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北玻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8.02% 海外业务亮眼 多项业务环比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2: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3亿元 同比增长8.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4.14万元 [1] - 第二季度多项核心指标环比改善 [1] 海外业务 - 出口收入4.15亿元 同比增长45.53% [1]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7.50% [1] - 产品覆盖超110个国家及地区 "一带一路"地区覆盖率超80% [1] 技术创新 - 拥有授权专利450项 其中发明专利113项 软件著作权58项 [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35件 [1] - 三元流风机效率达90%以上 入选国家级节能技术目录 [1] - 真空镀膜设备可生产高性能镀膜玻璃 [1] - 高端幕墙玻璃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卡塔尔卢塞尔塔等地标项目 [1] 生产运营 - 推进智能制造建设 实施产品模块化标准化生产 [2] - 建设自动化智能工厂 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2] - 优化供应链管理 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2] 业务结构 - 专用设备制造业营收5.67亿元 同比增长21.42% [2] - 真空镀膜设备实现营收1.56亿元 成为新增长点 [2] - 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前景良好 [2] 战略规划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深化全球市场布局 [2] -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巩固玻璃深加工设备及高端玻璃产品领先地位 [2]
炬光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6.20%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战略转型驱动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2: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26.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4.07万元,同比大幅减亏317.85万元,现金流由负转正 [1] -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盈利701.39万元 [1]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3%,较2023年全年提高5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光通信领域实现收入2124万元,同比增长92% [2]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达1754万元,同比跃升743% [2] - 泛半导体制程业务收入占比达24% [2] - 构建成熟业务与新兴业务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2] 战略与并购 - 推进恢复盈利与投资未来的双核心战略 [2] - 整合瑞士炬光及Heptagon资产,切入光通信、消费电子、泛半导体制程等高潜力赛道 [2] - 瑞士炬光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毛利率提升34个百分点,并于第二季度实现单季盈利 [3] - Heptagon资产整合符合预期,亏损持续收窄,未来有望在AR/VR、智能穿戴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 [3] 全球运营 - 顺利完成1500多台设备在新加坡、瑞士、德国及中国等多地基地的跨国调配 [3] - 东莞基地光通信后道产线实现规模化量产 [3] - 瑞士基地推进高端蚀刻光学前道产能扩容 [3] - 韶关基地成功承接汽车压印光学产线并实现毛利率转正 [3] - 马来西亚产能扩展评估启动,欧洲-亚洲-东南亚多区域协同制造网络初具雏形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达9391.07万元,同比增长97.54%,研发费用率升至23.91% [4] - 共拥有授权专利575项,其中境外专利266项 [4] - 针对数据通信(CPO、OIO)、消费电子等战略项目加大资源投入与人才配置 [4] - 强化研发项目管理体系,提升研发效率与技术产业化能力 [4] 股东回报 - 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50.38万股,使用资金3519.08万元,并于6月30日完成注销及减资相关程序 [4] - 未来将结合经营情况与资金规划,稳步推进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回报措施 [4]
创新引领向未来 莱赛激光中报呈现“正循环”
全景网· 2025-08-28 12: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685.89万元 同比增长19.9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6万元 同比增长7.31%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至24.46% [1] 业务结构 - 建筑激光定位与工程激光智能定位产品合计占比超85% [1] - 产品线拓展至精准农业/工业设备安装/水文航道测量等高附加值场景 [1] 技术研发 - 研发支出持续同比增长 重点投入智能算法与工业互联网接口 [1] - 技术创新驱动业绩增长 契合高精度智能化行业升级趋势 [1] 战略方向 - 立足中高端市场 通过技术优化产品性能与生命周期 [1] - 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 形成研发投入-产品升级-利润改善正循环 [1]
海外市场需求回暖带动业绩增长 久祺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42%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1: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 同比增长39.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9.76万元 同比增长55.42%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9323.52万元 [1] 海外业务表现 - 境外收入达14.74亿元 同比增长41.48% [2] - 海外市场需求回暖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动能 [1][2] - 供应链网络覆盖80多个国家 在欧洲及美洲市场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1] 行业出口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行车出口额14.48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1] - 出口数量2559.45万辆 同比增长9.1% [1] - 对拉丁美洲、中亚、非洲、大洋洲及欧盟出口增速明显 [1] 产能与技术升级 - 金玖(天津)科技募投项目已正常生产 [2] - 新增碳纤维生产线及自动化设备 [2] - 扩充高端自行车及电动助力车自产产能 [2] 运营效率优化 - 存货余额较年初下降27% [2] - 库存管理效率大幅改善并恢复至正常水平 [2] - 通过产能优化和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实现去库存 [2] 未来发展战略 - 在核心市场细分客户群体并开发差异化产品 [2] - 有计划开拓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 [2] - 评估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行性以寻找新增长空间 [2]
