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国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终于发现:不管咋折腾都打不赢中国,不如转身去收割印度吧!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29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轨迹令人深思。自2018年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政府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从加征高额关税到实施 尖端技术封锁,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然而事与愿违,中国经济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不仅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内需市场也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GDP 增速稳定在5%左右,出口数据依然亮眼。反观美国,其制造业回流计划举步维艰,供应链紊乱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复苏乏力。 美国的\"收割\"远不止于关税手段。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引发资本外逃潮,2022-2023年间印度净流出外资超千亿美元,卢比汇率跌至历史低点。更令人担 忧的是外资企业的大规模撤离,2018-2024年间超过2700家外企撤出印度市场,包括福特、哈雷戴维森等制造业巨头。虽然苹果公司等科技企业在印设立组 装厂,但核心技术和利润仍牢牢把控在美国手中。这种产业布局使印度陷入\"低端锁定\"困境,产业升级举步维艰。 军事领域的控制更为隐蔽。美国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框架向印度出售F-16战机、\"捕食者\"无人机等装备,但均为即将淘汰的型号。2025年的美印防务合作 协议更暗藏玄机,印度军方发现这些美制装备的维护完全 ...
美国罕见把中国捧上神坛,中国成了香饽饽,美俄印三国争相巴结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31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财政部长对华立场从"最大竞争对手"转变为积极评价经贸对话进展 显示态度显著转变[1] - 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8.7% 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 波音公司中国市场订单占全球总量35%[3] - 美国在关税政策上对中国采取差别化对待 7月31日行政令将69国关税税率调整至10%-41% 但中国被排除在加税名单之外[3] 美国经济压力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萎缩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增速仅1.8% 为发达经济体中降幅最大[6] - 贸易战使美国家庭年均损失约2800美元 耶鲁研究显示现行关税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增加幅度三倍于富裕家庭[6] - 通胀高企迫使美联储考虑提前降息 反映经济压力加剧[6] 中国战略反制措施 - 在大豆贸易领域 2025年8月中旬未新增美国大豆订单 较2024年同期2000万吨采购量大幅减少[8] - 迅速转向南美市场 对巴西采购量9月预计达800万吨 10月再追加400万吨[8] - 通过中粮集团在巴西投资建设大型粮食码头 未来年吞吐能力将提升至1400万吨 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8] 美印贸易冲突升级 - 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使整体税率累计达50%[5] - 印度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国防部长访美计划 暂停高端无人机采购谈判 对美国多类商品加征150%关税[5] - 印度驻俄大使明确表态将继续基于自身利益进口俄罗斯石油[5]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 中印关系出现升温 外交部长王毅三年首次访印 双方就边界问题和贸易恢复展开讨论[10][11] - 印度总理莫迪计划月底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双方计划恢复直航和简化签证[11] - 俄罗斯普京确认参加中国"9·3"阅兵 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将率团访华 继续深化中俄合作[13] 全球多极化趋势 - 巴西已将美国告上世贸组织 欧洲虽表面沉默但暗中不满[15] - 世界朝多极化迈进 中国通过经济实力与精准反制措施赢得美国现实尊重[15] - 中国吸引俄罗斯与印度等国靠拢 在大国博弈中掌握更主动战略空间[15]
面对美国50%高关税,最“受伤”的不是印度经济,挨了特朗普的关税闷棍,莫迪转头赴华参会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31
新闻刚出来那会,朋友圈就被"莫迪四次不接特朗普电话"刷屏。8月27日,美国政府下达的50%关税正 式生效,印度出口商一下子像掉进了冰窖。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国际贸易"硬碰硬",其实背后藏着更复杂 的地缘关系。莫迪的应对方式,非常有印度特色——嘴上强硬,行动上灵活,既不跟美国彻底闹翻,也 绝不吃哑巴亏。 镜头再切到中国。就在特朗普团队一次次想给莫迪打电话时,印度总理悄悄定下了访华行程。8月31日 到9月1日,莫迪去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他七年来第一次访华,时机选得很巧,一边是美印 贸易摩擦升级,一边是中印关系逐渐回暖。这明显不是普通的"礼节访问",而是印度在大国博弈里 的"侧身闪避"。 两国刚刚从边境摩擦的低谷里走出来,从边防互赠糖果,到恢复香客朝圣通道、重开直航,这些小动作 背后,其实都是资源再分配。中印心里都明白,边界问题再拖下去,大家都不好过。上合峰会成了一个 很好的平台,莫迪也借机表个态,愿意跟中国在多边机制下做点实事。经济上,两国贸易继续增长,边 境贸易也在恢复。印度媒体一边担心被美国坑,一边又在讨论和中国的新机会。美国媒体看不下去了, 开始鼓吹"中印要联合起来对付美国",还说什么"反美联盟"。其 ...
