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气优势
icon
搜索文档
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外资继续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17
行业配置框架 - 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主线展开行业选择 [2] - 资源股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带来估值体系重构 [2]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2] 市场驱动力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 [3] - 资本市场改革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善中国资产观念认识 [3] - 中国转型加快与传统L形企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 [3] - 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节后迸发"变化规律 [5]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 [5] 资金流向 - 海外被动基金单周流入27亿美元而主动基金流出1.3亿美元 [6] - 内资单周流入31.03亿美元外资流入25.7亿美元 [6] - 全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市 [6] - 资金行为从存量市"搬家"变为增量市"扩容" [9] 板块配置方向 - 右侧趋势品种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 [2]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 [2] - 产业趋势重点关注AI从云侧向端侧逻辑扩散 [2] - 关注国产算力链、机器人、化工、电池及大众消费龙头 [4] - 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 [5] - 行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等 [7] 市场风格特征 - 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7] -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在四季度多数无法延续 [10] - 低位补涨可能性正在上升 [10] - 轮动非简单高低切换而是基于景气逻辑的机会扩散 [9] 制造业投资机会 - 出口优势制造业自由现金流出现改善迹象 [11] - 反内卷政策叠加全球再工业化继续修复现金流 [11] - 反内卷加码将系统性重塑中国优势制造业估值体系 [11] - 牛市主线有望切换到出口优势的高端制造 [12] 港股机会 - 恒生科技大概率从"跟上来"到"顶起来" [10] - 南向资金流入叠加外资回流驱动恒生科技主升浪行情 [12] - 6-8月滞涨的港股或有补涨行情 [8] 资产配置策略 - 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 [8] - 盈利修复后内需相关领域出现机会 [8]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 [8] - 布局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硬科技和中国优势制造三条主线 [12]
A股分析师前瞻:聚焦高低切,四季度风格,居民存款入市节奏等焦点问题
选股宝· 2025-09-21 14:00
市场整体观点 - 券商策略观点积极 牛市主升浪阶段已开启[1][8] - 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 过去十年上证指数 沪深300 中证1000指数节后一周上涨概率均超60%[4][8] - 居民入市情绪处于爬坡初期 8月新开户数接近今年春季水平但不足去年"924"时期二分之一 仅为15年牛市高点三分之一[8] -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7月净流入约2231亿元 8月净流入规模约4058亿元 较20年7月5577亿元和15年4月5699亿元仍有差距[8][9] 市场风格与轮动特征 - 当前行情由增量资金和景气优势驱动 轮动是机会扩散而非简单的高低切换[1][8] - 板块轮动遵循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 不在新旧而在于景气度 旧动能也能焕新[8] - 换手率5日均值接近去年10月8日高点 部分板块交易拥挤 但调整空间已基本完成[8] - 四季度市场往往进行结构性切换 前几个季度上涨主线延续跑赢概率较低[8] 核心投资主线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是中期核心线索 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带来超越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市值增长[1][7] - 行业选择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方向[7] - 资源股在供给受限及全球地缘动荡预期下从周期属性转向红利属性[7] - AI产业趋势从云侧逻辑向端侧逻辑扩散 关注存储 AIDC配套设施 AI应用等滞胀分支[7][8] 重点关注板块 - 右侧趋势品种聚焦资源 消费电子 创新药和游戏[7]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7] - 顺周期方向关注PPI交易下的新能源 化工 有色 建材及PPI向CPI传导的白酒 餐饮 旅游等[8] - 科技方向关注固态电池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领域[8] - 港股互联网 军工 创新药 新能源 新消费 "反内卷"及景气周期(有色 化工)值得重视[8] 资金面与情绪指标 - 互联网搜索量 新开户数 炒股APP下载量等多维度数据显示居民情绪爬坡仍在初期[1][8] - 居民存款增速下降尚不明显 表明"存款还未大幅搬家"[8] - 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 节后进发"变化规律[8] - 光模块 PCB 创新药 科创芯片均值偏离度分别为12.0% 10.0% -2.2% 7.7% 主线趋势多数保持健康[1][8] 宏观与政策环境 - 9月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 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4][8] - 反内卷工作推进验证盈利改善预期 扩内需持续发力 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8] - 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8] - 资本市场政策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