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

搜索文档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百强:比亚迪登顶!
梧桐树下V· 2025-05-06 07:06
A股2024年研发费用前100名 - 研发费用最高的100家公司研发费用合计76995146.25万元,中位数为365510.85万元,平均数为769951.46万元 [1] - 比亚迪以5319474.50万元的研发费用位列榜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分别以4545933.90万元、2816300.00万元、2663233.30万元、2599776.40万元紧随其后 [2] - 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包括中兴通讯(2403149.90万元)、中国石油(2301400.00万元)、宁德时代(1860675.60万元)、上汽集团(1764989.31万元)等 [2][3] - 百济神州以1413983.90万元位列科创板公司研发费用第一,同时进入A股前20名 [3] 科创板2024年研发费用前30名 - 科创板研发费用最高的30家公司研发费用合计6240971.75万元,中位数为143022.35万元,平均数为208032.39万元 [9] - 百济神州以1413983.90万元的研发投入排名第一,显著高于其他科创板公司 [9] 创业板2024年研发费用前30名 - 创业板研发费用最高的30家公司研发费用合计6502572.84万元,中位数为116793.34万元,平均数为216752.43万元 [10] - 宁德时代以1860675.60万元的研发费用排名第一,占创业板前30名总研发费用的28.6% [10] 行业分布特点 - 研发费用头部公司主要集中在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建筑(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通信(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医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行业 [2][3][9] - 科技类公司如中芯国际(544712.20万元)、北方华创(366945.48万元)、科大讯飞(389160.14万元)等研发投入规模显著 [4][5]
瑞泰科技: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央企,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双降,研发投入连续两年减少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06: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8亿元,同比下降13.71%,净利润1648.54万元,同比下降26.47%,经营业绩进一步变差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3.52亿元,同比下降5.98%,连续两年下降且降幅扩大,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21.68% [2] - 2024年毛利率为14.75%,同比减少1.32个百分点,其中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毛利率减少3.81个百分点,玻璃窑和钢铁用耐火材料毛利率分别减少1.91和0.9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水泥窑用耐火材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29%,钢铁用耐火材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8%,玻璃窑用耐火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 - 2024年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生产量同比下降2.55%,销售量同比下降10.32%,钢铁用耐火材料生产量同比增长但销售量同比下降8.03%,玻璃窑用耐火材料生产量和销售量均同比增长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耐火材料行业受宏观经济和下游行业影响,2024年下游形势复杂,钢铁需求总体趋弱,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均下降 [3]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水泥产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耐火制品产量和销售收入均出现减弱 [3] -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下游行业形势复杂、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受限、竞争压力加剧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6亿元,同比减少9.09%,连续第二年减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7%,连续两年下降 [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366人,同比增加85.79%,研发人员占比12.66%,增加5.95个百分点,但研发人员工资增幅低于人数增幅 [4] - 公司在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焦耳炉材料、核燃料烧结炉耐火材料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实现国产化替代 [4]
采纳股份2024年财报:净利润腰斩,FDA警示成业绩“拦路虎”
金融界· 2025-05-06 00: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 同比下降5.50% [1][4] - 归属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52.83% [1][4] - 扣非净利润3207.56万元 同比下降62.20% [1][4] 业绩下滑原因 - 美国FDA进口警示直接影响部分产品销售 [1][4] - 对相关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加剧利润下滑 [1][4] - 医疗器械板块收入1.99亿元 同比下降23.56% 占总收入51.23% [4] 业务板块表现 - 动物器械板块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20.83% 占总收入39.03% [4] - 实验室耗材板块收入2953.68万元 同比增长66.08% 占总收入7.61% [4] - 动物器械增长受益于国内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和宠物诊疗市场发展 [5] - 实验室耗材增长与全球科研投入增加及设备更新换代相关 [5] 公司应对措施 - 加快推进海外工厂建设以降低美国加税影响 [6] - 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并加速海外体系架构布局 [6] - 拥有148项国内专利和5项境外专利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打造高附加值产品 [6] 历史业绩对比 - 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1.82%和30.46% [4] - 2024年业绩进一步恶化 显示外部环境应对存在短板 [4] 未来挑战与机遇 - 研发和海外布局投入短期内难以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6] - 医疗器械板块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需通过创新优化产品结构 [6] - FDA进口警示问题仍需积极应对以避免进一步影响销售 [6]
沪市公司研发投入实现新突破
快讯· 2025-05-03 11:39
2024年,沪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沪市主板实体企业 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五年间实现研发投入翻倍。723家公司研发投 入过亿,831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上证报) ...
