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依托数智新生态实现国企突破性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52
许晨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把握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 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国央企数智化转型 链通新质生产力发 展"专题论坛,围绕"数智赋能、生态协同、价值重构"三大核心主线,针对国央企改革展开深度研讨。 可以说,数智化转型是国有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国企突破性创新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攻坚锤"。作为高端产业集聚地,北京市属国企充分发 挥"龙头"作用,联动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跨领域创新联合体。这种"国企牵头、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模 式,正逐步打破技术垄断,让北京在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为国家产业安全构建 起坚实的"护城河"。 突破性创新不仅是国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更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支撑。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驱动国企实现突破性创新的有力抓 手。以构建数智新生态为核心引擎,能够催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与迭代升级,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 ...
酒品篇:以数智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10 11:03
行业趋势 - 酒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加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1] - 酒类消费市场处于快速转型期,消费业态、结构、理念发生变化,数智化成为转型升级关键[2] - 白酒与啤酒占据酒类消费量93%,营收占比90.3%,利润占比98.7%,行业集中度高[4] 白酒行业 - 2024年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1.8%),销售收入7963.84亿元(+5.3%),利润2508.65亿元(+7.8%)[5] -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如贵州茅台(营收1708.99亿元/+15.71%)、五粮液(营收891.75亿元/+7.09%)占据大部分利润[5][7] - 年轻消费者偏好低度酒和个性化产品,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突破方向[6] 啤酒行业 - 2024年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0.6%),2018-2023年销售收入增长26.35%至1863亿元,利润增长113.38%至260亿元[9] - 高端化趋势明显,精酿啤酒预计2025年消费量23万千升(CAGR17%),无醇啤酒快速增长[10] - 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通过即时零售等渠道创新,销售额同比增长20%[10] 企业数智化实践 贵州茅台 - 打造5G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酿造参数精准控制[16] - "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整合供应链,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17] - 2025年规划建设中华技改等重大项目,投资数字化供应链和园区管理平台[18] 五粮液 - 2024年完成5个高质量倍增工程,2025年计划投资25.86亿元于10万吨生态酿酒等项目[19][20] - 引入物联网技术监控物流,推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系统[20] 华润啤酒 - 郑州工厂实现"一键智能化操作",年产30万千升项目开工[21][22][23] - 搭建食品安全智慧平台,蚌埠工厂配置智能立体库(效率1485托/时)[23] 青岛啤酒 - 2024年营收321.4亿元,净利润43.4亿元创新高,产品销往120国[24][25] - 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灯塔工厂",生产线可同时产出20种产品(6-8万罐/小时)[27] 典型项目 -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投资21.36亿元,灌装速度达18000瓶/小时,覆盖167项检测指标[29][31] - 华润啤酒与宝钢制罐共建JIT连廊项目,实现每小时40万罐输送,亚洲首例"零转运"供应链[32][33]
业内专家山东博兴共研化工行业数智化转型实践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14:07
数智化转型标杆实践交流会 - 会议主题为"数启新程·智领未来",聚焦石化行业数智化转型,汇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分享前沿技术和转型经验 [1] - 数字技术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1] 京博控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公司通过数字化、流程化、智能化三步走策略,聚焦效率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和组织架构以提升客户价值实现能力 [1] - 数智化建设围绕三大主线:客户价值创造(端到端价值链)、内部运营(数字化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数智化保障(打造先进基础设施) [1] - 公司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聚焦"AI+研发""AI+生产""AI+经营"三大场景,围绕算力与智能装备线、模型算法线等6条主线整合数字科技创新资源 [2] 化工行业AI技术应用 -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通过AI计算平台+实验室自动化平台结合的模式,赋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工艺研发,实现化合物路径自动发现与合成 [2] - 传统化工研发依赖逐级放大,周期长成本高,实验室自动化智能化可带来颠覆性变革,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2] - 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工业2.0与3.0混合状态,企业智能化转型意愿积极但分化明显,管理能力、精细化运营及国际竞争力需提升 [2] 化工行业云与产业链协同 - "化工行业云"基于中国中化数字化转型经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协同、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搭建共性解决方案助力"链式"转型 [3] - 企业AI应用需形成"认知-数据-算法-场景"闭环,本质是数字化转型基础上的认知升级和能力跃迁,需从技术采购思维转向智能原生思维 [3]
