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重构科技金融“作战图”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2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通过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深度服务科技型企业 截至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包括全国超70%科创板上市企业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超1000亿元 余额突破1万亿元[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推出"浦研贷"产品 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投入阶段资金需求 提供用款灵活且期限匹配的信贷支持 例如为嘉晨西海批复6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审批仅需3天 不设还款限制 可随用随取[2][3] - 建立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可精准评估企业战略价值 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3] - 针对生物医药类企业特点 总结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用户画像 提升项目判断成功率[3] 跨境与产业链服务 - 为全球化企业提供配套跨境金融服务 例如为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服务[2] - 通过"浦链通"等产品服务产业链上下游 例如支持埃斯顿800多家供应商和1000多个客户的供应链融资需求[4][5] - 创新信用贷模式支持跨境并购 例如2019年通过信用贷支持埃斯顿收购德国克鲁斯100%股权[5] 生态协同效应 - 长期陪伴建立互信后拓展合作空间 例如嘉晨西海在浦发银行开立美元和人民币资本金账户 并洽谈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3] - 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例如埃斯顿带动南京江宁区形成150多家关联企业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浦发银行已为区内近半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5] - 计划在现有上海"张江创孵基地"基础上打造新孵化基地 将金融支持前瞻布局到"从0到1"的科研阶段[6] 战略定位 - 银行转型为"泛金融服务公司" 通过科技金融适配能力解决企业需求[1] - 以"伙伴思维"重构服务内涵 建立行业经营思维为基础的客户开发逻辑[3] -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指引下 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专业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3]
凉皮摊干翻麦当劳,酸奶店逼疯喜茶,3个“野路子”横扫餐饮圈
36氪· 2025-08-21 00:34
中国餐饮行业创新趋势 - 西式炸鸡市场增长放缓 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3000亿元增至4796亿元 但西式炸鸡增量持续放缓[1] - 中式与韩式炸鸡高速增长 采用中式烹饪技巧和调味 韩式炸鸡衍生蜂蜜、咖喱等口味变体[3] - 餐饮竞争转向"懂中国胃"和"算效率账" 传统赛道需通过品类重构、模式创新和生态协同开辟新增量[10] 肯德基炸鸡兄弟业务策略 - 拆分炸鸡业务为独立子品牌 分别聚焦中式和韩式炸鸡 针对不同需求与客群开辟增长曲线[5] - 采用20-50平米小店模式 专攻外卖和外带 单店日平效达肯德基门店2倍以上 人力成本降低40%[7] - 中式店人均24元 韩式店人均26元 远低于竞品60-90元客单价 单品最低定价4.8元[8][10] 魏家凉皮子品牌魏斯理汉堡增长路径 - 依托魏家凉皮供应链能力跨界复用 共享中央厨房和采购网络 成本较市场价低15%[28] - 采用省内蜂窝式密集开店与省外"一城一店"策略 西安18家门店形成高密度覆盖 省外制造稀缺性打卡效应[19] - 人均40元汉堡套餐推行"加量不加价"模式 鸡排重量超250g(竞品150-180g)薯条分量更大且可乐无限续杯[24] 紫光园奶皮子酸奶零售转型 - 奶皮子酸奶2024年销量达3000万杯 国庆假期日均销12万杯 单日最高突破30万杯[29] - 开设20-30平米专营店 客单价20-30元 原味酸奶6瓶售39.9元 并推出买五送一活动[33][37] - 全渠道覆盖堂食、零售与文旅 入驻盒马山姆等新零售 社区店推鲜制现提 写字楼店推酸奶轻食套餐[35][38] 餐饮企业供应链与模式创新 - 肯德基复用原有供应链和SOP 以工业化切入炸鸡品类 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和标准化操作[7] - 魏家凉皮中央厨房拥有全自动生产线和三温区配送中心 自建供应链将成本压缩至最低[28] - 紫光园复用中央厨房降低新品研发风险 用销售数据反向定制生产 实现零库存爆款模型[39]
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 [1] - 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环比下降10%,主要因ASP下降11.3%至每部1073.2元 [5]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1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交付新车81302辆 [1][12] - 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 [11]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长1.5%,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全球出货量环比减少2.7%) [5][6] -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6.8%登顶第一,高端机销量占比达27.6%,4000-5000元价位段份额24.7%位列第一 [5][8] - 海外市场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排名前五 [5] - 欧洲市占率23.4%超越苹果排名第二,东南亚市占率18.9%排名第一 [1][6] - 中东和拉美市占率分别为18.7%和19.6%,非洲市占率14.4% [6] 战略方向 - 短期目标进入"2亿俱乐部",与苹果、三星形成三足鼎立 [1][9]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利润并重,通过高端化与生态协同寻找增长空间 [8] - 欧洲/东南亚市场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拉美/非洲采取规模优先策略 [9] - "人车家"生态形成闭环,手机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近10亿 [12] 行业环境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52亿部同比仅增1%,中国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 [6] - 行业进入成熟期,中国市场前六名份额差距小,换机需求倾向于升档 [8][9] - 低端市场需求疲软,厂商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 [6]
三条曲线狂飙:小米凭什么成中国科技最稳增长极?
