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的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双周报:买断式逆回购靠前操作,系列育儿补贴措施出台-20250808
华创证券· 2025-08-08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多项政策出台,涵盖育儿补贴、财政、货币、金融监管、房地产和关税等领域,旨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产业发展和优化市场环境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基调 - 出台育儿补贴及生育支持措施,包括每孩每年 3600 元补贴至婴幼儿 3 周岁,2025 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今年初步安排财政预算 900 亿元,秋季学期预计惠及 1200 万人,财政增支 200 亿元 [11][16] - 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落实存量财政、货币政策,财政强调落地显效,货币延续适度宽松,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2]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8000 亿元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 7350 亿元基本下达,第三批 690 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 月将下达第四批 690 亿元,发改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3] 财政政策 - 用好用足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偿债备付金制度防范风险,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17] - 8 月 8 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自然人每月不超 10 万元额度可免征至 2027 年底 [18] -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案例,内蒙古退出、宁夏符合退出高风险地区名单 [18][19] 货币政策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会同财政统筹国库管理和国债发行兑付,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融资成本下行 [21] - 央行等七部门发文支持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 [22] - 8 月 8 日开展 7000 亿元 3 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月 3M 到期 4000 亿元、6M 到期 5000 亿元,月中或有 6M 品种第二笔操作,体现货币财政协同 [23] 金融监管 -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普通险降 50BP 至 2.0%,分红险降 25BP 至 1.75%,万能险降 50BP 至 1.0%,部分保险公司 8 月 31 日 24 时起不接受超此利率产品投保 [25] - 第二批 12 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费率与产品收益挂钩,持有一年后赎回按业绩分三档费率,一年以内赎回按基准档 [26] - 国泰君安资管启动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公司名称将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6] 房地产政策 -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9] - 哈尔滨提高“以旧换新”购房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 20%,北京加大对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昆明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 [30] - 上海今年计划启动 25 个城中村改造,约 400 亿元政府专项债用于“两旧一村”等项目,部分城市“非居改租”取得进展 [31][32] 关税政策 - 中美第三轮谈判推动美方对等关税 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 90 天,降低出口不确定性 [34]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确定多国“对等关税”,税率 10% - 41%,8 月 7 日起实施 [35] - 美自 8 月 1 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 50%关税,8 月 6 日宣布对芯片和半导体征约 100%关税,美国制造则免 [35]
聚焦中央政治局会议|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42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本次会议凸显党中央对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等一系列紧迫任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对于"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局面指明了重要方 向。 今年上半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政策应对得当,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 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向好,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绩单。 宏观政策是护航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下一步政策方向,会议作出安排——"保 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工作重点将集中于政府债券的发行与使用上。"连平表示,下半年,政府债券 发行尤其是国债发行节奏将持续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加快落地,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若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侧重于落实 好存量政策,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政策效果。例如,加快各类资金拨付和使用,调整年初预算安排的结 构,优化预算额度在各省之间的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等。 责任编辑:袁浩 中国民生银行 ...
