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冲击四连阳,宁德时代入局Robotaxi
新浪财经· 2025-07-15 02:52
市场表现 - 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930725)下跌0.12%,成分股涨跌互现,远望谷(002161)领涨10.03%,中远海科(002401)上涨2.75%,上汽集团(600104)上涨2.42%,长江通信(600345)领跌 [1]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上涨0.22%,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9元 [1]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子公司与南京领行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磐石滑板底盘平台推进Robotaxi发展,磐石底盘可大幅简化Robotaxi设计研发到量产制造的全流程 [1] - CATL时代智能将为T3出行适配换电、全线控等电动智能化技术方案,双方还将围绕磐石底盘与Robotaxi运营场景展开技术整合、联合研发测试、数据共享与智能化升级等合作 [1] 行业数据 - 7月1-6日新能源车零售与批发渗透率分别达56.7%、53.6%,整体突破50%的临界点 [2] - 比亚迪、极氪、蔚来等推动智能汽车技术与责任体系进阶 [2]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乘用车领域出海加速、技术壁垒显著的整车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公司 [2] - 关注智能汽车领域智驾责任体系与技术落地的先行者、推动技术下沉普惠的优质公司 [2] 指数与ETF信息 - 智能网联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该指数涵盖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汽车厂商等相关上市公司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25%,包括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德赛西威、大华股份、汇川技术、华域汽车、科大讯飞、欧菲光、宏发股份、比亚迪 [2]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场外联接A:021080,联接C:021081,联接I:022885 [3]
烟台亚通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投资私募基金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18:54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认购苏州驭光之川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的份额,占认缴出资总额的6.4757% [2][3] - 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为15,442.42万元人民币,重点投资智能汽车、能源革新领域 [3][7] - 投资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 [3] 私募基金管理人 - 管理人为上海海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1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5] - 管理人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登记编码P1074916 [6] - 管理人与公司无关联关系,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6]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合伙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海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 - 合伙企业初始存续期限为7年,可延长两次,每次1年 [9] - 投资期为首次交割日起3年,可延长1年 [9] 合伙协议主要内容 - 投资方向为智能汽车、能源革新领域及其他高潜力项目 [9] - 收益分配顺序:返还实缴出资、支付8%优先回报、追补、80/20分配 [11] - 亏损承担:项目投资亏损按投资成本分摊比例承担,其他亏损按认缴出资比例分担 [12] 对外投资影响 - 投资方向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可借助专业机构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13]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不影响正常经营 [13]
亚通精工: 关于参与投资私募基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0:12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认购苏州驭光之川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占该基金认缴出资总额15,442.42万元的6.4757% [1][2] - 投资协议于2025年7月11日签署,基金重点投资方向为智能汽车、能源革新领域及其他经投资决策委员会认可的高潜力项目 [2] - 本次投资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2] 基金结构及合伙人构成 - 基金总规模15,442.42万元,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海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154.42万元,占比1.0000%) [2][4] - 主要有限合伙人包括:张家港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3,000万元/19.4270%)、张家港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母基金(3,088万元/19.9969%)、三羊马数园科技(2,000万元/12.9513%) [4] - 