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华纬科技(001380) - 2025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4 10:08
核心竞争优势 - 核心技术为材料的自主研发 通过弹簧钢热处理工艺提升材料性能 实现汽车弹簧高应力 抗疲劳和轻量化 [2] - 自制材料产能不足 正在南京加速扩建材料产能以优化制造成本 [3] 发展战略规划 - 聚焦主业 强化主营业务核心地位 对现有产品进行轻量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 [2] - 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及阀类和异形弹簧业务 优化产品结构 走向全球化 [2] - 考虑将阀类及异形弹簧产品整合成为单独的事业部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持续送样并有小批量订单 目前体量很小 不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2] - 由销售总监主导拓展 暂不成立专门团队 [3] 财务表现预期 - 2024年下半年产能释放较多 且2024年全年业绩基数较高 增速相较往年有所放缓 [3] - 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普遍年降压力 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实现生产流程降本增效 [3] 其他投资情况 - 控股股东浙江华纬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了半导体设备公司 公司不便代表回答具体情况 [3]
方正富邦基金李朝昱:机器人板块不存在估值泡沫,看好核心零部件企业|基金佳问第114期
搜狐财经· 2025-09-24 09:57
人形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基本面向好 产品和技术迭代顺利快速 订单开始起量 明年大概率兑现业绩 [5] - 特斯拉11月发布Optimus第三代机器人产品 完成度高 对行业发展和技术定型有重要指示意义 [5] - 市场资金轮动明显 机器人板块前期相对滞涨 资金流入带来补涨效应 [5] 行业估值与泡沫判断 - 绝对水平PE估值并不非常便宜 但科技板块投资更注重行业技术演进趋势和未来确定性 [6] - 市场采用终局估值法 给予乐观预期 股价和估值存在一定溢价 这种溢价合理 [6] - 考虑到未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机器人本体出货 目前估值并不高估 甚至可能存在低估 不存在泡沫 [6] 行业关键时间节点与催化剂 - 最关注特斯拉三代机器人11月发布 是完成度最高的产品 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可在工业制造场景逐步放量 [9] - 关注国内头部厂商优必选 宇树 智元的进展 以及资本化进程如宇树四季度申报IPO [9] 供应链投资机会 - 特斯拉放量将给上游供应链企业带来明确投资机会 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比较优势显著 [10] - 国内企业在执行器 丝杠 灵巧手 减速器等重要环节都有参与机会 [10] 技术进步与突破 - 丝杠生产效率从最初几小时提升到半小时以内 成本从五位数降至1000元以下 [11] - 减速器从行星减速器到谐波减速器 未来可能使用摆线针轮减速器 [11] - 灵巧手自由度从十几个翻倍 电子皮肤从无到每根手指指肚配备 再到整个手掌配备 [11] - 最亟待突破的是大脑部分 即模型 算法 大模型相关技术 需提升与物理世界的智能交互能力 [12] 商业化落地场景 - 最快部署和量最大的场景在工业制造领域 如汽车生产线特定工作 [14] - 消防 军工领域有小批量应用 包括机器狗等执行极端任务 [14] 产业链细分领域机会 - 更看好供应链上的核心零部件环节 尤其是技术持续演进且具备通胀逻辑的环节 [3][15] - A股市场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本体厂商上市 因此关注核心零部件企业 [3][15] 企业技术壁垒评估 - 研发投入是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能有效转化为收入 [3][16] - 企业在细分市场份额能否持续提升 [3][16] - 毛利率 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是否健康 [3][16] 行业市场空间与成长性 - 远期行业市场空间达数万亿级别 按5000万台销量乘以2万美元单价计算 [17] - 未来5到10年复合增长率非常可观 行业处于高增长状态 [17] 商业模式与财务指标 - 关注毛利率 净利率 研发费用等指标的长期稳定性 [18] - 重视ROIC 资产轻重 上下游话语权 应收账款等经营质量指标 [18] - 选择具备较高技术壁垒且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 [18] 四季度投资机会 - 投资机会聚焦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发布 是首个销量过万的人形机器人型号 [20] - 客户反馈 数据积累 软硬件技术定型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
斯菱股份涨2.55%,成交额8.0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4545.21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5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收入构成为制动系统类轴承80.22%、传动系统类轴承12.78%、动力系统类轴承5.27%、非汽车类轴承0.94%、其他(补充)0.79% [7] - 公司成功研发并量产低能耗轴承、自锁式轮毂轴承等高性能新产品,并完成新能源汽车驱动轮毂电机系统高速轴承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能源驱动电机轴承主机配套能力 [2] - 公司谐波减速器已在量产前期筹备阶段,机器人零部件产品计划覆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2]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8.75%,归母净利润9917.16万元,同比增长4.95% [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68.37%,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00万元,股东户数1.69万,较上期增加27.55%,人均流通股5756股,较上期增加13.68% [7] - 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持股649.67万股,增加120.75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384.33万股,增加34.65万股)、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混合A(新进股东,持股181.44万股)等机构 [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4日股价涨2.55%,成交额8.09亿元,换手率6.17%,总市值216.60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4859.69万元,占比0.06%,行业排名10/253,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4] - 近10日主力净流入3.20亿元,近20日主力净流入1.70亿元,主力成交额1.64亿元,占总成交额3.65%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7.41元,股价靠近压力位141.26元 [6] 行业地位与资质认证 - 公司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该称号是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车等 [7]