索宝蛋白坚持客户导向 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4%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43.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2%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2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74%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9,735.2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1,444.4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4% [1] 业务发展 - 公司统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加大国际市场开拓进度,新加坡公司正式开启销售 [2] - 子公司吉林民德高端大豆蛋白生产基地2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全产业链加工项目已于今年6月份建成试产 [2] - 子公司生物科技的膳食纤维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正稳步提升 [2] - 公司产品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高端分离蛋白生产技术与工艺的企业之一 [3] 研发创新 - 公司坚持以用户体验及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引入的方式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 - 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平台和科研项目申报,完成2025年山东省研发计划项目-豆类蛋白绿色高质加工技术及营养食品开发项目等申报工作 [2] -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取得较好的成果,并发布了《大豆豆清》《腐竹、腐皮、豆杆及其制品》团体标准2项 [2] - 功能性浓缩蛋白具有保水性、高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特别适合肉制品加工需求 [3] - 组织化蛋白主要出口,客户为高端肉制品企业和植物肉企业 [3]
复洁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22.13% 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3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22.13% [1] - 归母净利润663.69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4亿元,同比大幅提升 [1] 主营业务进展 - 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双碳综合服务、绿色清洁能源三大战略主线 [2] - 高端压滤装备整机及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50%,海外订单收入占比接近14% [2] - 签署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三期工程合同,提供污泥干化造粒系统及除臭系统 [2] 重大项目突破 - 白龙港三期项目新增70万立方米/日处理设施与112吨干基/日污泥干化焚烧能力 [3] - 项目建成后厂区日处理规模从280万立方米提升至350万立方米 [3] - 项目为上海市级重大工程标杆项目,巩固公司核心技术装备市场地位 [2][3] 绿色燃料战略布局 - 重点发展氢能、绿色甲醇、绿色航油等氢基绿色燃料技术创新 [4] - 国际海事组织设定2030年碳减排至少20%、2040年至少70%的目标 [4] - 欧盟FuelEU Maritime法规2025年实施,国内政策推动绿色甲醇在船舶应用 [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开展生物质沼气制绿色甲醇研发,推动污水厂资源制取绿色燃料 [5] - 研发高温热泵技术装备,帮助用户降低约30%运行成本和能耗 [8] - 能碳管理系统3.0上线,集成能耗监测与碳资产管理模块 [8] 氢能领域突破 - 在全球首次实现污水厂"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全链条应用 [7] - 在碳中和博览会推出"独立零碳安全电源"和"氢能手机充电站" [7] 战略升级与认可 - 2025年5月公司全称变更为"上海复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重心转向节能低碳高端装备研发 [8] - 2025年6月荣膺"绿色创新表现奖",实现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 [8]
海森药业(00136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8-28 09: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208.59万元,同比增长14.9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9.42万元,同比增长4.7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25.02万元,同比增长4.82% [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7,034.89万元 [2] - 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56个百分点 [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较期初增长2.61% [5]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较期初增长4.03% [5] 业务增长 - 原料药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3.94% [2][5] - 中间体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9.24% [2][5] - 境外销售额同比增长53.04% [3][5] - 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55.61% [6] - 产品销售覆盖近百个国家 [6][9]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771.0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32%,同比增长52.83% [7][10] - 在研产品共计17项,涉及抗病毒、抗抑郁、降血脂等多个领域 [10] - 报告期内完成研发结题1项,新增研发产品1项 [10] - 新建中试车间形成工业化研发平台 [7][10] 国际市场策略 - 连续20多年参加欧洲、印度、巴西等国际CPHI展会 [3] - 近年拓展西非、韩国、沙特等地区展会 [3] - 持续推进合格供应商备案工作 [3][5] - 巩固印度、墨西哥、巴西市场,加强美欧市场投入 [3] - 硫糖铝产品在欧美市场销售量持续增长 [13] 产能建设 - 有序推进新厂区建设项目,打造绿色智能化制药生产基地 [5][10] - 实施老旧车间升级改造,提升工艺技术和更新设备 [10] - 计划引入先进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高端装备 [10]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总成本17,270.32万元,同比增长18.86% [8] - 营业成本13,429.99万元,同比增长8.00% [8] - 管理费用1,549.32万元,同比增长29.34% [8] - 通过优化工艺、降低费用控制成本 [8] 股东回报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70元,每10股转增4.8股 [9] - 利润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完毕 [9] - 未来将根据经营情况制定可持续的分红政策 [13] 公司治理 - 内部审计独立规范运行,聚焦财务审计和内控评价 [11] - 股权激励计划进展顺利,已达成2024年度业绩考核要求 [13] -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13]