公司位列第六大出资方,出资占比低于政府背景投资平台及部分机构投资者 [4] 基金管理人信息 - 上海海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1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P1074916) [2] - 管理人与公司无关联关系,未持有公司股份,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 基金运作机制 - 存续期限为7年,可经特定程序两次延长各1年;投资期为3年,可延长1年 [5] - 收益分配采用分层结构:先返还实缴出资,再按8%年单利分配优先回报,随后普通合伙人追补优先回报的25%,剩余部分按80%(有限合伙人)/20%(普通合伙人)分配 [5][6][7] - 亏损按投资成本分摊比例承担,有限合伙人以认缴出资为限担责 [5] 战略协同与影响 - 基金投资方向与公司主营业务形成协同,聚焦智能汽车与能源革新领域 [2][7] - 通过专业投资机构获取行业资源与投资渠道,拓展潜在发展空间 [7] - 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 [7]
中小盘周报:看好空分设备出海及城市更新下的智慧消防,关注半导体探针台设备-20250713
开源证券· 2025-07-13 13:56
报告核心观点 看好空分设备出海及城市更新下的智慧消防,关注半导体探针台设备。空分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内企业如福斯达加速进军海外;城市更新政策推动下,青鸟消防等企业在消防设备存量改造市场受益;探针台设备市场增长动能强劲,矽电股份等国内龙头加速国产替代 [3][5]。 本周观点 空分设备出海 - 空分设备是生产工业气体核心设备,市场超百亿元,应用于多行业,2020 年度行业总产值等指标增长 [13]。 - 国内企业加速出海,福斯达凭借多方面优势在海外建立品牌壁垒,2022 - 2024 年海外营收及占比、毛利率均提升 [14][16]。 城市更新下的智慧消防 - 2025 年以来城市更新政策持续出台,明确目标和任务,多城市入围获补助 [18]。 - 城市更新背景下消防设备存量改造需求旺盛,青鸟消防挖掘市场,北京地区 2024 年以来城市更新类项目合同占比突破 50% [19]。 本周 A 股市场表现及重大事项 市场表现 - 本周 A 股市场普涨,中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指数,稀土指数涨幅最大,2025 年以来稳定币指数涨幅居首 [20][24]。 - 奥普特、沪光股份、莱特光电本周涨幅居前,2025 年年初以来日联科技、奥普特、芯动联科涨幅居前 [28]。 重大事项 - 新股:2 家企业 IPO 获上市委会议通过,1 家获证监会注册批文,2 家 A 股公司、6 家港股公司上市 [33][36]。 - 定增:预案公告数量、募资金额回升,发行竞价案例 1 例,募资金额提升,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 6.2%,收益率 16.4% [39][42]。 - 并购:2 家公司首披重大资产重组,5 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2 起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止 [48][52]。 - 股权激励和回购:A股 上市公司发布 4 宗股权激励预案,26 家公司推出股份回购预案,回购热度回落 [53][57]。 探针台设备市场 行业地位与前景 - 探针台是半导体三大核心测试设备之一,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多环节,市场与半导体制造工艺迭代、产量提升关联,预计 2025 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达 4.59 亿美元 [61][63]。 增长驱动因素 - 半导体技术迭代带动设备更新,催生探针台需求增长,2013 - 2023 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 CAGR 达 22.28% [68]。 - 半导体产业重心转移至中国,创造大量检测需求 [69]。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为国内厂商提供契机 [72]。 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行业壁垒高,呈现高度集中格局,各细分市场主要由境外龙头企业垄断 [74]。 - 以矽电股份为代表的国内龙头加速国产替代,2021 - 2023 年矽电股份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78]。 重点推荐主题及个股 智能汽车主题 - 沪光股份: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下线,绑定赛力斯,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9][80]。 - 瑞鹄模具:设立机器人全资子公司,绑定大客户奇瑞,有望受益于智界 R7 销量,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83][84]。 - 新泉股份:自主内外饰龙头,产品拓展和海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预计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85][86]。 - 芯动联科: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应用端市场有望增长,研发实力强,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7][89]。 - 晶晨股份:二季度营收创新高,产品矩阵开拓顺利,重视研发投入,预计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90][91]。 高端制造主题 - 凌云光:业绩阶段性承压,机器视觉主航道业务在多领域有产出,有望打开增量空间,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93][94]。 - 奥普特:短期业绩承压,下游需求分化,产品体系升级,AI 及新品类布局助力成长,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96][98]。 - 矩子科技:营收小幅承压,归母净利润增长,客户资源丰富,新品推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下调业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99][101]。 - 青鸟消防:短期业绩承压,工业与海外业务增长亮眼,新产品新认证突破,多维业务协同,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03][105]。 - 莱特光电:下游复苏叠加渗透率提升,业绩高速增长,产品品类丰富,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06][108]。 - 奥来德:设备业务承压,材料业务增长,8.6 代设备迎突破,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09][111]。 - 日联科技:经营业绩增长,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加速,技术创新和资本并购驱动发展,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3][115]。 户外用品主题 - 三夫户外:品牌化运营元年,业绩超预期,核心品牌发力,行业景气度延续,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6][118]。
华阳集团(002906) - 002906华阳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1 10: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9日 - 10日 [2] - 活动地点在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上霞北路1号华阳工业园A区集团办公大楼 [2] - 活动形式为现场调研、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翠翠和证券专员邱晓彤 [2] 参与单位及人员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中金公司、Polymer Capital、高瓴资产等多家机构,涉及人员如李诗雯、隗葳、王以哲等 [1][2] 业务进展与展望 汽车电子业务 - 今年相继获得Stellantis集团、福特、大众安徽等多个客户定点项目,多类汽车电子产品取得合资、国际车企客户项目定点,并有多个合资及国际车企客户竞标中 [2] VPD产品 - 2023年推出VPD产品,具有显示区域扩展、清晰度与稳定度高、显示内容丰富等优势,已搭载小米汽车全球首家量产,并有多个竞标项目进行中 [2] HUD产品 - 2025年1 - 5月份公司HUD产品国内市场份额为22.2%,AR - HUD产品市场份额为24.9%,均排名第一,随着众多客户新项目陆续量产,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3] 精密压铸业务 - 今年订单持续增加,新获得博格华纳、舍弗勒等众多国内外Tier1、主机厂的多个项目定点,公司有序扩充产能,多个项目已投产或启动建设 [3]
京东造车成功,刘强东下了一盘大棋
钛媒体APP· 2025-07-11 08:47
京东无人轻卡发布 - 京东高调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京东物流VAN",号称物流行业载货量最大[1] - 该车搭载比亚迪商用车定制的线控底盘,配备3颗激光雷达、20颗摄像头、12颗毫米波雷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6] - 货仓容积24立方米,最高载重1吨,续航160公里,比传统4.2米货车多装30%货物[6] - 预计可节省约60%的运输成本[6] - 目前在北京、广州等30个城市试运营,计划2026年前部署上千台[2][7] 京东汽车领域布局 - 2015年参与蔚来A轮融资,目前通过家族信托持有蔚来2.82%股份[10] - 陆续投资蘑菇智行、辉羲智能、嬴彻科技等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相关企业[10] - 自2015年6月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出手11次,占总投资事件的7.69%[10][11] - 2016年推出国内第一台物流无人车[12] - 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13] - 2022年整合推出"京东养车"品牌,连接超过1500家直营门店和4万家合作门店[14] 京东汽车人才战略 - 在猎聘和BOSS上发布大量汽车类职位,月薪高达20-75k,16-20薪[1][8] - 算法岗年薪35万起跳,高级工程师能拿75K·16薪[8] - 提供生育补贴、子女教育金、安居计划等福利包[8] - 设立"飞鹰计划"培养复合型技术骨干[8] 京东汽车业务战略 - 注册"Joyrobotaxi"商标,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仓储物流等9大类[8] - 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物流车、乘用车渠道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17] - 与特斯拉、东风岚图、神龙汽车等车企建立合作[17] - 2024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宣布5亿元"以旧换新"补贴[17] - 目标是构建"干线-支线-末端"三段物流全链条无人物流闭环[9]
重塑汽车竞争力:供应链价值跃迁与伙伴关系重构
新能源智能化变革下的供应链重塑 - 新能源智能化变革推动车企与供应链关系从甲乙方转变为合作伙伴,供应链价值被重新定义[1] - 三电系统、智能化系统成为智电化汽车核心,带动宁德时代、华为乾崑智驾、地平线等创新型供应商崛起[3] - 主机厂与供应商建立全流程协同机制,合作模式从链状关系升级为生态"圈状"关系[3] 上汽大众的供应链体系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桑塔纳共同体"培育400多家高质量零部件企业,奠定中国汽车产业链基础[3] - 供应商若变更生产地、原材料或二级供应商需重新认证,换供应商则需全套实验,确保品质一致性[5] - 行业默认规则:获上汽大众质量认证的零部件可被其他厂商直接采购,成为"免检产品"[7] 智电新时代的供应链竞争力 - 供应链稳定性直接影响终端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缺芯少电风波曾冲击行业[4] - 2024年价格战期间,公司大众品牌销量超114万辆,稳居合资单一品牌销冠[6] - 2024年6月终端销售同比增长15.1%,上半年累计销量52.3万辆(+2.3%)[6] 产品矩阵与技术创新布局 - 中高端产品表现突出:途观家族半年销量9.1万辆,帕萨特家族11.7万辆[7] - 联合酷睿程、Momenta、宁德时代等科技企业构建科创"朋友圈",推进智能出行解决方案[7] - ID.ERA将于2026年量产,凌渡Pro与朗逸Pro将升级上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双车联动[7][8]
