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8
2025-06-18 11:12
战略布局 - 构建“3 + 1 + 3”新业务战略布局,在核心传统检测、认证及汽车设计业务发挥优势,建设重点检测基地,推进多地业务布局,辐射多产业集群并升级能力 [1] - 依托上市平台,在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智能网联业务、低空飞行器测试等领域战略投资,推进绿色服务部署中长期增长点 [1] 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 - 抓住产业机遇,以募投项目布局新能源检测能力,建成多个实验室,开展多项检测业务及研发验证业务 [2] - 开展多项技术研究,相关项目完成提升服务能力 [2] - 2024 年取得 M1 类汽车产品 CCC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授权,乘用车市场开发有突破,新能源检测产品业务增幅明显 [2]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再拉“进度条” 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新华财经· 2025-06-18 06:16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 - 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 [2] - 广东省属企业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166.6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46%,较2020年上升0.95个百分点 [2] - 北京市管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超1400亿元,工业企业投入强度达4.4%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招商局集团2024年获发明专利291个,是四年前的6.6倍,年度研发投入规模近200亿元 [3] - 中国电科组建24家子集团、19家上市公司和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电子制造装备创新联合体 [5] - 中国建材形成玻纤、风电叶片等百亿级产业,碳纤维等五十亿级产业,近三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从29%增至41%,利润总额连续破百亿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中央企业2024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达8513亿元 [5] - 招商局集团2024年战新产业营收527亿元,同比增长14.7%,内部整合资产总额1722亿元 [6] - 中国建材预计2024年上半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47% [6] 创新激励机制 - 中国电科实施中长期激励覆盖超5万人,员工持股覆盖百余家子企业 [8] - 中国建材"种子"专项资金30%用于绩效奖励,项目负责人年奖励不低于30万元,课题负责人不低于10万元 [8] - 北京市国资委对战新产业投入期亏损视情况剔除考核,运营期盈利加倍计算 [8] 数字化转型与传统产业升级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国资国企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3] - 广东省国资委对15家A类拓新企业、30个A类拓新项目实施失败免责制度 [8] - 湖北省国资委出台科技创新合规免责事项清单,明确10种免责情形 [7]
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入冲刺阶段 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成重点
环球网· 2025-06-18 03:27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企业及地方国企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超过80% [1] 人工智能科研创新 - 招商局集团香港狮子山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自主研发体系并推进AI+金融及AI+物流专项任务 [3] - 广东省组建100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3] - 要求完善支持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的制度机制并推动科研逻辑向数据密集-智能涌现-人机协同转变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 要求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并选准主攻方向以避免盲目竞争 [3] - 需加大增量投入并规范发展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 [3] - 引导国企基金投早投小投硬 [3] 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 - 推行分类评价和长周期评价并探索建立贡献回溯评价机制 [3] - 对承担战新产业的企业或项目设置亏损豁免期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3] 企业治理与整合 - 重视重组并购后的整合融合 [3] - 完善与战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治理结构 [3]
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20:05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及高校科技成果资源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长期布局和稳健发展 [1] - 2025年4月18日签署合伙协议,共同投资设立杭州启真开物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重点投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 [1] - 合伙企业拟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400万元,占比28% [1] - 合伙企业已于2025年4月28日取得营业执照 [1] 出资进展 - 各合伙人已完成首期实缴出资款项合计人民币4,000万元 [2] - 公司已完成认缴出资额1,400万元的实缴 [2] - 合伙企业首期实缴出资款已划入托管账户 [2] 后续计划 - 公司将持续关注合伙企业后续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打赢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这些领域国企改革将提速
新华社· 2025-06-17 12:14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企业及各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 [1]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将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2024年国企改革重中之重 [1] - 未来改革举措聚焦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及激励机制健全等领域 [1] 科技创新与原始创新机制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需健全国企推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 [2]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建立适应原始创新特点的技术路线选择、考核激励及容错机制 [3] - 推动企业提高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比重,完善技术预见与需求凝练机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 - 当前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不足是制约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痛点 [3] - 国企将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开放高价值应用场景(如人工智能)加速技术落地 [4] - 采用"揭榜挂帅"等模式强化跨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 [4]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2025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达8513亿元 [5] - 国企需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明确战新产业培育主攻方向 [5] - 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重组后的整合融合与协同创新 [5][6]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国企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6] - 边远或技术滞后地区需形成后发优势 [7] 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 - 推行分类评价机制:基础研究领域探索虚拟量化评价,应用研究领域设置合同金额等指标 [8] - 战新产业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8] - 薪酬分配向科研人员倾斜,利用工资总额特殊政策精准激励 [9] - 细化合规免责条款至场景化,明确科研人员行为预期 [9]
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17 10:06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设立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无锡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 规模达40亿元 [1] - 母基金旨在支持无锡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优化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1] 投资方式与比例限制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或直接投资项目 直接投资项目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 [1] - 产业专项母基金在产业子基金中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规模的30% [1] - 对单个直投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缴出资总额的20% [1] 重点投资领域 - 药物领域:创新药、高端原料药、中药、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 [2] - 医疗器械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等 [2] - 医疗支持性产业:科研仪器、CXO、医疗新基建、MAH平台型公司等 [2] - 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康养、医美、特医及功能食品等 [2] - AI制药领域 [2]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4]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4]
