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

搜索文档
洗盘!做好准备了!周五,A股会创新高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40
目前,市场的行情是冰火两重天,相同的行情下,大家的悲喜并不相同。上证50指数拉升了,中证2000指数回调了,大多数股票下跌的局面。 大家因为相信牛市而进场,结果发现牛市与自己的想象不同,不是买什么都能挣利润。走势没有多少问题,关键是自己的交易策略。 成交量依旧是放量了,跌停板超过10家,小盘股的整体是回调的水平,临近收盘前有3500家股票下跌,大家又开始恐慌了。 A股会创新高了 不出意外,指数还会继续上涨 与以前的牛市不同,目前的超级主力是汇金、险资等。它们的预期与散户、游资不同,是追求稳定的分红,慢牛行情罢了。 大家被上涨吸引进场,在游资、分析师的带领下可能掉到"粪坑"里了。指数就是慢慢上涨,个股却是天翻地覆,没有任何经验的人,即使短期挣到利润了, 也很快就还给市场了。 白酒砸盘了,证券砸盘了,市场完全有能力拉升突破3800点的情况下,却选择降温了。大家要比超级主力资金更有耐心,本轮牛市才会有利润。 不需要眼红,汇金、险资都是万亿以上的资金在场内,一天的利息都是多少。它们如果都不着急拉升指数,我们也没有必要着急了。 大盘指数随时可以翻红,不需要散户答应,游资可以炒作"地天板"让大家有短期快速盈利的可能性,不 ...
杨德龙:各路资金积极入场 带动股市走牛
新浪基金· 2025-08-21 06:43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沪深两市加速上攻,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创下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的纪录 [1] - 两融余额时隔10年重回2万亿以上,市场日成交量维持在2万亿以上,最高达2.7万亿 [1] - 7月份新开股票账户数达200万户,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普遍超过10亿,显示投资者信心回升 [1] 行情特点与资金流向 - 本轮行情预计延续2-3年,呈现慢牛、长牛走势,与2015年快牛不同,场外配资受到控制 [2] - GDP与国债收益率剪刀差扩大,股票分红收益率超过国债,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加 [2] - 债券市场快速回落,机构投资者减少债券配置比例,增加权益配置比例 [2] - 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楼市资金流入股市,外资上半年流入国内市场达101亿美元 [2][3]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增强,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CPI下降,可能引发全球央行跟进降息 [3] - 央行实施低利率、宽流动性政策,但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负值,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 [4] - 宽松货币政策需配合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提振消费增速和经济增长动力 [4] 行业与板块分析 - 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需通过"反内卷"、去产能改善盈利,但业绩拐点仍需等待 [5][7] - "AI+制造"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AI+传统行业"、算力算法等板块发展 [5] - 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元年,未来三年在公共场所应用,逐步进入家庭 [6] - 券商股受益于牛市,市场成交量放大、两融余额上升、IPO节奏加快 [6] 估值与投资机会 - 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与历史高位相比仍有上升空间,市场处于牛市起步阶段 [7] - 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特别是传统行业股票市盈率低于10倍,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7] - 银行股今年涨幅超30%,市盈率不超过10倍,仍为估值最低板块 [7]
当下系统性风险较低!林园:“钱是睡出来的”选中未来具备增长趋势的行业长期持有
新浪基金· 2025-08-21 06:36
市场行情分析 - 沪指创新高并冲击3800点 市场行情引发投资者对持续性的关注[1] - 林园投资董事长认为当前3700多点位置并不高 从个股数量和总市值看仍处低位[1] - 4500点被认定为牛市真正启动点位 市场正朝牛市方向迈进且有加速趋势[1] 投资策略 - 应在认知范围内选择确定性高标的 通过长期持有抵御市场波动[1] - 坚持"不卖"策略 买入前需深思熟虑 避免反复无常的操作方法[1] - 选中未来具备增长趋势的行业不易出错 强调"钱是睡出来的"投资理念[1] 市场环境判断 - 中国需要活跃资本市场 当前系统性风险较低 应积极参与[1] - 策略保持不变的核心理念 反对频繁变更投资方法[1] - 尽管判断未必百分百准确 但放眼未来当前位置堪称"地板价"[1] 技术指标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表现良好[2]
3700多点并不高!林园:4500点是真正的牛市启动点!放眼未来 当下A股仍是“地板价”
新浪基金· 2025-08-21 06:32
市场观点 - 沪指创新高并冲击3800点 市场行情引发投资者对持续性的关注[1] - 4500点被视为牛市真正启动点位 当前市场正朝牛市方向迈进且有加速趋势[1] - 当前3700多点处于低位 从个股数量和总市值看仍属地板价[1] 投资策略 - 应在认知范围内选择确定性高标的 通过长期持有抵御市场波动[1] - 坚持"不卖"策略 买入前需深思熟虑且策略保持稳定不变[1] - 选中未来具备增长趋势的行业不易出错 钱是睡出来的投资理念[1] 市场环境 - 中国需要活跃资本市场 当前系统性风险较低应积极参与[1]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表现良好[2]
林园:当前系统性风险很低 更要强调“不卖”
新浪证券· 2025-08-21 06:14