格隆汇APP· 2025-08-20 01:54
中国科技七雄指数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科技七雄指数从基准点1000点涨至1440点,涨幅达44% [2] - 小米集团贡献度接近40%,约贡献指数涨幅18%,成为领跑者 [2] 小米集团整体表现 - 2025Q2营收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8] - 净利润1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2%和75.4% [8]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营收将达1万亿元,净利润1000亿元,合理市值2.5万亿港元 [4] 手机业务 - 2025Q2智能手机收入455亿元,占比39.3%,全球出货量424万台,连续20季度全球前三 [9] - 中国市场"618"新机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化战略显著改善营收结构和单机售价 [9] 汽车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超15.7万台,亏损大幅收窄,下半年有望盈利 [10] - 第二款车YU7上市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24万台 [10] - SU7 Ultra销量突破1万台,成为50万元以上轿车、纯电销量双第一 [10] - SU7 Ultra量产车成为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技术实力打破刻板印象 [11] 家电业务 - 2025Q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 [12] - 大家电市占率跻身国内前三,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高速增长 [12][13] - "上出风"空调搭载双毫米波雷达+AI算法,实现"人感风"技术突破 [15] 生态协同与技术底座 - "手机+汽车+大家电"三条增长曲线形成生态协同,对应28万亿市场规模 [19][20] - AI大模型实现跨设备场景预判,家电联动响应速度比行业快1.2秒 [22] - 玄戒O1芯片采用3nm工艺,玄戒T1芯片支持eSIM远程控车等创新功能 [24] - 澎湃OS连接9.89亿设备,车机互联延迟低至8ms,比特斯拉快3倍 [26][27] 对标全球巨头 - 市值仅为苹果5%、特斯拉16%,但拥有手机+汽车+家电三条赛道门票 [30] - 手机同配置机型价格较iPhone低30-40%,SU7交付速度较Model 3快2倍 [31][32] - 大家电通过智能化、性价比和生态协同实现弯道超车,市占率13.7% [33][35]
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1:4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1]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2亿元,环比下降10%,占总收入39.3%,较一季度下降6.2个百分点[5][12]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1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总收入18.3%[1][12] 智能手机业务 - 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长1.5%,ASP同比下降11.3%至每部1073.2元[5] - 国内市场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16.8%,登顶第一;高端机销量占比27.6%,4000-5000元价位段份额24.7%位列第一[5][9] - 海外市场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东南亚市占率18.9%排名第一,欧洲市占率23.4%首次超越苹果[5][6] - 短期目标进入"2亿俱乐部",与苹果、三星形成三足鼎立格局[4][10] 业务结构优化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3.4%,智能大家电收入创历史新高[12] - 智能电动汽车板块交付新车81302辆,毛利率从23.2%提升至26.4%,经营亏损3亿元[13] - "人车家"生态闭环形成,手机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近10亿[13] 行业动态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下降2.7%,中国市场出货量6896万台同比下降4%[6][7] - 行业进入成熟期,前六名品牌份额差距缩小,换机需求向高端倾斜[9] - 东南亚/欧洲市场空间有限,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仍具规模潜力[10]
Sea Limited(SE):2025Q2财报点评:整体业绩继续超预期,电商和金融表现亮眼