财政部:及时启动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31
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 同比下降2.3% 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2.2% [1] - 特殊因素包括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及2023年减税政策翘尾减收影响 [1] - 一季度税收收入49172亿元 同比下降4.9% 扣除特殊因素后保持平稳增长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08亿元增长3.7% 教育支出10436亿元增长2.5% 城乡社区支出5614亿元增长12.1% 农林水支出5185亿元增长13.1% 住房保障支出2049亿元增长7.8% [2] - 财政支出进度达预算24.5% 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进度30.7% 城乡社区支出进度26.2% 卫生健康和交通运输支出进度均为25.1% [2] 政府债券发行安排 - 将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发行工作 科学设计期限匹配项目周期 [3] - 统筹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节奏 加强中央与地方资金统筹 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 [3] - 指导地方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 优化政府投资力度 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3] - 2024年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新增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 包括独立新型储能和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4] - 将保障性住房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增强专项债券撬动作用 [4] 财政政策支持方向 - 实施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 培育产业链配套专家 [5] - 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首批20个左右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 推动智改数转网联 [6] - 启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支持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高等级航道数字化改造 [6] - 实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 支持24个省份70个左右试点县挖掘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6] - 支持大中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开展地下管网改造 补链强链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 [6] 储蓄国债调整计划 - 密切关注储蓄国债供需变化 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4] - 研究调降单人购买限额 扩大储蓄国债惠及投资者范围 [4]
超长期特别国债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提升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3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概况 - 首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于5月20日开始计息 票面利率2.57% 发行总额400亿元 全场认购倍数3.9倍 边际认购倍数382.6倍 体现投资者高度认可 [1] - 第二期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24日公开招标发行 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1][5] 政策定位与战略意义 - 党中央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发行规模达万亿元级别 资金投向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城乡融合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 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领域 [3][5] 经济效能与资金配置 - 缓解国家财政短期压力 通过专项支持"两重"建设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 - 扩大总需求 直接为政府提供更多财政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提振市场信心 转换为企业与居民收入 增强经济活动活跃度 [3] -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新质生产力支持作用 -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供给 解决基础研究领域资金规模大 周期长的问题 促进高科技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 [6] - 成功投资项目可作为示范案例 吸引社会资本跟进 形成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参与的良性循环 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6] - 通过促进人才 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生产力布局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7] 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 - 国际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超长期国债作为财政融资手段 如日本用于再融资及养老金支出等关键领域 [4][5] - 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发挥制度优势 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制度创新 其发行用途与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显著高于以往特别国债 [5][6]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货币政策协同配合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31
记者 刘 琪 韩 昱 今日(5月17日),财政部公开招标发行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 定,这期国债从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本期国债也正式拉开了本次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序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 排,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事实上,我国曾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 积极影响。那么,当前我国为何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之处在哪?货币政 策又将如何配合?《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既保增长,又促创新;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既可助力实体经济,又可推进国家 中长期战略布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 为,这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战略性、综合性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05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涉及20年期400亿元和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截至8月1日已发行7960亿元,进度达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及时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2] 经济影响分析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对经济形成多维支撑,投资端拉动基建投资并促进产业链协同扩张[2] - 消费端激活内生需求潜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3]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带动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需求[2] 政策效果评价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既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又培育长期增长动能[3] - 发行节奏加快为"两重"建设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2]
银河证券章俊:下半年强调就业目标,深化"投资于人"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12
