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

搜索文档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1
英大证券· 2025-08-11 02:22
市场大势研判 - 上周五市场延续震荡分化格局,沪指连续两日收出十字星K线,预示多空力量短暂平衡,市场面临方向选择[3] - 沪指盘中刷新年内高点至3635.13点但冲高回落,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6%和0.38%,两市成交额1.71万亿元[7] - 市场呈现"沪强深弱"分化格局,雅下水电、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板块领涨,AI应用方向集体下跌[3][20]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杠杆资金波动风险累积,短期需防范获利盘兑现压力[4][22] 行业板块表现 周期与基建相关 - 雅下水电、水泥建材、钢铁板块反弹,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工信部推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9][10] - 风电设备概念大涨,低碳冶金、抽水蓄能等概念涨幅居前,工程机械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预期[6][10] 科技与高端制造 - 军工板块周内领涨,2025年上半年涨幅25.46%,"十四五"规划下军费预算连续五年保持7%左右增速[11] - 机器人行业年初以来涨幅超30%,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推动PEEK材料需求增长,但短期需注意回调风险[12][13] - 半导体板块受大基金三期成立及AI需求驱动,2025年全球市场预计增长15%,存储芯片国产替代逻辑强化[16] 消费与贵金属 - 贵金属板块受美联储降息及地缘冲突推动,但一年来显著上涨后建议"看多不做多"[14] - 消费电子板块受益AI产品升级,2023-2024年连续两年正收益,2025年关注业绩兑现企业[15] - 农牧饲渔板块活跃,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受政策支持力度大[17] 后市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产能出清、半导体、AI、人形机器人、医药及自主可控等业绩确定性方向[5][21] - 中期维持"震荡慢牛"判断,结构性机会需把握关税谈判、财政政策及美联储转向时点[5][21] - 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回避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标的,逢低布局政策受益板块[21][22]
为银发族安享晚年护航(新职·新知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01:48
朱干与老人体验园艺疗愈。 本报记者 杨 迅摄 泰康之家·湘园的工作人员带领老人进行音乐互动游戏。 王星懿摄 "每个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照护的重点也不一样。认知症老人要特别注意防走失,还需要移除地 面杂物,安装防护垫,用清晰标识区分功能区……"在位于湖南长沙湘江新区的泰康之家·湘园,36岁的 养老服务师朱干像往常一样,带着年轻的一线护理人员查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成为护航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养老服务师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指从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方 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服务咨询转介、实务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 员。作为从业者,朱干感叹:"职业身份的正式认定,不仅增强了我的职业认同感,更让我们有了持续 努力的方向。" 一人一策 为老人定制个性化照护计划 "李嗲嗲(湖南方言,指"爷爷"),早上好!今天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一会儿吃完早餐,可以适当走一 走哦。"迎着晨光,朱干一边查房,一边叮嘱照护人员有关注意事项。 朱干还记得,这位李姓老人刚到养老机构时,不仅需要卧床,整个人还非常惊惶、缺乏安全感、肢体活 ...
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养老金融
证券日报· 2025-08-10 16:40
养老金产品规模与市场发展 - 养老金产品规模突破2.4万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33.46% [1][2] -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扩容至297只,较一季度末新增9只,均为养老目标基金 [2] - FOF产品占个人养老金基金主导地位,212只FOF产品中包括83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和129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3] 养老金融产品表现与投资者挑战 - 工银养老2035A和嘉实养老2040五年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0.86%和23.41% [3] - FOF型和指数型产品在个人养老金Y份额中占比分别为87.3%和12.7% [3] - 投资者入市面临税优限额吸引力不足及对养老FOF收益和流动性的疑虑 [3] 养老金融创新与智能投顾 - 华夏基金推出"养老计算器",可根据生命周期自动调整投资组合 [4] - 机构需探索策略研发和产品扩充以引导投资者 [5] 养老REITs与资本布局 - 养老设施REITs项目门槛为首次发行评估净值≥8亿元,有望为养老产业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6][7] - 地方政策支持养老设施REITs发行上市,如上海和湖南 [6][7] - 苏州和廊坊分别设立10亿元康养产业基金和银发经济产业基金 [7] 银发经济投融资热点 - 投融资集中在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如养老康复机构、康复医疗器械和智慧养老设备 [7] - 养老产业需匹配"耐心资本",目前存在供需缺口 [7] 养老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政策—市场—产品"联动体系,完善税收激励和长期投资文化 [8] - 发展符合生命周期特征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需求 [8]
