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痛岛”下一步?将成探索未来城市生活试验田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14
复兴岛发展规划 - 作为黄浦江唯一内陆岛 复兴岛从战略留白区转型为热门目的地 定位为量子城市实践区和未来生活试验田 [1][5] - 岛上约30万平方米存量工业厂房资源将提供低成本创新创业空间 满足科创中心建设需求 [6] - 规划建设数字岛 设计岛和人民岛三大目标 融合低空经济 无人驾驶 艺术设计和全龄共享滨水空间 [8]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主展区位于复兴岛船台公园 主题为量子城市复兴未来 探索AI+空间治理新范式 [1][3] - 集中呈现四大亮点:量子城市演绎 特色空间营造 多元活动引入和创意成果积淀 [3] - 联动上海旅游节 市民文化节 国际光影节和哔哩哔哩等16个分展区 促进文旅商体展融合 [3] 文化与体育活动布局 - 2025上海旅游节杨浦区活动 中欧文化嘉年华 AIGC创新设计大赛和哔哩哔哩干杯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落地复兴岛 [9] - 上海市体育局联合杨浦区政府举办乒乓球选拔赛 奥运冠军樊振东参与互动 [9] - 计划引入国际航联无人机竞速世界杯和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 开创科技体育新纪元 [10] 城市空间治理技术应用 - 自然资源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 整合多平台数据至统一地理底图 [11] - 全国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完成实景三维建模 实现城市治理从平面向立体动态演进 [11] - 通过数字化手段监测公共服务设施 量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民生指标 [11] 工业遗产与空间更新 - 保留中华船厂巨型塔吊群 造船船台和高桩码头等工业遗存 打造赛博风艺术空间 [3][5] - 以文化事件为触媒探索文化赋能-空间激活-功能迭代的有机更新路径 [6] - 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再到发展绣带的能级跃升 [8]
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央重磅文件对外公布
财联社· 2025-08-28 11:13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强调内涵式发展和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1][4][5] - 设定2030年取得重要进展 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阶段性目标 [1][5] 城市体系优化 -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6] -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核心功能 控制规模并疏解非核心功能 支持布局科技创新平台 [6] - 提升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 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 [7] 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 - 因城施策培育创新生态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智能建造产业 [8] - 盘活存量房屋和低效用地 改造老旧厂房和闲置商业设施 建立规划调整机制 [8] - 建立可持续投融资体系 统筹财政和社会资本 发挥债券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9] -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加强人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9] 住房与社区建设 - 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 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服务水平 满足刚性及改善性需求 [2][10] - 实施物业质量提升 推进城中村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原拆原建 [2][10] - 建设完整社区 完善嵌入式服务设施 构建便民生活圈促进产城融合 [2][10]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加强地下空间利用和综合管廊建设 推进5G和算力设施布局 [10] - 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扩大普惠养老育幼服务 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 [11] - 发展保障性住房 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11] 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工业节能降碳 推广绿色工艺技术 发展绿色建筑和新型建材 [12] -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实施城市节水行动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12] -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健全公园绿道体系 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和黑臭水体治理 [13] 安全韧性建设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限制超高层建筑 实施预制板房屋治理改造 [14] -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分级管控重大风险源 建立企业安全信用评价制度 [14] -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 建设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体系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15] -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构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提升排水防涝和应急避难设施 [15] 文化发展与城市治理 -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活化文物遗产 开展文化展示和特色商业活动 [16][17] -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禁止大规模迁移树木和滥建地标 [16] - 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18][19] - 推动智慧化精细化管理 建设城市数字底座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应用 [18]
解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城市更新盘活存量 强化城乡融合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58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强调城市价值取向从单纯经济指标增长转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与安全感 [1] - 城市发展进入内涵式新阶段 需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源并强化城乡融合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 城市更新战略部署 - 城市更新被确立为未来十到二十年城市工作主线 需实现结构优化 动能转换 品质提升和绿色转型 [1] - 城市更新关键在于通过存量空间和资源撬动社会资本 探索构建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2] 城乡体系优化需求 - 当前城市体系存在不合理不协调之处 大中城市与小城市在规模 土地规模 居民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2] - 城乡差距仍处于高位 城乡二元结构未根本破除 县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 城乡融合解决方案 - 需分类构建城乡连续体 人口流入县纳入都市圈统筹 人口流出县给予产业扶持和消费提振 [2] - 以现代化都市圈或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建议将沈阳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范围 [3] 公共资源配置优化 - 需加快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改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 - 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以创造高水平生活 促进城镇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和福祉均衡化 [3]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8-28 10:54
