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半导体板块本周走强,科创板50指数大涨6.5%,科创板50ETF(588080)助力布局“硬科技”龙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4:04
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聚 焦中小科创企业,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 行业合计占比超80%,其中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1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由科创板全市场证券组成,全面覆盖大、中、小盘风格,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核心前沿产 业,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17个一级行业,兼具高成长 性与风险分散特征 本周,半导体板块领涨市场,存储芯片、光刻胶、先进封装等板块集体走强,指数方面,科创板50指数 上涨6.5%,科创综指上涨3.0%,科创成长指数上涨1.3%,科创100指数上涨0.9%。以上指数中,科创板 50指数的半导体行业权重最高,超过65%,科创板50ETF(588080)最新规模超750亿元,在科创板全 部ETF中位居第一。 | | 上证科创板50 | 上证科创板100 | 上证科创板 | 上证科创板成长 | | --- | --- | --- | --- | --- | | | 成份指数 | 指数 | 综合指数 | 指数 | | 本周涨跌幅 | 6.5% | 0.9% | 3.0% | 1. 3% | | 指数滚动 市盈率 | 190. 3倍 | 286 ...
全球创投市场回暖,AI成最大引力中心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3:06
全球创投市场回暖与AI引力中心 - 全球风险投资总额预计2025年接近4400亿美元 较2024年实现53%显著增长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最具吸引力投资领域 占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风险投资总额31%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GC领域风险投资额飙升至492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3] 资本配置逻辑转变与硬科技转型 - 全球风投交易数量持续收缩至历史低位 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攀升至350万美元历史新高 显示资本向少而精高信念投资模式转型 [3] - 中国创投行业从消费互联网主导转向硬科技为核心新范式 2024年全国投资案例数量创近十年新低 [3] - 资本集中投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硬科技企业 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3] 地域分布与区域集聚特征 - 美国以70%占比主导全球AI投资 [4] - 中国AIGC领域2024年达161起融资事件 融资总额653.08亿元人民币 [4] - 中国创投市场2025年上半年新募集基金规模1.07万亿元 环比增长20% [4] - 创投资源向京津冀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优势区域集聚 [4] 耐心资本体系与政策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通过长周期存续设计 容错机制和分阶段投资策略壮大耐心资本 [6] - 2025年险资投资单一创投基金比例上限从20%提升至30%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 [6] - 科创板创业板加快落地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S交易和私募份额转让试点深化 [6] 硬科技领域资本高度集中 - 电子信息行业以1569起投资和1444.48亿元投资规模领跑市场 [8] - 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成为资本高度聚焦的三大硬科技领域 [8] 三大热点赛道具体表现 - 智能及高端制造领域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首次达52.3%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40% [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同比增长59.7% 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9]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中国AIGC应用月活用户突破1亿 投资重心转向垂直应用和AI智能体 [9] - 生物科技领域2024年海外授权转让交易总额达300亿-415亿美元 同比增长66% [9] 双重历史性发展机遇 - 国产替代机遇推动工业机器人本土品牌市占率超52%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40%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总参与额124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11] - 企业出海形成China+N全球化新模式 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和重构供应链 [11] 未来三大发展主线 - 深度垂直化从平台型公司转向行业隐形冠军 强化专业能力和投后赋能 [13] - 国际化重构在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寻找价值创造机会 [13] - 生态系统化通过产学研金融合构建创新生态链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融对接 [13]
600732火了!易方达等多家基金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2:30
定增项目概况 - 爱旭股份完成35亿元定向增发 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 发行价格12.03元/股 发行2.91亿股 [2][4] - 定增获19家机构认购 包括公募基金、外资机构、私募机构、保险和证券公司 [4] - 发行对象锁定期为6个月 [4] 公募基金参与情况 - 易方达基金获配3.61亿元 为第二大认购方 [4] - 景顺长城基金获配2.26亿元 旗下10只主动权益基金参与 包括杨锐文管理的创新成长和环保优势基金 [6][7] - 大成基金获配2.66亿元 刘旭管理的大成高鑫股票和优势企业基金参与 [10] - 财通基金获配2.67亿元 诺德基金获配2.51亿元 易米基金获配1.13亿元 [4] - 易米远见价值基金认购近150万股 账面价值2144万元 占基金净值6.5% [12] 资金用途 - 30亿元用于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6][17] - 项目总投资85.16亿元 属于N型ABC产品领域布局 [14][17][18] - ABC组件在TaiyangNews全球组件效率榜连续30个月保持量产效率第一 [19]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46亿元 同比增长63.63% [19]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元 较上年同期17.45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9] - 扣非净利润亏损4.24亿元 较上年同期24.82亿元改善明显 [19]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负债291.47亿元 负债率85.75% [20] -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76.06亿元 [20]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光伏行业面临"寒冬" 融资环境趋紧 今年新能源企业定增项目仅个位数 [15] - 定增市场聚焦先进制造、AI等科技领域 公募参与热情高涨 [2][25] - 截至9月26日 爱旭股份股价15.47元/股 市值328亿元 年内累计上涨超40% [21] - 2025年以来公募参与61只A股定增 合计获配204.19亿元 整体浮盈100.29亿元 浮盈比率49.12% [25] 技术优势与战略布局 - ABC组件具备高功率、高美观度、高可靠性、低衰减等优势 [19] - 公司通过定增强化ABC电池及组件交付能力 提升规模效应和应用场景多元化 [19] - 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 [19]
刚刚!“中国版英伟达”,IPO过会!
