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

搜索文档
东杰智能子公司与PTTSG、AUBO等签署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25 09:10
核心合作项目 - 东杰智能全资子公司OMH与马来西亚PTTSG及遨博机器人签署框架协议 计划5年内在马来西亚开发约200万个托盘位的自动化仓储设施[1] - OMH作为主系统集成商 负责成套设备设计 堆垛机制造 软件及控制系统安装调试[1] - 搬运及码垛机器人安装调试业务可能由遨博提供 预计占合同金额8-10%[1] 合作方背景 - 马来西亚合作方PTTSG为建筑公司 专注土方和基础设施工程 同时涉足房地产及自动化仓储领域[1] - 技术合作方AUBO为遨博智能全资子公司 公司董事长韩永光间接持有遨博智能7.1681%股份[1] 战略意义 - 协议签署有利于公司海外市场业务开拓和战略布局[1] - 合作将帮助公司争取更多客户资源和业务订单[1]
东杰智能(300486.SZ)子公司与PTTSG、AUBO等签署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9:03
项目合作 - 东杰智能全资子公司OMH与PTTSG及AUBO签署框架协议 计划在马来西亚开发约200万个托盘位的自动化仓储设施 [1] - 若正式合同落地 OMH将作为主系统集成商负责成套设备设计 堆垛机制造及软件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1] - 搬运及码垛机器人安装调试业务预计由AUBO提供 该部分占比合同金额8-10% [1] 合作方背景 - 合作方PTTSG为马来西亚建筑公司 主营土方和基础设施工程 同时涉足房地产及自动化仓储领域 [1] - 另一合作方AUBO为遨博智能全资子公司 公司董事长韩永光间接持有遨博智能7.1681%股份 [1] 战略意义 - 协议签署有利于公司海外市场业务开拓和战略布局 可争取更多客户资源与业务订单 [1]
锚定双向开放 政策组合拳料精准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双向开放步伐持续深化 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意愿强烈 中国企业出海动能强劲 更多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支持引进来和走出去 [1][2][3][4][5][6][7] 外资引进现状 - 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缩减至27条且制造业条目清零 [2] - 1至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 同比增长14.8% [2] - 安费诺集团在海盐投资3亿元建设高端连接器项目 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新项目累计投资已超2亿元 [2] 外资企业信心 - 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显示92%德企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超半数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 [3] -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近一半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完备产业体系 丰富创新资源和良好营商环境形成投资沃土 [3] 企业出海表现 - 沪市830余家制造业公司上半年实现海外收入1.1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规模突破7400亿元 同比增长6% 成为创新出海主力军 [4] -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4.90万亿元 同比增长4.50% [5] - 橘宜集团2024年海外业务同比增长超400% 2025年保持三位数增长 [5] 政策支持方向 - 海关总署将发布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相关文件 发改委研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等领域 [6]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构建服务平台 支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6] - 专家建议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加强汇率风险跟踪分析 推行"一国一策"贸易便利化措施 [7] - 企业期待通关流程优化 国际认证支持 海外市场信息分析等政策支持 [7]
无人物流专题
2025-09-15 01:49
无人物流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无人物流行业涉及无人配送车、无人叉车、无人矿卡、无人环卫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主要公司包括新石器、行深90、毫末智行、京东物流、易卡智车、蓝箭智能、中力股份、杭叉、合力、诺力等[2][3][20][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商业化进展** * 无人物流车已进入商业化前夜 头部企业如新石器2025年交付量超过万台 2024年累计落地和交付台数超过千台[2][3][4] * 商业化路径从VC投资到国家队和全球资本介入 盈利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定位服务、运营分润和数据变现 毛利率从硬件25%提升到服务60%[2][10] * 末端无人物流成为先锋领域 快递网点使用后单票成本至少下降40% 人力节约80%~90% 综合节省50%~60% 快递员日均配送能力翻倍[2][13] * 无人叉车作为AGV市场重要部分 2024年全球AGV市场规模43亿美元 