磷氟产业紧握“技术创新”生命线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08:51
行业地位与现状 - 磷化工产业确立全球主导地位 磷矿年开采量占全球40%~50% [1] - 构建从矿产到高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磷矿资源具有多共伴生组分元素特点 伴生氟资源较丰富 自然界90%以上氟资源伴生在磷矿石中 磷矿氟含量约为3% [1] 面临挑战 -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环保压力大 能耗安全风险突出 [1] - 磷矿共伴生资源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氟资源 [1] 转型方向与技术路径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型 [1] - 强化绿色发展 推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 [1] - 推动AI赋能 优化生产工艺和加速数字化转型 [1] - 加强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回收磷矿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 [1] - 加大产业氟回收技术开发力度 提高氟收率 [2] - 强化湿法稀磷酸源头氟回收 提高稀磷酸浓缩过程氟收率 [2] - 开发磷化工生产过程副产低值含氟资源中氟回收技术 [2] - 加强产业链协同 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 重塑产业形态 推动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 [2] - 构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新材料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2] - 实现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控与资源高效利用 [2] - 推行全过程全元素资源化理念 从主元素精深利用等四个维度实现技术突破 [2] - 资源端实现低品位矿全量开发 构建可持续资源保障体系 [3] - 技术端突破高端磷化工材料技术壁垒 引领国产替代 [3] - 产业端打造全球领先的磷—新型肥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3] - 生态端建成绿色低碳示范标杆 实现全链条高效循环与低碳转型 [3] 论坛背景与成果 - 论坛聚焦磷氟资源加工领域从原料工艺产品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4] - 设置三场主题报告和四个平行单元专题活动 近60位行业专家作报告 600余人代表出席 [4] - 推动领域科技创新 加强磷氟资源协同 实现产业高质高效 促进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 [4]
冀东水泥上半年营收增长4.82% 多业务毛利率优化推动经营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61亿元,同比增长4.82% [1] -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较上年同期-8.06亿元减亏80.94% [1] - 扣非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减亏71.88% [1] - 综合毛利率20.42%,同比提高6.67个百分点 [1] 业务经营与产能 - 年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84亿吨、骨料产能9020万吨 [2] - 危固废处置能力558.06万吨/年、预拌混凝土产能1080万方 [2] - 市场覆盖13余个省及南非北部地区,京津冀市场占有率超50% [2] - 新增骨料产能650万吨、混凝土产能180万立方米 [2] - 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股权巩固泛东北市场 [2] - 新增矿山资源储量2.93亿吨 [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水泥熟料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72% [2] - 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0.44% [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12% [2] - 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83% [1] 产品毛利率表现 - 水泥毛利率20.42%,同比提高9.28个百分点 [1] - 熟料毛利率22.77%,同比提高19.71个百分点 [1] - 骨料毛利率41.35% [1] - 协同处置毛利率27.60%,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 [1]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23项、实用新型专利2050项 [2] - 主编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6家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57.56%熟料产能达能效标杆水平 [2] - 累计获国家级"绿色工厂"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4家 [2] 数智化建设成果 - 获国家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L3"集成互联级"认证 [3] - 12家企业入选先进级智能工厂 [3] - 累计拥有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5G工厂 [3] - 11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行业格局及市场秩序长期有望改善 [3] - 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系统思维 [3] - 持续巩固主业并拓展产业链 [2]
嘉宾风采 |2025年中国硅业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8-28 07:37
行业现状 - 中国有机硅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协同与绿色转型发展阶段 [1] - 行业自信助力和谐发展 [1] 组织机构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为主办单位 [2] -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为行业重要组织 [3][5] 行业专家 - 张建军担任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及正高级工程师 [3] - 专家拥有三十余年行业经验 涵盖科研 技术推广 工程建设 生产经营 企业管理等领域 [5] - 曾任职蓝星公司技术市场部主任 中外合资赛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5] 联系方式 - 硅业分会会长段德炳联系电话010-63971958 [8] - 常务副会长林如海联系电话010-62229972 [8] - 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爱华联系电话13910097318 [8] 信息获取 - 可通过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咨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