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为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中国经济表现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3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保持在5% [2]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出口同比激增75.2%,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投入最多 [3] - 中国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努力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产品价格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展现出经济坚强韧性与蓬勃活力 [2] 国际贸易与合作 - 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3] - 中国加入并积极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与东盟国家等区域国家的贸易关系 [3]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改善共建国家基础设施水平,带来切实发展机遇 [3] 区域多边合作 - 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联合国框架、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二十国集团机制等多边平台加强对话交流 [4] - 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降低关税,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
杨澜送祝福!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等你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0:48
近日,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担任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形象大使,并为论坛送上 祝福。杨澜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ESG理念恰恰为这种全面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 径。 ESG早已不是企业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是决定生存权的必答题。性别平等、多元包容亦是ESG理念中 社会责任的重要内涵,社会公众人物也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的第三届21世纪"活力 ·ESG"创新论坛即将在上海浦东开幕。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交汇点,本届论坛以"智 启新程,共筑未来"为主题,聚焦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杨澜曾在2023年担任21世纪"活力·ESG"论坛社会责任大使,至今深耕女性赋能领域十余年,在提升女 性精神追求、推动女性领导力、鼓励绽放"她"力量方面作出了突出的社会贡献。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邀你来,共议高质量发展蓝图(点击报名参 会)。 ...
2025年西部能源化工与生态环境学术会议召开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01: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克拉玛依校区党委书记兼校长李军指出,当前,西部能源化工产业正处于 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既要起到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压舱石"作用,又要全力守护好脆弱的生态环 境,这无疑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 会上,刘忠范、贺泓、张锦、徐春明、曾宏波、杨涛6位院士和胡杰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展现了最新研 究成果,为西部能源化工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多种路径。 本次会议共设9个专题分论坛,涵盖了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面向未来的低碳变革以及对生态环境 治理的核心关切。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西部能源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关乎国家战略的 重要课题。日前中国化工学会于克拉玛依市召开的"2025年(第二届)西部能源化工与生态环境"学术会 议,聚焦绿色能源化工与生态环境修复,为破解这一难题搭建了极为重要的交流平台。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在致辞中指出,西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 相对脆弱、水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有限等严峻挑战。"富煤、贫水、生态弱"的区情,决定了发展绿色 能源化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是西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然 要 ...
最新GDP公布!全国60强城市洗牌:宁波第11,泉州退至23,芜湖59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00
中国城市GDP60强榜单核心观点 - 区域经济格局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呈现新态势,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绿色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版图的核心变量[1] - 头部城市与腰部城市竞争加剧,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成为决胜关键[1] - 长三角城市群表现亮眼,苏州以7.82%增速稳居第六,杭州、南京双双突破万亿[1] - 宁波以653亿增量超越天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3%,占GDP比重提升至8.7%[3] - 泉州传统产业占比超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仅5.8%,面临转型升级阵痛[11] - 芜湖首次跻身60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47%[15] 头部城市竞争格局 - 上海、北京GDP超2.5万亿领跑全国,深圳首次突破1.8万亿[1] - 苏州GDP达13002.35亿元,增速7.82%[5] - 杭州GDP11302.72亿元,增速11.5%;南京GDP9179.18亿元,增速6.64%[5] - 成都GDP12108.21亿元,增速8.57%;武汉GDP10592.8亿元,增速6.19%[5] 新兴城市崛起案例 - 宁波GDP8860.97亿元,增量653亿,工业投资增长率18.9%领跑长三角[3] - 前湾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半年产值突破800亿元[3] - 芜湖GDP2595.62亿元,创新投入强度达3.2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年增61%[15] - 中国视谷、航空港区等四大创新载体集聚23家上市企业[15] 区域经济发展亮点 - 金华市GDP增速17.29%,增量509.55亿元[6] - 温州市GDP增速12.42%,增量533.89亿元[6] - 沈阳市GDP增速10.76%,增量416.93亿元[6] - 呼和浩特市GDP增速11.72%,增量219.03亿元[9] 传统产业转型挑战 - 泉州GDP增速7.29%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11] - 纺织鞋服、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超六成[11] - 外贸依存度高达58%,受跨境电商和RCEP重构双重压力[11]
第六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10 09:07
