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搜索文档
博实股份(002698) - 2025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4 01:04
业务表现与增长 - 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收增长显著,技术优势包括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2024年工业服务营收达7.68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26.84%,毛利率29.62% [1] - 2024年完成两项电石智能工厂项目,营收增量达3.2亿元 [3] 技术与竞争优势 - 智能制造装备采用订制化与标准化结合模式,实现规模应用效益 [2]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领先,产品长期保持较高毛利率 [4]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成功替代进口设备 [4]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国家产业政策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提供支持,包括技术创新和场景拓展 [2] - 海外市场利润水平较高,但面临标准对接、工艺对接等复杂挑战 [3] -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影响有限,但长期需求不振可能影响客户投资意愿 [2]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工业服务拓展,推动少人化、无人化生产 [3] - 拓展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技术至硅铁、硅锰等领域 [3] - 通过“智能装备+工业服务”双引擎驱动模式支撑业绩增长 [4] 财务与运营 - 存货(特别是发出商品)与未来收入呈正相关性 [4][5] - 工业服务需求双向增长,未来服务规模和能力有望阶梯式提升 [1]
“两山合作社”以制度创新解难题
经济日报· 2025-08-03 21:5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两山合作社作为浙江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载体,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经营管理体系,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1] - 采用"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 [1] - 数字化是破解生态价值转化瓶颈的关键,通过建设整合资源收储、信用评价、资产交易功能的数字平台,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形成生态资源"数据仓" [1] 市场化运作模式 -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设立多级子公司,有效联结村集体、企业、农户等主体 [2] - 通过乡镇、村级子公司收储连片资源打造文旅品牌,带动农户财产性、劳务性和经营性收入增长 [2] - 构建共同发展的运营模式,既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也通过技术培训、订单合作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2] 产业链整合升级 - 围绕"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原则聚焦核心产业,纵向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环节 [2] - 横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如常山县两山合作社发展"两柚一茶"产业,使深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 [2] - 贯通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多元化产品,加工产值达36亿元 [2] 跨区域协同发展 - 从深耕本土到跨省协同,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释放生态产品价值 [3] - 可持续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驱动生态富民与共同富裕 [3] - 形成可推广的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3]
6.68亿元加码数字化口腔赛道 爱迪特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闭环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8-03 11:4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口腔医疗市场正以8 6%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主要受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驱动 [2] - 2020-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复合增速预计8 6% 2025-2030年降至5 2% 2030年市场规模达7097亿美元 [3] - 行业面临"增量+升级"双重机遇 数字化智能化重塑诊疗流程 种植牙、隐形正畸、高值耗材等领域将呈现技术爆发 [3] 公司战略布局 - 爱迪特投资6 68亿元建设牙科产业园 占地107 7亩 建筑面积8 22万平方米 建设期2年 [2][5][6] - 产业园定位为战略载体 涵盖CAD/CAM材料产业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及研发中试基地 构建"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闭环体系 [5] - 扩产旨在争夺行业标准制定权 通过数字化、国产替代等抢占千亿元增量市场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中试基地聚焦技术从0-1到1-100的放大验证 固化关键工艺窗口 降低产业化调试成本 [5] - 计划引入数字孪生和AI预测模型 实现工艺参数实时优化 数据驱动替代经验驱动 [6] - 联合实验室将整合高校资源锁定下一代技术路线 用户共创中心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30% [7] 运营与效率提升 - 部署MES/WMS/UDI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在线化 提升合规性与追溯能力 [6] - 智能立库和物流自动化使空间利用率达91% 通过WMS实现库存动态优化 [7] - 分布式光伏年发电310万Kw/h 节省电费173 6万元 降低物流环节能耗 [7] 区位与生态协同 - 秦皇岛区位具备1小时进京、2小时抵津优势 利于吸引人才并降低物流成本 [4] - 计划建设共享中试平台 形成垂直生态 将技术领先转化为供应链和成本优势 [5] - 国际化培训中心将与欧美日韩共建认证体系 支持全球化拓展 [7] 产能与财务规划 - 项目分两期建设 2025年底完成主体封顶 2026年Q1首批产线投产 [6] - 扩产将优化产品结构 覆盖更广客户群 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6] - 园区建成后预计显著提升口腔医疗器械产能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农林牧渔行业观察:产能预售创新赋能;生猪养殖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03 04:33
