司上市计划 - 欣旺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正式冲刺"A+H"股上市 [1] 业务结构 - 消费类电池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营收占比54.27% [3] - 电动汽车电池业务营收占比27.02% 储能系统电池占比3.37% [3] - 海外收入达234.31亿元 占总收入41.8% [9]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560.21亿元 同比增长17.0% [3] - 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持续承压 2024年仅8.8% 2025年第一季度改善至12.9% [3] - 公司净利率连续两年不足1% [2][4] - 动力电池子公司欣旺达动力连续三年亏损 2022-2024年亏损额分别为12.6亿元、15.68亿元、18.55亿元 [6] 动力电池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动力电池营收30.48亿元 同比增长14.4% [4] - 销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4GWh增长至6.1GWh [4] - 单位售价从2022年1.1元/Wh持续下降至2024年0.6元/Wh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0.5元/Wh [4] 资本运作 - 2018年至今完成多轮融资 包括2018年25.5亿元定增、2020年11.2亿元可转债、2021年39.2亿元定增 [6] - 2023年曾撤回48亿元定增申请 计划重新申报 [6] - 账面现金低于有息负债 财务状况趋紧 [7] 发展战略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全球化战略、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8] - 在越南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 预计2026年开始试生产 [8] - 已在海外设立6个生产基地 分布在印度、越南、泰国及匈牙利 [9] - 研发重点包括新电池产品开发、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提升和新一代电池技术开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