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

搜索文档
今日新闻丨全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万台!长安汽车发布天枢智能品牌!新款阿维塔07开启预售!
电动车公社· 2025-09-05 16:29
长安汽车天枢智能品牌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天枢智能品牌 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大领域提供62项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96个功能场景 [2][4] - 驾驶辅助采用端到端技术实现预判性驾驶 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交互式领航辅助 具备黑夜逆光AEB等主动安全功能 [6] - 座舱系统全面融入AI技术 首发App Agent功能实现全链路服务执行 包含交互/音响/显示/智联/健康五大模块 [8] - 底盘系统通过六域协同控制提升极端场景响应能力 涵盖纵向/横向/垂向控制 [9] - 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计划2028年量产人形汽车机器人 2030年拓展家庭服务机器人 [9] - 规划飞行汽车产业 2026年发布首款载人产品 2028年量产交付 目标2035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9] - 探索无人商用场景 包括无人物流车/清扫车/农机等 计划2027年实现无人物流车全栈自研 [11] 问界M7预售表现 - 全新问界M7开启预售1小时内小订突破10万台 预售价28.8-38.8万元 [12][13][14] - 车身尺寸全面升级 长宽高5080/1999/1780mm 轴距3030mm 较老款加长210mm [17] - 搭载16.1英寸3K中控屏/AR-HUD/流媒体后视镜等配置 支持华为ADS 4辅助驾驶 [19] - 增程版最大功率392kW CLTC纯电续航315km 综合续航1465km 纯电版最大功率387kW 续航710km [21] - 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配备双腔闭式空悬 [21] 阿维塔07产品升级 - 新款阿维塔07开启预售 24小时内收获1万台小订订单 [22][35] - 全系升级华为ADS 4和鸿蒙座舱5 标配双零重力座椅/25扬声器音响/电吸门等配置 [28] - 增程版搭载39.05kWh电池 CLTC续航195km 新增长续航版搭载52kWh电池 纯电续航333km [31] - 纯电版采用800V碳化硅平台 四驱版前后电机功率188/252kW 匹配82.16kWh电池 续航650km [33] - 支持5C超充技术 30-80%补能时间10分钟 [31]
铂力特跌2.05%,成交额1.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98.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2: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73.95元/股 总市值200.97亿元 成交额1.87亿元 换手率0.9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98.78万元 特大单买入479.93万元(占比2.57%)卖出2670.96万元(占比14.28%) 大单买入4820.74万元(占比25.77%)卖出5028.49万元(占比26.8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8.08% 近5日下跌7.18% 近20日上涨10.13% 近60日上涨20.28% [1] 龙虎榜与股东情况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3日净买入5312.62万元 买入总计2.54亿元(占比20.01%) 卖出总计2.01亿元(占比15.82%) [1]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1万户 较上期增加27.74% 人均流通股20,671股 较上期减少21.7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归母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67.7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51.70万元 [3] 业务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 收入构成: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52.01% 3D打印设备及技术服务41.14% 3D打印原材料6.8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3D打印、无人机、航天军工、机器人概念、飞行汽车等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639.12万股 较上期减少181.79万股 [3]
比亚迪高管自曝曾在德国月销量不到百台,被嘲讽给中国品牌丢人;携程发布全员通知免审批居家办公;曝哈啰强制穿「司服」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9-03 00:35
苹果eSIM技术推进 - iPhone 17系列在欧盟地区取消实体SIM卡槽 迈入无卡时代 苹果授权经销商员工需在9月5日前完成eSIM相关培训 [4] - 国行版iPhone 17系列中仅iPhone 17 Air支持eSIM 标准版 Pro版和Pro Max版保留实体SIM卡槽 [4] - 苹果将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召开新品发布会 并停售iPhone 15 iPhone 15 Plus iPhone 16 Pro iPhone 16 Pro Max四款机型 [4][5] 比亚迪海外市场进展与研发投入 - 比亚迪2022-2023年在德国月销量不足100台 遭自媒体嘲讽 后获全球最大租赁公司Sixt的10万辆六年期订单 [8] - 当前在泰国 印尼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亚太市场实现所有品牌销量第一 在巴西建厂 欧洲主流市场月销量从不足100台提升至3000台以上 [8][9] - 2023年以302万辆销量位列全球车企第九 2024年销量427万辆升至全球第五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为A股研发投入最高企业 [9][21][22]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 携程自2025年9月1日起对产研序列员工试点取消居家办公审批环节 申请后系统自动通过 政策覆盖国内已转正技术及产品技术员工 [9] - 携程混合办公政策自2022年推行以来 已有70%员工参与 累计在家办公64万人次 旨在促进工作生活平衡和信任文化 [10] - 哈啰被曝强制要求员工每周一穿新文化衫 遭网友吐槽设计难看 法律上公司可要求穿工服但无权因未穿而罚款 [10][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蔚来目标2025年四季度实现月交付5万台 乐道L10和全新ES8需求超预期 L90计划10月达1.5万台月产能 ES8计划12月达1.5万台月产能 [14] - 蔚来2025年二季度交付7.21万台 同比增长25.6% 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 综合毛利率10% 现金储备272亿元 三季度交付指引8.7-9.1万台 营收指引218.1-228.8亿元 [15] - 沃尔沃V90旅行车将于2025年9月下旬停产 无直接继任车型 CEO确认正考虑全面放弃旅行车车型 因消费者转向SUV [36]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 - AI岗位招聘薪资下限均值达4.7万元/月 上限均值7.8万元/月 顶尖高校应届博士年薪近200万元 部分实习生日薪4000元 [26] - 腾讯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 基于DeepSeek-V3构建 WebWalkerQA基准测试pass@1得分71.47% GAIA文本子集准确率72.8% [27]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强调Optimus机器人业务占公司未来价值约80% 目标大规模生产机器人替代人力 实现生产力指数级增长 [33][35] 企业投资与收购活动 - 