莫迪真的变了!特朗普怎么也想不到,给印度打了四个电话都被拒接
搜狐财经· 2025-08-29 23:06
莫迪铁腕回应特朗普,昔日拥抱成过眼云烟,中印对比显露印度真实处境 曾几何时,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热情拥抱,仿佛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时过境迁,当特朗普带着严苛的关税加征政策和 充满羞辱性的言辞再次拨打莫迪的电话时,迎来的却是莫迪的"四不"——不听、不看、不想、不信。这突如其来的冷遇,让特朗普始料未及,也预示着印美 关系在关键时刻的波诡云谲。 贸易战的导火索:50%关税重压下的印度 一切的转折,源于今年7月,特朗普对印度发起了贸易"闪电战",先是宣布加征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存在高关税和贸易壁垒。紧接着,8月,又以印度购 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再次施加25%的惩罚性关税。至此,印度对美出口的商品总关税高达50%。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还毫无顾忌地将印度与俄罗斯相提并 论,斥其为"死亡经济",此番言论无疑是对印度民族自尊心的一次重击。 中国因素的隐形推手:对比下的印度失落 真正让莫迪感到"亚洲赢学大师"颜面扫地的是,美国在处理同样购买俄油的中国问题上,却表现得相对"手下留情"。莫迪此前一直以印度与中国比肩甚至自 认为超越中国为荣,而特朗普此次的"差别对待",则无情地打破了他构建的"印度优越 ...
顶不住美国施压,首个对华加征关税的拉美国家产生,中方早已表态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19
墨西哥对华关税政策背景 - 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涉及汽车 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关键贸易品类 [1] - 该政策是对美国压力的直接反应和妥协 表面理由为保护本国企业但实际反映大国博弈中的被动处境 [1] 墨西哥经济现状 - 2025年墨西哥GDP增幅预期仅为0.8% 同时通胀率高达3.7% 面临增长乏力与通胀加剧的双重困境 [3] - 经济困境下仍选择与美国站队 系被迫之策 [3] 中墨贸易关系数据 - 中墨双边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墨西哥出口额达900多亿美元 [5] - 墨西哥向中国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多样化货物 [7] 政策潜在影响 - 关税政策将导致墨西哥消费者承担更高价格 商业环境受到严重打击 [5] - 可能引发中国反制措施 使墨西哥失去庞大中国市场并面临巨大经济冲击 [7] - 墨西哥或将承受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发展前景愈加复杂 [7] 大国博弈格局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墨西哥分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5] - 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示将依法反制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措施 [5] - 墨西哥在此过程中成为被动棋子 站队代价可能超乎预期 [7]
海通期货2025年度投资菁英会顺利召开
期货日报网· 2025-08-29 01:47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2025年以来稳中向好并展现出较强韧性 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 全球面临大国博弈加剧和全球化进程断裂的变局 中国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自立和产业升级 [1]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且通胀持续回落 中美经济走势成为关键变量 欧美央行已进入降息周期 [2] - 反内卷政策相比2016年供给侧改革更为温和 采用行业自律与标准倒逼等渐进式手段以避免市场剧烈波动 [2] 大宗商品市场趋势 - 