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万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 [1] - 情绪经济消费主力为中青年女性、白领、中等收入及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与"中女"群体高度吻合 [1] 消费群体特征 - 中女群体主要为30-65岁人口,占比最大且消费力优势显著 [3] - 该群体受教育程度高、消费能力稳定,愿为契合自身理念的品牌支付溢价 [3] - 千禧一代注重发展型消费,中式养生与户外成为热门品类,新银发族为消费潜力最大群体 [5] - "她经济"规模相当于全球第七大经济体,进入个人情绪驱动时代 [5] 消费行为趋势 - 女性消费观念动态多元,重视养生疗愈、兴趣探索与自我成长 [11] - 消费内容从实物延伸至知识付费、定制旅游等品质服务,女性旅游订单占比突破65% [13] - 银发女性游客增长超200%,女性通过读书、运动等方式进行自我提升 [13] 品牌策略方向 - 品牌需避免标签化营销,以平等视角与中女消费者构建朋友式沟通关系 [14] - 品牌形象应成为中女理想自我的投射,通过自我延伸理论强化身份认同 [14] - 代言人选择注重真实性与价值共鸣(如吴彦姝、宋佳),初代代言人回归潮兴起 [15][18] - 素人合作案例增加(如Miu Miu邀请退休医生覃阿姨),打破传统审美框架 [20] 品牌案例实践 - 山下有松通过中女互助基因和价值观输出(如与文淇合作广告片)获得认同 [23] - Lululemon以78岁健身达人真实故事传递积极生活态度,强化情感连接 [22] - 裘真品牌片聚焦女工日常,展现普通女性生活状态以引发共鸣 [23] 行业本质洞察 - 情绪消费是入口,中女真正为品牌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买单 [25] - 品牌需构建真实可感的生活样本,而非虚假人设,以实现长期陪伴 [25] - 品牌叙事需从"术"转向"道",通过软性表达构筑长期韧性(如Lululemon的"Super Girl"理念) [26]
如何打动“中女”?价值认同才是留住中女的理由
36氪·2025-08-19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