邀请函: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9日·深圳)
起点锂电· 2025-09-24 09:37
活动背景及行业趋势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装车 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 [1]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 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性能广泛讨论 [1] - 全极耳圆柱电池实现量产 其高倍率、长寿命优势有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1]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高位 [1] - 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引发业内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 [1] - 314Ah电芯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 储能电芯向大容量趋势发展 [1]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 [1] - 人形机器人用电池成为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新方向 [1]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频出 引导加速发展eVTOL行业 [1] - 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 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两轮车试水应用 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逐步增多 [1]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2] - 活动主题:突围技术迭代新周期 共筑十年安全新纪元 [2] - 活动时间:2025年12月17-19日 [2] - 活动地点: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二楼维纳斯厅 [3] - 活动规模:线下2000+人 在线直播观看30000+人 [3]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储能、起点研究院SPIR [2] 活动亮点 - 细分领域龙头齐聚 电池新贵企业出席 [3] - 九大专场论坛 60+重磅演讲嘉宾 深度探讨核心议题 [3] - 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同期举办 [3] - 2025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年会同期举办 企业高层直接对接 [3] - 50+展商 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固态电池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 [3] - 起点锂电视频号全程线上直播 覆盖20000+专业观众 全行业100万+粉丝传播 [3] 技术专场议题 圆柱电池技术 - 全极耳圆柱电池快充生态:5分钟200km续航工程实现 [5] - 大圆柱电池标准化、安全性与制造革命 [5] - 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长循环寿命与低温应用场景拓展 [5] - 超高镍三元+硅碳负极在大圆柱电池中的产业化协同 [5] - eVTOL动力电池新范式:全极耳圆柱电池高倍率、快充、长寿命性能验证 [5] - AI驱动圆柱电池制造:数字孪生与缺陷预测系统落地案例 [5] 方形电池技术 - 磷酸锰铁锂方形电池产业化:电压平台提升20%与吨级成本优化路径 [5] - CTP 4.0技术进阶:方壳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80%的结构革命 [5] - 800V高压平台方形电池:4C快充下的析锂抑制与界面稳定性策略 [5] - 半固态电解质方形电池: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量产工艺突破 [5] - 超薄化方壳电池制造:0.8mm盖板激光焊与≤2μm叠片精度控制 [5] - GB 38031-2025新国标下电池安全技术重构 [5] 软包电池技术 - 软包电池超快充与热管理革命:五面液冷技术突破6C充电极限 [5] - 软包封装成为高能量密度(500Wh/kg+)电池核心载体 [5] - 软包电池结构强度与寿命延长创新解决方案 [5] - 软包电池赋能eVTOL与无人机万次循环安全飞行 [5] - 卷绕→叠片工艺革命:软包电池97%空间利用率打开消费电子新想象 [5] - 软包电池避免"充电宝式"行业安全危机 [5] 电池材料技术 - 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从9系量产到资源卡脖子破局 [5][6] - 锂锰基正极崛起:4.5V高电压与降本路径 [5] - 硅基负极进阶:气相沉积与膨胀抑制策略 [6] - 锂金属负极商业化:界面工程与固态电解质耦合 [6] - 负极材料新规解读:480mAh/g门槛下技术突围 [6] - 回收再生技术:闭环经济与低品位材料再利用 [6] 电池设备技术 - 干法电极+等静压技术:破解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瓶颈的制造革命 [6] - 从卷绕到叠片: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推动设备价值量提升 [6] - 新一代电池安全检测设备超越GB 38031-2025国标极限 [6] -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突围进展 [6] - 固态电池设备改造的低成本过渡策略 [6] - 中国锂电设备商以整线输出+本地化服务破局欧美市场 [6] 电池安全技术 - 快充性能与电池安全之间的博弈 [6] - 低熔点合金负极破解快充循环300次后枝晶生长困局 [6] - -40℃极寒环境下电池动力安全保障 [6] - 消费电池安全预警:从电芯缺陷检测到云端联防 [6] - 智能电池生态:从BMS预警到车-云-桩协同安全防护 [6] 用户侧储能专场 户用家庭储能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发布 [6] - 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6] - 户用储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6] -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趋势 [6] - 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挑战 [6] - 户储BMS技术发展趋势 [6] 便携式储能 - 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专家解读 [6] - 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地图 [6] - 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6] - 方形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 32140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优势 [6] - 40135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6] 工商储技术 - 国内外工商储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6] - 储能产品出海实现一站式安全运输 [6] - 下一代工商储电芯技术发展趋势 [6] - 工商储智能BMS技术发展趋势 [6] - 