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沉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特价频道上线“2元包邮”活动,全天不定时抢购低价好物
搜狐网· 2025-04-22 09:26
电商平台低价策略 - 京东特价频道于2025年1月上线 入口提升至APP首页顶部导航栏 并于4月22日推出"2元包邮"活动专区 聚焦家庭清洁及生活日用等高频率消费场景 [1] - 活动每日精选4000多款大牌国货及优质白牌商品 采用"直降+满减"组合优惠 例如市场价12元的清风抽纸通过"满10-8"优惠券后实付2元包邮 商品优惠成本大部分由京东承担 [1][4] - 活动采用"逢2促销"机制 每月2日/12日/22日为固定活动日 消费者通过京东APP首页"特价"入口参与 [5] 商品与品牌参与 - 首期活动包含立白洗衣液/得力12色马克笔/海天生抽酱油组合/娃哈哈AD钙奶/洁丽雅纯棉毛巾等远高于2元日常售价的国货爆款 [2] - 活动引入Jidaocook六爪头部按摩梳/蒂乐森一次性保鲜膜套等优质白牌商品 多款商品好评率高达90%以上 [6] - 参与品牌覆盖松下5号电池12粒/海飞丝专研控油去屑洗发水80g/福临门亚麻籽油400ml等品类 日常售价区间为10-27.8元 [9][10] 市场拓展与商家赋能 - 京东2019年将"特价秒杀"升级为"每日特价" 同年推出的京喜品牌在11.11期间收获超70%下沉市场用户 [5] - 采用"品牌+白牌"双轮驱动模式 既借助知名品牌建立价格信任 又通过白牌丰富供给多样性 [6] - 浙江义乌柚一玩具店等中小商家通过活动从出口转内销 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及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利润率压缩及产品滞销风险 [6][7] 消费者与平台价值 - 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买好物"购物体验 同时为中小品牌搭建触达下沉市场用户的数字化通路 [1] - 平台通过承担大部分商品优惠成本确保商家合理利润空间 实现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 [4][6] - 京东表示活动将持续优化升级 未来引入更多优质商品以提升性价比优势 [7]
“外卖大战”升级!一季度外卖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长19.69%
企查查· 2025-04-22 03:12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与京东竞争升级 双方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1] - 京东和美团港股股价双双大跌 分别跌超7%和6%[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达1.64万亿元 预计2027年将达1.96万亿元[1] - 下沉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未来增长动力更多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地区[1] 企业数量与注册趋势 - 国内现存外卖相关企业325.43万家[1][2] - 2024年全年注册外卖相关企业111.95万家 同比增长4.71% 达近十年注册量峰值[1][2] - 2024年第一季度注册外卖相关企业25.62万家 同比增长19.69%[1][3] - 截至目前2024年已注册外卖相关企业33.67万家[1][3] 行业分布特征 - 外卖相关企业多归属于住宿和餐饮业 占比60.70%[1][4] - 归属于批发和零售业的相关企业占比19.02%[4] - 其他分布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
盒马握紧拳头,挥向山姆的下一个阵地
雪豹财经社· 2025-04-15 14:22