广汽菲克宣告破产;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23:14
广汽菲克破产 - 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投资约170亿元2022年10月进入破产程序 [1] - 广汽集团表示尊重法院及管理人工作推进本次公告属破产程序正常安排 [1] - 事件反映合资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压力及汽车行业严峻挑战 [1] 日产汽车在华销量 - 日产汽车中国区6月销量53843辆实现15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 [2] - 东风日产(含日产启辰英菲尼迪)6月销量49033辆轻型商用车板块4810辆 [2] - 2025年1至6月累计销量279546辆 [2] - 销量回暖可能推动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战略布局 [2] 乘用车市场数据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 [3] - 1至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 [3] - 6月乘用车出口480万辆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73% [3] - 1至6月厂商出口2479万辆同比增长68% [3] 华为汽车业务动态 - 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事件称当时在查看手机已接受处罚 [4] - 鸿蒙智行发布享界品牌车标第二款旅行车预计秋季上市 [4] - 华为调整鸿蒙智行业务策略新车发布会将独立举办 [4] - 业务调整显示对合作伙伴适度放权倾向 [4]
江淮汽车: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9 14:09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简称江淮汽车,股票代码600418,注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 [1] - 截至2024年底总股本21.84亿股,控股股东江汽控股持股28.18%,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11] - 2024年实现营收535.44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2.30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2.23亿元 [7][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2024年产销均突破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0.9% [15] - 行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趋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603万台,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份额超70% [16][19] - 市场竞争加剧,外资车企限制放宽,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共同挤压市场空间 [1] 技术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迭代,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成为研发重点 [3] - 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人机交互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20] - 行业面临技术路线选择风险,研发投入需求持续加大 [3][19] 本次发行方案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 [5][6]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4]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投资总额58.75亿元 [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净利润亏损22.30亿元,主要受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经营亏损及资产减值影响 [8] - 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2.23亿元,原因包括收入下降、投资亏损等 [7] - 公司表示业绩亏损不构成发行实质性障碍,但持续亏损状态需关注 [8] 行业发展特征 - 产业链覆盖机械、电子、化工等众多领域,具有高技术密集度特征 [21] - 呈现周期性波动,与宏观经济景气度高度相关 [26] - 区域集群效应明显,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产业集聚区 [27]
科博达(603786):灯控龙头基本盘扎实,新产品新客户拓宽成长边界