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 [6] - 钠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机遇与挑战 [6] - 半固态电池在工商储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6] 金鼎奖评选 - 第11届锂电金鼎奖评选由起点研究院、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联合100+行业技术专家推出 [7] - 评选旨在鼓励新能源电池行业创新发展 表彰行业突出贡献企业 [7] -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日-10月15日 终审时间:10月21日-11月1日 [8] - 线下颁奖时间:2025年12月19日 深圳 [8] - 设置15个奖项类别 包括电芯技术创新、储能电池技术创新、材料技术创新、设备技术创新等 [9] 参与企业范围 - 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弗迪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60+企业 [9][10] - 轻型电池企业:雅迪、爱玛、台铃、星恒电源、亿纬锂能等30+企业 [9] - eVTOL及无人机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赣锋锂电等50+企业 [10] - 材料企业:璞泰来、德方纳米、天齐锂业、容百科技、贝特瑞等50+企业 [10] - 设备企业:先导智能、逸飞激光、大族激光、杭可科技、利元亨等40+企业 [10] - 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派能科技、德业股份等50+企业 [10]
兆威机电20250923
2025-09-24 09:35
**兆威机电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兆威机电 专注于微型传动系统、电机及电控系统的研发与制造[2] * 行业为微型传动系统行业 其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1000亿元 中国市场约为300多亿元[10] **核心业务与战略发展** * 公司业务从传统精密注塑和齿轮箱拓展至智能汽车、XR、人形机器人、消费及医疗科技、先进工业制造等领域[2][3] * 智能汽车领域已成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 其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19.9%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58.7%[2][3] * 公司计划发行港股 募资用于全球研发产能、销售投入及战略合作与并购 内地证监会已批准 预计2025年完成发行[2][5]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及其妻子合计持股约63%[2][5]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和规模稳步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9亿元 同比增长22% 规模达1.1亿元 同比增长21%[2][4] * 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研发费率分别维持在4%、5%、10%左右[4]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2.8亿归母净利润 2026年及2027年分别实现3.5亿及4.6亿净利润[3][14] * 基于主业 给予公司2026年30倍PE估值 合理市值约100~110亿元 当前市值340亿元中隐含了约24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业务估值预期[14]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聚焦灵巧手及其核心零部件(电机、齿轮箱和电控系统)[2][6] * 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 2025年7月发布第二代产品(DM17有17个主动自由度 LM006有16个自由度/6个主动自由度)[2][6] * 第二代灵巧手在感知系统层面升级 在指尖、手心和手背覆盖柔性电子皮肤[6] * 未来计划推出拥有18~20个自由度的更高端产品[2][6] * 中信测算到2035年 全球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市场容量预计达743.8万只 对应市场规模967亿元[2][6] **技术与客户优势** * 公司技术优势在于自研传动系统、电机系统和控制系统 实现关键零部件自制[7][8] * 研发优势体现在持续高研发投入(费率约10%)及拥有覆盖结构、传动、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团队[7][8] * 客户优势包括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 并与多家人形机器人主机厂(如银河通用、星海图)及电子皮肤厂家(如土建科技)达成合作[3][8] * 公司已向特斯拉提供空心杯电机、无刷有齿槽电机样品 并于2025年7月送样齿轮箱[3][9] **各业务领域发展潜力** * **汽车领域**:公司产品在汽车上有28种应用 单车价值量接近2000元(2024年约为1500元) 未来有望快速提升[11] * 新能源车渗透率及智能化升级驱动需求 中高端新能源车微型电机使用量可达100多个(传统燃油车为20-30个)[11]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微型传动系统市场规模为261亿元 其中新能源车市场为160亿元 公司目前在该领域市占率约5.6% 未来有望提升至10%[11] * **消费电子(XR)领域**:公司是苹果MR产品IPD同瞳距调节系统的一供[12] * 预计VR行业出货量在2025年至2027年将迎来复苏 公司有望把握机会实现高增速[12] * **医疗和制造领域**:公司主要进行国产替代 下游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 预计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速能保持10%左右[13]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微型传动系统行业具有市场空间大、行业壁垒高、格局分散三大特点[10] * 公司在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一(约3.9%) 在全球排名第四(全球市占率仅1.4%) 未来提升空间广阔[3][10]
中金:首予津上机床中国“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8.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4 09:27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津上机床中国并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8.6港元对应FY2026年PE为13倍 现价存在17.1%上涨空间 公司作为中高端数控车床领军企业 内生竞争力突出 液冷和机器人领域的增量潜力被市场低估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FY2025营收42.62亿元 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6.6%和63% [2] - 预计FY2026/FY2027年EPS分别为2.6/3.1元 未来三年CAGR达22% [1] - 现价对应FY2026/FY2027年PE为11/10倍 [1] - 公司分红率自FY2023以来持续维持在40%以上 [4]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公司为日本津上集团控股 2003年成立 形成以车床(走心机)为主 加工中心和磨床为辅的产品矩阵 [2] - 2024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715亿元 公司以4.1%市占率位居车床领域第一名 [3] - 2025年3月启动平湖第六厂区建设 预计新增年组装产能3,000台 [3] 行业趋势 - 金属切削机床为长寿命通用设备 景气度受汽车和通用制造业资本开支影响 [3]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增速达14.6% 较2024年呈现景气修复 [3] - 预计2026年行业需求将持续增长 [3] 新业务布局 - 2024年起积极布局AI液冷连接器加工 人形机器人丝杠和减速器加工领域 [5] - 潜在催化剂包括液冷基础设施和人形机器人磨床业务进展 [5]