预计2030年至少翻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3][16] **成本与技术驱动** * 智驾硬件成本显著下降 激光雷达均价相比2022年下降58% 域控制器规模化采购放大成本优势[2][7][8] * 无人物流车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从2018年约100万元降至2022-2023年10万元以下 2025年菜鸟裸车售价仅2万元(亏本销售) 当前成本约5-10万元[9] * 通过亏本卖车绑定长期服务订阅 实现运营和信息订阅收入 远程订阅带来良好现金流[10] **应用场景与效益** * 主要落地场景为港区、物流园区、矿区和末端物流 机场、干线物流和城市公交因复杂度高落地较慢[12] * 无人叉车可替代2-3名司机 人均搬运量是人工3-5倍 空间利用率高 事故率大幅下降 能耗提升40%[17] * 智能仓储领域发展迅速 2024年市场规模1,100亿元 预计2025年达1,350亿元(增速超10%) 但渗透率仅20%左右[2][18] **市场规模与预测** * 城市末端配送市场2030年增值近1,000亿元(2025年的10倍) 城市物流配送市场从218亿元增长至1,416亿元(5-7倍)[15] * 预计2030年行业部署车辆突破60万台 单台成本从现在5万元降至3-4万元[15] * 无人叉车销量从2018年不足3,500台增至2024年接近3万台 保持25%以上增速[18] **政策支持** * 政策支持对低速无人物流工具至关重要 无人矿卡和无人环卫车更易获政策支持[3][25] * 2023年11月工信部部署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明确可用于日常经营运输[3] * 新石器已获得250多个地市的公开道路路权[6] 其他重要内容 **企业动态** * 蓝箭智能2024年订单从20亿上修至25亿 三年内翻一倍无问题[20] * 中力股份2024年无人叉车销量突破几百台 2025年预计近千台[20] * 杭叉完成对国自机器人战略收购 2024年AGV订单金额可能超6亿元 累计落地AGV超5,000台 交货量同比增长40%以上[20] * 合力泰国工厂规划产能1万台 2024年智能物流收入7亿 签单量近10亿 2025年目标每月签订小1亿订单[20] * 诺力2023年无人叉车销量超6,000万元 投资11.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台智能物流机器人生产基地 预计2026年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22] **挑战与风险** * 大规模扩张可能影响就业 当替代率超过50%时瓶颈更多来自政策限制[2][13][14] * 无人叉车行业面临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渗透率不确定性 对青壮年劳动力替代渗透率不明确[24] * 激光雷达未来降价空间或收窄[2]
这些“绿领”,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 2025-09-10 19:35
绿色职业发展现状 - 绿色职业以环保、低碳、循环为特征,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体现,从业者被称为"绿领" [1] 风电场叶片维修工作内容与成效 - 风电场叶片维修需定期对叶片进行内外检查,内部损伤需人工登高百米排查 [2] - 维修过程包括打磨损伤部位、铺设玻璃纤维填补缺陷,类似外科手术的清创缝合与包扎 [2] - 夏季需凌晨3点开工避开高温,叶片内部温度超过45℃需停止作业 [2] - 需应对极端天气,如暴风天气瞬时风速达每秒35米导致叶片裂纹 [3] - 通过创新修复方案为企业节省80万元更换费用 [3] - 每年通过叶片修补挽回500万度电量损失,相当于减排3470吨二氧化碳 [3] - 风电场每年产出绿色清洁电力近17亿千瓦时 [3] 智慧仓运维工作转型与效率提升 - 智慧仓运维员负责自动化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和运行效率优化 [4][5] - 智能仓效率达传统仓2至3倍,人工成本下降超50% [5] - 运维需掌握硬件、网络、系统跨领域知识,建立故障记录数据库提升效率 [5][6] - 自动分拣使用循环箱,智能路径规划降低能耗,电动叉车年减少约5吨碳排放 [6] - 智慧仓运维员于2025年7月被纳入人社部第七批新职业 [6] 电力聚合运营工作模式与效益 - 电力聚合运营员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分散能源,如调控换电站功率实现电力调剂 [7][8] - 虚拟电厂不发电但可统筹光伏电站、充换电站等资源,实现顶峰让电调度 [8] - 需掌握聚合资源调控特征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优化交易决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8][9] - 通过虚拟电厂交易帮助屋顶光伏获得绿电绿证资格,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9] - 通过优化运营策略降低单位供电碳排放强度,提升绿色效能 [9]
项目开发调试周期缩短至8小时 车谷企业发布行业首个智能仓储AI大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5:29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9月7日,据武汉经开区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湖北浩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行业内 首个智能仓储AI大脑,将智能仓储项目开发调试周期由6-12个月缩短至8小时。 ...
项目开发调试周期缩短至8小时 行业首个智能仓储AI大脑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04:27
人民财讯9月7日电,据武汉经开区消息,近日,湖北浩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浩蓝智造")发布行业 内首个智能仓储AI大脑,将智能仓储项目开发调试周期由6—12个月缩短至8小时。 ...
