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泰凌微:2025一季报净利润0.36亿 同比增长100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3:2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02元增长850%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净资产9.96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9.58元增长3.97%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公积金8.42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8.33元增长1.08%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未分配利润0.81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36元增长125%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3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1.61亿元增长42.86% [1] -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0.36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04亿元增长1000% [1] - 2025年一季报净资产收益率1.51%,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19%增长894.74%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5226.95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31.64%,较上期减少1065.96万股 [1]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908.84万股,占总股本11.55%,较上期减少240.00万股 [2] - 上海浦东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27.57万股,占总股本3.80%,持股不变 [2] - 湖州吴兴新瑞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454.48万股,占总股本2.75%,较上期减少24.00万股 [2] - 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442.89万股,占总股本2.68%,较上期减少239.99万股 [2] - 深圳市优尼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南山阿斯特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414.31万股,占总股本2.51%,持股不变 [2] - 上海昕沅微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87.96万股,占总股本2.35%,较上期减少43.23万股 [2]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持有288.48万股,占总股本1.75%,为新进股东 [2] - XIE XUN持有244.70万股,占总股本1.48%,较上期减少22.00万股 [2] - 昆山开发区国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42.76万股,占总股本1.47%,较上期减少240.00万股 [2] - 上海西玥微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214.96万股,占总股本1.30%,较上期减少12.33万股 [2] - 济南磐芯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期持有532.89万股,占总股本3.26%,本期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本次不分配不转赠 [3]
200亿,北京冲出一个超级IPO
投中网· 2025-03-30 03:39
公司背景与IPO进程 - 屹唐半导体历经三年半时间完成科创板IPO注册,成为过会后排队时间最长的企业[3] - 公司曾两次因中介服务机构问题受阻,涉及金杜律师事务所和普华永道[3] - 北京国资大力支持,公司累计卖出超过4600台设备,半年收入超20亿元,处于持续盈利状态[3] - 公司投资方包括亦庄国投、红杉中国、IDG资本等,估值约200亿元[3] 发展历程与收购整合 - 公司起源于2016年亦庄国投对MTI的收购,交易金额约3亿美元,成为中国半导体装备产业国际并购第一单[5][6] - 收购后整合MTI为全资子公司,建立中国研发制造基地,形成全球经营布局[6] - 初期面临客户订单取消、高管离职等挑战,2016年营收大幅下滑[6] - 新管理团队于2016年10月成立,2017年MTI业绩创历史新高,营收16亿元,净利润1.3亿元[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包括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干法去胶设备,应用于芯片制造三大主流领域[8] - 拥有429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设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8] - 2023年干法去胶设备及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8] - 2022年6月北京工厂已发货200台集成电路设备[6]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1年至2024年6月营收分别为32.41亿元、47.63亿元、39.31亿元和20.9亿元[9]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3.83亿元、3.09亿元和2.48亿元[9] -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923.35亿美元增至2025年1007.52亿美元[10] 资本运作与估值变化 - 2020年完成5次股权转让和1次增资,估值从32亿元跃升至200亿元[13] - 亦庄国投间接持股45.05%,按200亿元估值计算持股价值达90亿元[14] - 计划通过IPO募集25亿元用于研发制造中心和装备研发项目[15]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公司成为具备全球知名度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8] - 助力北京亦庄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聚集3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6] - 上市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设备国产化进程[10]
中巨芯:中巨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8-31 11:34
发行信息 - 发行股数36,931.9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5.18元,2023年8月28日发行[7] - 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后总股本147,727.60万股[7]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 募集资金总额191,307.24万元,净额180,675.03万元[43]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销售收入40,018.19万元、56,579.56万元和79,899.58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83万元、 - 682.16万元和 - 732.24万元,未盈利[25] - 2022年资产总额219,698.26万元,营业收入79,899.58万元,净利润347.31万元[74]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增长18.26%,利润总额增长153.05%,归母净利润增长53.2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20.33%[80]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63,612.22 - 67,832.74万元,同比变动10.30% - 17.62%[85] - 2023年1 - 9月预计归母净利润2,455.34 - 3,567.76万元,同比变动 - 18.72% - 18.10%[85] 用户数据 - 2019 - 2021年公司集成电路用电子湿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23%升至5.97%[63][64] - 2021年电子级氢氟酸市场占有率19.78%,电子级硫酸市场占有率4.41%,电子级硝酸市场占有率66.39%[64] 未来展望 - 力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品质最高的电子化学材料提供商之一[55] - 募集资金拟投入中巨芯潜江项目120,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0,000.00万元[9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前驱体材料HCDS已量产销售,BDEAS、TDMAT等产品已成功送样[66]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2,901.50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7.31%[7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18年4月16日,公司以9.40亿元收购博瑞电子100%股权和凯圣氟化学100%股权[146] 其他新策略 - 巨化股份和产业投资基金承诺自上市日起36个月内不主动谋求控制权、不以控制为目的增持股份等[27][28]