万里扬(002434.SZ)要发展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
格隆汇· 2025-09-24 09:2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目前主要发展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 包含谐波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 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等品类的单品和关节模组 [1] - 公司将根据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结合业务发展规划 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产品和业务 [1] 行业布局方向 - 公司未来将重点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和业务 [1]
均普智能涨0.59%,成交额4.1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3363.46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59% 成交额达4.11亿元 换手率2.47% 总市值167.0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50.98万元 占成交额0.01% 行业排名28/85 [4] - 近5日主力净流出2.91亿元 近20日净流出2.71亿元 [5] 业务合作与客户拓展 - 全资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开展人形机器人本体共研、生产和销售 并供应零部件 [2] - 完成宝洁集团全球近十年投资最大的电动剃须刀智能制造装备项目 [2] - 新开拓采埃孚、保时捷、福特、美国车桥、美的集团等客户 涉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控模块、800V电压升压模块等前沿技术项目 [2] - 为华为HI模式或智选模式相关车型提供车载控制系统装配智能产线 [2]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工业智能制造装备占比41.57% 其中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装备占14.11% 传统动力汽车装备占8.99% [7] - 海外营收占比达71.98% 受益人民币贬值 [3]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领域 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2][7]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32亿元 同比减少7.86% [8] - 归母净利润-2776.70万元 同比增长8.65% [8] - 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1.60% [8] 技术面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2.23元 集中度渐增 [6] - 股价运行区间为压力位14.40元与支撑位12.00元之间 [6] - 主力持仓占比9.02%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5]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属于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行业 [8] -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人形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等 [8]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100.16万股 较上期增持196.47万股 [8]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455.54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445.50万股 [8]
晶盛机电(300316.SZ):目前不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格隆汇· 2025-09-24 08:47
公司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产品涉及半导体装备、半导体衬底材料、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领域 [1] - 目前不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1]
“硬科技”燃爆!上纬新材、神工股份20CM涨停,半导体产业链掀起涨价潮!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强势涨4.67%!昨日重获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38
硬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单日大涨4.67%并在前一日重获资金净流入 [1] - 板块内热门成分股普遍大涨,上纬新材和神工股份实现20%涨停,安集科技上涨超过11%,聚合材料上涨超过10% [1] - 沪硅产业上涨5.89%且成交额达37.61亿,聚和材料上涨10.81%且成交额达22.99亿,安集科技上涨11.73%且成交额达19.11亿 [3] 政策与产业规划支持 - 工信部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加快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3] - 政策将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并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3]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 [4] 存储芯片市场动态 - NAND Flash wafer价格在9月初至今呈现个位数百分比上涨,现货市场询单增加且涨价已传导至嵌入式成品端 [4] - LPDDR4X因部分原厂暂停报价并计划大幅上调价格,导致市场看涨情绪快速升温 [4] - 预测显示因AI服务器出货扩大和手机新品发布催生换机需求,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 [4] 算力与AI发展前景 - 预计到2035年全球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且在总需求中占比超过70% [5] - 计算领域将在架构、材料、工艺、范式四大层面实现创新,推动新型计算兴起 [5] - 政策向算力芯片国产化倾斜,同时云厂商上修资本开支并适配国产芯片,国产算力生态加速构建 [5] 新材料与硬科技投资机遇 - 科创新材料ETF被描述为布局“硬科技基石”的工具,其标的指数均衡布局细分龙头且估值性价比凸显 [5] - 除AI算力芯片外,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存储、先进封装等环节也有望受益于产业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