又一家银行“落子”金融科技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5:39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版图再度扩容 [2] - 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减少银行原有管理体系和监管约束的影响,更有利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2] - 浦发银行将2025年确定为"战略提升年",以数字金融为核心驱动力,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3] 浦银金科业务定位 - 浦银金科以"服务集团、服务客户"为宗旨,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集团IT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境外分行非交易类业务系统建设、母行对公客户赋能平台 [3] - 浦银金科要推动全集团转型破局,当好集团重点领域破局的尖刀连、技术赋能的特种兵 [3] - 浦发银行正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成立人工智能中心,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和应用 [4] 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现状 - 六大国有银行除邮储银行外均已成立金融科技公司,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多数也已设立 [5] - 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驱动逻辑包括战略转型压力、技术自主可控与生态闭环构建、科技能力对外输出的市场化探索 [6] - 银行科技部门独立成子公司后管理和运营更灵活,可解决成本较高、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 [6] 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优势 - 品牌知名度高,自设立之初就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7] - 线下服务能力强,更能贴合线下金融服务需求 [7] - 合规风险管理审慎,更了解银行业务和监管导向 [7]
中国移动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科技日报· 2025-08-08 12:16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运收入5438亿元,其中通信服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股东应占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1] - EBITDA率达到34.2%,提升0.9个百分点 [1] 收入结构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3.6% [1] - 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业务(HBN)收入占比达47.6%,同比提高2.6% [1]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增长18.4%,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 [1] 细分业务表现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 [1] - 车联网、视联网、低空经济、数联网等加快布局拓展 [1] 新基建与科技创新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建成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 [2] - 可调度智算规模达61.3 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33.3 EFLOPS [2] - "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升级到3.0,布局超50款行业大模型 [2] - 有效专利总量超1.8万件,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数量居运营商前列 [2]
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3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在调整中呈现结构性亮点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并购和对外承包工程三大领域各有侧重 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合作持续深化 [1][7] - 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 外贸总额同比增长2.9%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为企业全球化提供坚实基础 [2][8] - 企业加速向高质量全球经营阶段迈进 注重构建韧性供应链 深化本土运营及推动数智化转型 [2][7] 对外直接投资 - 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800亿美元 同比下降6.2%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22亿美元 同比微降0.5% [3][8] - 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9亿美元 同比增长20.7% 占非金融类投资总额26% 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3][8] - 重点投资区域为东南亚 中东 中亚和拉美 重点行业包括制造业 科技和新能源产业链 [3][8] - 具体项目包括马来西亚86亿元储能电池项目 巴西11.9亿美元轮胎工厂 哈萨克斯坦10亿美元物流园区和4.2亿美元棉花全产业链项目 [3][9] 海外并购 - 宣布交易金额196亿美元 同比增长79% 交易数量200宗 同比减少7% [4][9] - 超过5亿美元大额交易从去年同期6宗增至14宗 [4][9] - TMT行业并购金额82亿美元 同比增长222% 采矿与金属行业3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4][10] - 亚洲为最大并购目的地 金额10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 热门国家包括新加坡 日本和哈萨克斯坦 [4][11] - 拉丁美洲并购金额同比激增620% 巴西为核心市场 北美洲同比增长80% 欧洲出现金额和数量双降 [5][11] 对外承包工程 - 新签合同额129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完成营业额781亿美元 同比增长8.1% [6][11] -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合同额1134亿美元 占比87% 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 占比83% [6][11] - 项目集中在能源 矿业 化工 市政与交通领域 [6][11] - 具体项目包括伊拉克16亿美元天然气处理厂 哈萨克斯坦3.37亿美元纯碱厂和96亿元供水项目 阿曼1800万吨年处理铁矿选矿厂 智利最大单项铁路合同 [6][12] 宏观经济背景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0% 较4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 [2][25] - 美元指数下跌11.4%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人民币对美元微升0.4% 但对欧元贬值10.8% 对英镑贬值7.8% [30] - 中美建立经贸磋商机制 中方及美国暂停或取消对对方关税措施 [28]
方鲜食品携手YonSuite:用数智化打通从果园到舌尖的全链路管理
中国食品网· 2025-08-08 08:51
一场关乎"新鲜"与"规模"的产业考题 在健康消费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一杯饮品能承载的价值,早已超越解渴的生理需求。当消费者用味蕾 投票,选择"原生态、鲜榨、高营养……"时,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饮品行业的上游——供应链端, 静默而激烈地进行着。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如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去驾驭最"原始"的农产品。它关乎一杯果汁从田间地头 的阳光雨露,到消费者舌尖的鲜活纯粹,其间经历的每一道关卡。 江西方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鲜食品"),正是这场变革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作为手工现 榨饮品领域的创新先锋,通过构建"研发-种植-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试图为行业树立一个关于品质、 安全与效率的新标杆。 它用"农场直供+透明工厂"的模式,回答着一个关乎未来的问题:在健康饮品这条日益拥挤的赛道上, 企业真正的护城河究竟是什么? 答案,或许就藏在它与用友YonSuite联手进行的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数智化换代之中。这不只是一个软 件替换的故事,更是一家高速成长的食品企业,在遭遇增长瓶颈时,如何为自己重装一套数智化"神经 系统"的深度实录。 甜蜜的烦恼:当"鲜"的承诺遭遇规模挑战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会带来新的、更 ...