中巨芯:中巨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8-17 11:4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电子化学材料领域[17][57] - 并列第一大股东是巨化股份与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均为35.1999%[17][29] - 公司拟于2023年8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36,931.90万股[9]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销售收入为40,018.19万元、56,579.56万元和79,899.58万元[27]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41,377.80万元,同比增长18.26%[89]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63612.22 - 67832.74万元[95] 财务指标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19,698.26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15.37%[8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229,518.90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4.47%[86]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10.04万元,同比增长190.68%[91] 产品与市场 - 产品包括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57] - 2019 - 2021年集成电路用电子湿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23%升至5.97%[67][69] - 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四大国际领先企业份额为91%,在中国大陆市场占88%[61] 研发情况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2,901.50万元,占比7.31%[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84人,占比15.36%[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发明专利47项[81] 未来展望 - 人才发展计划完善制度、引进培养人才、实施激励[102] - 技术研发计划加大投入、建设基地等[104] - 产能扩充及生产管理提升计划释放产能、建设基地[105] 原材料采购 - 2022年无水氟化氢采购金额17253.51万元,单价9637.76元/吨[35] - 2022年硝酸采购金额3697.59万元,单价1721.88元/吨[35] - 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40.39%、47.19%和42.12%[33] 股权结构与限制 - 巨化股份和产业投资基金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29][30] - 海通创投获配股票限售24个月,中巨芯专项资管计划等限售12个月[55] - 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战略配售不超3,693.1900万股[46][50]
中巨芯:中巨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附录
2023-08-17 11:12
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5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21年06月25日[11] - 公司股本为110,795.70万元人民币[11] - 公司所处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4] 发行上市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6,931.9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13] - 本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47,727.60万股[13] - 本次发行采用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和网上按市值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或证监会或上交所批准的其他方式,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拟上市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13] 财务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018.19万元、56,579.56万元和79,899.58万元[42] - 2020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67.16万元、3,332.03万元和1,052.23万元[47] - 2020 - 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12,901.50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重为7.31%[36] 产品技术 - 电子湿化学品金属杂质含量要求达千亿分之一(10 - 11)级,电子特种气体金属杂质含量要求达百亿分之一(10 - 10)级[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已获授权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38] - 2022年核心技术产品收入73,406.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1.87%[40] 市场情况 - 我国半导体8英寸及以上晶圆用电子湿化学品国产化率合计不足20%,显示面板用电子湿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约为35%,2019年电子特种气体国产化率仅有15%左右[82] - 电子湿化学品获SK海力士、台积电等多家知名半导体企业认可,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材料进入中芯国际、厦门联芯等主流客户试用与供应阶段[9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29] - 公司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12月修订)》规定的行业领域[35] - 公司符合科创板支持方向、科技创新行业领域和相关指标或情形等科创板定位要求[45] 股权结构 - 巨化股份和产业投资基金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35.1999%[69] - 发行人设立时共有7名发起人股东,总持股数110,795.70万股[154] - 中巨芯有限自成立至今发生过1次增资扩股,未发生减资[195] 其他 - 公司聘请海通证券担任本次发行上市的保荐人[131] - 公司聘请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作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机构[9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为458,851,491.07元[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