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物流

搜索文档
“物畅其流”!透过亮眼数据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重要成就
央视网· 2025-08-26 02:53
市场规模与全球地位 - 物流市场规模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5年物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14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 [1][4] - 社会物流总额2025年有望达380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 [1] - 快递业务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5年预计超过2000亿件 [4]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国家物流枢纽达181个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105个 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7] - 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2700家 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率接近25% [7] - 全国网络货运企业超过3000家 支撑货运市场供需高效匹配 [9] 运行效率与成本优化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低0.6个百分点 "十四五"前四年降低物流成本8900亿元 [9] - 五年累计降低物流成本约1.1万亿元 新技术应用显著提升运行效率 [11] - 货运量2025年预计超590亿吨 国际海运连接度常年位居世界第一 [4][6] 企业竞争力提升 - A级物流企业达10797家 其中5A级企业555家 [12] - 收入前50强物流企业总收入超2万亿元 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12] - 7家物流企业上榜世界500强 领军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 [12] 国际化网络拓展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 亚洲100多个城市 [6] - 航空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 覆盖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6] - 跨境公路货运量实现倍增 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方式跨越里海抵达欧洲 [6]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约42%物流园区配备自动分拣设备 约69%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仓库 [17] - 无人驾驶卡车/配送车/仓/船等"无人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17] - 物流大模型在快递/电商/冷链/航运等领域陆续发布 [17] 绿色低碳转型 - 新能源内河船舶数量突破1000艘 [21] - 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再创新高 [21] 产业融合与服务升级 - 物流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上下游 提供采购至交付一体化解决方案 [15] - 服务模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分工深化和效率提升 [15]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央视新闻· 2025-08-25 23:44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物流市场规模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5年物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14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 [1] - 社会物流总额2025年有望达380万亿元 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 [1] - 快递业务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5年预计超2000亿件 [3] - 全社会货运量2025年预计超590亿吨 [3] 国际物流网络建设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和亚洲100多个城市 [5] - 航空企业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 辐射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5] - 海运连接度常年世界第一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航线联系 [5] - 跨境公路货运量出现倍增 车辆实现公路直达跨越里海抵达欧洲 [5]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国家物流枢纽达181个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105个 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7] - 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2700家 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率接近25% [7] - 物流"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持续完善 [7] 运行效率与成本优化 - 全国网络货运企业超3000家 支撑货运市场供需高效匹配 [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低0.6个百分点 四年降低物流成本8900亿元 [9] - 五年累计降低物流成本约1.1万亿元 [11] 企业竞争力提升 - 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10797家 其中5A级企业555家 [13] - 收入前50强物流企业总收入超2万亿元 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13] - 7家物流企业上榜世界500强 领军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 [13] - 物流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上下游 提供采购至交付一体化解决方案 [15]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 - 无人驾驶卡车/配送车/仓/船等"无人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17] - 物流大模型在快递/电商/冷链/航运等领域陆续发布 [17] - 42%物流园区配备自动分拣设备 69%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仓库 [17] 绿色物流发展 - 新能源内河船舶数量突破1000艘 [19] - 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再创新高 [19]
