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每日电讯整版聚焦“外卖大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01:52
最近一段时间,数以百万的餐饮商家卷入以"补贴"为名的漩涡。在这个当口,许多中小餐饮商家要同时 面对两道选择题:外卖生意,做还是不做?做的话,卷还是不卷? "标价20多元的面,毛利剩一块" "看似是平台出几百亿在补贴消费者,但商家却出了大头。"说话间,李新宇打开了某平台的商家后台, 向记者展示起外卖订单的"B面"。他在河南商丘经营着一家韩餐店,堂食与外卖各占日常流水的一半。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平台企业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 贴活动,使大量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就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滋生一系列畸形现象。 5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次约谈相关平台,但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仍然此起彼伏,给餐饮市场 带来深刻影响。 正常的市场竞争不应该遏制,但有必要对非理性竞争行为加以引导。"价格战"本质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 竞争,"百亿补贴"或许一时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几乎每一轮烧钱大战过后,都伴随 着新的负面效果。而爆单留下的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骑手疲于奔命、商品质量与服务下降等后 患,则需要市场和消费者用更长时间消化。 ...
亿纬锂能中报增收不增利,砸180亿布局海外难掩隐忧
凤凰网财经· 2025-09-14 13:12
核心观点 -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 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和坏账计提影响 储能电池毛利率下滑 行业价格战加剧 公司面临产能过剩和资金压力 通过港股上市融资缓解海外扩张压力 [2][4][5][6][9][11][1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81.7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 [4]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169亿元增至486.15亿元 增速从107.06%降至-0.35%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75.89%降至0.63% [4] - 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2.22亿元 同比增长279.32% 因哪吒汽车破产风险全额计提1.5亿元坏账 [5] - 股权激励费用税前影响利润约4.9亿元 若剔除该费用及坏账计提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 同比增长3.78% [6] - 期间费用大幅攀升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增长52.1%、181.21%、139.91% 研发费用下降11.33% [7] - 净利率同比下滑3.73个百分点至6.19% 2024年上半年已下滑1.1个百分点 [10] 业务分析 - 储能电池收入190.27亿元 同比增长16.44% 动力电池收入191.67亿元 同比下降20.08% 两者营收占比均为39%左右 [8]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但储能增速较2024年133.18%显著放缓 [8] - 上半年动力电池营收127.48亿元 同比增长41.75% 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 消费电池营收50.79亿元 同比增长4.75% [8] - 储能电池均价0.41元/Wh 同比下降15% 动力电池均价0.67元/Wh 同比下降15% [9] - 动力电池毛利率17.6% 同比增长6.92个百分点 储能电池毛利率12.03% 同比下滑2.32个百分点 消费电池毛利率26.68% 同比下滑1.63个百分点 [9][10] - 整体毛利率17.33% 同比提升 但净利率承压 [10] 产能与资金状况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122.65亿元 本期投入47.18亿元 重点布局华中、西部及海外 [11] - 负债率从2020年35.13%升至2024年59.36%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62.57% [11] -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45.9亿元 但短期有息债务超60亿元 应付账款279亿元 长期借款202.67亿元 [11] - 2019年至2025年4次资本市场融资合计190亿元 [11] - 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92.8%降至2024年69.2% [12] - 匈牙利项目投资约180亿元 规划年产能30GWh 预计2027年投产 马来西亚三期项目年产能38GWh [13] - 海外工厂建设对国内产能出口替代效应显现 国内产能面临过剩压力 [13]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周报-20250912
瑞达期货· 2025-09-12 1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集体下跌,现货指标持续回落且降幅走阔,期价支撑削弱,“价格战”使基本面承压 [6][40] - 美国劳动力市场走软提升降息预期,欧洲央行维持利率,欧元区经济预期趋于乐观 [6][40] - 运价短期受基本面压制,运力过剩限制航运景气度回升,头部船司12月宣涨取决于四季度货量,运费和行业盈利能力料承压,运价料震荡偏弱,需关注相关因素 [7][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跌,主力合约EC2510收跌12.22%,远月合约收跌1 - 5%不等 [6][9][40] - 最新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为1566.46,较上周回落207.14点,环比下行11.7% [6][40] - 本周EC2510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集体上升 [15] 消息回顾与分析 - 美国8月CPI数据持平或略高于预期,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市场消化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三次情景 [19] - 欧洲央行连续第二次按兵不动,暗示降息周期结束,交易员削减宽松政策押注 [19] - 墨西哥拟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中方将密切关注并评估 [19]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并敦促降息,财政部长呼吁重新评估政策立场 [19] 周度市场数据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基差、价差收敛 [25] - 本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回落 [27] - 集装箱运力短期回落,BDI及BPI回升 [31] - 本周巴拿马型船租船价格迅速回升,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价差震荡为主 [34] 行情展望与策略 - 运价短期受基本面压制,运力过剩限制航运景气度回升,头部船司12月宣涨取决于四季度货量 [7][41] - 欧元区经济数据有改善但总体不乐观,关税不确定性高,市场偏向观望 [7][41] - 运费和行业盈利能力料承压,传统旺季或“旺季不旺”,运价料震荡偏弱 [7][41] - 后续需关注12月船司开舱价实际跟涨情况、胡塞武装袭击频率、贸易战相关信息等因素 [7][41]
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企业集体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1: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4]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净利润为1.22亿元 [4] - 市值前五企业仅康希诺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主因推出中国唯一四价流脑结合疫苗 [4]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2025H1营收8.44亿元同比下降38% 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155% [4][5][9] - 智飞生物2025H1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73% 净利润-5.97亿元同比下降127% [4][5][13] - 康泰生物2025H1营收13.92亿元同比增长16% 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77% [5] - 康希诺2025H1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26% 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4% [5] - 沃森生物2025H1营收11.54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75% [5][9] 价格战态势 - 流感疫苗采购价创新低: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5.5元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10元 [6][7] - 四价流感疫苗自费价格从单支128元降至88元 [8]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馨可宁单针定价499元 三针不超过1500元 [9] - 智飞生物代理九价HPV疫苗推出"打一针送一针"活动 单针从1300元降至900元 [9] - 二价HPV疫苗价格战激烈:万泰生物中标价86元/支 沃森生物报出27.5元/支 较2022年246元下降近90% [9] - 带状疱疹疫苗开展"打一赠一"活动 价格从两剂3260元降至1652元 [10] 疫苗犹豫现象 - 智飞生物半年报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4] - 二类疫苗接种意愿下降 尤其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 [15]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12% 老年人群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 [16] - 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未达预期、技术路线争议及不实信息传播导致公众信任度下降 [16] 市场竞争格局 - HPV疫苗市场竞争加剧:万泰生物九价疫苗上市 智飞生物面临公费市场二价疫苗竞争 [18] - 疫苗重点品类同质化严重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19] - 行业供给端持续扩张 内卷现象显著 [19]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冠大流行扩大疫苗整体认知但加剧行业竞争 [18] - 专家预测行业寒冬将持续5-10年 需通过企业并购和技术转移实现整合 [20] - 成人疫苗体系建设滞后 需从义务教育阶段加强科普教育 [16][21] - 疫苗处方试点效果欠佳 缺乏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 [17]
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 企业集体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1:1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4]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仅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仅1.22亿元 [4] - 市值前五企业仅康希诺实现净利润增长94% 主因推出中国唯一四价流脑结合疫苗 [4]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营收8.44亿元(-38%) 净利润-1.44亿元(-155%) 出现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 [4][9] - 智飞生物营收49.19亿元(-73%) 净利润-5.97亿元(-127%) 同比由盈转亏 [4][12] - 沃森生物营收11.54亿元(-19%) 净利润0.43亿元(-75%) [4][9] - 康泰生物营收13.92亿元(+16%) 净利润0.38亿元(-77%) [5] 价格战表现 - 流感疫苗采购价创新低: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5.5元/支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10元/支 [7] - 四价流感疫苗从128元/支降至88元/支 [7] - 二价HPV疫苗价格战激烈:沃森生物报出27.5元/支中标价 较2022年246元/支下降近90% [8] - 九价HPV疫苗价格下调:万泰生物定价499元/针 智飞生物通过"打一送一"将单针价格从1300元降至900元 [8] - 带状疱疹疫苗开展"打一赠一"活动 价格从3260元/两剂降至1652元 [9] 疫苗犹豫现象 - 智飞生物半年报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3] - 二类疫苗接种意愿下降 尤其影响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 [15]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12% 老年人群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 [15] - 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未达预期、技术路线争议和不实信息传播共同导致疫苗犹豫 [15] 成人疫苗推广困境 - 成人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 疫苗处方试点效果欠佳 [16] - 基层医务人员缺乏疫苗思维 缺乏绩效激励机制 [16] - 民众缺乏避险意识 更倾向于"亡羊补牢"而非"防患未然" [16] 行业竞争格局 - 疫苗重点品类同质化加剧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18] -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供给端持续扩张 [18] - 行业出现扎堆竞争现象 同类产品供应商过多导致价格战 [19] 行业前景判断 - 行业处于"深寒时刻" 寒冬期预计持续5-10年 [19] - 需要经历企业并购和技术转移 淘汰部分企业 [19] - 需等待疫苗行业认知提升和体系完善 特别是成人疫苗体系建设完成后市场才能扩大 [19]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0911
瑞达期货· 2025-09-11 08:49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 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 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 | | | 2025/9/11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最新 环比 最新 | | 数据指标 | | 环比 | | | EC主力收盘价 | 1203.800 -67.1↓ EC次主力收盘价 | | | 1609.1 | | -68.20↓ | | 期货盘面 | EC2510-EC2512价差 -405.30 +1.30↑ EC2510-EC2602价差 | | | -293.60 | | -37.00↓ | | EC合约基差 | 362.66 +63.60↑ | | | | | | | 期货持仓头寸(手) EC主力持仓量 | 49507 2187↑ | | | | | | | SCF ...
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 企业集体亏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07: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1]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仅1.22亿元 [1] - 市值前五疫苗企业中仅康希诺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4% 主要得益于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的竞争优势 [2][3]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2025H1收入8.44亿元同比下降38% 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155% [3][5] - 智飞生物2025H1收入49.19亿元同比下降73% 净利润-5.97亿元同比下降127% [3][9] - 康泰生物2025H1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19% 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77% [3] - 沃森生物2025H1收入11.54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75% [3][5] 价格战现状 - 流感疫苗价格创新低 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仅5.5元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10元 [4] - 四价流感疫苗从单支128元降至88元 [4]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馨可宁单针499元 全程三针不超过1500元 [5] - 智飞生物代理的进口九价HPV疫苗通过"打一针送一针"活动将单针价格从1300元降至900元 [5] - 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报出27.5元单支中标价 较2022年5月246元下降近90% [5] - 带状疱疹疫苗从两剂3260元降至1652元 [6] 疫苗犹豫现象 - 智飞生物在半年报中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0]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略高于12% 老年人群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 [12] - 二类疫苗中的HPV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 流感疫苗面临严峻的疫苗犹豫问题 [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疫苗重点品类产品同质化加剧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14] -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不断增长 供给端持续扩张 [14] - 企业扎堆进入市场 产品大同小异导致价格战不可避免 [15] 成人疫苗推广困境 - 成人疫苗接种工作相对滞后 流感 肺炎等成人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 [12] - 疫苗处方试点效果欠佳 医务人员缺乏绩效激励 [13] - 基层医生和护理人员缺乏重视疫苗的思维 开具疫苗处方缺乏积极性 [13] 行业前景展望 - 行业寒冬预计持续五到十年 需要经历企业并购和技术转移 [15][16] - 只有当疫苗行业认知提升和体系完善 尤其是成人疫苗体系建设之后 市场大盘才能扩大 [16] - 出生率短期内难上升 成人疫苗认知难改变 政府采购价格持续走低 [16]
