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8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8-01 14:04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12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持平,当日净回笼6633亿元[1] - 本周累计净投放69亿元(操作16632亿元vs到期16563亿元)[1] 银行间利率动态 - 隔夜Shibor下跌7.70BP至1.3150%,7天Shibor下跌5.10BP至1.4460%,14天Shibor微涨0.70BP至1.5530%[1][2] - 1M/3M/6M/9M/1Y Shibor分别报1.5490%(+0.10BP)/1.5630%(+0.30BP)/1.6100%(+0.20BP)/1.6300%(+0.30BP)/1.6450%(+0.30BP)[2] 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利率下行8.2BP至1.3139%,成交额增加9842亿元;R001暴跌20.9BP至1.3545%,成交额激增19529亿元[5] - DR007/R007分别下行13.0BP/9.4BP至1.4242%/1.4864%,成交额增加366亿元/3120亿元[5] 资金面情况 - 资金面整体宽松,隔夜押利率成交在1.30%-1.33%,押存单1.40%附近;7天押利率存单融出在1.45%[10] - 同业存单发行36只合计228.5亿元,二级市场1M/3M国股收益率分别下行1BP/1.5BP至1.51%/1.55%[11] 金融政策动态 - 央行会议要求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3] - 小微金融支持成效显著,银行新增授信23.6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信用贷占比32.8%)[13]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警告:这是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金十数据· 2025-07-30 13:39
股票估值 - 美国股票估值处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高水平 尽管利率高企和地缘冲突风险上升[3] - 模型预测市盈率20.7倍 实际达22.4倍 显著高于1990年以来15.9倍的平均水平[3] - 投机交易指数显示风险较高 迷因股交易表明市场风险偏好特别高涨[3] 房地产估值 - 高房价主要反映单户住宅供需不平衡 而非宽松贷款标准或投机性购买[4] - 单户住宅短缺状况可能持续 限制房价大幅下跌风险[4] - 抵押贷款发放信用评分中位数仍略高于疫情前水平[4] 家庭债务 - 低储蓄率与基本驱动因素相符 主要受高家庭财富影响[5] - 消费信贷拖欠率上升反映无意中的风险贷款 而非家庭财务状况恶化[5] - 拖欠率目前已趋于平稳[5] 企业债务 - 企业利息支出大幅增加 但影响有限[6] - 未来两年再融资到期债务仅使利息支出增加3% 远低于去年预估的7%[6] - 债务利率已大幅下降 大量债务按较高利率完成再融资[6] 公共财政风险 - 美国中长期最大风险是债务及利息支出增长规模可能导致财政难以维持[7] - 为稳定债务占GDP比率可能需要持续大规模财政盈余[7] - 利率上行压力可能收紧金融条件 对高估值资产和经济增长造成拖累[7]
中消协呼吁青年理性消费 远离网贷陷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8:48
青年消费行为警示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专项消费提示,指出青年群体存在盲目超前消费和大额借贷现象增多的问题,部分青年因超出还款能力陷入债务困境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1] - 中消协呼吁青年树立健康理性消费观,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强调暑期消费高峰是梳理个人收支状况的契机 [1][3] 理性消费核心要点 - 审慎评估还款能力:消费应建立在稳定收入和实际可承受范围内,借贷前需全面评估未来收入预期及持续还款能力,警惕大额网贷陷阱 [2] - 坚持适度原则:倡导"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念,优先保障基本生活与学习投入,克制非必需高消费,避免"以贷养贷"恶性循环 [2] - 认清借贷本质:明确借贷即负债,选择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服务,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利率、费用、还款期限等),警惕"零利息、零首付"虚假宣传 [2] - 珍视个人信用:信用记录是重要社会资产,债务违约将导致就业、购房等多方面长期限制,需按时履约 [3] 价值观与社会引导 - 中消协建议青年聚焦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弘扬勤俭节约风尚 [3] - 呼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加强青年消费教育,推动形成崇尚理性、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 [3]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违规放贷揽储!审计署剑指商业银行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6-28 05:05
金融风险薄弱环节 - 7家商业银行审计显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6家银行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3]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3]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4]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资产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将符合不良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涉及资不抵债及欠息超90天的借款人 [6] - 3家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掩盖不良318亿元,还原后实际不良率达2.77%,高于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 [7] - 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59%降至1.50%,但城商行(1.79%)、农商行(2.86%)和民营银行(1.76%)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 [8] - AMC被监管要求禁止协助金融机构通过结构化交易虚假出表掩盖不良,华融重庆分公司因虚假处置不良被处罚 [11][12] 违规放贷揽储问题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270户虚假资料企业违规放贷,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存贷挂钩方式违规揽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1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部分银行通过存款送潮玩IP产品等变相高息揽储被叫停 [15][16] - 国有大行存款缺口仍突出,与中小行分化明显,可能存在套利链条:实体部门从大行低息贷款转存高息中小行 [17] - 伴随大小行利率调整时间差缩短,套利空间压缩,大行存款向中小行"搬家"趋势或放缓 [18]
审计署:金融风险正在有效缓解和管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快讯· 2025-06-24 12:31
商业银行审计情况 - 7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 [1] - 6家银行2022年以来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1]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 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1] 地方融资平台问题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 [1] - 11家地方融资平台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 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1] - 融资平台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导致债务风险向涉众领域外溢 [1]
省公安厅副厅长谭永生走进“在线访谈”节目让法治成为企业创业兴业定心丸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03
江苏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已汇聚1463万经营主体 公安机关通过专项行动护航经济发展 [1] - 2024年开展"歼击""冬季攻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 高质量侦破大要案件 震慑经济犯罪 [2] - 重点打击"AB贷"、劳务派遣企业虚报注册资本、"套路运"等领域犯罪 锁定犯罪团伙百余个 [2] - 立案侦办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案件 研发"金析寻贿"智能战法获公安部推广 [2] - 侦办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案件数十起 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千余起 抓获4000余人 [3] - 破获涉案资金百亿元非法支付结算案件 为全国行业整治提供经验 [3] 公安服务企业"四则运算"政策 - "加法"政策:完善涉税犯罪执法标准 推进知识产权企业清单化管理 强化公安政策供给 [4] - "减法"措施: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 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施"极简审批" [4] - "乘法"效应:扩大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简化外国人在苏工作手续办理 [4] - "除法"行动:严打侵犯商业秘密、窃取企业数据等犯罪 清理电诈涉企冻结账户 [5]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改革经济案件受立案机制 解决"报案难"问题 [6] -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让法治成为企业"定心丸" [6] 新型金融诈骗防范 - 揭露"定制旅游+投资理财"非法集资套路 提醒警惕低风险高收益骗局 [7] - "云养牛""云种菜"属新型诈骗 利用"农业+科技"噱头虚构生产场景 涉嫌非法集资 [7] - 2024年金融类案件立案近千起 抓获1000余人 洗钱打击成效全国前列 [8] - 建立非法集资风险监测模型 动态完善预警指数 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8] - 警银合作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保险诈骗等犯罪 假币收缴量连续4年大幅下降 [8]
中美关税战现魔幻一幕:美国巨头先跪为敬
商业洞察· 2025-05-02 09:30
中美贸易博弈 - 亚马逊因在网站展示关税金额激怒白宫 导致贝索斯被公开批评 [2][3] - 沃尔玛和亚马逊超60%货品来自中国 且多为刚需类商品 难以替代 [9] - 美国零售巨头已重启中国供货商发货 以应对潜在缺货风险 [10] 美国零售业库存危机 - 美国消费占GDP70% 缺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12] - 两种库存预警观点:最早5月底或最迟6月中旬出现缺货 [13][14] - 下半年back to school和圣诞节销售高峰若受影响 将严重冲击股价 [25][26]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42%的ISO9001认证企业(42.7万家) 远超美国(2.56万家)和印度(3.65万家) [34] - 制造业生态链体系包含大量专业人才和工程师 形成不可替代性 [36] - 人民币汇率受控稳定 维持出口竞争力 [38][40] 金融系统风险 - 美股与企业债、美债市场深度绑定 缺货引发的高通胀可能触发金融风暴 [29] - 全球资金从核心资产转向安全资产抢筹 [31] - 企业长期依赖发债回购股票维持美股长牛 该模式面临挑战 [28] 战略博弈逻辑 - 中国通过规模经济构建"全球最强乙方"地位 掌握议价权 [44] - 动态博弈中敌我角色可能转换 合作与竞争并存 [41][42] - 若博弈持久化 央行可能介入承担成本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