京东以每股4.60欧元现金要约收购欧洲零售巨头CECONOMY 估值22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180亿元 为刘强东国际化战略重要布局 [13] - 京东同期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并推出两个"百亿千品"计划 带动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和引入1000个海外品牌 [14] - 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开始试运营 车型Model A为纯电动 可载两人飞行170公里 售价30万美元 约214万元人民币 已获3300份预订单 [29][30] 科技行业人事与业务调整 - 极氪前副总裁朱凌调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运营负责人 负责产品战略及项目管理 向亚太区负责人袁小林汇报 [23] - 苹果机器人首席AI研究员张健跳槽至Meta 基础模型AI团队三名研究人员加入Anthropic和OpenAI 自2025年1月起至少十余名AI专家离职 [38][39] - 网易关闭美国T-Minus Zero游戏工作室 联合创始人称因资金问题 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9月 曾开发基于科幻IP的第三人称线上动作游戏 [24] 操作系统与用户体验 - 小米澎湃OS 3首批Beta推送 新图标设计被用户吐槽太像iOS 26 官方回应可切换至经典版本 [18] 行业竞争与市场策略 - 京东 盒马 美团在线下折扣超市领域展开竞争 京东在河北涿州和宿迁开设折扣超市 宿迁单日接待顾客超30万人 盒马更名"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开17家新店 美团"快乐猴"全国首店在杭州开业 [20] - 快递行业在浙江 广东等核心区域涨价 反内卷政策推动单票均价回升 国家邮政局召开座谈会治理内卷式竞争 [25][26] 企业法律行动与品牌维护 - 比亚迪诉自媒体"龙猪-集车"一审胜诉 获赔201.87万元 被告需赔礼道歉并删除侵权言论 比亚迪品牌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本周将再起诉一批黑媒体 [15][16]
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在机场试运营,无外露螺旋桨,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214万元一辆,只能乘坐两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7:31
公司产品进展 - 公司研发的飞行汽车Model A已与两家机场签约并开始试运营[1] - Model A采用无外露螺旋桨设计 配备四个车轮和球形车舱 造型贴合传统汽车[1] - 车辆具备垂直/水平起飞能力 可搭载两人 满电状态下水平飞行距离达177公里 地面行驶距离达322公里[1] - 产品售价为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3万元)[1] 公司研发历程 - 公司已致力于飞行汽车研发约十年 2017年向投资人蒂姆・德雷珀展示原型机[4] - 获得Draper Associates提供的300万美元种子资金[4] - 获得SpaceX的投资支持[6] 产品规划 - 公司正在研发第二代飞行汽车Model Z 预计起售价35000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6] - Model Z计划于2035年正式发布[6]
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在机场试运营 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 214万元一辆 只能乘坐两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7:2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研发的Model A飞行汽车已与两家机场签约并开始试运营[1] - Model A采用无外露螺旋桨设计 拥有四个车轮和球形车舱 支持垂直或水平起飞 最多搭载两人[1] - 车辆满电状态下水平飞行距离达177公里 地面行驶距离达322公里 售价30万美元(约214.3万元人民币)[1] - 公司第二款车型Model Z预计起售价3.5万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 计划于2035年发布[6]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已从事飞行汽车研发约十年 2017年向特斯拉和SpaceX早期投资人Tim Draper展示原型[4] - 获得Draper Associates提供的300万美元种子资金[4] - 获得马斯克创立的SpaceX投资[6] 行业动态 - Model A于2023年北美国际车展正式亮相 外观设计与小鹏、广汽等品牌飞行汽车存在显著差异[1]
广电计量跌2.02%,成交额4806.6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6.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21.31元/股,成交额4806.68万元,换手率0.41%,总市值124.2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6.36万元,大单买入占比7.13%(342.71万元),卖出占比15.17%(729.0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3.05%,近5日下跌2.78%,近20日上涨22.97%,近60日上涨29.23% [1]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13日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94万户,较上期减少13.47%,人均流通股18,011股,较上期增加13.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31.90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54.01万股 [3] - 新进股东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356.41万股(第六大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69.15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加50.24万股 [3] - 新进股东惠升惠泽混合A持股222.67万股(第十大股东),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及金鹰科技创新股票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0.0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9731.58万元,同比增长22.11% [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2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7亿元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计量服务、检测服务及检测装备研发,专业技术服务业收入占比94.7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概念板块包括特斯拉、飞行汽车、专精特新等 [1] - 成立于2002年5月24日,2019年11月8日上市,注册地址为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创运路8号 [1]
双一科技涨2.01%,成交额1.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8.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7