政策扶持与行业结构优化 - 近期政策持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及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 推动行业结构优化 [1] - 云南自贸区在产能预售 订单交易等创新模式上取得政策突破 为大宗商品市场注入活力 [1] - 生猪养殖领域通过严控产能 强化成本管理 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向高质量发展倾斜 [1] 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创新 - 云南自贸区出台条例支持鲜切花 茶叶 咖啡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产能预售与订单交易 标志着中远期交易模式在制度层面获得突破 [2] - 产能预售模式帮助生产者锁定远期产能与价格 减少市场波动风险 订单交易增强市场流动性 形成多方协同的供应链生态 [2] - 云南鲜切花产业2024年产量达206亿枝 占全国市场份额70% 构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流通网络 [2] - 咖啡产业通过"线上+线下"双轨交易模式 推动云南咖啡出口至29个国家和地区 吸引星巴克等品牌建立专属供应链 [2] - 期报传媒大宗商学院搭建课程体系 为现货企业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速传统贸易向数字化 平台化升级 [2] 生猪养殖行业转型 - 生猪养殖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成本竞争的转变 农业农村部要求严控新增产能 减少二次育肥 引导行业理性发展 [3] - 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 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 牧原股份等龙头企业连续两季度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3] - 头部企业养殖成本降至12-12 2元/公斤 较行业平均水平更具竞争优势 [3] - 中小散户生存空间承压 部分养殖户头均亏损达200元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3] - 规模企业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 智能化养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PSY提升至25-32头 生产效率优势放大 [3] - 环保政策趋严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多地明确不再新批建规模化养殖场 推动行业向绿色集约化转型 [3] - 下半年生猪市场或进入"微利平衡"阶段 猪价或围绕14元/公斤的成本线窄幅震荡 产能优化与成本管控能力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3]
多家跨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13:03
外企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 德国化工企业汉高大中华区总裁表示借助进博会平台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全球创新方案本土落地[1] - 汉高2023年完成对苏州博克工厂收购并在山东烟台启动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的鲲鹏工厂试生产[1] - 汉高粘合剂上海应用技术中心5月投用通过本地化测试加速创新成果转化[1] - 德国福沃克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增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系第四次在华增资[1] 绿色经济与产业转型 -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30家工厂中21家实现"零碳"15家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2] - 施耐德无锡工厂通过AI技术两年内减少90%范围一/二碳排放和65%范围三碳排放获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灯塔工厂"称号[2]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7月投产采用绿色技术使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2] - 该项目将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应用于包装、汽车、家电等领域[3]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路博润公司表示中国正成为全球标准制定关键参与者将推进低灰分润滑油研发应对"国七"排放标准[3] - 丹佛斯中国区认为绿色转型推动数据中心、半导体、船舶和储能行业2024年业务强劲增长[3]
(投资中国)多家跨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9:34
跨国企业加码中国市场 - 德国化工企业汉高大中华区总裁安娜表示借助进博会平台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全球创新方案本土落地[1] - 汉高3月完成对苏州博克工厂收购同月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的山东烟台鲲鹏工厂启动试生产5月上海粘合剂应用技术中心正式投用[1] - 福沃克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增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为第四次在华增资[1] 绿色经济与数字化发展 - 施耐德电气在华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已有21家"零碳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 - 施耐德无锡工厂通过AI技术驱动端到端绿色设计两年内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减少90%范围三减少65%获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灯塔工厂"称号[2]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7月投产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总投资达100亿美元[2] 高附加值产业与技术创新 - 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投产后将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应用于消费品包装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领域[3] - 路博润亚太区副总裁刘茂树称中国为技术创新策源地及全球标准制定关键参与者将推进"国七"标准下润滑油灰分与磷含量降低[3] -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指出绿色为中欧经贸增长引擎2024年数据中心半导体船舶储能等行业业务实现强劲增长[3]
(投资中国)多家跨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9:33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 中国通过链博会和进博会等平台力挺开放合作,吸引外企持续加码投资 [1] - 德国化工企业汉高借助进博会平台串联产业链资源,加速创新方案本土化落地 [1] - 汉高在2023年完成对苏州博克工厂的收购,并启动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的山东烟台鲲鹏工厂试生产 [1] - 汉高粘合剂上海应用技术中心于5月正式投用,加速本地化创新成果转化 [1] - 德国福沃克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增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这是其在中国第四次增资 [1] 绿色经济发展 - 数字化和绿色低碳成为全球产业趋势,中国依托强大产业链推动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2] - 施耐德电气在华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已有21家"零碳工厂"和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端到端绿色生态设计,两年内减少90%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65%范围三碳排放 [2]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7月投产,采用绿色技术使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 [2] - 该项目将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应用于消费品包装、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领域 [3]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中国不仅是技术创新策源地,更是全球标准制定的关键参与者 [3] - 路博润公司润滑油业务将加强自主创新以应对"国七"排放标准,进一步降低灰分与磷含量 [3] -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认为绿色是中欧经贸增长重要引擎,中国市场为绿色解决方案带来新机遇 [3] - 丹佛斯在2024年数据中心、半导体、船舶和储能等行业业务实现强劲增长 [3]
前阿里CEO张勇,履新港交所!