国盛证券· 2025-07-09 0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博达作为全球灯控龙头,持续拓展新产品新客户,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5亿元,同增30%/26%/22%,对应PE为22/18/15x,考虑到域控、Efuse等新产品处于上量阶段,海外市场加速布局,打开成长边界,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14][1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科博达:车灯控制全球龙头,发力域控布局新赛道 - 灯控起家筑牢根基,深度布局汽车电子:2003年成立,专注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形成四大业务板块,产品进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为国内外主流汽车提供配套与服务,是国内少数能与全球高端汽车品牌进行电子产品同步研发的企业 [14] - 家族企业持股股权集中,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截至2025年6月,前五大股东持股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59.29%,股东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总计72%;管理层具备产业及高校背景,在汽车电子领域有深厚积累 [19][23] - 新业务逐步贡献增量,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成长期(2015 - 2018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复合增速分别为26%和19%;放缓期(2019 - 2021年)营收利润增速放缓,盈利能力稳定;发展期(2022年至今)新老业务快速增长,202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1%/37%/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35%/27% [25][26][28] 2. 灯控:配套核心车企龙头地位稳固,全球化布局强化优势 - 车灯:光源演变叠加功能升级,氛围灯打开新空间: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组成,前照灯价值量最高;LED产品逐步取代卤素灯、氙气灯,LED车灯技术成熟,渗透率提升;车灯智能化成为趋势,ADB、DLP渗透率低,提升空间大;个性化需求拉动下,氛围灯带来增量市场,未来向智能交互、多模态感知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38][41][51] - 持续拓展全球核心车企,稳坐灯控龙头:与大众集团保持20余年紧密合作,产品范围广泛,绑定紧密;客户结构趋于多元化,新势力销售占比快速提升;各产品持续开拓客户定点,实现全球化配套 [57][58][62] -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奠定海外市场增长基础:目标为全球客户,推进本地化供应;日本工厂2023年10月投产,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2025年争取突破日系客户;欧洲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推进欧洲市场布局 [64] 3. 域控:汽车架构集中式发展,公司域控制器有望放量 - E/E架构从分布到集中式,带动域控制器需求: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演进分为分布式、域集中式和中央集中式三个阶段,汽车域控制器是集中式架构核心组件,包括智能驾驶、座舱、动力、车身、底盘等域 [70][72] - 底盘域:产品拓展能力强,持续开拓车型定点:电动智能化时代底盘域控制器需求增加,国际Tier1领先;科博达底盘域产品包括底盘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2021年拓展至底盘控制器领域,2022H2量产,持续开拓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 [74][75][78] - 车身域:BCM向车身域控发展,公司车身域控快速上量:车身域控制器是BCM进一步集成产品,市场齐聚国际Tier1巨头,国内少数企业涉足,科博达、经纬恒润已量产和搭载车型;公司车身域控制器持续放量,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约2.2亿元 [79][80][82] - 智驾域、座舱域:设立科博达智能科技,域控产品逐步上量:座舱域控参与玩家多,竞争激烈,国内市场较分散,德赛头部地位稳固;智驾域控车企加速装车,比亚迪、华为份额提升;2022年10月设立科博达智能科技,布局智驾及座舱域控产品,获得多个新车型定点,截至2024年7月定点项目销售额约70亿元 [83][84][87] 4. Efuse:高压化、智能化趋势下,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 传统熔断器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路保护的高要求:熔断器依靠熔体熔化切断电路,传统熔断器无法适应高电压、大电流环境,在复杂工况下可能误判切断电路,新能源汽车催生新型熔断器 [89] - EFuse:精度高、成本低,为车载电路保护提高解决方案:eFuse是可编程电子保险丝,通过电子方式实现过流、过压保护,与传统熔断器相比,具有无需更换、精度高、集成多种功能等优点 [97][102] - 整车架构升级,Efuse有望代替熔断丝和继电器:整车架构升级和高级别自动驾驶催生Efuse需求,Efuse是局部配电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可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安全要求,汽车低压系统升级有望提升其价值 [103][104] - Efuse已获多家车企定点,2024年实现量产:科博达Efuse产品为智能配电盒,已获得吉利、理想、大众、奔驰等主机厂定点,2024年已有相关客户车型配套产品量产 [109] 盈利预测 - 收入端:受益于客户拓展、新产品放量和海外市场布局,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4/91/109亿元,同比+25%/+23%/+20% [110] - 毛利率: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8.4%/28.2%/27.8%,各业务板块营收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 [111][112] - 费用端:随收入增长规模效应显现,费用率预计整体呈下降趋势,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1.8%/1.7%、4.0%/3.9%/3.8%、7.5%/7.3%/7.0% [113][114]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4/91/109亿元,同增25%/23%/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5亿元,同增30%/26%/22%,对应PE为22/18/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