股价表现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1%至36.57元/股 成交1.89亿元 换手率4.74% 总市值60.4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3.26% 近20日上涨47.70% 近60日上涨60.18% 近5日下跌2.06%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8.6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4.18% 大单买入占比21.66% [1] 资金动向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5日净买入2.71亿元 买入总额4.45亿元占比26.60% [2] - 股东户数2.20万户较上期减少4.32% 人均流通股5030股增加4.5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4.57% 归母净利润9987.03万元同比增长324.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24.89万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复合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风电配套类占比43.25% 非金属模具类39.89% 车辆覆盖件类14.39%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 概念板块包括PEEK概念/3D打印/飞行汽车等 [2]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0年3月6日 2017年8月8日上市 位于山东省德州市 [2]
英搏尔涨2.06%,成交额1.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0.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股价32.25元/股,涨幅2.06%,总市值84.80亿元,成交额1.49亿元,换手率2.5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81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5.23% (777.47万元) 卖出占比5.68% (845.2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2.98% (3418.55万元) 卖出占比24.15% (3591.59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8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78%、11.51%、13.15% [1]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股东户数2.46万户,较上期减少3.15%,人均流通股7476股,较上期增加3.2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90.48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60.58万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33.75%,归母净利润3713.27万元,同比增长6.96% [2] 机构持仓变动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A(016386)持股659.78万股,较上期减少194.84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4] - 华安系基金集体增持:华安创新混合(040001)增持40.36万股至236.29万股,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A(040015)增持29.39万股至230.27万股,华安成长先锋混合A(010792)增持5.83万股至143.84万股 [4] - 华安制造升级一年持有混合A(014007)新进172.97万股,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4]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电动车辆关键零部件,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飞行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及小鹏汽车概念 [1]
奇瑞终获上市「通行证」,尹同跃21年资本长跑将结束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11
上市进程 - 中国证监会批准奇瑞汽车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同时18名股东拟将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H股流通 [2]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次备案完成意味着境内监管环节已通过 仅剩港交所最终流程 [3] - 奇瑞IPO历程长达21年 自2004年首次启动后经历7次折戟 2020年通过引入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完成增资扩股 募集资金超百亿元 优化股权结构后重新锁定港股市场 [11][13] 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 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共同打造智界品牌 该品牌被列为第一战略优先级 所有资源向其倾斜 [3] - 2025年上半年智界品牌累计销售44,929辆 同比增长165.3% 新款R7与S7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5000辆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汽车55万辆 海外销量占比达47% 稳居中国车企出口冠军 同期新能源汽车销售35.9万辆 同比增长98.6% [8] - 公司布局具身智能和飞行汽车领域 墨甲机器人已在马来西亚4S店投入使用 [8]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突破1821.5亿元 销量增速达32.8% [8] - 港股上市募资将投向乘用车产品组合扩张、下一代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生产设施升级 [5] - 市场预测上市后估值可能超过1000亿元 该估值反映现有业务实力和技术积累及全球化战略的长期预期 [10] - 公司设2025年销售330万辆、营收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 若达成将成为继比亚迪、吉利后第三家全球前十中国车企 [14] 行业意义 - 港股上市打开全球化融资通道 提升品牌国际曝光度 强化海外业务布局 [5][6] - 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安排彻底解决历史股权流动性问题 参考东风集团岚图分拆案例 有望实现估值重构并向科技型企业估值逻辑切换 [6] - 2025年外资重返港股市场 主权财富基金对新能源赛道配置需求上升 公司恰逢港股汽车板块估值洼地窗口期 [6]
小鹏汽车-W午后跌幅扩大逾8% 全新小鹏P7售价21.98万起
智通财经· 2025-08-28 06:02
股价表现 - 股价显著回吐 午后跌幅扩大逾8% 截至发稿跌8.27%报84.85港元 成交额21.14亿港元 [1] 新产品动态 - 全新P7于8月27日正式上市 售价21.98-30.18万元 [1] - 全新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 [1] 业务进展 - 新车周期开启 对外合作及内部改革进度超预期 [1] - 机器人及飞行汽车业务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增程平台或将显著扩容目前各车型销量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营业收入由959亿元至814亿元 [1] - 上调2026年营业收入由1172亿元至1292亿元 [1] - 上调2027年营业收入由1355亿元至1660亿元 [1]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4亿元至-18亿元 [1] - 下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28亿元至24亿元 [1] - 上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由47亿元至64亿元 [1] 行业环境 - 2025年行业竞争加剧 [1] - 2026年新产品推出较多导致费用上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