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牛
icon
搜索文档
A股诞生多项纪录!沪指创近10年新高,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3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31.69点创近10年新高 从2025年4月7日低点3040.69点累计上涨22.72% [1] - 深成指同期涨幅近30% 创业板指涨幅达47% [1]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历史大关 [3] 个股与板块 - 农业银行以2.21万亿元市值居首 工商银行(2.03万亿元)和贵州茅台(1.79万亿元)分列二三位 [3] - 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宁德时代市值均超万亿元 [3] - 单日成交额达27642亿元 较前日增量5196亿元 超4000家公司收红 [3] 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托底与新动能显现带动市场信心 增量资金持续入市形成合力 [3] -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重塑价值观念 降低风险评价 推动"转型牛" [4] - 核心逻辑未变: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增量资金入市 [3]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市场调整属阶段性休整 上涨基础未改变 [3] - 国泰海通证券看多后市 强调制度变革对估值的决定性作用 [4] - 无风险收益下沉与改革共同支撑股指再创新高 [4]
兴业证券: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
天天基金网· 2025-08-18 11:00
市场整体趋势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指数稳步向上且波动率持续下行,逼近历史底部 [3] - 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行业拥挤度多数处于中等区间,呈现"多点开花"的轮动特征 [3] - 机构优势显现,与"慢牛"行情形成正向循环 [3] A/H股前景 -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转变,从经济周期波动转为贴现率下行驱动,A/H股指仍有新高 [5] -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如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变社会对中国资产的观念,降低风险评价 [5] - 转型加速、无风险收益下沉与改革共同构成"转型牛"基石 [5] A股中期走势 - 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地缘冲突部分缓和 [7] - 市场情绪局部过热但未全面过热,保持"进三退二"特点 [7] - 行情可能演化为回调整固延续慢牛,或加速赶顶导致回调结束慢牛 [7] 市场资金与结构 - 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居民财富加速向金融资产再配置 [9] - 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 [9] - 成交活跃下,市场围绕AI产业链、反内卷、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 [9]
十年新高!牛市全面来袭,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马路上聊股市,“恋爱都不想谈了”,百亿成交个股批量出现..
雪球· 2025-08-18 08:0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731.69点创近十年新高 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3][4]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6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5196亿元 创年内新高 [4] -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TMT赛道领涨 软件服务、传媒娱乐等板块涨幅超3% [1] 券商与互联网金融板块 - 券商板块集体走强 长城证券4连板 华林证券盘中涨停 湘财股份、天风证券等涨幅居前 [10][11] - 首批券商中报业绩亮眼 东方财富证券等4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25% 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61.23% [12] - 券商并购加速 西部证券获准控股国融证券64.5961%股份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获批 [12] 算力与AI产业链 - AI算力板块爆发 液冷服务器、共封装光学等细分领域领涨 高澜股份20%涨停 中际旭创涨超9% [14]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或推动数据中心等领域变革 [15] - 华为昇腾宣布2025年全面覆盖边端算力场景 国产算力解决方案竞争力提升 [15] - 国内智算中心市场规模2023年达879亿元 同比增长超90% 推理侧需求逐步显现 [15]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市场处于"健康牛"阶段 行业轮动特征明显 未出现整体性过热 [6][7]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升投资者回报 无风险收益下沉与改革共同支撑"转型牛" [8]
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沪指创10年来新高,三市近4200股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14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3731.69点 创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 [1]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创业板指突破2576.22点 创2023年2月15日以来新高 [8]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沪指高开0.43% 深成指高开0.48% 创业板指高开0.61% [6] 指数涨幅 - 沪指自2025年4月7日3040.69点低点上涨22.72% [3] - 深成指同期涨幅近30% [3] - 创业板指同期涨幅达47% [3] - 创业板指早盘涨逾2% 沪指涨0.70% 深成指涨1.38% [10] 交易数据 - 开盘40分钟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连续第58个交易日破万亿 [9] - 成交额较上一日同期放量超2300亿元 预计全天成交超2.7万亿元 [9] - 超4000只个股上涨 市场呈现普涨态势 [4] - 上涨个股数一度达近4200只 [10] 板块表现 - 玻纤、制冷剂、铜箔/覆铜板板块涨幅居前 [6] - 文化传媒、消费电子、液冷、游戏方向领涨 [7][10]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市场上涨源于政策托底、新动能显现和增量资金入市三大核心逻辑 [4]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通过"提高投资者回报"降低风险评价 构筑"转型牛"基石 [4] - 历史经验显示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和2019年注册制改革均伴随股市走牛 [5]
突破3731.69点,超4000股上涨,沪指创10年来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33
从个股上看,截至发稿时超4000股上涨,市场呈现普涨态势。 兴业证券表示,本轮市场的上涨并不在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上修,背后更重要的是政策托底下,新动能的 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市场调整更多在于连续上涨之后,市场需 要一个阶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国内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整体而言,支撑此前市场上涨 的三个核心逻辑: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国泰海通证券则认为,展望后市,继续看升中国股市前景,A股股指还有新高。一直以来,市场认为影 响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业绩、无风险利率、风险偏好等。事实上非常容易被忽视,但绝不能忽 视的是制度变化,这个因素在中国市场比其他市场更重要,在特定时期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 观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风险评价。由此,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 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股股指还有新高。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与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股市走牛案例,远有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注 册制改革 ...