公司战略调整 - 新任CEO严筱磊上任后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种店型,精简其他业态[5][11] - 2024年新开72家门店,平均每5天开一家,创近5年新高,其中62家为盒马鲜生[7] - 关闭3家盒马X会员店,全国仅剩5家,重启前置仓模式但忽略盒马mini[11] 市场扩张与下沉 - 2024年新店三分之一布局二三线城市及县城,长三角新增6座县城覆盖[12][13] - 低线市场新店成"排队王",德清精酿等单品销售超15万瓶,东营单日烘焙销售额40万元[15] - 2025年计划再开100家店,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新兴市场,利用供应链成熟度优势[16] 竞争格局 - 山姆2024财年中国净销售额203亿美元(约1473亿元),新开6店并加速下沉至东莞等城市[16] - 盒马与山姆将在张家港、中山等低线市场直接竞争,消费群体存在交叉冲突[19] - 大润发M会员店、Costco等也在县城扩张,奥乐齐、胖东来构成潜在竞争[19] 运营策略 - 盒马鲜生升级门店环境,强化会员体系,店员背负拉新KPI并定期复盘[11] - 盒马NB通过30平米自提点开放加盟,瞄准价格敏感群体[11] - 低线商场租约换约期提供入驻机会,部分点位接盘永辉等传统商超[15] 消费趋势 - 小镇中青年月均线上消费超1000元占比80.4%,对新事物接受度高[15] - 长三角县城已形成盒马/山姆代购链条,反映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16]
便利店“翻牌”新趋势,罗森、库迪发力下沉市场
36氪· 2025-04-14 09:58
从模式上看,罗森小站的加盟条件相当有吸引力。根据罗森公开信息显示,在广东、福建的罗森小站, 加盟费最低只要4万元起,包含1万元加盟费、2万元保证金和1万元氛围改造费。只要店铺面积在20平米 以上,就符合开店规定,合同年限为3年。如果加盟商在2025年内更换罗森小站招牌,则"加盟费0元"。 相较于常规罗森门店,罗森小店在门店面积、投入成本、加盟模式和商品结构上都要更加灵活。 "4万元就能加盟罗森"这则消息近段时间引发热议。 在广东、福建等地的街头巷尾,一批面积不足50平米的"罗森小站"悄然涌现,其招牌下赫然标注着"原 xx店(夫妻店)改造"。无独有偶,库迪咖啡便利店以"0加盟费"为口号,将触角伸向全国680万家夫妻 店。一场以"翻牌"为核心的便利店革命悄然兴起,这场看似"降维打击"的扩张浪潮,实则是便利店行业 竞争逻辑的颠覆性重构——从传统的加盟费模式转向供应链盈利,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下沉市场,从规模 扩张转向存量整合。 从"加盟费"到"供应链利润"的盈利逻辑 罗森小站的商品结构与罗森便利基本一致,以自产鲜食、甜点、关东煮、炸串为主,也涵盖零食、饮 料、个护、日用品等,可选商品数在2500个SKU以上。 罗森小站 ...
达美乐在中国放下执念
华尔街见闻· 2025-04-11 00:20
信风TradeWind .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风TradeWind ,作者刘艺晨 关注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发展 作者刘艺晨 编辑松壑 进入中国市场接近三十年的达美乐,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黄金期。 一季度,达美乐中国新开门店97家,新开、在建及签约门店达到全年目标61%。 截至一季度末,达美乐中国门店达到1031家。 作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1405.HK)(下统称"达美乐中国")自2023年完成港股上市来,开启了加速扩张模式。 2024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总数达1008间,净增240家门店,其中220家来自京沪以外新市场。 虽然并未放弃对全自营配送模式坚持,但达美乐中国以"新增市场门店火热"为由,并未开放部分新市场门店的外卖配送。 变相放松了"30分钟必达"的自我要求后,达美乐中国正在有望走出四年亏损10亿元的泥潭。 2024年,达美乐中国营收同比增长41.4%至43.14亿元,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 以2024年销售额计,达美乐超越尊宝披萨,成为中国内地仅次于必胜客的第二大比萨品牌,而中国也是达美乐门店扩张速度最快的市场。 高峰时期,门店员工甚至需要充当骑手角色,以至于面对极端气候还不得不 ...