市场趋势判断 - 当前系统性风险很低 市场方向往牛市走且有加速趋势 [1] - 长远来看目前会是地板价 估值不高仍是入场时机 [1] - 尤其强调有价值公司的投资机会 [1] 行业投资观点 - 消费头部公司没有问题 食品饮料细分领域被重点强调 [1] - 食品饮料库存状况可预见 目前已看到行业曙光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表现良好 [2]
沪指奔向4000点,在牛市生存是门带血泪的学问
虎嗅· 2025-08-21 04:05
8月18日,沪指报收3728点,创近10年来新高。同日,A股总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尽管8月19日沪指下跌了0.02%,报收3727点,但是昨日(8月20日)很快就收复了失地,上涨1.04%,报收3766点。今天(8月21日)沪指继续上攻,截至 发稿前,盘中一度涨至3784点,距离下个整数关口仅有一步之遥。 似乎"3000点保卫战"的笑话还萦绕在耳边,一晃眼的工夫,沪指都快逼近4000点了。 辞职All in股市、跟风入场、有一种再不进场就晚了的紧迫感……各种有关股市的新闻一时间层出不穷。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历来是一对难兄难弟,股市 怎么突然间就要"单飞"了? 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有一次我在电梯里小声与朋友闲聊,他提到现在赚钱可真难啊,我认真地看着他说:"你可以尝试投资股票呀。"话音刚落,电 梯中的人们好像听到什么不得了的笑话,哄堂大笑。 通常而言,出于礼貌我们在电梯里会尽可能避免对陌生人的言论作出反应,除非实在忍不住,投资A股听起来恰恰是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一 就算现在沪指一路上扬,很多人依旧对这轮行情持怀疑态度。"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的问题,时常会成为社交媒体中的热门话题。谁要是说现在 ...
上证创新高,注意这个点
虎嗅· 2025-08-21 02:48
上证指数创了10年内的高点,这个时候市场绝对不缺乏喊牛市的声音。那么我们不妨先想一个场景,如 果接下来市场连跌5天,那么这些声音会立刻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句话"就是股市都是骗人的"。所以说 当下不是去思考股市能不能赚钱的问题,而是去思考你赚的钱能不能全身而退的问题。这条视频我们就 聊一聊,该如何思考当前的市场以及怎么做才算是聪明的做法。 ...
涨超2%!金融科技ETF(516860)继续领跑,自去年924以来涨超152%
格隆汇APP· 2025-08-21 02:13
市场表现 - A股数字货币概念盘初走强 天阳科技涨超12% 四方精创涨超7% 金融科技ETF(516860)盘中涨超2% 年内涨幅超36% [1] - 沪指续创新高 两市成交额连续6个交易日超2万亿 8月18日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 时隔10年再次突破该水平 下半年以来两融余额增长2812.42亿元 [1] - 金融科技ETF(516860)自去年924以来净值飙涨超152% 涨幅位居全市场前三 [1] 资金流向 - 下半年以来金融科技ETF(516860)吸金7.26亿元 最新规模达18.14亿元 [1] - 资金借道ETF涌入金融科技赛道 [1] 行业覆盖 - 金融科技ETF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多个细分领域 兼具金融稳定性和科技创新成长性 [1] - 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指南针、新大陆、东华软件、银之杰、四方精创、广电运通等行业龙头公司 [1] 市场展望 - 短期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 时间已是牛市的朋友 [1] - 核心是"2026年中基本面周期性改善、增量资金正循环可能启动"的牛市条件就会具备 [1] - 股市慢牛已成共识 牛市投资机会受关注 [2]
看基本面耽误赚钱
虎嗅· 2025-08-21 02:01
市场情绪与投资策略 - 当前行情下分析基本面可能影响风险偏好并耽误赚钱 建议采取忽略基本面直接投资的策略 [1] - 券商板块被视为牛市的先行指标 其上涨通常对应市场波动性上升和散户投资者进场 [3][9] 券商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在上周四放量收阴后 于上周五出现爆量大涨并实现反包 [2] - 相比于科技、AI和创新药等板块 券商板块涨幅相对较少但在上周五出现补涨 [4] - 券商板块业务模式简单易懂 在牛市中受到散户投资者青睐 被视为“牛市赌场概念股” [9] 不同资金的投资偏好 - 高股息板块主要由险资和机构等耐心资本配置 其逻辑是分红收益高于债券票息时可放入OCI账户获取稳定收益 [5][6] - 科技、题材和医药等高波动性板块主要由两融资金和游资等高风险偏好资金参与 [7] - 融资买入额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显示杠杆资金正持续涌入市场 [8] - 从7月至今的行业融资净买入数据显示 TMT、医药和军工是杠杆资金买入的绝对主力 其中SW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达339.269613亿元人民币 SW医药生物行业达237.287332亿元人民币 [8][9] 债券市场状况 - 30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的利差处于2024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13] - 3个月SHIBOR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背离 反映银行缺乏优质资产且资金面宽松 导致银行调低负债成本 [18] - 债券市场的交易盘主要集中在30年期国债上 且其走势受到股票市场走牛的显著影响 [14][17] - 预计从9月开始政府债券发行将放缓 在银行信贷投放不畅的背景下 配置盘可能被迫增加债券配置 [19] - 当前配置盘处于相对舒适状态 因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利差扩大 配置盘将成为后续债券市场的稳定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