A/H股指还有新高?十大券商最新研判来了
格隆汇· 2025-08-18 00:48
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股指普涨,深证成指领涨全球股市,A股市场延续走强,上证指数录得"八连阳"并一度突破3700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1] - A股两市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科技主线延续强势表现,AI、半导体、机器人等成长板块大涨 [1] 券商策略观点 国泰海通证券 - 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H股指还有新高 [2] 中信证券 - 建议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强势行业,更加聚焦于有真实业绩兑现度的子行业 [3] - 五大强势行业对应ETF包括有色ETF、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5G通信ETF、游戏ETF和军工龙头ETF [3] 兴业证券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4] 中泰证券 - 市场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格局,配置上坚持"进攻与防御并举"的思路 [5] - 重点把握科技主线(AI、机器人、算力)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同时延续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防御配置 [5] 浙商证券 - 本轮牛市是"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适度忽略短线走势,在重要支撑附近增加配置 [6] 华西证券 - 中期A股市场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居民存款向上偏离趋势线约50万亿以上,潜在增量资金庞大 [7][8] - 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将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8] 广发证券 - 美联储货币政策再度调整的窗口或已到来,建议重点关注出口高增长的硬科技板块、景气趋势明确的赛道板块和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中国核心资产 [9] 财通证券 - 财政延续发力+资金新增流入,成交温和扩张助力行情持续创新高,全A成交额达到2.3万亿元新平台,但距离3.5万亿警戒位仍有空间 [10] 东吴证券 - 市场趋势向上依然具备确定性,建议关注科技方向相对低位的消费电子、智驾、国产算力、AI软件等 [11] - 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外资、险资等机构资金也有望加大流入 [11] 招商证券 - 小盘风格仍然相对占优,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成为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 [12]
A/H股指还有新高?十大券商最新研判来了!
格隆汇· 2025-08-18 00:04
全球股指与A股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股指普涨,深证成指领涨全球股市,A股市场延续走强,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抬升 [1] - A股两市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上证指数录得"八连阳"并一度突破3700点,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1] - 科技主线延续强势表现,AI、半导体、机器人等成长板块大涨 [1] 券商策略观点汇总 国泰海通证券 - 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H股指还有新高 [1] 中信证券 - 建议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强势行业,更加聚焦于有真实业绩兑现度的子行业 [1] - 五大行业对应的ETF包括有色ETF和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5G通信ETF、游戏ETF和军工龙头ETF [1] 兴业证券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2] 中泰证券 - 市场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格局,配置上坚持"进攻与防御并举"的思路 [3] - 进攻方向为科技主线(AI、机器人、算力),防御方向为港股高股息红利资产及非银金融板块 [3] 浙商证券 - 本轮牛市为"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适度忽略短线走势 [3] 华西证券 - 中国经济韧性得到国际认可,居民超额储蓄约50万亿以上,潜在增量资金充裕 [3] - 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处于历史低位,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 [3] 广发证券 - 美联储降息窗口或已到来,建议重点关注出口高增长的硬科技板块、景气趋势明确的创新药及港股互联网龙头 [4] 财通证券 - 财政延续发力+资金新增流入,成交温和扩张助力行情持续创新高,全A成交额达2.3万亿元,距离3.5万亿警戒位仍有空间 [4] 东吴证券 - 短期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行业配置关注科技方向低位品种、新消费及主题投资 [5] - 中期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 [5] 招商证券 - 小盘风格仍然相对占优,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部门特征明显,科技成长风格+小盘风格占优 [6]
国泰海通 · 晨报0818|宏观、策略、海外策略