主题策略-策略周思考:全球变局下的冲击与应对
中信建投· 2025-04-08 01:25
关税政策情况 - 美国新一轮关税范围力度超预期,对所有国家征10%关税,对欧盟、日本、中国、越南分别征20%、24%、34%、46%关税[12] 市场表现 - 政策公布后,美元指数走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2%降至4%,越南胡志明指数当日收跌6.7%,美股两交易日跌约10%,A股有韧性[12] 美国经济影响 - 高关税或推升美国通胀,使其陷入滞胀或衰退,影响联储政策,2月PCE同比涨幅降至2.5%,新关税或推高物价[18] 中国政策应对 - 3月制造业PMI为50.5,我国经济或筑底,外需冲击下政策发力对冲必要性提升,财政预留工具和空间[23][29] 对等关税演变阶段 - 流动性危机期未确认,若出现,美联储介入或为风险资产提供抄底机会[40] - 关税政策博弈期预计持续2 - 3个月或至下半年,市场或震荡,可阶段性避险或高抛低吸[42] - 经济重构期可能超5年,美国或衰退,中国资产有跑赢机会,内需刺激政策或成牛市起点[43] 中短期投资方向 - 重视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其稳定创造股东回报能力更稀缺[45] - 短期防海外营收风险,中长期关注“下沉市场”,2024年新兴地区出口占比升至52.5%[48] - 受益内需循环和供给优化,关注电子、AI、挖机等绩优方向[55] 风险提示 - 内需支持政策效果、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美股波动超预期影响市场[59]
途虎门店增至6874家稳居行业龙头,引入政府补贴带动消费提速
新京报· 2025-03-24 07:00
途虎门店增至6874家稳居行业龙头,引入政府补贴 带动消费提速 3月20日,全国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途虎养车发布2024年年报。 途虎养车在财报中表示,需求端,2024年消费者需求呈现更加分化的趋势,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和 多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政策端,国家推出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和举措。公司积极顺应消费趋势和政 策导向,一方面通过继续提高线下门店的服务质量和推出更丰富、更具质价比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消费 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与政府合作,对平台部分品类的商品引入政府补贴,将实惠切实高效地带到 消费者身边。 报告期内,途虎养车为新老门店分别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扶持举措,全年共投入近1亿元用于门店扶 持。 此外,途虎养车还通过加大线上线下推广投入的方式为线下门店增加流量、助力门店获客。公司全年线 上线下推广费用较2023年增加2.5亿元,店均推广费用同比增长14%。 贯穿全年的多维扶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4年全年,途虎养车工场店的同店履约用户数同比增长 超5%,是汽车服务行业屈指可数的实现同店用户量正向增长的企业;到2024年12月,经营时间6个月以 上的途虎养车工场店中,超过90%的门店保 ...
换帅365天:盒马挥别山姆模式,或与永辉狭路相逢
雷峰网· 2025-03-19 09:14
盒马战略调整 - 公司从激进探索十余种业态转向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奥莱店,放弃对标山姆会员店模式[5] - 2025财年计划新开100家鲜生门店,重点开拓下沉市场[5] - 关闭亏损的X会员店,全国运营中的会员店从高峰期腰斩至5家[8] 商业模式转型 - 放弃"中国首个本土仓储会员店"定位,终止与山姆的价格战策略[8] - 推出盒马NB店和奥莱店,主打硬折扣和品质折扣概念[14] - 开放NB店加盟但保持谨慎,目前主要针对上海三级县镇区的小型自提店[15] 运营挑战 - 选品能力下降,早期9.9元甜品等吸引客流的商品因供应商利益问题逐渐消失[9] - 会员权益价值降低,战略调整导致用户体验混乱[9] - 零售细节管理不足,如鞋码调配、生鲜产品损耗控制等精细化运营存在短板[12] 竞争优势 - 依托阿里大数据支持,选址效率远超传统零售(分钟级决策vs月周期/20-50万成本)[15] - 东部地区市占率3.2%反超永辉成为区域第五[16] - 预测模型准确率超80%,可精准计算门店规模与半年内营业额[15] 下沉市场布局 - 计划每5-6家鲜生店配置1家奥莱店消化临期商品[15] - 在下沉市场只需做到60分即可超越30分的传统超市[14] - 引入前永辉CEO李国负责奥莱店运营,该业态被视作现金流增长点[14] 行业竞争态势 - 永辉与胖东来合作调改后客流销量倍增,但高成本服务模式全国复制存疑[16] - 在华东/大湾区/山东等三线城市遭遇山姆及本地零售商的竞争[17] - 公司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未披露千亿GMV目标进展[17]