证券时报· 2025-09-26 10:14
科创板"1+6"改革成效正在显现! 9月26日,上交所官网披露信息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 科创板IPO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 同时,科创板IPO项目的推进速度也并非个案,而是当前政策方面大力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包容性和适应性 的有益范例。 事实上,摩尔线程IPO事宜已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热门话题。此前,多只"摩尔线程概念股"连续涨停。比 如,和而泰9月22日、23日连续涨停。该公司此前曾披露,公司对摩尔线程进行了投资,直接持有摩尔线 程股份,摩尔线程系公司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公司与其合作主要围绕主营业务开展。 责编:万健祎 校对: 刘星莹 这意味着号称"中国版英伟达"的摩尔线程,距离登陆A股市场又近一步。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主要从 事全功能GPU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司,也是 行业独角兽企业。 目前,摩尔线程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从FP8到FP64 全计算精度支持的GPU厂商之一,也是国内率先 推出支持DirectX12图形加速引擎的国产GPU企业。据该公司披露,摩尔线程成功量产五颗芯片,已推出 四代GPU架构和 ...
聚焦前沿产业:硬科技企业如何破局技术转化与商业价值跨越
第一财经· 2025-09-26 09:56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创新范式加速迭代的当下,以硬科技为内核的" 高壁垒、原创性、引领 性" 前沿产业,正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跃迁的战略支点。从推理芯片到存储芯片、从 AI 算法到大模型、从新材料到新能源,硬科技前沿产业集群已构成我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策划推出的《价值与投资》栏目, 2025 年第五期节目以"前沿产业 的价值跨越"为主题,邀请到了云天励飞、凯众股份、开普云等上市公司代表,以及中证指数公司专 家,共同探讨以硬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前沿产业如何向场景化应用迈进,实现商业化提速与价值跃升。 云天励飞董事长兼 CEO 陈宁在节目中表示,云天励飞是中国最早一批聚焦在 AI 推理芯片赛道的企 业之一,具备技术布局、资本和市场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所在的推理芯片赛道在 AI 技术发展下 不断形成,高性价比国产 AI 推理芯片的需求涌现。 为了进一步提升推理芯片的性价比,陈宁介绍道:"公司用了 5 年多的时间,通过国产工艺、安全的 供应链、上下游联合创新,以及创新'算力积木'架构的方式,推出了更大算力的芯片。"比起单纯追 求物理制程的领先,公司选择 ...
《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9:14
本报讯(记者昌校宇)9月26日,《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2025.青岛创 投风投大会"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显示,中国创投风投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从消费互联网和商业模式创新主导的传统格局, 向以"硬科技"为核心的新范式转变。 中国在AIGC领域的融资活动火热,2024年达到16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653.08亿元人民币。同时, 中国创投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触底企稳,新募集基金规模达到1.07万亿元,环比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风投交易数量持续收缩至历史低位,然而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攀升至350万美元历史 新高。 面对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政府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耐心资本体系的系统性构建成为政 策重点。政府引导基金通过长周期存续设计、容错机制、分阶段投资策略来壮大耐心资本。退出渠道的 多元化创新同样值得关注。 投资方向上,白皮书显示资本高度聚焦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领域。电子信息行业以1569起投 资和1444.48亿元投资规模领跑市场,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紧随其后。在具体赛道分析中,白皮书重点 关注三大热点领域,即智能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与 ...
涨疯了的半导体芯片,还能持续吗?这篇文章将给你答案!