国海证券· 2025-08-17 15: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Sea Limited(SE)2025Q2整体业绩继续超预期,电商和金融业务表现亮眼 [2][4] - 公司布局电商、游戏、金融三大业务,形成特有的生态协同竞争力 [11] - 看好公司电商业务的盈利验证、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游戏业务的Free Fire长青性 [11]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52.6亿美元(YoY+38%),毛利24.1亿美元(YoY+52%),经营利润4.9亿美元(YoY+488%),净利润4.1亿美元(YoY+418%),调整EBITDA 8.3亿美元(YoY+85%)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212/258/30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6.8/27.5/32.1亿美元 [11] - 当前PE为64/39/33x(2025-2027年) [11][13] 电商业务 - 2025Q2电商收入38亿美元(YoY+34%),GMV达298亿美元(YoY+28%),订单量33亿单(YoY+29%) [6] - Take Rate为12.65%(YoY+0.55pct),主要受益于广告收入增长 [6] - 东南亚和巴西地区发展势头强劲,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6] - 推出Shopee VIP会员计划,印尼地区VIP会员GMV环比增长近50% [8] 金融业务 - 2025Q2收入8.8亿美元(YoY+70%),调整EBITDA 2.55亿美元(YoY+55%) [9] - 未偿贷款余额69亿美元(YoY+97%),新增400万首次借款人 [9] - 风险管理指标NPL90+降至1.0%(YoY-0.3pct) [9] 游戏业务 - 2025Q2游戏营收5.6亿美元(YoY+28%),Bookings 6.6亿美元(YoY+23%) [10] - 《Free Fire》表现强劲,维持全球DAU1亿人规模 [10] - 上调2025年游戏业务Bookings同比增长指引至30%以上 [10][11]
京东集团-SW(09618.HK)25Q2财报点评:电商收入及利润超预期 关注外卖后续投入与生态协同
格隆汇· 2025-08-16 19:57
业绩表现 - 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6.6亿元,同比+22.4%,超出彭博一致预期的+14.9% [1][2] - 京东零售收入为3100.75亿元,同比+20.6%,超出预期的+19.2% [1][2] -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139.4亿元,同比+37.9%,高于一致预期的+19.2% [1][3] - 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73.94亿元,同比-48.9%,高于一致预期的-60% [1][3] 电商业务 - 1P业务中带电类收入同比+23.4%,超出预期的+15.2%,国补对家电3C数码品类增长驱动强劲 [2] - 日百类收入同比+16.4%,超出预期的+13.9% [2] - 3P服务收入724.5亿元,同比+29.1%,其中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21.7%,超出预期的+12.2% [2] - 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速均超过40%,外卖和京喜等新业务成为用户增长动力 [2] 利润情况 - Q2京东毛利率15.9%,高于一致预期的15.5%,同比+0.12pct [3] - 经营利润率-0.2%,低于预期的3.5%,同比-3.8pct [3] - 京东物流经营利润19.6亿元,低于预期的23亿元 [3] - 新业务经营利润-147.77亿元,低于一致预期的-92亿 [3] 外卖业务 - Q2全职骑手突破5万人,入驻品质商家超过150万家 [4] - 外卖UE稳步改善,品质正餐订单占比持续上升 [4] - 外卖为京东带来明显流量及用户增长,外卖用户购买电商商品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三季度将上线推动交叉购买的算法系统,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有望提高整体营销效率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集团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276/491/634亿元 [4] - 8月底进入国补高基数后零售收入将有所承压 [2] - 全年预计集团及京东零售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2] - 三季度外卖旺季将持续开展外卖业务投入,全年集团利润需观察外卖投入进展 [3]
京东Q2增收653亿却少赚50%:外卖狂飙成"利润刺客",这笔账到底怎么算?