新华财经晚报:2024年,A股27家公司研发支出超百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3 10:35
国内经济与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消费品领域我国从欧盟进口箱包、乘用车、化妆品占比较高,对欧盟出口电子电器、服装及衣着附件、日化用品同比分别增长7.7%、3%、16.1% [2] - 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年报显示,沪市主板营收近50万亿元,净利增长1.9%,科创板研发投入中位数达12.6%;深市主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超16万亿和4万亿营收,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表现亮眼,超七成深市公司盈利,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5399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603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社保基金身影,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146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对151只个股持股数量增加 [3] - 2024年290家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925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10%,27家公司研发支出超百亿元,比亚迪、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中铁排名前五,比亚迪研发支出达541.61亿元居首 [3] - 2025年4月1189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参与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27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639只个股,合计调研7647次,较3月环比增长117.68%,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调研热度最高 [3] -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 - 12平台3日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投产,采用无人化设计可降低工程投资,每年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失业率降至7%,创历史最低水平 [5] 金融市场动态 - 香港金管局称股票相关投资及区内货币兑美元升值支持港元汇率,今晨纽约交易时段港元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买入美元、沽出465.39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下星期三增至913.09亿港元 [2][3] 国际政治与经济动态 - 澳大利亚2025年联邦选举3日8时开始,超1800万澳选民投票产生第48届联邦议会 [4] - 新加坡国会选举3日8时启动投票,超260万选民前往1240个投票站选出第15届国会议员,211名候选人争夺97个国会议席 [4] - 韩国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3日当选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将参加6月3日韩国总统选举 [4] - 特朗普政府有意未来几年减少中情局约1200个工作岗位,美国国家安全局等其他情报部门也将削减数千个工作岗位 [4] 企业经营动态 - 苹果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财季(3月30日至6月28日)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约9亿美元 [4] 资源价格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1日,欧洲镝价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至每公斤850美元,铽价从每公斤965美元涨至3000美元 [4]
南芯科技(688484):一季度收入同环比持续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5-02 07: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再创新高,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等市场回暖,公司凭借自身优势,汽车和工业产品快速放量 [13] - 2025Q1收入同环比持续增长,新品持续起量助力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加大研发投入,但环比增速显著,毛利率环比稳健 [13] -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创新成果显现,2024年研发费用和人员数量增长,获得新增授权专利和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2025Q1研发费用继续增加 [13] - 公司是电荷泵行业领导者,业务由点及面步入收获期,产品覆盖多领域,汽车电子领域进展明显,预计未来汽车及工业领域收入高速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5.17、6.90亿元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25.67亿元,同比+44.1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17.43%,扣非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19.54%,毛利率40.12%,同比-2.18pct [2][6][13] - 2025Q1营收6.85亿元,同比+13.86%,环比+2.5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6.86%,环比+80.80%,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43.76%,环比+79.11%,毛利率38.16%,同比-4.41pct,环比+0.12pct [2][6][1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5.17、6.90亿元 [13]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4.37亿元,同比+49.25%,研发费用率17.01%;截止2024年底,研发人员数量达567人,同比增长50%,研发人员占比68.40% [13] - 2024年获得新增授权专利26项,累计获取专利115项,新增5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且均在产品上实现应用 [13] - 2025Q1研发费用1.24亿元,同比+37.84%,研发费用率18.06% [13] 产品与业务 - 产品覆盖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智慧能源电源管理芯片、通用电源管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及车载领域 [13] - 以手机品牌客户为基础,从车载充电切入汽车头部厂商,2024年汽车电子芯片收入0.86亿元,同比+179.07%,预计未来汽车及工业领域收入高速增长 [13]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流等情况 [18] - 基本指标涵盖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18]
宝钢股份(600019)年报及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改善 出口订单持续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02 00:30