新财富· 2025-09-26 09:08
在算力为基、AI潮涌的时代,以芯片、半导体、光刻机、卫星通信为代表的硬科技正席卷资本市场,成为贯穿2025年的最强投资主线之一。伴随着科技 投资热情高涨,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洞察产业核心逻辑? 如何搭上科技浪潮的列车,同时在中途的波动中保持稳健,避免因震荡而提前出局? 0 1 芯光灿烂 决胜科技 2025科技投资主线解析暨ETF实战沙龙·武汉站 10月16日,新财富携手广发基金,邀请 新财富最佳港股与海外市场研究团队第1名、兴业证券海外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海外TMT首席分析师洪嘉骏、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沪深交易所十佳ETF分析师夏浩洋、湘财证券总部投顾,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资顾问卓峰 ,举办主题为"芯光灿烂 决胜科 技" 2025科技投资主线解析暨ETF实战沙龙•武汉站,为 武汉及周边的投资顾问赋能 ,与各位一线投资顾问共同梳理科技浪潮下的投资图谱,决胜科技 未来。 0 2 半导体、芯片板块再度爆发,科技投资机遇前所未有! 活动亮点 本次"芯光灿烂 决胜科技"投资沙龙将聚焦: ✅ 前沿趋势解析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将深度剖析全球科技博弈下的TMT投资逻辑,帮助您把握AI驱动下的产业机遇。 ✅ ETF投资 ...
科创板50指数半日跌0.5%,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8:16
| 科创板50ETF 1 | | | 588080 | | --- | --- | --- | --- | | 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 | | | | 该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该指数自2020年 | | 好的50只股票组成,"硬科技"龙 | 该指数涨跌 | 浅动市留学 | 发布以来估值分位 | | 头特征显著,半导体占比超60%, | | | | | 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 行业合计占比超75% | -0. 5% | 190. 3倍 | 99.9% | | 科创100ETF易方达 | | | 588210 | | 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 | | | | 该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 | 截至午间收盘 | 该指数 | | | 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聚焦中 | 该指数涨跌 | 滚动市盘率 | 该指数 | | 小科创企业,电子、医药生物、电 | | | | | 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 | | | 2023年8月7日 | | 80%,其中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占 | -1.4% | 286. 0倍 | | | 比较高 | | | 发布 | | 科 ...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发布会:17系列手机和汽车定制化服务是重点
华泰证券· 2025-09-26 07:56
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W(1810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65.4港币[1][5][7] 核心观点 - 小米17系列手机价格具有竞争力 Pro系列背屏设计是最大亮点[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有利于拓展高端用户 提升毛利率水平[3] - 持续投入硬科技研发 为"人车家"全生态发展奠定基础[1][4] - 基于SOTP估值法 非汽车业务估值46.3港币 汽车业务估值19.1港币[1][47] 产品发布详情 - 小米17系列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芯片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2]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小米17/17 ProMax比iPhone17/iPhone ProMax续航时间分别提升109%/50%[2] - 价格策略:标准版4499元(12+256G)与去年持平 Pro版4999元降价300元 Pro Max版5999元起[2] - 背屏设计支持后摄自拍、信息显示、小游戏和远程控车等功能[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每月限40辆 提供五种限定颜色及全方位定制选项[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3]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3.1/526.3/671.2亿元[5] - 2026年预测PE为30倍 当前市值1,547,240百万港币[5][8][11] - 2025E营收增速31.14% 2026E营收增速23.64%[11]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玄界SoC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已应用于多款手机和平板产品[4] - SU7 ultra搭载自研V8s电机 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型[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在芯片、AI和系统领域取得实质进步[4] 估值分析 - 非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1倍2026年预测PE[47] - 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5倍2026年预测PS[47] - 估值倍数高于行业均值 反映对小米生态价值的认可[47]
聚焦前沿产业:硬科技企业如何破局技术转化与商业价值跨越
第一财经· 2025-09-26 07:27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创新范式加速迭代的当下,以硬科技为内核的"高壁垒、原创性、引领性"前沿产业,正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跃迁的 战略支点。从推理芯片到存储芯片、从AI算法到大模型、从新材料到新能源,硬科技前沿产业集群已构成我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 极。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策划推出的《价值与投资》栏目,2025年第五期节目以"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为主题,邀请到了云天励飞、凯众股份、开普 云等上市公司代表,以及中证指数公司专家,共同探讨以硬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前沿产业如何向场景化应用迈进,实现商业化提速与价值跃升。 从技术领先到商业落地 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在半导体、无人机、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表现亮眼,越来越多企业凭借创新技术"硬核"突围,更通过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将具备核心 竞争力的"硬科技"产品输送至全球,不仅实现了国内的技术领跑,更实现了辐射到海外的规则领跑。这背后离不开,"硬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增长路径,不断 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增长点,夯实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此次活动中,多位硬科技企业创始人、高管代表分享了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