即将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10 13:10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聚焦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链接临床、资本、渠道与监管资源,推动医工交叉与科技创新 [1][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强调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10] 课程体系与内容 -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底层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穿越 [16] - 趋势研判: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未来布局策略 [16] - 战略落地: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含微咨询与路径解码 [16] - 创新实践:医疗产品设计思维工作坊、投融资与并购决策(含丹纳赫策略方法) [16] - **跨界融合专题**:覆盖银发经济(养老/智慧养老)、消费医疗(医美/口腔)、医疗科技(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 [17][19] 校友生态与资源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推动产学研转化与价值链融通 [9][18] - 校友活动包括每年10+场行业交流、3+场国际游学(美国斯坦福/梅奥、德国MEDICA展等)及头部企业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 [18][20][22] - 师资涵盖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临床专家(冬雷脑科创始人)、投资界人士(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等 [22][23][30] 招生与运营 - 学制1年,2025年9月开班,学费9.9万元/人(团购价8.8万元),含教材与教学服务费 [25] - 学员可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业证书并进入校友库 [25] - 往届校友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等投资机构高管 [26][30]
银发经济规模已超10万亿元 养老服务供给有很大完善空间|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0 07:54
老龄化现状与政策框架 - "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将"发展银发经济"纳入国家战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比15.6% [1] - 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且不平衡特点,区域间、城乡间差距显著 [1] - 政策框架要求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 养老服务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体系建设,强调政策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化 [3][4] 银发经济规模与结构 - 当前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预计2035年占国民经济比重达20% [8] - 传统认知低估老年人消费潜力,需求洞察存在不足 [6] - 供给端以中小企业为主,面临金融支持不足和政策扶持欠缺问题 [7] - 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涵盖衣食住行、健康、文娱等领域 [8]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AI与机器人应用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提升服务效率 [9] - 生命科学领域抗衰老药物研发与疗法存在重大发展空间 [13] - 老年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配套保险制度滞后 [11] - 高等教育资源需下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老年教育融合 [12] 养老金融与保障体系 - 个人养老金账户达7000万但规模有限,多支柱体系是改革方向 [1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养老再贷款工具,需解决小微企业抵押品不足问题 [17] - 养老金融需平衡资金安全性与回报要求 [17] 中国养老模式特点 - 区别于西方政府补贴或市场化模式,强调调动国有经济和社会资源 [15] - 传统家庭养老仍有发展空间,需政策支持强化家庭功能 [16] - 可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等创新方式 [16]
适老化3万亿“蓝海” 如何得先手 上海推出专项平台 今年“开源”后迅速扩容 企业涌入“爆单”频频
解放日报· 2025-08-10 01:37
行业概况 - 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服务商数量从首批10家激增至59家,最新批次新增35家 [1] - 某沪上知名家装企业上线第一周即收到200多个咨询单,成交30多单 [1] - 专业机构推算适老化改造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 [1] 市场需求 - 我国有1.4亿套住宅亟需适老化改造,"人老"叠加"房老"使得改造成为紧迫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4] - 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群体出现功能需求梯度,倒逼服务供给从单一性迈向多元化 [2] - 越来越多家庭倾向于在老人步入高龄前实施"全屋适老化改造"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适老化改造从简单的安装扶手发展为多种安装包供选择,如"浴改淋"、"智能家居"等 [2][3] - 上海百姓装潢为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包括全屋扶手、定制厨房操作台、遥控升降架等 [3] - 人工智能应用如陪伴型桌面机器人UnyBan,具备AI语音交互、情绪监测、专属音乐创作等功能 [3] 企业动态 - 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将适老化改造列为主营业务之一,组建专业团队并加入服务平台 [2] - 部分企业能维持10%至15%的微薄利润,但有企业陷入"做一单亏一单"困境 [7] - 保利置业在浦东金爵公寓进行高频"微改造",包括无障碍通道、防滑铺装、LED灯等 [6] 政策支持 - 上海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布政策,针对沪籍老年人的适老化改造补贴最高提升至5000元/户 [8] - 专家建议通过税收减免、平台渠道建设等政策扶植行业 [8] 市场挑战 - 市场上存在"伪适老化"产品,如操作烦琐的智能马桶、影响轮椅使用的操作台等 [4] - 老人普遍生活节俭,定制化产品因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较高 [8] - 部分老人意识不到自身需求,需通过社区主动推广 [9]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11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养老服务方式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 [1] 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4%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增长22.6%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增长18% [1] - 健康消费增速亮眼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2.2%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5% [1]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增长26.2% 体育健康服务增长23.9% 文化娱乐活动增长20.7% 反映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 [1] 供给端表现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长40.9%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增长14.1%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增长8.8%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增长14.7% 康复辅具制造增长12.1%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增长6.9% [1]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
