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增长近六成 金力永磁发布股份回购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 金力永磁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增长,产能释放,各业务表现良好,还披露股份回购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1][2][3]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1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7.85% [1] - 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增长71.82%,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92.73% [1] 产能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建产能利用率超90%,磁材毛坯产量达8770吨,磁材成品产量约6600吨,磁材成品销量约6024吨,相比2023年同期增速均超40% [1] 业务结构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业务收入8.82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50.28% [2]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业务收入5.13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29.25% [2] - 出口销售收入3.12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17.76%,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销售收入为1.22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6.94% [2] 新兴业务 - 具身机器人领域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国际知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不超过每股31.18元的价格,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3]
天机阁:2025年具身机器人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5 22:07
行业研发与应用现状 - 硬件技术面临能源效率续航不足4小时的问题 影响物流仓储等长时间作业场景的应用 [10] - 核心零部件成本高昂 特斯拉Optimus单体成本超10万美元 阻碍大规模商业化 [11] - 运动控制技术在复杂地形适应方面存在瓶颈 宇树科技表演机器人需多次调整才能稳定行走 [12] - 具身智能算法数据依赖性强 仅达GPT-2水平 星海图机器人需人工干预完成复杂任务 [13] - 多模态交互协同不成熟 MIT实验完成指令需3.4次试错 影响服务行业应用 [14] - AI大脑与硬件融合存在兼容性问题 高强度任务下易出现脱节故障 [15] 产业链发展现状 - 区域产业分布呈现集聚效应 珠三角伺服系统 长三角AI算法 京津冀精密制造 [18] - 关键芯片轴承依赖进口 高端芯片供应受限影响生产进度 [19] - 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不完善 项目合作缺乏长期稳定机制 [20]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 - 科研教育市场全球年需求超2万台 高校采购单价15-30万元 [22] - 工业预研领域如广汽试验线替代3名质检员 提升生产效率 [23] - 商业展示场景单项目采购5-20台 应用于银行政务大厅 [24] - 宇树Unitree H1教育市场年出货超800台 成为明星产品 [27] - 星海图仓储机器人使顺丰华南仓分拣效率提升40% 投资回收期18个月 [28]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演进分三阶段:2025-2027年提升实用性 2028-2030年实现类人环境认知 2030年后探索脑机接口融合 [2] - 应用场景将拓展至制造业 特种领域和消费级市场 [2] - 行业呈现技术融合创新 市场需求多元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 [2] 商业化突破路径 -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国产化替代降低核心零部件成本 [2] - 中国和欧盟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2] - 医疗手术机器人和农业采摘机器人等杀手级应用具有市场突破潜力 [2] 行业发展前景 - 行业处于创新扩散曲线早期阶段 技术成熟度有待提升 [2] - 未来十年有望重构1.5万亿劳动力市场 创造显著经济价值 [2]
中国外贸“以新破局”持续释放吸引力 多元“朋友圈”共享“中国机遇”
央视网· 2025-04-24 09:19
央视网消息:在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国际经贸格局之际,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货物贸易进出口达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势画出一条上扬曲线。我国外贸基本盘如何巩固?外贸人如何顶住压力寻找"破局"之道?带着这 些问题,记者来到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先来听一听记者在广交会上听到的世界声音。 美国采购商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制造业。对于我们来说,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开展业务是非常困难的。" 巴西采购商称:"我必须来看看,跟他们聊聊,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这种人脉网络你在别的地方建立不了,必须身处中国。" 法国采购商称:"中国制造商的产品非常出色,生产速度快,响应能力强,中欧当下的合作只会更加紧密。" 外国采购商纷至沓来 共享"中国机遇" 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办,第一期就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人数同比增长20.2%。是什么让外国采购商纷 至沓来?一起到广交会现场寻找答案。 傲意科技首席执行官倪华良称:"我们自己研发,2021年之后基本上就全部切换到我们自己的电机了,200元左右,是进口产品批量价格的 15%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 ...
让民营企业在广阔前景中大显身手——“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民营企业新发展
新华社· 2025-04-24 08:12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 时。" 今年2月17日,在中国经济巨轮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 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近段时间,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护航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首季运行开局良好。 嘉宾们在第十五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4月24日,新华社推出第十五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 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朱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上海西 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黎敏四位嘉宾,共话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未来发展。 视频正在解压,请稍等! 厚植沃土 护航民营经济向新向好 秘鲁钱凯港,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E-Truck井然有序穿梭于集装箱堆场与泊位之间;英国第一大港 菲力斯杜港,新能源无人驾驶商用车队规模将达百台…… 西井科技生产的无人重卡,曾经亮相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如今搭载中国原创的自动驾驶 技术, ...