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趋势向上但品种间走势分化 全球利率下行周期推动制造业复苏预期 [2] - 铜价走势受LME库存影响 橡胶受海外需求和库存变化驱动 钢材价格需等待出口利润回升 焦煤因持续去库获得支撑 [2] - 原油需求端表现疲软 印度和美国消费增长乏力 OPEC+加速增产计划将在2025年带来68-96万桶/日实际供应增量 [3] - EIA及IEA预测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将出现超20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局面 页岩油成本线或成为重要支撑 [3]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原油下游产品存在投资机会 中国石化企业依托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加速全球市场渗透并在部分基础化工品取得定价权 [3] - 建议关注多晶硅等产能出清明确的资源品 以及丙烯乙烯等芳烃系品种由炼化产业链重构和调油逻辑常态化带来的机会 [3] - 集运指数期货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出现脉冲式波动 传统淡旺季周期弱化叠加突发事件加剧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4] - 建议通过航运高频数据精准捕捉贸易动态 关注传统淡旺季切换格局下的不确定性 [4] 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 - 看好美股港股及亚洲投资级债券 美元走弱利多港股 亚洲美元债估值合理且收益率具备吸引力 [4] - A股股指期货深贴水是由于投资者结构变化和缺少套利者导致 与牛市并存状态可能持续 [4] - 由居民资产配置再均衡推动的A股流动性注入带动估值扩张的趋势逐渐明晰 [4] 行业发展与战略定位 - 期货市场通过丰富品种体系和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 海通期货将坚持客户至上理念 提升产品创新和AI赋能等核心能力 致力于打造一流金融衍生品综合服务商 [5] - 呼吁行业以开放姿态服务国家战略并防范市场风险 共同推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 [5]
新一轮国运之战打响,中国甩出最强反制牌
虎嗅· 2025-08-29 00:03
金融市场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发言引发美股惊天逆转 [1] - 道指创下历史新高且三大指数集体飙升 [1] - 全球资本对货币政策动向产生强烈反应 [1] 战略博弈层面 - 事件反映大国间关于预期和信心的深层博弈 [1] - 货币政策变动涉及战略主动权的争夺 [1]
特朗普没想到,4次递台阶都失败了,印度50%关税加身:绝不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8-28 06:46
特朗普可能万万没料到,自己一连四次主动想与莫迪通话,竟然全都无功而返。而与此同时,美国从8月27日零点起,正式对印度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 税。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制裁,印度政府态度却异常强硬,反复强调"绝不妥协"。两件事放在一起,不免让外界生疑:特朗普为何如此执着要和莫迪通话? 难道真以为一通电话就能缓解贸易矛盾,还是另有所图? 在外界看来,特朗普的连番拨号似乎是想给美印关系找个台阶,毕竟此前两国还在谈贸易协议,双方关系完全僵死并不符合利益。但如果仔细分析美国的动 作,就会发现所谓的"台阶"根本就是陷阱。美国给印度加税的理由一会说市场不公,一会指责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7月31日、8月6日接连两次行政令,税 率一步步累加到50%。倘若莫迪真接电话,特朗普十有八九会要求印度减少俄油进口,或者打开农业市场让美国农产品进入。可这些条件,印度怎么可能答 应? 先说能源问题。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出于保障能源安全、降低采购成本的长期考虑。若轻易放弃,印度将陷入被动。再看农业,印度农 村人口超过六成,数以千万的农民靠耕地维生。若贸然放开市场,美国廉价农产品涌入,本土农民的生计必受冲击。此前印度因为农业改革爆发 ...