钢材产销量与出口 - 2024年钢材产量5141万吨同比下降1% 销量5159万吨同比下降0.6% 其中冷轧板销量2121万吨同比增长3.4% [1] - "1+1+N"差异化产品销量3059万吨同比增长9.6% 宝山、青山基地硅钢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20万吨 [1] - 2024年出口销量606.7万吨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94% 2025Q1出口接单量155万吨超目标进度 [1] - 2025Q1钢材产量1231万吨同比下降2.76% 销量1223万吨同比下降2.32% [1] 收入与毛利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221.16亿元同比下降6.6% 主因市场需求下滑及价格下降 钢材均价4523元/吨同比下降6.57% [2] - 冷轧板收入1114亿元同比下降5.2% 热轧板收入774亿元同比下降9.3% [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5.5%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冷轧板毛利率5.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热轧板毛利率2.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2] - 2025Q1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下降9.8% 但毛利率7.2%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2] 费用与净利润 - 2024年期间费用率3.34%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上升0.11个百分点主因汇兑损失增加 研发费用率上升0.18个百分点 [3] - 2024年计提减值损失6.49亿元远超2023年1.65亿元 主因合同资产及履约成本减值增加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3.62亿元同比下降38.36% 2025Q1归母净利润24.34亿元同比增长26.4% [3]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7.4亿元同比少流入26.4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09.2亿元同比少流出76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39.7%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2024年下半年拟派发股息0.21元/股占当期净利润61.34% [3] 行业展望与战略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及研发投入增强竞争力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8/104.67/114.52亿元 [4] - 钢铁行业或已触底 未来业绩有望改善 [4]
“成绩单”揭晓: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营收49.57万亿元 净利润4.35万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1 04:53
核心观点 - 沪市主板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净利润4.35万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 新兴产业如电子、通信、医药生物、汽车等表现突出,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市值规模显著提升,成为板块新动能 [4]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约9200亿元,五年实现翻倍,高研发强度公司业绩和估值表现更优 [5] - 分红规模创新高,2024年分红总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6%,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趋势 [7] - 回购增持活跃,2024年新增回购和增持计划同比均翻番,专项贷款支持成效显著 [7][8] 财务表现 -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4% [2] - 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 [2] - 年度走势先抑后扬,净利润上半年同比下降1%、下半年大幅回升至增长5% [2]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四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15%,全年已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2] - 2025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重拾升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转正 [2] 行业结构 - 金融、能源、建筑、交运等上证180公司发挥压舱石作用,贡献超八成利润 [3] - 汽车、医药生物、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新质"变量"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达10% [3] - 新兴行业公司近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较传统行业高出5个百分点,贡献制造业、服务业净利润超四成 [4] - 2024年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4% [4] - 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行业市值规模跻身前十大,分别跃升至2.0万亿元、1.5万亿元、1.5万亿元 [4] 研发创新 - 2024年沪市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五年实现翻倍 [5] - 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831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5] - 钢铁、基础化工、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研发增速居前,分别为12%、8%、7%、6%、5% [5] - 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医药生物、通信研发强度较高,分别达14%、6%、5%、5%、4%、4% [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10亿元、复合增速高于5%的公司,2024年平均净利润增速较整体水平高出3.6、6.1个百分点 [5] 分红回购 - 2024年沪市主板共1259家公司宣告现金分红,占盈利公司的比例达93% [7] - 分红总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6%,整体分红比例达39%,同比提升0.83个百分点,股息率3.6% [7] - 1041家公司分红比例超30%、447家分红比例超50%,90家股息率超5% [7] - 全年共366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达574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4倍、1.9倍 [7] - 2024年新增披露回购计划400家次、重要股东增持计划380家次,同比均实现翻番 [7]
东方生物2024年财报:营收微增0.95%,亏损扩大至5.29亿,全球化布局能否扭转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4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28亿元 同比增长0.95% [1] - 毛利润2.63亿元 同比下降25.5%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5.29亿元 较2023年扩大33.06% [1][7] - 扣非净利润亏损5.71亿元 同比扩大32.60% [5][7] - 经营现金流净额-3.48亿元 同比增长78.8%但仍为负值 [7] - 总资产80.95亿元 同比下降10.0% [7] - 归母净资产66.45亿元 同比下降10.6% [7] 全球化布局 - 完成安吉 杭州 南京 成都 海南 上海及美国等产销研基地建设 [4] - 收购美国Confirm公司 杭州莱和 华信农威等企业拓展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4] - 在美国建成大型POCT生产基地并设立德克萨斯科学有限公司 [4] - 获得CLIA认证 启动美国医学实验室业务 [4] - 全球化投入未显著改善业绩 营收仅微增0.95%且亏损扩大 [4] 研发进展 - 在美国建设北美研发试验中心 [4] - 在上海张江投资建设"东方基因全球数字化研发创新总部项目" [4] - 新冠/甲乙流抗原快速联合检测试剂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4] - 毒品检测产品及动保检测领域获欧盟IVDR注册证书 [4] - 研发投入未能转化为利润增长 商业化进程缓慢 [5][6] 经营挑战 - 全球化布局效益尚未显现 产能转化和市场开拓需加强 [4] - 产品商业化能力不足 规模效应未形成 [5][6] - 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现金流压力加剧 [7] - 资产规模缩水10% 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大 [7]
4月30日电,东京电子表示,计划投入3000亿日元研发资金以实现未来最大程度增长。
快讯· 2025-04-30 08:21
公司研发投入 - 东京电子计划投入3000亿日元研发资金以实现未来最大程度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