人民日报· 2025-08-09 21:43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在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 养老服务方式和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 [1] -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 反映出从"养老"转向"享老"的趋势 悦己属性显现 [1] 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_4%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增长22_6%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增长18% [1] - 健康消费增速亮眼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2_2%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_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_5% [1]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增长26_2% 体育健康服务增长23_9% 文化娱乐活动增长20_7% [1] 供给端表现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_9%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增长14_1%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增长8_8%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_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增长14_7% 康复辅具制造增长12_1%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增长6_9% [1]
朱啸虎:未来5到10年,中国还有三个巨大的时代红利
创业家· 2025-08-09 10:45
中国未来5-10年的时代红利市场 - 初老人群:每年新增2000万退休人口,具备高消费能力和意愿,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2][3] - 养宠物人群:宠物被当作家庭成员,每月消费支出可观,宠物经济持续增长 [4][5] - 零售业态连锁化:中国线下连锁化比例显著低于美国、日本和香港,存在结构性机会 [7][8] 日本消费市场的借鉴意义 - 日本消费品牌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景下仍能孕育行业领军企业,如无印良品、7-11、资生堂等 [9] - 日本市场是中国消费变迁的"预演场",其产品哲学和零售模型对中国未来10年消费演化具有预示性 [14] - 学习日本品牌"不倒"的三大核心思想:供应链驱动PB产品、细分大单品迭代、定义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 [15] 供应链驱动的PB产品案例 - 神户物产:通过全球350家工厂的制售一体化PB商品+低折扣业态,实现1000+家门店和200亿规模 [15] - 7-11:利用全日本门店数据指导供应链开发,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PB产品 [15] - Nitori:采用汽车供应链标准管理家具供应链,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 [16] 细分大单品迭代策略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升维至酱油文化,开发2000种SKU,跨越380年历史 [23][25] - 资生堂:通过品牌分层守住高端市场,同时挖掘下沉市场的高性价比需求 [16] 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的变现 - 万代:开发具有"玩乐"和"上瘾"元素的商品,累计销售335万件玩具 [28] - 无印良品:洞察泡沫经济后需求,重新定义无logo平价商品,缔造成长奇迹 [28] 日本游学行程亮点 - 核心课程:涵盖7-11的零售战略、神户物产的SPA模式、资生堂的分层需求满足等 [19][22][23] - 企业参访:包括7-11日本一号店、龟甲万酱油工厂等实地考察 [21][23] - 导师阵容:朱啸虎、7-11前CIO碓井诚、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等 [6][19][28]
一群60后,盘活养老机器人
虎嗅· 2025-08-09 05:54
银发经济与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 - 中国老龄化加速,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 - 银发族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营养保健品消费增速达全年龄段10倍,生活服务类消费同比增长超1.6倍[9][10] - 失能人口规模2023年达4654万,预计2030年将达1亿,而养老护理员缺口高达550万人[12] 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潜力 - 方正证券预测2030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15] - 产业链形成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生活照护、情感陪伴四大核心场景,2023年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2%[22] - 四大场景相互融合,例如上海"AI+养老"项目结合健康监测与情感陪护功能[28]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工信部要求2025-2027年居家养老机器人完成200户家庭应用验证[16] - 上海计划2027年具身智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对医疗护理机器人示范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17] - 多地推出补贴政策,如浙江对外骨骼机器人补贴30%(单件最高3000元),西安对养老机构科技产品补贴30%[30] 企业布局与产品创新 - 傅利叶智能推出交互陪伴型人形机器人GR-3,从医疗康复拓展至情感陪护赛道[2][4] - 传统制造巨头(海尔智家、新时达)与科技企业(伟思医疗、深圳乐聚)加速布局[20][21] - 产品覆盖外骨骼、康复训练、护理机器人等多品类,技术向柔顺运动、多模态感知方向发展[17][25][26] 应用场景与用户群体 - 军休干部(26.7万名)居家养老需求推动智能化改造,国家加快适老化设施建设[34][35] - 首批试点集中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家庭三大场景,头部养老院批量引入加速规模化[32] - 情感陪护机器人集成语音交互、用药提醒等功能,缓解老年人孤独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