西部大开发政策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速了解!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7 09:19
鼓励类产业企业定义 - 鼓励类产业企业指主营业务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企业收入总额60%的企业 [2]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新疆篇 - 新疆篇共57条政策条目 为西部地区最多省份 与新疆"十大产业集群"战略高度契合 [3] - 重点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 储能技术 清洁能源开发 对应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 [3] - 支持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协同 [3] - 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现代煤化工产业 呼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 [3] - 支持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利用 契合绿色矿业及加工产业集群 [3] - 支持纺织服装产业 对应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3] 新疆地区税收优惠政策 - 困难地区新办企业可享受"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 [9] - 喀什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办企业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9]
北京市工商联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新华网· 2025-06-17 02:59
会议背景 - 北京市工商联举办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1]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1][3] -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严卫群主持会议 [1] 产业专委会成立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3] - 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将促进首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3] - 专委会将聚焦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支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专委会职能与目标 - 专委会需立足功能定位,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 [3] - 通过惠企政策直达、技术研发支持等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加强与政府对接,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3] 政策与合作协议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宣讲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举措 [4] - 北京市工商联与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签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协议 [4] - 北京市工商联与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战略协议 [4] 参会情况 - 全国工商联、北京市相关部门、各区工商联、专委会成员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4]
杉杉股份研发破10亿创新高 双主业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02:58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9.4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55%的历史新高 [1] 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在石墨快充负极领域批量供应6C超充动力负极、低膨胀长寿命石墨等产品,新一代超充石墨具备兆瓦级闪充能力,循环寿命突破15000圈 [2] - 硅基负极方面开发均相沉积技术,高压实硅碳负极通过海内外认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拓孔低膨胀、多孔快充等系列产品 [2] - 第四代高压密硬碳负极通过缺陷调控技术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已应用于钠电、锂电及超级电容领域 [3] 偏光片业务进展 - LCD偏光片保持大尺寸优势,中小型产品份额提升,运用低阻抗、广视角技术满足轻薄化需求 [4] - OLED偏光片实现产业化,开发大/中小尺寸产品,高雾度、低反射技术应用于终端,电视用产品稳定出货,手机/显示器产品量产出货 [4] - 车载偏光片提供低阻抗、广视角解决方案,收购LG化学SP业务带动需求增长 [5] 专利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负极材料授权专利334项,偏光片授权专利1243项,两大产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5]
新视野 |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7 00:07
新旧动能转换理论框架 - 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培育和改造推动经济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动能包括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旧动能涵盖制造业 农业等传统领域 二者呈现破立并举 协同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3] - 新旧动能转换涵盖动力机制转换 产业结构升级 制度体系重构三个维度 动力机制从资源投入转向知识 技术 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构建以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体系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4] - 需把握破与立 量与质 内与外三组辩证关系 破是破除落后产能对资源要素的锁定效应 立是建立制度创新体系 量是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内是挖掘内需潜力 外是融入全球化提升产业链地位[5] 新旧动能转换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全国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6] - 技术替代存在断层效应 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 实验室技术与产业化落地存在鸿沟 大型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0% 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制约难以创新 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6] - 2024年第三产业占比仍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有待提升 产业内部出现高端短缺与低端过剩并存现象 新动能成长速度较慢无法有效替代旧动能[7] - 区域差异呈现东强西弱 南强北弱的分化格局 东部沿海进入工业化后期 中西部处于工业化中期 旧动能依赖高碳路径 绿色转型成本较高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8] 新旧动能转换实践路径 -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全链条创新协同 构建技术加场景双向赋能机制 探索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联合体 在重点产业集群布局中试服务平台 持续推广工业云平台应用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9] - 推动要素流动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健全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化定价与交易机制 强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构建数据确权 流通 交易 安全治理体系 试点要素配置负面清单制度 建设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 实施人才飞地计划[10] - 差异化布局区域功能 东部聚焦新兴产业卡位 中部强化传统产业升级 西部承接梯度转移 打造跨区域产业协作示范区 建立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 实施链长制加分层次双轨管理[11] -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推进三提一优 减少行政干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贴息贷款 发行专项债券 设立国家级绿色转型基金 探索建立容错纠偏动态调整机制[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