国泰海通:叉车行业基本面企稳 主机厂加强具身智能业务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2:03
行业景气度 - 制造业景气回暖推动叉车销量增长 行业基本面稳健向好 [1] - 7月份叉车工作时长102小时 开工率56.4% 高于工程机械整体水平 [1] - 1-7月叉车行业总销量85.79万台 同比增长12% 其中内销54.61万台(+10.4%) 外销31.19万台(+15.1%) [1] - 7月单月销量11.86万台 同比增长14.4% 内销6.97万台(+14.3%) 外销4.89万台(+14.5%) [1] 区域市场表现 - 7月出口增速较快区域包括非洲(+43.95%) 西欧(+28.78%) 东南亚(+15.66%) [2] - 北美市场出口同比下滑10.5% 但仍是重要出口区域(占比15.24%) [2] - 中美及南美洲(13.56%)和西欧(12.95%)为前三大出口区域 [2] - 欧美市场需求有望复苏 美国关税政策放缓及德国刺激政策将带动工业投资 [2] 产品结构 - 7月不含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的叉车销量4.51万台 同比增长5.85% [1] - 其中内销2.80万台(+4.68%) 外销1.71万台(+7.84%) [1] 技术发展 - 行业加快具身智能布局 无人叉车进入快速发展期 [1] - 杭叉智能与华为制造部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和AGV技术 将在华为园区进行场景测试 [3] - 中力股份与白犀牛达成战略合作 拓展L4级自动驾驶在智慧物流场景应用 [3] 重点公司 - 推荐标的包括安徽合力(600761SH) 杭叉集团(603298SH) 中力股份(603194SH) [1]
顺丰三次加注,无人车公司「白犀牛」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36氪独家
36氪· 2025-08-21 01:33
36氪汽车获悉,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近日完成了B+轮融资。至此,白犀牛的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 亿人民币。本轮融资中,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机构也 加入成为新股东。 据悉,本轮资金将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AI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商业场景的拓展等三大领 域。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后,白犀牛B轮总融资金额已近5亿元。并且本轮是顺丰自2024年8月首次 注资后,一年内的第三次投资。 白犀牛成立于 2019 年 4 月,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朱磊和夏添共同创立,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全栈 式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并提供无人车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今年3月,白犀牛官宣原东风商用车 公司总经理黄刚加盟白犀牛,出任总裁一职。 白犀牛瞄准的无人物流领域,目前正处在技术、成本和政策共振的商业爆发期。 乘用车辅助驾驶的蓬勃发展,带动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价格降低。国家政策也正在推动无人车在物流 行业的应用,目前已有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大规模路测与商业化运营下,无人物流车降本 增效的逻辑也在逐步得到验证。 2025年,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九识智能B3轮融资1亿美元,如今 ...
双融日报-20250820
华鑫证券· 2025-08-20 01:38
市场情绪分析 - 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76分,处于"较热"区间,显示投资者信心较强[6][9] - 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9] - 食品饮料(SW)行业主力净流入达107055万元,位列前一日净流入榜首[16] 热点主题追踪 - **脑机接口**:国家医保局新增100余项医疗新技术收费项目,包括"脑机接口置入费",相关标的包括创新医疗(002173)、伟思医疗(688580)[6] - **机器人**: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展示运动控制与场景落地成果,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长盛轴承(300718)[6] - **物流**:无人物流车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快递"最后一公里"成为核心场景,相关标的包括申通快递(002468)、顺丰控股(002352)[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净流入**:中油资本(000617)以104664.78万元居首,拓普集团(601689)、四川长虹(600839)分别以75376.63万元、67103.27万元紧随其后[10] - **融资净买入**:中际旭创(300308)以64159.65万元位列第一,润和软件(300339)、招商银行(600036)分别获55810.88万元、44884.94万元融资买入[12] - **主力净流出**:东方财富(300059)净流出303096.91万元,长城证券(002939)、北方稀土(600111)分别流出127402.42万元、119591.95万元[12] 行业资金动态 - **电子行业(SW)**:融资净买入达419117万元,但主力净流出790792万元,显示多空分歧显著[17][19] - **计算机行业(SW)**:融资净买入333116万元,主力净流出664071万元,资金博弈明显[17][19] - **医药生物(SW)**:主力净流出177083万元,但融资净买入172456万元,反映机构与散户操作分化[17][19] 情绪指标策略建议 - **较热区间(60-79分)**:建议适度增加投资,但需警惕市场过热风险,重点关注主力资金持续流入的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行业[21][16] - **过冷/过热阈值**:指标长期维持80分以上可能预示趋势形成,需结合行业资金流向调整持仓结构[22]
载重近2吨的无人车,如何搅动城市配送大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12 12:24
当海外物流行业因人力问题还在"最后一公里"困局中挣扎,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正以硬核技术改写城配市场规则。九识智能继Z、E两大系列后推出的L系列重 载版无人车L5,以1800kg行业顶级载重、40.8kWh长续航、社会充电桩快充等突破性设计,剑指大宗商品重载场景。 这家专注无人城配的高新科技企业,何以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其技术底座的深度与产品迭代的敏捷性,或许能从L系列的基因密码中找到 答案。 当无人物流车从封闭道路走向全国的大街小巷,万亿级城市配送市场可能正迎来了真正拼"硬实力"的阶段。 此外,九识智能的售后网络已构建起'云脑-枢纽-终端'三级服务体系,覆盖全球近300座城市和地区,以客户为中心平均五公里范围内一定有维修站点和备件 服务的售后网络体系,实现有九识车的地方就有九识的直营运营人员。叠加AI 预诊断系统、5G远程专家协作平台,以及独特的"服务需求热力图"算法能动 态调整资源分布,实现20秒内线上响应。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九识让客户"赚得更多"的底气。 不止于"送货",从物流工具到城市基础设施 目前九识智能的产品已经跑遍近300座城市和地区,服务对象从快递物流、医药、生鲜冷链等领域的头部企 ...