行业活动与签约项目 - 第六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霍林郭勒市举办,主题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赋能全面绿色转型",200余位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1] - 大会成功签约7个重点项目,包括年产60万吨新型预焙阳极、年产10万吨高端铝箔、车用PACK电池等,涵盖铝后精深加工等多个关键领域,总投资达83亿元[1] - 签约项目将为霍林郭勒市铝工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1] 区域铝产业发展 - 霍林郭勒市煤炭资源储量丰厚,铝产业链协同发展,正由传统"煤电铝"向"绿电铝"深度转型[1] - 该市是内蒙古选定的"千亿级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示范区"[1] 活动背景 - 大会是第十三届内蒙古"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内容之一[1] -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霍林郭勒市高新铝基新材料产业协会承办[1]
气候变化威胁能源安全,如何应对和评估
第一财经· 2025-08-10 04:07
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 -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前瞻性挑战,深刻影响能源安全、社会稳定及利益风险分配 [2] - 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1.2℃,未来5年有极高概率突破1.5℃临界值 [3] - 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3] - 极端气候风险指数每上升1单位,总发电量将显著下降,其中风电受风速变化影响最大,火电、水电亦受极端温度和降水冲击 [4] 能源系统转型策略 - 能源系统需从"被动恢复"转向"主动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韧性,例如水上太阳能电站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降低极端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3] - 构建气候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跨区域应急物资调配 [4] - 优化能源多元供给,推动风光水火协同 [4] - 建立极端气候下电力市场应急机制 [4] - 创新气候金融产品,如碳资产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等,为能源韧性建设提供支撑 [4] 全球发展指标体系创新 - 现有全球发展指标体系(如SDGs)存在目标间矛盾、数据缺失与更新滞后、对现实问题回应不足等局限 [5] - 提出综合发展目标(CDGs)新框架,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为核心目标,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 [5] - CDGs需强化自然资本纳入核心指标,关注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环境要素 [5][6] - 增加空间维度分析,利用卫星数据等技术细化区域发展差异 [6] -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建模分析2100年可再生能源需求 [6]
活力中国调研行|陆海生金!浙东沿海绘就“青蓝交织”生态画卷
新华社· 2025-08-09 01:03
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利用 - 海洋废弃塑料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丝巾、背包、运动鞋等生活用品 [1] - 浙江台州涌现专门从事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处理的企业,如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1] - 海洋塑料废弃物通过"蓝色循环"路径实现高价值转化,形成渔民赚钱、企业有动力的良性循环 [3] 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 浙江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蕴藏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和盐差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4]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利用海水涨退潮动能发电,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等效减少3132吨标准煤,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5][7] - 该工程攻克高效涡轮设计、海洋防腐等核心技术,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7] 港口绿色智慧转型 - 宁波舟山港实现岸电设施供电、桥吊远程操控、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智慧运营 [7] - 梅山港区形成"远控桥吊+自动化龙门吊+无人驾驶集卡"的自动化作业集群 [8] - 港区已实现5台风力发电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累计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千瓦时,绿电消纳超1550万千瓦时 [10]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覆盖率100%,集卡电动化率达53%,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比例达88% [10]
近八成上市煤企披露ESG信息,数字化成多家企业减碳帮手
新京报· 2025-08-08 10:33
ESG信息披露进展 -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规范性、主动性和覆盖面显著提高 截至2025年5月底 28家公司独立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7家公司嵌入年报披露 披露率达79.55% 较2024年增长21.41个百分点 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创新高 [1] -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改善 A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4.55% 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6.82% BBB级占比由2024年11.8%提升至2025年38.64% [1] 企业减碳目标 - 中国神华将2021-2030年定为碳达峰阶段 中期目标是2030年范围一、二的碳排放总量比2020年控制在增加70%之内 目前实现进度为比2020年增加47.8% 公司以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 推进全产业链碳达峰行动 [2] - 兖矿能源提出短期目标是2025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减排70万吨 长期目标包括2030年清洁能源利用占比相较2020年提高至10%以上 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2] 数字化助力转型 - 华阳股份提前3年在山西实现所有生产矿井智能化 下属一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通过技术改造 全员人均效率达到1392.91吨 同比提高249.52吨 [3] - 陕西煤业建新煤化公司搭建节能环保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实现生态环保及能耗数据的聚合、建模和分类存储 构建全面的节能环保监管体系 [3] - 中国神华2024年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 提升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水平 建立供应链大数据平台 实现对供应链数据的深度分析 [3] ESG战略价值 - ESG评级不仅是合规要求 更是链接资本、管理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战略工具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尚有提升空间 [4] - 率先完成ESG能力建设的煤炭企业 将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使命中 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4]
202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TOP20都有谁?