指尖上的银行 让金融服务更便利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数智化转型进展 - 公司加快推动数智化转型发展 通过科技赋能将金融服务从柜台转移到指尖[1] - 微信银行系统实现数据安全加密处理和自动分析 确保数据安全准确有效[3] - 公司进一步夯实科技基础 提高数据管理水平并扩大数字金融服务覆盖面[3] 线上贷款业务表现 - 通过线上渠道累计受理并发放各类贷款超30亿元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3] - 极速贷产品实现手机银行申请和放款 极大节省农村客户往返城乡的时间成本[1] - 邮享贷产品支持远程扫码申请 客户经理可通过手机完成远程受理[3]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 在黄金村设立助农取款点 每年坚持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2] - 通过手机银行发放34.6万元贷款支持湘杰黄金茶专业合作社收购鲜叶[1] - 助农取款点提供现金取现服务 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支付需求[2] 运营效率提升 - 微信银行减少人工环节 实现快速受理和放款[3] - 新业务渠道通过朋友圈转发二维码精准获取客户信息[3] - 数字化服务既提高客户满意度 又有助于业绩进一步提升[3]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增长5%,AI成色加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5:04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运收入5438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2亿元 同比增长5[1] - 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69亿元 同比增长6[1] - 数字化转型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3[1] - 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1] 战略推进 - 公司坚定推进"三大计划"("两个新型"升级计划、"BASIC6"科创计划、"AI+"行动计划) [2] - 上半年资本开支为584亿元 结构持续优化 [2]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 总智算规模达到61[2] - 自建智算规模达到33[2] - 能力中台上半年调用量超过8000亿次 [2] AI+发展 - "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升级至3[2] - 布局超50款行业大模型 [2] - "灵犀"智能体月活跃客户超6000万户 [2] - 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 [2] 业务结构 - 家庭市场(H)、政企市场(B)和新兴市场(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47[2] - 个人市场收入为2447亿元 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3] - 家庭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3] - 家庭宽带客户达2[3] - 政企市场收入达1182亿元 同比增长5[3] - 移动云收入达到561亿元 同比增长11[3] - 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57[3] - 新兴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3] 未来展望 - 以AI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将孕育"碳硅融合"新发展动能 [3] - 公司预计将催生百亿级、千亿级智能经济新赛道 [3]
仪征化纤实现聚酯切片检测数智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3:31
技术升级 - 公司引入两台智能机械臂实现聚酯切片色值测试标准化、程序化、无人化作业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目标的企业 [1] - 智能机械臂以标准化操作取代人工干预 规避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波动 实现核心测试环节智能化管理 [1] - 通过对每只样品杯进行数字化评估与筛选 有效消除容器差异带来的系统误差 实现"容器零差异" [1] 效率提升 - 第二台机械臂投入使用后 单次测试位从12个大幅扩展至20个 提升单位时间内检测通量 [1] - 智能设备与检测技术优化组合提升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率 实现检测流程数智化转型 [1] - 测试平台兼容性得到拓展 支持新旧两款仪器并行使用 为设备迭代提供平稳过渡方案 [1] 行业地位 - 公司成为国内聚酯切片检测领域首家实现无人化作业的企业 树立行业技术标杆 [1] - 工业级机械臂应用解决长期依赖人工操作的行业痛点 包括放置姿态不一、重复性差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1] - 通过二次机械臂升级改造优化路径节点 展现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