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她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奔腾7月销量创新高,“小马”热销难掩盈利压力
凤凰网财经· 2025-08-08 06:26
2025年7月,一汽奔腾终端销量达14,920辆,同比增长79.3%,创下单月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 13,909辆,同比增长188%。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102,437辆,新能源占比高达84%。 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4年一汽奔腾累计净亏损约180亿元。业内认为,若产品结构持续依赖低毛利单 一车型,公司虽能在短期内维持销量增长,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仍将面临长期挑战。 销量上升的主力是A00级微型电动车"奔腾小马"。7月27日,2026款小马上市,五款车型官方指导价 3.49–4.59万元,延续平价策略,并通过"她经济"等营销方式迅速打开大众市场。低价走量带来可观的销 量贡献,但参考同类产品五菱宏光MINIEV仅2%-3%的毛利率,小马在盈利能力上空间有限。 ...
圣贝拉(2508.HK):高端服务新典范 全周期护理平台迈步全球
格隆汇· 2025-08-06 17:51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亚洲和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与修复品牌集团,以24年月子中心收入口径计算位居行业第一[1]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全球30个城市布局96家月子中心门店[1] - 公司拥有稀缺的高端本土服务品牌定位,结合年轻创始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标准化运营复制能力[1]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独创"酒店灵活租赁+自有专业护士团队"轻资产模式,实现品质与效率平衡[2] - 通过数字化系统细化全服务SOP,建立"品牌-规模"正向循环[2] - 24年以1.2%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一,直营门店规模超过行业第2-5名总和[2] - 圈层经营策略提升用户终身价值,延伸消费转化率高[2] 增长驱动因素 - 短中期聚焦境内外规模扩张与单店提效:中期境内门店规模可达267-316家[3] - 境外扩张依托国际酒管集团网络,复用高端服务+轻资产模式[3] - 中长期向全生命周期家庭健康管理平台转型:新业务23-24年收入年均增速超30%[3] - 远期构建产业生态,研发AI解决方案突破人群与时空限制[3]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5-27年收入/经调整净利润CAGR达28%/94%[1] - 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1.21/2.05/3.06亿元,对应EPS 0.19/0.33/0.49元[4] - 目标价9.76港币基于2026年27倍PE,较可比公司21倍PE存在溢价[4] 行业前景 - 24年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显著低于中国台湾/韩国(超60%)[3] - 女性悦己需求崛起与家庭结构变化有望推动渗透率提升,对冲出生率下降影响[3]
圣贝拉(02508):高端服务新典范,全周期护理平台迈步全球
华泰证券· 2025-08-05 11:3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圣贝拉并予以"买入"评级,目标价9.76港币,对应27X 26E PE [1][7] - 预计25-27年公司收入/经调整净利润CAGR分别为28%/94% [1] - 看好公司本土高端服务品牌的稀缺性、标准化运营复制能力以及年轻创始团队的锐气与专业沉淀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构建"品牌-规模"正向循环:稀缺的高端本土品牌+供应链革新+圈层经营 [2] - 独创"酒店灵活租赁+自有专业护士团队"轻资产模式,实现品质与效率平衡 [2] - 24年以1.2%市占率位居全国第1,直营门店规模超过行业第2-5名之和 [2] - 84%的月子中心客户在2024-2025年期间复购其他服务或产品 [23] 未来增长路径 - 短中期聚焦"境内外规模扩张+单店提效"双引擎,中期境内门店规模可达267-316家 [3] - 中长期向全生命周期家庭健康管理平台转型,产后修复/家庭育儿/健康食品等新业务23-24收入年均增速超30% [3] - 远期构建产业生态长期价值,研发可复制的系统化AI解决方案 [3]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内地产后护理服务渗透率17%,月子中心渗透率6%,较中国台湾/韩国(均超60%)有较大提升空间 [4]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规模793亿,2030年达2008亿,2026-2030年CAGR 20.4% [29] - 月子中心用户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中国600万以上资产家庭达741万户 [44] - 2026-2030年超高端及高端产后护理行业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33.7%/31.3%,明显跑赢整体 [40]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1.21/2.05/3.06亿元,对应经调整EPS为0.19/0.33/0.49元 [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1047/1326/1679百万元,同比增速31.1%/26.7%/26.6% [10] - 预计25-27年毛利率36.8%/37.6%/38.1%,调整后净利润率11.5%/15.4%/18.2% [10]