记者丨冉黎黎 编辑丨周上祺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包括"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等。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部 署?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在哪里?针对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章俊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坚持,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既定政策不会半途 退出,不搞"急转弯",目的是稳住企业、就业、市场预期,避免政策摇摆放大经济波动。同时,调控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 会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市场情绪的变动、外部环境的突发事件等因素,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货币政策方面,章俊预计下半年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下半年降息降准依然有望适时落地,货币宽松力度或 将超出市场预期。另外,政策、资金向"投资于人"再深化,可以强化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 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此外,持续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向困难地区和欠发 ...
21专访|银河证券章俊:下半年强调就业目标,深化"投资于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9:40
经济政策基调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债 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既定政策不会半途退出 不搞急转弯 [1][6] - 增强政策灵活性预见性 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 市场情绪变动 外部环境突发事件等因素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 [1][7] 货币政策展望 - 下半年降息降准有望适时落地 货币宽松力度或将超出市场预期 [2][9] -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稳定外贸和小微企业领域 [9] - 可能实施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 PSL重启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张等路径 [9] 财政政策部署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地方专项债发行将开始提速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8] - 通过投放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过渡 下半年增发国债概率不高但保留适时加力空间 [8] 消费政策重点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作为消费扩容升级重要抓手 [10] -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政策资金向投资于人再深化 [11] 民生领域投入 - 强化教育 医疗 养老 育儿等领域财政支持 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医保补助标准 [11] - 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设立新市民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 [11] 经济形势判断 -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达5.3% 好于市场预期 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5] - 面临有效需求不足 物价低位运行 卡脖子问题等深层次挑战 [5] 就业优先目标 - 稳就业位于四稳目标首位 后续政策将以就业目标为主要出发点 [5] - 守住国内经济社会底线 现阶段国内经济底线应是民生和就业 [5] 市场竞争治理 - 从单一价格监管向全链条竞争治理升级 治理范围扩展至商业贿赂 算法合谋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12] - 强调跨区域 跨部门协同治理 通过动态成本监审实现精准监管与包容创新统一 [13]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省政府关于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8-05 01:06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1] - 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稳且收入结构需改善 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导致紧平衡状态加剧 [1] 财政政策实施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以支持扩大有效投资 [2] - 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有效发挥预算内投资和政府债券资金带动作用 [2] 财政收入优化 - 着力稳住工业税源并培育新增税源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2] - 规范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工作 增强财政收入可持续性 [2] 专项债券管理 - 加强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快债券发行进度并保证正确使用方向 [2] - 管好用好债券资金 推动专项债券使用加力提效 [2] 财政风险防控 - 坚持"三保"优先原则 用足用好隐性债务置换等化债政策资源 [2] - 从严管理财政暂付款 增强国库运行监测和库款保障能力 [2] - 统筹处理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改革化险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2] 财经纪律监督 - 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持续健全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 [2] - 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 确保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和使用安全 [2]
固收专题:增配中短端高票息城投,3-5Y永续债具备骑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8-03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增配中短端高票息城投,3 - 5Y 永续债具备骑乘机会 [1] - 信用债市场呈现“短端调整、长端承压”特征,策略上建议以中短久期票息为主,关注城投债区域分化及二永债流动性溢价机会,同时警惕权益市场回暖对债市的阶段性扰动 [9] - 增配 2 - 3 年 AA - 级省级及强地市级城投债,当前 3 - 5Y 永续债具备骑乘机会 [9] 报告各部分总结 政策动态和市场热点 - 自 2025 年 8 月 8 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存量债券仍免税,调整有助于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性,短期或引发新老券利差波动,中长期将提升国债定价基准功能并支持财政可持续性 [4] - 2025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应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信用债市场情况 一级发行 - 7 月 28 日 - 8 月 1 日,普信债发行额 1787 亿元,环比减少 1722 亿元;净融入 544 亿元,环比减少 736 亿元;加权发行期限为 4.11 年,环比减少 0.09 年;加权发行利率为 1.94%,环比增加 0.19pct [6] - 其中,城投债发行额 803 亿元(占比 45%),环比减少 274 亿元;净融入 41 亿元,环比减少 257 亿元;产业债发行额 984 亿元(占比 55%),环比减少 1448 亿元,净融入 503 亿元,环比减少 479 亿元 [6] 二级成交 - 本周普信债换手率整体环比下降,1 年以下、5 - 7 年普信债换手率降幅明显,其他期限小幅下降;银行二永债换手率整体较上周下降,AAA - 和 AA + 级别降幅明显,AA 级别换手率上升 [6] 利差跟踪 - 截至 8 月 1 日,AAA 评级各期限的中短票据、城投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收益率均值分别为 1.84%、1.84%、1.83%、1.87%,整体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7] - 城投债 1 年期各评级利差均收窄,3 年期各评级均走阔,5 年期除 AA 品种小幅收窄 1.71BP 之外,其他均走阔,3Y 和 5Y 期 AA - 级别利差走阔幅度最大,为 5 - 6BP [7] - 本周银行二永债各期限各级别利差均收窄,3Y、AAA - 品种收窄幅度最大,为 4.28BP;1Y、AA - 和 AA 品种收窄幅度最小,为 1.98bp;5Y 各品种利差平均收窄幅度最大,为 3.19BP [7] - 分区域来看,本周 14 个省份城投利差小幅走阔,辽宁和青海走阔幅度最大,为 7 - 8BP;1 - 2Y 城投债中青海和宁夏走阔幅度最大,为 12 - 13BP,贵州收窄幅度最大,为 4BP;2 - 3 年期城投债利差走阔均值最高,为 4BP;3 - 5 年共 21 个省份利差走阔,走阔幅度最大的是吉林和广西,为 8 - 9BP [7] - 产业债方面,本周多数行业利差小幅走阔,建筑装饰行业 AA + 级产业债利差走阔幅度最大,为 4.8bp;AAA 级产业债中,汽车行业利差收窄幅度最大,为 3bp,有色金属利差走阔幅度最大,为 2.4BP;AA + 级产业债中,除化工行业利差小幅收窄 0.3bp 外,其他行业利差均走阔;AA 级产业债中,食品饮料利差收窄幅度最大,为 2.5BP,化工利差走阔幅度最大,为 3.7bp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