宏观 - 7月经济增速整体放缓 政策驱动和季节性脉冲领域表现较好 设备更新 家电以旧换新 基建重大项目开工支撑耐用品消费和基建相关制造行业维持较高增速 暑期经济带动服务消费及关联商品增长 [3] - 极端天气 高基数及外需回落拖累项目开工建设和部分行业生产 地产链仍在探底 反映内生复苏动能尚未稳固 [3] - 经济修复需延续并加码消费刺激政策 基建方面需优化资金调度与项目储备 地产市场需加强需求端支持和房企纾困力度 工业供需矛盾 产能利用不足 价格偏低问题需通过深化"反内卷"解决 [3] 策略 -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转变 从经济周期波动转为贴现率下行 继续看升中国股市前景 A/H股指还有新高 [7] -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是改变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观念向好的关键 提高投资者回报的制度改革改变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 降低股市风险评价 [8] - 资本市场改革从制度设计上提高中国股市可投资性 改善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 退市新规 减持新规 交易监管 信披违规与财务造假处罚等严格监管与罚劣出清 资本漏出被有力遏制 [9] - 稳市机制构筑中国股市"防火墙" 系统性降低中国股市风险评价 互换便利与回购再贷款设立 战略性力量储备明确中国股市风险预期和波动底线 监管部门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新增保费30%配置A股 险资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创新 "长钱长投"体系正在建立和落地 [10] - 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中国股市"转型牛"基石 A/H股指还有新高 中国历史上多次与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股市走牛案例 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 2019年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设立 [11] 海外策略 - 上半年港股表现优异 涨幅在全球市场中居于前列 AI应用 新消费 创新药等板块轮番驱动 6月中旬以来港股表现弱于A股 [15] - 港美息差走阔引发套息交易 港币兑美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中国香港金管局收紧流动性期间港股表现往往偏弱 美国贸易政策变化持续冲击全球大类资产 特朗普对印度等国展开关税威胁 美国对铜 铝等商品加征关税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影响资本市场风险偏好 扰动风险资产价格 [15] - 港股热门板块热度下行 增量资金流入放缓 上半年港股科技 消费等资产更具稀缺性 6月以来港股新消费略显过热 国内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压制港股科技板块行情 6月以来AH溢价持续收窄 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势头略有放缓 外资7月下旬开始逐渐流出 影响港股震荡偏弱 [16] - 展望下半年 美联储降息或临近 港币汇率持续承压现状或有望扭转 汇率对港股压制作用将弱化 港股科技 消费类资产与AI应用 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更高 基本面更优 相较A股仍具稀缺性 有望吸引南向资金继续流入 AI应用加速落地中 港股科技是主线 [16]
直播|重估中国资产——关于价值与成长的探讨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07
节目背景与形式 - 节目主题为探讨中国资产重估 聚焦价值与成长投资机会[1] - 采用访谈对话形式 时长2.5小时[1] - 播出时间为2025年8月18日10:18[1]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推动无风险收益率下沉[1]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为股市提供动力[1] - 中国股市"转型牛"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1] 投资机会分析 - 关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投资配置方向[1] - 探讨如何把握中国资产的确定性机会[1] - 节目将深度剖析经济热点并展望资本市场前景[1] 参与机构与人员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参与节目[1] - 首席分析师与首席投顾联袂呈现[1] - 知名基金经理共同参与讨论[1] 节目定位 - 属于财经思辨节目"国泰海通818理财节·投资相对论"[1] - 内容涵盖从宏观大势到市场投资的全方位分析[1] - 旨在帮助投资者布局下半年投资机遇[1]
盘前必读丨杭州拟出台智能机器人相关条例;长安汽车股东高管计划增持
第一财经· 2025-08-11 23:41
经济与市场展望 - 经济转型和新兴业态初露锋芒,无风险收益下行,确立迈向"转型牛"[1] - 市场呈现日内多空争夺关键阶段,若利好政策加持叠加沪指放量加速,场外资金入场有望突破前高[12] - 股指仍有新高,继续看好科技成长、金融与部分周期[12] 外盘市场表现 - 美股尾盘走弱,道指跌200.52点(-0.45%)至43975.09点,纳指跌0.30%至21385.40点,标普500跌0.25%至6373.45点[3] - 明星科技股跌多涨少,特斯拉涨2.8%,Meta涨1.0%,微软跌0.1%,谷歌跌0.2%,亚马逊跌0.6%,苹果跌0.8%,英伟达跌0.35%[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3%,网易涨0.2%,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跌超1%[3] 大宗商品动态 - WTI原油近月合约涨0.13%至63.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涨0.06%至66.63美元/桶[4] - COMEX黄金期货合约跌2.50%至3353.10美元/盎司[4] 政策与法规 - 财政部、税务总局就《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细化纳税人、征税范围等税制要素[5]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流程,不再要求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5] - 杭州市拟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纳入政策支持框架,聚焦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及"本体"三大核心[6] 公司公告 - 上海建科董事陈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预计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8] - 九鼎投资拟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9] - 华熙生物发酵法软骨素钠完成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成为国内首个合规化备案企业[10][11] - 长安汽车及间接控股股东部分董事、高管拟增持不低于570万元公司股份[12] 行业动态 - 银行板块预计中报息差好于预期,资产质量平稳,盈利增速恢复,资金配置需求仍有空间[12] - 美国"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将亚马逊24颗互联网卫星送往近地轨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