搜狐网· 2025-08-08 09:17
行业调研概况 - 南方周末202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覆盖620家样本企业并评选300家上榜企业 [1] - 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第一 互联网科技行业腾讯控股第一 家电行业海尔智家第一 光伏行业阳光电源第一 [1] 家电行业政策背景 -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家电纳入重点改造领域 要求2025年家用制冷设备中高效节能产品占比达60% [2] - 家电行业因产业链长/能耗高/产品使用周期长等特点成为节能减排关键领域 [2] 市场消费趋势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25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节能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词 绿色低碳消费势走强 [2] - 市场力量促使企业将社会责任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2] 企业披露情况 - A股10家白色家电上市公司中8家披露2024年ESG报告 披露率达80% 高于A股45.7%的平均水平 [2] 头部企业实践案例 - 海尔智家形成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减碳路径 [3] - 麦浪冰箱实现一天不到一度电 上市三个季度销量超70万台 [3] 行业发展趋势 - 家电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造价值 [4] - 头部企业为行业树立标杆 推动社会责任成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底层逻辑 [4] - 政策引导与市场选择双重作用将推动社会责任进一步融入企业运营核心 [4]
农业转型金融的“宜春探索”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农业转型金融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9月启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 选定浙江 江西作为首批试点省份 [1][2] -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8月11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明确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 [2] -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制定实施方案 宜春市分行具体推动农业转型金融工作 [2] 宜春市转型金融实施举措 - 建立动态转型项目库 通过多维指标筛选重点项目 当前入库项目达10个 涉及贷款余额2.62亿元 [3] - 采用"自核算+第三方核算"双轨模式 第三方机构认证恒顶食品公司项目年减排14.3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4] - 创新"碳减排挂钩贷+支小再贷款"等金融产品 高安农商银行为金雉食品公司下调利率86个基点 节省融资成本12.7万元 [5] - 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安排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 为金雉食品匹配280万元再贷款额度 为恒顶食品争取政府奖补5万元 [6] 转型项目具体成效 - 奉新隆斌农业机械合作社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肥项目被纳入智慧农业转型项目库 [3] - 交通银行为恒顶食品提供3500万元贷款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年减少2000吨标煤使用 认证后利率由3.2%降至3.1% [4] - 金雉食品建设有机肥生产线 年减排714.15吨碳排放 年产有机肥1.2万吨 年产值达720万元 [5] 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 - 恒顶食品将低碳转型纳入长期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7] - 建立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企业三方协同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和技术落实共同推动转型 [7] - 建议设立农业转型金融专项基金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 [8] - 提出制定《农业低碳转型规划书》模板 培育本地第三方专业机构 加强碳核算资质互认 [9] - 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 通过内部培训 高校合作和人才引进提升转型金融服务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