21社论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治理非理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3:05
行业竞争态势 - 非理性竞争现象在一些领域出现 主要表现为内卷式竞争[1] - 低附加值领域企业倾向于采取价格战方式追求市场占有率[1] - 高附加值领域企业更多依靠技术差异化和品牌构建建立市场优势[1] 非理性竞争影响 - 企业压缩必要生产成本和降低产品质量换取价格优势[2] - 挤压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 影响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2] - 损害消费者利益 导致市场对相关商品信任感下降[2] - 落后产能挤出先进产能 抑制行业创新活力[2] - 扭曲资源配置效率 导致市场淘汰机制失灵[2]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更加重视实体经济[2] - 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 建设全球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2] - 制造业升级获取更多利润 让产业链从业人员变得更加富裕[2]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超大规模市场需求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2] 创新驱动机制 - 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带动整体生产率提升 培育更多新产业[3] - 新产业带来更高利润和税收 更多家庭变得富裕而增加消费[3] - 政府有更多收入支撑增加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3] - 非理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过低 使制造业和创新无法持续吸引投资[3] 政策导向 - 从战略高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3] - 以公平竞争取代无序竞争 实现高质量发展[3] - 治理非理性竞争关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攀登高峰[3]
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0 13:32
作者丨DW 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这座大众汽车在美的生产基地,正悄然减少ID.4电动车的每个生产班次组装数量。160名员工将从10月底开始进入休假状态, 他们虽然能获得基本工资的80%和全额福利,但这背后反映出大众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困境。 据海外科技媒体Electrek报道,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将削减其美国查塔努加工厂纯电动SUV车型 ID.4的产量,这一决策直接源于ID.4在美国市场销量未达预 期。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因其双重职位而深陷危机。工会负责人公开施压,要求其放弃同时执掌大众与保时捷的帅印。从北美工厂减产到管理层权 力更迭的传闻,百年大众正面临电动化转型与领导力稳定的双重压力。 01 在美补贴退场,销量雪崩 作为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德系王牌,ID.4曾在美国市场高歌猛进,2023年销量尚达3.8万辆,却在2024年断崖式坠落至1.7万辆。进入2025年,颓势愈演愈 烈:上半年销量同比跌19%,第二季度更是雪崩65%,单季销量不足2000辆。 联邦补贴的退坡,是ID.4销量急转直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5年1月,ID.4还稳坐美国电动车销量季军宝座 ...
“蔚小理”集体撕毁价格底线
36氪· 2025-09-08 02:45
新势力车企价格策略调整 -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车企集体进入关键产品推新周期并采取统一降价策略 [2] - 蔚来乐道L60采用BaaS方案后价格进入15万元区间 L90车型价格降至20多万元级别 [2] - 蔚来第三代ES8预售价格较老款降幅达8万至20多万元 BaaS方案后起步价降至30多万元 [2] - 理想i8价格下调至33.98万元 低于同级别增程车型L8 [3] - 小鹏MONA M03价格下探至11万-14万元级 新一代P7起步价降至21.98万元 [4] 具体车型价格变化 - 第一代ES8(2017年)整车指导价44.8万元 BaaS车价34.8万元 [3] - 第一代ES8改款(2020年)整车指导价46.8-62.4万元 BaaS车价38.8-51.0万元 [3] - 第二代ES8(2023年)整车指导价49.8-59.8万元 BaaS车价42.8-47.0万元 [3] - 第三代ES8(2025年预售)整车指导价41.68-45.68万元 BaaS车价30.88-34.88万元 [3] - 理想i8取消Pro版 Max版调整为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6] - 小鹏新一代P7全系定价21.98万元-25.98万元 较初代顶配40多万元大幅下降 [8]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新势力降价是市场竞争进入"生死阶段"的无奈之举 非主动让利 [4] - 理想i6预计价格将低于L6 击穿理想现有车型最低价 [4] - 华为鸿蒙智行产品覆盖十几万元到超百万元区间 形成全面竞争 [16] - 小米SU7与YU7获得几十万订单 终端供不应求 [16] - 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马太效应加剧 [16] 企业战略调整 - 理想重新调整定价体系 i6将采用"大满配+拼刺刀"打法 [8] - 蔚来全系NT2平台车型标配100度电池包 变相官降3.8万元 [12] - 小鹏主销区间退至2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下 成为主流大众品牌 [9] - 新势力为保留决赛资格不得不重塑价格体系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车市内卷加剧 面临增量见顶、对手围堵、盈利承压三重压力 [16] - 新势力竞争将更残酷 价格进一步下探 技术更快迭代 用户更挑剔 [18] - 传统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凭借规模化和技术储备加入战局 [18] - 降价虽能提振销量但属双刃剑 可能冲击品牌定位和用户信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