城市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 - 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2] - 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居品质明显提升 安全基础有力夯实 治理水平大幅提高 [2] - 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2] 城市体系优化 -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3] - 控制超大城市规模 合理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 支持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3] - 推动中小城市动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 [4] 城市发展新动能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5] - 发展智能建造 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5] - 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 培育消费新场景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6] 存量资源激活与投融资 - 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传统商业设施 建立建筑功能转换规划调整机制 [6] - 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优化产权归集整合置换登记政策 [6] - 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工具 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 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6] 对外开放合作 -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支持城市承担重大外事外交活动 吸引国际组织落户 [7] -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区域性开放节点城市 提升世界城市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影响力 [7] 住房与社区建设 - 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8] -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8] - 加快建设完整社区 完善嵌入式服务设施 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 [8] 基础设施升级 - 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加快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 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9] - 强化5G和千兆光网覆盖 优化算力设施布局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9] - 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 完善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 [9] 公共服务优化 -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医养结合 健全普惠育幼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10]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10]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10] 绿色低碳转型 - 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 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 [10]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10] - 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1] 生态环境治理 - 健全城市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 建设口袋公园 推进绿地开放共享 [11] - 推动重点城市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 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餐饮油烟治理 [11] -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推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 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11] 城市安全韧性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 实施城镇预制板房屋治理改造行动 [12] - 分级智能精准管控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大风险源 [12] - 构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体系 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 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联防联控 [13] 防灾减灾能力 - 构建城市安全风险谱系 健全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排查整治机制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13] - 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总量充足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13] - 推进应急抢险救灾装备及物资前置储备 科学制定巨灾应急预案 [13] 文化保护与发展 - 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 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活动 [14] - 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体现中华美学和时代风尚 [14] - 创新动漫影视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业态 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融合发展 [15] 城市治理体系 - 建立健全城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 [17] -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打造城市数字底座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17] -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和多场景应用 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17] 基层社会治理 - 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18] - 用好市民服务热线 完善群众诉求响应办理机制 加强超大社区等特殊区域治理 [18] -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严密防范个人极端事件 [18]
苏州相城黄桥街道:“路网”更新,这些道路建设提升项目迎来新进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0:46
道路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相城区黄桥街道有多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盛业路西起旺湖路,东至苏埭路,道路长约0.62千 米,宽27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地下管线、交安设施、照明等工程。目前,项目已完工,预计8月底通车。 此外,通湖路、占木路也完成了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开启了"美颜模式",道路两侧披上绿装,多种乔木、灌木错落有致,形成一条条生机勃勃的"生态廊 道"。 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黄桥街道将大力推进 城市更新改革创新工程,全力推动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通讯员相黄萱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梅方滢 经三路A线为东西向道路,西起苏埭路,东至同期经三路B线,长约222m,宽12m;B线为南北向道路,北起东挺河南侧,南至黄蠡路,长约357m,宽 12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地下管线、交安设施、照明等工程。目前,项目全线完工,预计8月底通车。 旺盛路(数智公安周边路段)老旧道路升级改造项目西起木巷大街、东至旺湖路,全长约185m,现状车行道宽12-17.5m。为匹配道路北侧数智公安地块交通 配套需求,本次改造对数智公安至旺湖路段北侧路面进 ...