音飞储存上半年净利润逾6000万元 积极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5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4.71万元 [1] 战略合作拓展 - 与行业知名企业签署线缆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智能仓储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 - 合作预计使客户人工成本下降60% 库存积压减少30% 能耗降低25% 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 设备故障率下降50% 质量追溯效率提升80% [1] - 与京东工业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工业品采购 智慧物流 市场拓展 技术对接 金融服务等领域 共建数智供应链生态体系 [1]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子公司罗伯泰克为工业视觉龙头企业打造"双库协同+智能调度"仓储解决方案 破解万级SKU管理难题 [2] - 方案实现料箱出入库效率2000箱/小时 托盘180托/小时 存储容量提升3.2倍和2.5倍 推动人工拣选向自动化转型 [2] 产能规模与产业布局 - 拥有六大生产基地覆盖国内外(南京江宁 南京溧水 安徽马鞍山 江西景德镇 苏州及泰国) 总面积超600亩 [2] - 具备年产货架20万吨 穿梭车5000台套 堆垛机2000台套的产能规模 综合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2] 品牌与市场体系 - 通过"音飞"与"罗伯泰克"双品牌战略构建全球市场立体化品牌体系 形成显著协同效应 [2] 行业认可与政企合作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赴江西音飞调研 重点考察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智能搬运机器人创新成果 [2] - 政企双方就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开展标准制定 组织示范项目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
A股异动丨井松智能午间大幅收跌11%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格隆汇APP· 2025-08-26 03:58
股价表现 - 井松智能午间大幅收跌11%至24.28元 总市值跌破25亿元 [1] - 该股昨日涨超9%刷新阶段新高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57亿元 同比增长3.18% [1] - 归母净利润49.87万元 同比下降98.0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1] 经营状况 - 智能仓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招标价格面临显著下行压力 [1] - 公司战略性承接部分毛利率受压项目以巩固市场份额 [1] - 项目实施周期刚性成本影响导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 [1]
派迅智能:制造业物料管理的突围者
财富FORTUNE· 2025-08-20 13:03
公司成立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前后 源于对制造业线边仓人工分拣效率低下问题的捕捉 当时生产线依赖进口自动化设备但线边仓仍处于人工分拣状态 物料错拿 流转低效 数据断层等问题突出[6][8] - 创始人团队完成两三年行业调研 在智能仓储精度控制 数据处理 工艺适配等领域积累技术基础 头部客户需求明确 部分企业愿成为试验田共同定义产品形态[8] - 核心成员源自产学研体系 掌握高校基础性研究方法并具备科研院所工程化试制经验 能跳过基础研究到工程化的漫长周期直接切入产业化落地环节[8] 技术解决方案 - 设计电子物料一物一码一储位管控方案 实现推动式发料向Just In Time拉动式排产发料转变 首个订单耗时超半年 攻克工艺流程适配 人机交互优化 数据打通等多维度难题[9][10] - 硬件载体加软件核心协同架构 直接管理精密元器件最小包装单元 单台设备存储物料价值达数千万 日均吞吐量超千万 对精度 速度 稳定性要求远超行业常规标准[11] - 软件算法构成核心壁垒 对接客户订单 制程 计划等海量数据 在边缘侧完成计算后通过中台实现数据清洗与管理 依托顶层算法提供备料 发料决策支持 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换线时间从1.5小时压缩至5-10分钟 设备稼动率提升40%以上[15] 国际化拓展 - 2019年跟随国内电子巨头在东南亚建厂需求进入海外市场 欧洲客户要求通过CE认证且传感器响应速度比国内标准快3倍 所有人体接触部件需做防碰撞测试[16] - 聘请欧美智能装备资深专家重构产品技术框架 包括精密传感器矩阵 底层控制代码和机械部件曲面弧度 通过12个月零故障运行数据说服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下单[18] - 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新市场依靠样板工程加硬数据策略 与海外本土集成商代理商合作推广国内验证成熟的爆款产品[18] 客户合作与行业影响 - 深度参与灯塔工厂建设 服务施耐德电气 富士康 和硕 美的 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 聚焦降本 增效 防错核心目标[18] - 大企业的个性化制程需求推动算法适配性优化 先进企业智能制造理念为产品升级提供借鉴 解决方案从单一设备供给升级为覆盖物料管理全流程的服务体系[19][20] 管理运营模式 - 创业初期采用核心团队制 成员多为同学伙伴 以订单交付回款激励的短期绩效驱动执行[22] - 规模扩张后转向阿米巴模型 将组织拆分为事业单元 针对销售 研发 交付等不同岗位建立11套差异化绑定机制 并保持动态调整规则[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