“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深圳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4 07:5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 - 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表和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国14.8%、24.1%和23.4% [1] - 深圳拥有创新载体超4000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全国首位 [1] - 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 增长18.9% 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前海合作区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 同比增长8.6% 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 增长10.1% [2] - 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 增长42.4% 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 增长7.4% [2] - 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6148万人次 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8.2万车次 [1] 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 依托香港现代服务业优势 联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2] -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湾区经济 促进深港产业与功能优势结合 [2] - 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2] 产业融合与创新领域 - 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服务大湾区企业在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数据、细胞与基因、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 [2] - 前海拥有1个国际机场、6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及68公里黄金海岸线 [1]
4月10日晚间公告 | 大丰实业与智元签订人形机器人合作协议;中金、中信建投一季度业绩大涨
选股宝· 2025-04-10 12:03
停复牌 - 吉峰科技控股股东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股票停牌 [1] - *ST富润公司股票触及终止上市条件,股票停牌 [1] 回购、增持 - 中国中铁董事长提议回购8亿元 - 16亿元公司A股股份 [2] - 歌尔股份拟回购5亿元至10亿元公司股份 [2] - 润泽科技董事长提议以5亿元 - 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卫星化学拟2亿元 - 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盈峰环境拟2亿元 - 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新凤鸣控股股东拟2亿元 - 3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 - 天山铝业拟以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上海电气拟1.5亿元 - 3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2] - 锡业股份股东提议1亿元 - 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2] 投资合作、经营状况 - 大丰实业与智元机器人签订人形机器人项目合作协议 [3] - 嵘泰股份拟与润孚动力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润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限于人形机器人和汽车底盘系统相关丝杠研发、生产、销售 [3] - 星源卓镁收到6.5亿元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项目定点 [3] - 大秦铁路获中信金融资产举牌,持股比例达5% [3] - 杰普特一季度新接订单5.85亿元,同比增长89.38%,受益于激光器需求增长和消费级应用增长 [3] - 格林美与韩国ECOPRO及其下属公司签署建设“镍资源 + 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 [3] 业绩变动 - 华东重机2024年度净利润约1.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完成数控机床业务剥离,新收购GPU芯片设计业务子公司带来新增长点,拟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4] - 沃尔核材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2.4亿元 - 2.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 40%,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高速通信线产品收入增速较快 [4] - 燕京啤酒一季度净利润为1.6亿元至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96%至67.66%,大单品燕京U8保持30%以上高增速 [5] - 中金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18.58亿元至21.0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进成本管控,多业务条线大幅增长 [5] - 中信建投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8.43亿元,同比增50%,得益于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显著增加 [5] - 飞荣达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5500万元至6200万元,同比增长76.69% - 99.18%,消费类电子业务回暖,AI服务器业务获小批量订单并量产 [5] - 保变电气一季度净利润为2831.07万元,同比增长1250.51%,因营业收入增长,毛利增加及其他收益增加 [5] - 全志科技预计一季度净利润8500万元 – 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16% - 103.72%,在多领域拓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0%,不涉及直接向美国市场出口 [6] - 豪鹏科技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3000万元 – 3500万元,同比增长846.70% - 1004.48%,得益于深化与头部客户战略合作,核心业务出货量增长 [6] - 金力永磁一季度净利润1.53亿元 - 1.63亿元,同比增长50% - 60%,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能,配合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磁组件研发 [6]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404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3 08:47