美委冲突升级对原油影响分析
宝城期货· 2025-08-26 12: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国向委内瑞拉派遣两栖舰队是地缘政治、能源安全与大国博弈的集中体现 既为委内瑞拉原油产业带来复苏希望 也埋下动荡种子 美委在原油领域的博弈将长期持续 其走向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与经济需求、马杜罗政权稳定性和国际社会反应等因素 未来需在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的同时避免地缘冲突升级 [4][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美国派遣舰队对委内瑞拉极限施压 2025年8月下旬 美国以打击毒品走私和维护地区安全为名 向委内瑞拉附近海域派遣远征打击群 实则是对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的极限施压 影响该国原油产业走向 牵动全球能源市场 重塑国际原油供需格局与地缘政治版图 [8] 一 南美地缘危机出现 原油期货企稳反弹 南美洲出现地缘危机 委内瑞拉原油供应风险增加 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止跌企稳、小幅反弹 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从61.45美元/桶最高反弹至65.10美元/桶 反弹幅度达5.94%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65.01美元/桶最高反弹至69.07美元/桶 反弹幅度达6.25% 国内原油期货2510合约从479元/桶最高反弹至500.8元/桶 反弹幅度达4.55% [9] 二 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原油历史恩怨纠葛 20世纪初 美国石油公司进入委内瑞拉 主导其石油产业 两国关系紧密 1970年代 委内瑞拉推动石油资源国有化 引发美国不满但未彻底破裂 1999年查韦斯上台 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 批判美国霸权 激化与美国矛盾 2013年查韦斯去世后 马杜罗继任 美国加大对其政权压力 实施全面经济制裁 2019年承认反对派领袖为“临时总统” 强化石油禁运 导致委内瑞拉原油出口暴跌 经济崩溃 但制裁未达目的 委内瑞拉转向中俄印等国寻求出路 2023年美国政策调整 允许雪佛龙有限恢复运营 美委关系呈现既对抗又合作状态 [16][17][19] 三 委内瑞拉坐拥世界最大石油储量能源大国 委内瑞拉拥有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多的资源 约3030亿桶 居世界首位 2025年7月原油产量达91.4万桶/日 1 - 7月产量达645万桶/日 同比大幅增加 石油资源分传统常规石油和超重质原油 常规石油集中在马拉开波湖地区 曾是早期石油工业支柱 奥里诺科重油带蕴藏约2200亿桶可采重油资源 占全国总储量75%以上 但开采和炼化难度高 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历史悠久 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 产量暴跌 不过其石油潜力巨大 有望逐步恢复产能 [25][27][29] 四 此次美委冲突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 美国派遣两栖舰队军事施压与允许雪佛龙恢复运营的经济政策形成“软硬兼施” 体现“胡萝卜加大棒”外交手段和“新门罗主义”回归 对全球原油市场影响复杂而深远 包括短期供应波动与价格风险加剧、全球原油供应格局多元化趋势加强、能源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常态化 [32][33][34] 五 委内瑞拉原油对我国沥青影响分析 委内瑞拉是中国沥青原料进口的重要来源国 其超重质原油适合生产沥青 中国是全球最大沥青消费国 长期依赖进口重质原油补充沥青原料 虽受美国制裁影响 当前直接进口大幅减少 但两国能源领域互补性仍存 未来委内瑞拉原油仍可能在中国沥青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39][42] 六 总结 美委在原油领域的博弈走向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与经济需求、马杜罗政权稳定性和国际社会反应等因素 [43]
印度为何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
虎嗅· 2025-08-25 23:28
作为冷战时期敌对的两方,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是在过去二十五年里精心培育起来的,小布什、奥巴马、拜登都耗费了大 量心血。 与其他关系相比,美国对印度的押注目的性十分明显,不是出于经贸利益或价值观认同,而是为了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经济、军事和战略影响力。 拜登时期,美国把"四方安全对话"提升为元首峰会规格——所谓"美日印澳"四方本质上是"美日澳+印",因为前三者早 就是军事盟友,这个平台是为印度量身打造的。 随着过去几年大国对抗加剧,印度更是被视为中国周边唯一可能充当遏华"桥头堡"的国家,战略价值将愈发凸显。 2023年6月,莫迪以超高规格受邀访美,在国会演讲时,他借"AI"之意将"America"和"India"并列,颇有"太平洋足够 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的味道。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亲密无间的美印关系,在过去四个月里突然偏离了轨道,特朗普暴力、粗糙的外交手法正在毁掉美国 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外交成果。 莫迪在美国国会挥手致意。 《外交事务》杂志近日刊登了一篇印度学者的文章,题为"印度和美国之间令人震惊的裂痕"。 文章称,特朗普无视了印度在几个核心外交议题上的立场,越过了前几届美国政府倾向于尊重新德里的敏感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