双融日报-20250811
华鑫证券· 2025-08-11 02:33
市场情绪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59分,处于"中性"区间 [8][9]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3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 - 情绪指标适用于震荡市,趋势行情中可能出现钝化现象 [22] 热点主题追踪 - **脑机接口**:国家医保局新增100余项医疗新技术收费项目,包括"脑机接口置入费",相关标的为创新医疗(002173)、伟思医疗(688580) [6] - **机器人**: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展示运动控制与场景落地成果,相关标的为卧龙电驱(600580)、长盛轴承(300718) [6] - **物流**:国家邮政局整治行业竞争乱象,无人物流车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相关标的为申通快递(002468)、顺丰控股(002352) [6] 主力资金动向 - **净流入前十个股**:山河智能(80552万元)、英维克(63804万元)、楚天龙(62640万元)位列前三 [10] - **净流入前十行业**:电力设备(149263万元)、农林牧渔(23653万元)、银行(16295万元)居前 [16] - **净流出前十行业**:计算机(-1093647万元)、电子(-765676万元)、传媒(-354288万元)压力显著 [17]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净买入个股**:阳光电源(24529万元)、东芯股份(21897万元)、盛和资源(21202万元)受杠杆资金青睐 [12] - **融券净卖出个股**:中国电建(578万元)、亨通光电(438万元)、中远海控(373万元)被看空 [13] - **融资净买入行业**:有色金属(35916万元)、计算机(33406万元)、汽车(12054万元)获资金加仓 [18] 策略建议参考 - **中性市场**建议根据个股表现和市场信息灵活投资 [21] - **过热市场**需警惕泡沫风险并考虑减仓 [21] - **过冷市场**可寻找价值投资机会但需控制风险 [21]
美团无人车驶入深圳福田莲花山中心区 核心区域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0:37
无人配送车测试运营 - 美团无人配送车在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中心区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这是全国首次在人口密集、商业活跃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进行无人配送测试 [1] - 测试区域位于深圳CBD中轴线,集行政办公、市民服务、文化展示、公共活动于一体,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 - 未来美团无人配送车计划与骑手协同实现24小时运转,覆盖生鲜食杂即时配送及餐饮、外卖、跑腿等场景 [1] 运营规范与生态建设 - 线路开通前已完成交通影响评估,运行车辆接入政府平台实现动态监督,车身张贴统一标识便于管理 [2] - 企业可通过深圳巴士集团获得公交场站资源支持,解决停放、充电、运维等痛点 [2] - 美团配备远程监督安全员和线下网格安全员,巴士集团协助路面巡查,试点按"小范围测试→大片区试点"逐步推进 [2] 城市无人物流发展 - 深圳正探索无人物流的规范化、规模化、商业化与网联化发展,推动技术融入城市生活 [3] - 福田莲花山中心区试运营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从测试走向成熟,未来将与无人机共同构建新物流体系 [3]
政策松绑商业化快速推进,无人物流有望率先放量
2025-08-05 03: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无人驾驶物流车及Robotaxi行业 [1][3][6][7][10][12][14][17][23][24][25][27] - **公司**:菜鸟(无人车)、百度(萝卜快跑)、顺丰、新石器、极智嘉、中邮科技、景洪智能、蓝剑智能、昆川智能、天准科技、德赛西威等 [1][5][6][7][14][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物流行业痛点**:2024年从业人数1,100万→2025年1,550万,人工成本占比上升挤压盈利 [1][2] - **无人车成本下降**:菜鸟无人车价格从2018年近百万→2025年1.98万元,成本逼近人工 [1][2][5][20] - **法规瓶颈**:开放道路需政策许可,103城开放路权但多限于测试阶段;封闭场景(矿区/仓储)无需交规 [1][4][10][14] - **应用场景分散**:审批流程复杂(需逐街道/场景申请),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与物流企业(降本需求)主导 [3][14] **2 商业化进展** - **Robotaxi领先**:北京允许主驾有人收费,武汉/重庆/深圳试点完全无人L4级 [1][7][10] - **无人物流放量快**:2024年无人配送车存量超6,000台,年销5,000台;Robotaxi仅1,000台(安全要求高) [24][25] - **ToG/ToB模式**:依赖地方政府试点牌照,推广受限(vs新能源车ToC统一准入) [12][14] **3 降本增效路径** - **人力替代**:1名监控员可监管多车;顺丰案例显示无人车每公里成本0.15元(人工驾驶1元) [5][18] - **零部件降价**:激光雷达(2020年10万→2024年4,000元)、摄像头(300→100美元)、电池技术迭代 [20] - **规模效应**: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数千亿,仓储自动化渗透率提升 [3][17][27] **4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菜鸟(物流车)、百度(Robotaxi)、新石器(250城路权)、顺丰(末端配送) [1][7][14][28] - **产业链分工**:机械(无人叉车)、物流车(中邮科技)、零部件(天准科技/德赛西威) [28] ---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里程碑**:2017年北京首推路测规范,2021年明确L1-L5责任划分,2025年L4商业化试点 [9][10] - **特殊场景潜力**:矿区全无人化(挖掘机/矿车)、仓储AMR(极致家无人叉车+机械臂) [14][21] - **商业模式创新**:高频配送/偏远区域服务、公共服务低成本化(类比流量降价催生短视频) [19][23]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成本对比**:菜鸟无人车1.98万元 vs 人工月成本10万元(含福利) [5][16] - **市场规模**:2023年销售200亿+服务300亿=550亿;2029年预计数千亿 [17][27] - **销量数据**:无人配送车2024年销5,000台 vs 商用车年销400万台 [24][25]
800辆功能型无人车深圳上路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应用物流环卫两大领域
深圳商报· 2025-08-04 16:58
行业规模与运营数据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总量突破800辆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1] - 无人环卫车应用规模突破400辆 覆盖罗湖区10个街道中的13个精细化作业示范区[1] - 无人物流配送车规模超400辆 开通近700条线路含16条跨区干线[1]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无人环卫车作业日均里程提升3倍 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1] - 无人物流配送深入短途货运、快递配送、无人零售、商超履约等多领域[1] - 跨区快递配送时效大幅提升 覆盖福田、龙岗、龙华等行政区域[1] 创新模式与基础设施 - 首创"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模式 整合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需求[2] - 探索利用公交场站屋顶或空地改造为物流无人机起降点[2] - 构建"三级安全机制" 通过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实现监管[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制定功能型无人车政策体系和道路评估指引 为产业落地提供方向[2] - 提出"无人物流测试阶段2.0时代" 目标2025年底落地1000辆规模[1] - 推动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规范化、商业化、网联化发展[1] 技术平台与监管体系 - 上线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 具备五大核心功能模块[3] - 平台提供全域监管技术支撑 实现安全可靠运营与政企协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