近七成购票者是“她”!2025年上半年剧场演出市场强劲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0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场类演出达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 票房收入前200的头部IP项目场次、票房和观众人数同比大幅增长,反映市场活力增强和内容创新驱动 [1] 细分品类表现 - 话剧保持优势地位,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热门项目包括喜剧《出马》、话剧《戏台》和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 [1] - 脱口秀成为第二大品类,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激增134.9%,主要得益于专业剧场巡演场次增加至20.9% [3] - 音乐剧票房同比增长15.1%,《锦衣卫之刀与花》成为年度现象级黑马 [5] - 舞蹈市场整体趋稳,国际经典剧目如《SIX》加速引进,跨城观演比例达30.8% [5] 消费者特征 - 剧场类演出购票观众中女性占比68.8%,较去年略增0.7%,延续"她经济"主导格局 [5] - 音乐剧、舞剧、沉浸式演出、话剧及儿童剧女性占比超均值,曲艺杂技、音乐会、歌剧、脱口秀吸引更多男性观众 [5] - 脱口秀观众以"95后""00后"为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尤为突出 [3] 典型案例 - 呼兰《草台班子》专场巡演从2024年共举办58场,超7.2万观众观演,场均观众超过1200人 [3] - 脱口秀艺人二狗在郑州专场开票即售罄,出现"手慢无"抢票盛况 [3]
“她经济”主导剧场时代,2025年上半年剧场热门项目和消费趋势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8-04 09:0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 [1] - 票房收入前200的剧场类演出IP在场次、票房、观众人数方面较2024年同比均有显著提升 [1] 细分品类表现 - 话剧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出马》《戏台》《太白金星有点烦》等项目受市场追捧 [5] - 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5] - 舞蹈演出票房小幅增长,《只此青绿》《红楼梦》《天工开物》《孔雀》等精品舞剧保持高热度 [5] - 音乐剧票房同比增长15.1%,原创作品《锦衣卫之刀与花》《赵氏孤儿》引发观演热潮 [5] - 国际经典剧目引进加速,《巴黎圣母院》《日落大道》《芝加哥》等多场次巡演获市场关注 [5] - 音乐剧《SIX》在上海驻场演出,跨城观演比例达30.8% [5] 消费群体特征 - 剧场类演出购票观众中女性占比68.8%,较去年略增0.7% [10] - 音乐剧、舞剧、沉浸式演出、话剧及儿童剧中女性占比超过平均水平 [10] 市场发展趋势 - 剧场演出消费呈现高品质特点,消费者对艺术呈现、审美要求和消费需求均呈上行状态 [11] - 口碑效应成为扩展观演人群的关键,社交媒体"种草"、剧评分享及多维线上互动对项目推广至关重要 [12]
上半年剧场类演出票房超54亿元 脱口秀收入增长135%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5: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 票房收入54.02亿元 观众2055.01万人次[1] - 票房收入前200的剧场类演出IP场次、票房及观众人数较2024年同比显著提升[1] 消费群体特征 - 剧场演出购票观众女性占比68.8% 较去年提升0.7个百分点[3] - 音乐剧、舞剧、沉浸式演出、话剧及儿童剧女性占比超过均值[3] 细分品类表现 - 话剧场次同比增长16% 票房同比增长3% 《出马》《戏台》《太白金星有点烦》受市场追捧[3] - 脱口秀场次同比增长54.1% 票房同比增长134.9% 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3] - 音乐剧票房同比增长15.1% 原创剧目《锦衣卫之刀与花》《赵氏孤儿》引发观演热潮[3] - 国际经典剧目《巴黎圣母院》《日落大道》《芝加哥》通过多场次巡演获得市场关注[3] - 舞蹈演出票房小幅增长 《只此青绿》《红楼梦》《天工开物》《孔雀》保持高热度[3] 消费趋势特征 - 跨城观演比例达30.8% 体现在音乐剧《SIX》以上海为唯一驻场演出地的案例中[3] - 社交媒体"种草"、剧评分享及多维线上互动对剧场项目推广起到关键作用[4] - 消费者对艺术呈现、审美要求和消费需求均呈现上行状态[4]
港股稀缺性资产研究系列 2:当下时点,如何看港股新消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3 13:43