汽车智驾行业 - 10-20万元价格带或为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 [4] - 当前各家车企城市智驾降本思路分化,芯片自研+多域融合为长期降本方向 [4] - DeepSeek或主要通过思维模式创新推动智驾大模型优化 [4] 海外TMT(优必选) - 优必选(9880 HK)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稀缺的"技术+场景"双驱动标的 [5] - 凭借全栈式技术布局与工业场景先发优势,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5]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订单交付情况及盈利能力提升 [5] 电子与机器人产业 - VIVO成立「vivo机器人Lab」进军家庭机器人领域 [6] - 亿嘉和战略升级,麟动科技正式成立 [6] - 智元举办首届供应商大会,携手百余家合作伙伴布局机器人市场 [6] - 卧龙电驱入股智元机器人,推进具身机器人发展 [6] - Figure机器人解锁自然行走新技能 [6] 云路股份(688190 SH) - 2024年营收19 00亿元(同比+7 24%),归母净利润3 61亿元(同比+8 73%) [6] - Q4营收5 12亿元(同比+9 16%,环比+7 22%),归母净利润0 98亿元(同比+4 65%) [6] - 非晶带材产能持续攀升,毛利率创上市以来新高 [6] 杭氧股份(002430 SZ) - 2024年营收137 16亿元(同比+3 06%),归母净利润9 22亿元(同比-24 15%) [7] - 毛利率20 85%(同比-2 06pcts),净利率7 23%(同比-2 35pcts) [7] - 空分设备收入持续增长,静待气体价格回暖 [7] 华荣股份(603855 SH)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 62亿元(同比+0 26%) [8] - 国内传统油气市场需求减弱,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8] - 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国内重点开拓新疆煤化工方向 [8] 九强生物(300406 SZ) - 2024年营收16 59亿元(同比-4 75%),归母净利润5 33亿元(同比+1 70%) [9] - Q4营收4 22亿元(同比-17 01%),归母净利润1 59亿元(同比+4 48%) [9] - AI病理深化布局,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9]
【电子】名企持续加入机器人产业,新凯来发布半导体设备新品——光大证券科技行业跟踪报告之七(刘凯/于文龙/白玥)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3 08:47
AI模型更新 - DeepSeek V3模型完成小版本升级 各项能力均有提升 [3] - 腾讯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 推理能力增强 [3] - 谷歌Gemini 2 5 Pro上线 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达到SOTA水平并登顶Arena排行榜第一 [3] - OpenAI发布GPT-4o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功能 支持生成更逼真图像 [3] 曦智科技光电混合计算卡 - 曦智科技发布新一代光电混合计算卡"曦智天枢" 深度融合光芯片与电芯片优势 [4] - 采用3D先进封装技术 在光电集成度 光子矩阵规模 精度 可编程性等方面较前代有明显提升 [4] 半导体行业动态 - 新凯来在Semicon China展出四大类业务涵盖30款左右设备 包括EPI RTP ETCH CVD PVD ALD等 [5] - 美国商务部将54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其中12个自3月25日生效 42个预计3月28日生效 [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VIVO成立"vivo机器人Lab" 进军家庭机器人领域 [6] - 亿嘉和战略升级 麟动科技正式成立 [6] - 智元举办首届供应商大会 携手百余家合作伙伴布局机器人市场 [6] - 卧龙电驱入股智元机器人 推进具身机器人发展 [6] - Figure机器人解锁自然行走新技能 从"蹒跚"到"稳健" [6]
电子产业四大猜想?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带你一站了解政策、技术、市场的多维破局
半导体芯闻· 2025-03-31 10:04
全球电子半导体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与电动汽车需求推动下实现明显增长 [1] - 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 AI芯片与HBM存储需求火爆 汽车与工业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 手机与消费电子已完成去库存周期 芯片价格修复至供需平衡 [1] 猜想一: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首次覆盖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类数码产品 单件补贴比例达销售价格15% 上限500元/件 [2] - 政策实施一个月内全国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补贴 极海半导体、纳芯微电子等企业推出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 [3] 猜想二:智能驾驶供应链变革 - 2024年汽车半导体整体下滑2%-14% 但智驾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分别实现63%和55%营收增长 [5][6] - 比亚迪宣布2025年全系新车标配智驾功能 推动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 将引发行业跟进并重塑供应链价值 [5] - 英飞凌提供自动驾驶E/E架构解决方案 兆易创新GD32A系列车规芯片满足电气化需求 [8] 猜想三: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多家制造商计划2025年实现数百至数千台量产 [9][12] - 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 运动控制技术进展迅速 但算法与硬件仍需改进才能实现实际应用 [9][12] 猜想四:新型储能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0% 达7376万千瓦 锂电之外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 [13] - 行业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安全风险等挑战 三安半导体等企业推出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13][14] 2025年产业趋势展望 - 需求结构调整:AI芯片、HBM存储、车规半导体高增长 消费电子回暖 工业市场持续去库存 [14] - 供应链强化:国产车规MCU、碳化硅器件实现量产 长三角/珠三角集群效应凸显 [14] - 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 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25% 储能成为电力系统标配 [14]
沉默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摇篮”
36氪· 2025-03-26 07:10
中国机器人产业摇篮 - 沈阳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摇篮",但公众认知度低[1][7] - 1979年日本企业拒绝与中国合作机器人技术,刺激了中国自主研发布局[1] - 1982年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SZJ-1型[1] - 1987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动导引车(AGV)"先锋一号"[4][6] - 199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6000米水下机器人"CR-01"号[7] 沈阳机器人产业资源 - 拥有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7] - 形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7] - 2000年孵化中国第一家机器人高技术企业新松机器人[7] - 目前集聚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超500家,但规模不及深圳(5.11万家企业)[18][20] 新松机器人发展现状 - 完成国家科技攻关80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1300多项[11] - 2019年营收27.45亿元,2023年增至39.67亿元,但增速落后于埃斯顿(46.52亿元)[16] - 移动机器人在汽车总装线市场占有率超80%[14]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未进入2024年全国前十(发那科、埃斯顿等主导)[12] 产业竞争格局 - 长三角、珠三角城市(苏州、深圳等)占据机器人产业主导地位[8][10][30] - 沈阳在具身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赛道缺乏头部品牌[20] - 东北地区面临人才外流、产业链分散等制约因素[31][32] 市场前景与转型 - 人形机器人2030年中国市场空间预计超5000亿元[24] - 沈阳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建设,目标打造20个标杆案例[36] - 成立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沈阳机器人集团强化产业支撑[36] - 从"摇篮"向"雨林"生态转型,完善产业链要素[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