券商中国· 2025-08-01 15:53
港交所任命张勇为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 港交所宣布任命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及阿里巴巴前董事会主席张勇为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最新成员 [1] - 该委员会由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专家组成,旨在向港交所董事会提供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建议 [1] - 张勇的加入使委员会成员增至9人,中信资本控股董事长张懿宸担任主席 [3] 张勇的行业背景与经验 - 张勇曾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2015年起)和董事会主席(2019年起),直至2023年卸任 [3] - 在阿里巴巴期间主导创建"双十一"购物节,推动品牌数字化并完成PC向无线时代转型 [5] - 建设阿里巴巴统一数据中台并推动集团整体上云,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5] 张勇近期动态 - 2024年3月加盟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探索并购基金新机遇 [5] - 此次港交所任命是其2024-2025年仅有的两次公开露面之一 [5][6] 委员会其他成员构成 - 包括港交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胡祖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等资深专家 [3] -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和行政总裁陈翊庭也是委员会成员 [3] 港交所战略定位 - 唐家成表示张勇的经验将帮助港交所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3] -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是港交所落实战略目标的重要顾问机构 [3]
为什么是深圳? 创新与价值重估“三巨头”给出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17
深圳上市公司概况 - 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424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 - 截至2025年4月底,深圳上市公司总资产超40万亿元、净资产近6万亿元 [2] - 截至8月1日收盘,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万亿元,约为2024年GDP的三倍 [2][8] A股新七舰与美股科技七巨头对比 - "A股新七舰"筛选标准为"核心资产+估值优势+均衡配置+科技创新",深圳占3家(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迈瑞医疗) [2] - 美股科技七巨头总市值:英伟达4.23万亿美元、微软3.82万亿美元、亚马逊2.46万亿美元 [3] - A股新七舰总市值:中国移动2.36万亿元、宁德时代1.31万亿元、中国平安1.09万亿元 [3] 深圳三巨头创新表现 技术研发 - 中国平安2024年研发人员2.1万人,研发投入180亿元;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33.5亿元;迈瑞医疗研发投入40.08亿元 [6] - 迈瑞医疗2023年推出重症医疗垂域大模型"启元",2015年即布局"设备+IT+AI"融合 [5] 业务创新 - 招商银行实现银行业三大突破:计算机时代"一卡通"、互联网时代"一网通"、移动互联时代手机银行App [5] - 中国平安构建"五大实验室+九大数据库",深化AI大模型与大数据技术应用 [5] 市场表现与品牌价值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计营收6.88万亿元,净利润5188.61亿元;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净利润均近1500亿元 [8] - 中国平安品牌价值3160.04亿元,招商银行1504.99亿元,迈瑞医疗279.23亿元(医药行业第一) [9][11] - 202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上涨18.38%,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市值分别上涨14.05%和19.09% [8] 深圳创新生态 - 深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为全国平均7.9倍 [4] - 深圳企业创新三大动能:技术迭代(如微软Azure)、资源整合(如谷歌收购YouTube)、模式革新(硬件+软件+生态) [4]
成全国首批试点,济南建起全省首个城市级“数字沙盘”
齐鲁晚报· 2025-08-01 11:14
济南新城建试点成果 - 建成山东省首个城市级CIM平台 实现1654平方公里全域实景三维建模 为韧性城市提供数字底座和产业支撑[1] - 形成"1+3+N"平台体系 包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智慧物业平台 智能建造协同管理平台 实现26种城市管理问题智能化发现与分拨[3] - 基于平台支撑济南市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等多个系统开发 推动数据资源由分散向共享转变 管理方式由人工向智能转变[3] 新城建产业生态建设 - 形成"1+2+15"产业生态 以起步区绿色建设产业园 钢城区绿色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历城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为主战场[3] - 三个产业园区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70.08亿元 15个区县培育特色产业板块 如商河县打造齐鲁建筑小镇[3] - 发布全国首个新城建发展指标体系 认定新城建优质企业83家 遴选示范项目33个[4] 未来发展规划 - 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开展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现状摸排[4] - 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4] - 打造地下"一张网"体系 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 强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与消防安全隐患防治[4] - 动态优化产业布局 形成"一区县一特色"发展格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