咖啡界“寄生兽”,差点把店开进瑞幸
创业邦· 2025-03-11 09:47
文章核心观点 - 库迪咖啡“寄生店”模式因盈利难致部分加盟商退出,公司降低加盟门槛扩张未达预期,又推出便利店模式并加大联名投入,但其在下沉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加盟前景不乐观 [6][18][28] 逃离“寄生店” - 库迪便捷店类似寄生生物,可开在多种场所,但部分加盟商因赔钱欲转让店铺 [5][6] - 以二线城市为例,便捷店月成本16500元,单杯毛利3.5元,需日销160杯才能盈利,但受不能上架外卖、设备限制等因素影响,目标难达成 [6] - 张文庆自配送咖啡日销仅100杯出头,还被总部罚款;张烨开业首月倒贴1万人工;李楠店因侵占合作方空间被驱赶;老加盟商投诉便捷店影响其生意 [7][8][9] - 少数加盟商如伊冉因所在城市加盟少且便捷店可上线外卖而盈利 [10] 低门槛的诱惑 - 库迪便捷店加盟门槛低,三四平米空间、5万保证金加一台咖啡机即可开店,后保障金降至3万,设备总部提供,成本降至10万以内 [13][14] - 因低门槛,2024年10月淡季有大量新加盟商入局,但他们缺乏餐饮经验,选址不佳,招商团队为完成业绩也未严格把关 [15][17] - 2023年库迪曾尝试“店中店”模式未成功,2024年底“店中店”模式暂停招商,未达半年布局8000家目标 [18] 烧别人的钱试错 - 库迪便捷店暂停个人加盟,加盟商要么退店认赔,要么升级增加投入;公司宣布5万家门店目标不变,推出便利店并开放加盟,拿下《哪吒2》联名 [20] - 库迪便利店定位用咖啡流量吸引购物,招商PPT显示投资18万,但实际成本至少40 - 50万 [22][23] - 公司招聘大量拓展经理,说服其他便利店老板加盟;加盟商费用增多,公司又投入千万联名,目的是补充资金和稳住信心 [24] 加盟,一条越走越窄的路 - 库迪为加盟商勾画盈利蓝图,但需寻找新增量,将目光投向下沉市场便利店 [28] - 下沉市场便利店竞争激烈,罗森等品牌降低门槛扩张,众多品牌争抢夫妻店市场 [28][29] - 中国便利店行业扩张但单店销售额下滑,加盟商盈利难,部分库迪加盟商对新便利店模式持谨慎态度 [31]
8元奶茶撬动1300亿市值,1杯柠檬水日赚近300万!资本为何爱喝这杯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4:56
蜜雪冰城上市表现与市值分析 - 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后一周累计上涨75 31%,市值突破1348亿港元,相当于48个奈雪的茶(奈雪的茶最新市值28亿港元)[1] - 公司发行价202 5港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43 21%,显著高于同行奈雪的茶(-13 54%)、茶百道(-26 86%)等破发表现[1] - 当前市值规模已超越新茶饮行业中奈雪的茶(294亿峰值)、茶百道(192亿峰值)等所有上市企业[1] 商业模式与盈利结构 - 97 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该部分收入达182 2亿元,毛利率31 2%[9][10] - 通过自建供应链实现核心原料100%自产,每杯柠檬水可赚取0 6元原料利润,4万家店日均销售100杯即可产生240万元纯利[4][5] - 2021年供应链销售数据:8500吨茶叶、50000吨水果、30亿根吸管,采购网络覆盖38个国家[5] 门店扩张与下沉市场策略 - 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超越麦当劳、星巴克,其中99%为加盟店[6][13]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7 2%(2024年数据),与拼多多、瑞幸相似的下沉市场策略[7][8] - 单店投资约21万元(含年费17800元),综合毛利55%,回本周期约1年[12] 海外扩张与供应链优势 - 海外已开近5000家店,越南/印尼产品定价3-6元,保持低价策略[14] - 出海采用"先建供应链再开放加盟"模式,在东南亚投入本地化营销与供应链建设[14] - 文化输出简化处理,如日本"雪王"结合传统头饰、韩国加入RAP元素等[15][16] 财务数据表现 - 2023年总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49 6%,净利润32亿元[1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7亿元(+21 2%),净利润35亿元(+42 3%),毛利率提升至32 4%[11] - 2019-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1 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8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