核心观点 - 消费观念变革催化下,上半年港股新消费表现亮眼,6月中旬后进入震荡消化阶段 [1] - 借鉴日本经验,居民消费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支撑新消费中长期逻辑 [1] - 港股新消费含量高、成长性优于A股,潮玩、美护、宠物等领域仍具投资价值 [1] 当前港股新消费阶段 - 上半年港股新消费"三朵金花"(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涨幅达247%,远超港股通消费指数21.6%和A股消费指数10% [8]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悦己消费"、"社交消费"趋势,潮玩、茶饮、轻奢珠宝等品类受青睐 [8] - 6月下旬以来新消费板块最大回撤25%,成交额占比/流动市值分位数达94%,PE(TTM)67倍处94%分位,显示短期过热 [16] 中期宏观支撑逻辑 - 日本1970年代后消费演变显示:第三消费时代(1974-1998)偏好个性化,第四消费时代(1999年后)转向理性消费 [22] - 中国当前人均GDP1.3万美元与1980年代日本相当,消费呈现类似分层:Z世代重体验(潮玩增速54%)、单身/银发群体推高宠物经济(618期间宠物食品销售增36%) [31] -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上半年同比增11.8%,显著高于居民总消费支出5.2%的增速 [32] 港股新消费优势 - 港股消费板块中可选消费零售、消费者服务等新消费领域占比超60%,A股白酒家电等传统消费占比超70% [33] - 港股新消费个股2024年平均营收增速54%,销售毛利率55%,均高于A股消费的-1.7%和28% [35] - 二季度公募加仓港股消费板块,持仓占比从Q1的29.2%升至Q2的33.0% [9][16] 重点赛道展望 - 潮玩经济: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77亿元,Z世代愿为情绪价值支付溢价 [47] - 她经济:2000元以上线上消费女性用户占比从2023年30.6%升至2025年33.1%,美妆护肤需求持续增长 [48] - 宠物经济: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22-25年CAGR18%,当前家庭渗透率22%显著低于欧洲46% [48]
研报掘金丨太平洋证券:维持爱玛科技“买入”评级,三轮车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
格隆汇APP· 2025-08-01 08:11
公司业务布局 - 两轮车业务实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全价格段覆盖 通过高端化旗舰新品Q7和A7plus将价格上探至5000元以上 [1] - 差异化战略紧抓"她经济"趋势布局女性客群 三轮车业务针对女性和老人客群推出休闲三轮车产品 [1] - 智能化方面积极完善多端协同生态体系 共同助推收入规模和产品结构提升 [1] 业务增长驱动 - 三轮车业务在行业竞争分散背景下有望通过差异化产品实现规模高速扩张 规模效应或提升盈利能力 [1] - 线上线下渠道联动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产能布局广泛且数智化助力效率提升 [1] - 三驾马车共同拉动收入业绩快速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强标出台和国补政策持续落地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换代需求 [1] - 政策助力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1] -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分享行业增长红利 [1]
太平洋给予爱玛科技买入评级:两轮车紧抓“她经济”布局女性客群,三轮车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5:32
行业分析 - 内销政策利好叠加外销复苏,两轮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 公司分析 - 产品端深耕两轮并拓展三轮业务 [2] - 渠道生产端不断突破 [2]
奔腾小马深耕“她经济”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03:4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2026款奔腾小马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起售价下降2000元至3.49万—4.59万元[3] - 自2024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超过11.9万辆,进入细分市场销量榜前三[3] - 2025年上半年一汽奔腾总销量8.7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7.25万辆,奔腾小马贡献4.5万辆[11] 目标用户与市场定位 - 用户年龄集中在20-35岁,女性用户占比高达43%[7] - 72%的"小马萌友"家中已有BBA或合资品牌车辆,属于增购用户[11] - 相比长安Lumin、奇瑞QQ冰淇淋等同级车型,更受女性用户青睐[3] 产品升级与功能改进 - 新增雪樱粉车色和可可棕内饰配色,采用特殊工艺提升质感[7] - 针对宝妈群体打造AI亲子空间,内置千款儿童绘本与动画[7] - 针对职场女性新增蠕行模式,缓解堵车时的驾驶压力[7] - 新增蓝牙钥匙、手机APP一键解锁等便捷功能[7] 营销策略与用户运营 - 通过抖音、小红书发起我的小马日记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分享内容[8] - 与母婴博主、时尚达人合作进行场景化测评[11] - 在粉丝纳凉节设置"闺蜜下午茶"专场,强化生活方式属性[11] 品牌挑战与未来发展 - 销量结构不平衡,紧凑型SUV悦意03月销3000辆,中型SUV悦意07月销不足500辆[11] - 需要提升其他产品竞争力,降低对单一低价位车型的依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