36氪· 2025-08-15 12: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同比增速新高 [2] - 归母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锐减50.8%,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7%,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2] - 零售业务收入3100.8亿元,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7.9%,经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度历史新高 [3] - 新业务(含外卖)经营亏损148亿元,运营利润率-107%,拖累整体利润表现 [7] 零售业务亮点 - 带电品类收入1790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较上季17.1%提升,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 [6] - 日用百货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16.4%,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6] - PLUS会员与普通用户同比增速均超50%,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4] - 618期间APP日活用户2.12亿,同比增长52.1%,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速超100% [4] - 履约开支221亿元,同比增长28.6%,但占比仅从5.9%微增至6.2%,体现技术提效 [4] 外卖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暴涨199%,覆盖350个城市,引入超150万家商家 [7] - 618期间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 [7] - 单均亏损约6-12元,按日单量计算日亏损最高达1.5亿元 [7] - 因监管约谈缩减补贴后,日订单量维持在2000万单左右,亏损收窄 [8] 战略投入与布局 - 二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27.6%至119亿元,占收入比从4.1%增至7.6% [8]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25.7%至53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53.2%至33亿元 [8] - 开设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首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 [11] - 计划三年投入10亿元扶持1000道招牌菜,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斥资百亿打造新型供应链 [11] - 拟以22亿欧元收购欧洲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覆盖12国超1000家门店 [12] 生态协同效应 - 外卖业务带动零售业务用户转化,外卖用户向3C、家电等核心品类的转化率明显提升 [6] - 计划三季度上线"交叉购买"工具,强化业务协同 [10] - 线下业态已覆盖折扣超市、3C数码、养车等多领域,80%城市门店实现盈利 [11] - 通过"全球供应链+本地化运营"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计划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2]
京东集团-SW(09618):25Q2财报点评:电商收入及利润超预期,关注外卖后续投入与生态协同
招商证券· 2025-08-15 07:04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146-182港元/股(当前股价121.1港元)[1][4][6]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超预期**:2025Q2营业收入3566.6亿元(同比+22.4%),京东零售收入3100.75亿元(同比+20.6%),均超彭博一致预期[1][6] - 1P业务:带电类收入同比+23.4%(预期+15.2%),日百类收入同比+16.4%(预期+13.9%)[6] - 3P业务:服务收入724.5亿元(同比+29.1%),平台及广告收入同比+21.7%加速增长[6] - **利润分化**:京东零售经营利润139.4亿元(同比+37.9%,OPM 4.5%),但新业务亏损147.77亿元(低于预期的-92亿),拖累集团Non-GAAP归母净利润73.94亿元(同比-48.9%)[1][6] - **用户增长**:活跃用户及购物频次同比增速均超40%,外卖和京喜为主要驱动力[6] 业务分项分析 - **零售主业**:供应链壁垒推动毛利率15.9%(同比+0.12pct),国补政策持续驱动家电3C品类增长[1][6] - **外卖业务**:全职骑手突破5万人,入驻商家超150万家,UE持续改善,但Q2亏损高于预期[6] - 生态协同:外卖用户购买电商商品渗透率提升,三季度将上线交叉购买算法系统[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展望**:2025E-2027E主营收入预计1317.9/1338.7/1383.2亿元,同比+14%/+2%/+3%[3][6] - **利润预测**:Non-GAAP归母净利润2025E-2027E为276/491/634亿元(对应EPS 7.25/14.37/18.83元)[3][6] - **估值方法**:基于2026E净利润8-10倍PE得出目标价[6] 股价表现 - 绝对回报: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9.1%/+17.6%/+20%[5] - 相对回报:1个月/6个月跑赢基准+6.0%/+2.4%,但12个月跑输-9.8%[5]
观点指数:文旅集团营收平均规模为16.07 营收平均增速-11.53%
财经网· 2025-08-13 02:44
行业现状与分化态势 - 文旅行业正经历明显的结构性调整,不同领域呈现分化态势,在线旅游OTA业务保持增长,传统文旅企业普遍面临增长放缓 [1] - 文旅集团营收平均规模为16 07,营收平均增速-11 53%,平均净利润率-0 4%,净利润率增速-185%,反映出重资产运营模式适应能力不足 [1] - 地方文旅营收平均规模仅1 04,营收平均增速-19%,平均净利润率-42 0%,净利润率增速-355%,对"门票经济"依赖和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1] OTA平台表现优异的原因 - OTA平台通过"生态协同+全球化+供应链创新"模式创新实现增长 [1] - 数字化能力帮助OTA平台精准匹配供需、优化服务体验、创新产品组合,在行业调整期逆势增长 [1] 传统企业转型方向 - 行业分化本质是模式迭代速度差异,传统企业需从"资源依赖"向"产品创新+运营提效+生态协同"转型 [2] - 转型路径包括:借助在线平台对接流量资源、深耕在地文化打造差异化IP、引入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体系 [2] - 需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全球化、体验化"转型的趋势才能突破困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