建发合诚:8月2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长江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28 09:5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50.5亿元,同比增长48% [2] - 工程施工业务新签合同额45.93亿元,同比增长56% [2] - 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4.57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公司主营收入33.93亿元,同比上升7.67%;归母净利润4504.48万元,同比上升32.33% [10] -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8.53亿元,同比上升21.8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83.81万元,同比上升112.51% [10] 业务板块发展 - 工程施工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控股股东上半年土地储备的积极扩张 [2] - 工程医院平台报告期内累计新签合同额1.7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4] - 城市更新业务新签合同超1亿元,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及地下管网改造等领域 [4][5] - 海外业务在泰国完成本地团队组建,并签约首个千万级光伏产业园道路工程项目 [3][6] 区域与市场战略 - 海外市场重点拓展东南亚区域,积极对接建发集团、央国企及当地商会资源 [3][6] - 未来海外业务将聚焦检测、施工等优势领域,并探索材料销售等新增长点 [7] - 国内城市更新业务将强化与地方城投、交投合作,重点构建杭州、成都、武汉等核心城市属地化服务能力 [5][6] 技术与数字化进展 - 合诚数智云平台为城市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并在在役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提供数智服务 [5][8] - 智慧养护项目中无人机巡检使灾后评估效率提升超70%,无人清扫车使人行道试点效率提高40% [8] - BIM+GIS技术在大型复杂项目中实现高效资源调度与风险预警,AI+辅助设计显著提升初期定案效率 [8] 资质与服务能力 - 公司持有市政设计行业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建筑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多项资质 [5] - 能够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涵盖勘察设计、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综合管养及建筑施工等环节 [5] 投资与并购规划 - 公司关注工程产业链上下游机遇,主要并购方向包括区域深耕与业务延展 [9] - 区域深耕聚焦杭州、成都、武汉、大连等核心区域优质标的,业务延展关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制造领域 [9] 关联交易调整 - 上半年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实际发生45.87亿元 [9] - 公司将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上限调增40亿元至131亿元,主要因异地协同效果提升及经营情况变化 [9]
华联控股(000036):核心项目有序推进,持续关注转型进展
华泰证券· 2025-08-28 08:3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53元人民币[1] 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城市更新项目有望加速推进 随着城市更新重要性提升[1][3] - 积极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第二增长曲线[1][4] - 经营性业务成为业绩坚固基石 房地产出租收入1.46亿元同比+5% 酒店收入0.68亿元同比+1%[2] - 完成股份回购计划 以3.38-3.77元/股回购0.57%股份 总金额约3000万元[4]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14亿元 同比-1.92%[1] - 归母净利润0.02亿元 同比-93.84%[1] - 经营性业务收入占比达99.6%[2] - 维持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8/0.9/1.9亿元 对应EPS 0.06/0.07/0.13元[5] 项目进展 - "御品峦山"项目主体工程已出地面八层 计划9月开放营销展示厅与样板房 年内开盘预售[3] - "华联南山A区"项目仍处前期工作阶段[3] - 深圳聚能拥有8项专利 覆盖吸附剂、碳酸锂初提等技术[4] - 珠海聚能年产5000吨吸附剂生产线产品质量稳定 正着力市场推广[4] 估值分析 - 25E BPS为3.67元[5] - 可比公司平均25PB为0.98x[5] - 给予公司合理25PB为1.23x 维持估值溢价水平[5] - 目标价上调主要系可比公司估值提升[5]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4.29元人民币[8] - 市值60.22亿元[8] - 52周价格范围2.79-6.20元[8] -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83.87百万元[8]
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乐山做好城市更新“加减法” “菜篮子”变讲究,城市地面“会呼吸”
四川日报· 2025-08-28 07:36
城市更新项目进展 - 乐山全市已完成76个农贸市场改造 实现旧貌换新颜[8] - 去年以来完成272个四公一农项目 总投资约10亿元[8] - 三年规划实施883个城市更新项目 包括新建提升农贸市场146个 新增公共停车位9500个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7.7平方米[8]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 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达22.15万辆 鱼鳞状路网与三江两岸地理格局加剧交通拥堵[9] - 建成致江路大桥 虎头山微循环等11个重点项目 区域交通逐步改善[10] - 绿心路改造形成双向6车道 青衣路跨线桥建成后高新南区与中心城区通勤时间预计节省15-20分钟[10] 海绵城市建设 - 鱼咡湾公园引入水动力系统与水下森林 采用透水铺装 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城市技术[12] - 通过竹公溪分洪道构建上蓄 中分 下排的城市分洪体系[12] - 春溪公园项目设置凹式绿地 生态护岸 蓄水池等海绵设施[12]
华润万象生活上半年主动退出低质低效项目 有信心完成全年业绩目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5:4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5.24亿元,同比增长6.5%,核心净利润20.11亿元,增长15% [1] - 中期股息每股0.529元,同比增长89.6%,另宣特别股息每股0.352元,首次实现中期核心净利润分派100% [1] - 毛利率与利润回报因业务模式调整同步提升 [1] 商业运营板块 - 万象商业零售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21.1%,在营购物中心达125座 [1] - 53座购物中心零售额居当地榜首,104座跻身当地市场前三 [1] - 新开购物中心4个,第三方项目调改后零售额及租金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2] 物业管理业务 - 在管面积4.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合约面积4.52亿平方米 [2] - 新增第三方合约面积1432万平方米,其中66.7%位于一二线核心城市 [2] - 城市空间在管面积1.27亿平方米,较2024年末提升1.8%,收入同比增长15.1%至9.5亿元 [2] 战略发展举措 - 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并举策略 [3] - 内涵增长源自购物中心分租项目业绩提升和物管技术效率优化 [3] - 外延增长通过新开业购物中心、第三方项目拓展及市场化规模扩张实现 [3] 未来增长方向 - 商业航道将寻求轻资产商管机会,物业航道投资聚焦业务协同与核心能力培育 [4] - 抢抓城市更新、生活性服务业及城市治理政策机遇 [4] - 行业整体由规模逻辑转向质量逻辑,新机遇存在于智慧化管理和多元场景运营 [4]
把握机遇积极拓展市场 甘咨询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03: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元 同比增长2.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5.2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亿元 同比增长5.07% [1] 业务转型与升级 - 主营业务由传统勘察设计咨询向工程建设产业链全过程升级 覆盖规划、设计、咨询、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 [1] - 积极拓展业务链长度 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与价值提升 [1] - 巩固建筑、水利水电等传统核心业务 同时拓展市政、新能源及生态环保领域 [2] 行业发展机遇 -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及乡村建设行动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1]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 - 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升级新引擎 [1] - 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业务边界 [1] 区域战略布局 - 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机遇 [2] - 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及甘肃省"一核三带"发展格局 [2] - 在甘肃省内构建省市县全覆盖经营网络 提升本地市场占有率 [2] - 省外市场推行属地化经营理念 加大外省市场开拓力度 [2] 内部能力建设 - 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 -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 - 通过内生发展支撑业务持续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