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OTA新规下,车企们如何适应新的迭代模式?
36氪· 2025-09-03 09:16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意见稿 涵盖汽车召回 生产一致性 商业宣传 事件事故报告四大领域 [1] - 新规限制向用户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 禁止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1] - 要求涉及技术参数变更的升级需向工信部申报 任何车辆底层技术功能更新需与供应链伙伴同步协调并完成备案 [5] OTA升级模式变革 - 新规禁止"半夜推送" 要求升级前备案 车企需重构OTA研发 测试与发布流程 [3] - "硬件预埋+软件解锁"传统模式被动摇 特斯拉从HW 1.0到HW 4.0均采用硬件预埋计算能力和传感器接口再通过OTA逐步解锁功能的策略 [7] - 行业普遍采用硬件先行策略 在车辆设计阶段超前部署高性能硬件以确保长期竞争力 [2] 安全标准提升 - 强制引入"三级警报"机制 从感官警示到强制停车的完整冗余逻辑 需在感知决策算法层实现多重验证 [5] - 新规要求建立智能汽车黑匣子制度 实时上报智驾事故并快速溯源 [5] - 安全冗余相关硬件及研发成本预计提高20% [5] 企业应对策略 - 小鹏汽车设立专门OTA委员会 建立自动回滚机制 将车机系统划分为智驾 座舱 动力等独立功能域 任一模块升级失败可独立回滚不影响整车运行 [3][8] - 华为鸿蒙智行面临跨终端协同挑战 需将手机 手表 平板 车机等设备作为整体功能升级和报备 [4][9] - 理想汽车将安全冗余率作为核心参数披露 如制动冗余响应<100ms 并类比航空级备份标准实现品牌溢价 [9] 技术能力要求 - 新规强制要求数据闭环能力 华为ADS 2.0系统能自动加密上传脱敏数据 云端平台快速仿真复现危险场景 [5] - 部分新势力仍使用传统数据管理方式 不同部门数据难以打通 面对飞行检查需临时协调数据 [6] - 鸿蒙座舱需整合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 激光雷达等多种异构传感器实现高阶环境感知 [9] 行业影响评估 - 2024年中国汽车召回量同比激增67% 新能源汽车召回情况尤为突出 [1] - OTA与汽车智能化紧密相连 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功能持续进化 延长车辆生命周期 [2] - 监管趋势推动行业从追求迭代速度转向构建安全厚度 竞争重点转向体系韧性 用户信任和伦理责任 [1][9]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624
光大证券· 2025-06-24 01:45
报告核心观点 - 各行业有不同发展态势与投资机会,港股短期震荡长期配置性价比高,汽车智驾、高端制造、有色、基础化工、医药、钢铁等行业有各自的市场情况与投资建议 [2][4][5] 总量研究 策略 - 短期港股流动性难进一步放松,结合地缘冲突和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市场或震荡;长期港股盈利能力强、资产稀缺且估值低,配置性价比高 [2] 金融工程 - 本周权益类基金净值下滑,新基市场发行火热,新成立50只股混基金;医药主题基金净值回撤,金融地产、TMT主题基金正收益;股票型ETF资金流入,主要加仓中小盘、科创板、金融地产主题ETF,大盘宽基ETF和港股ETF有资金流向变化 [3] 行业研究 汽车 - Robotaxi商业化落地加速,规模上量拐点临近,强化学习+世界大模型或为核心方法论;看好2025E国内城市智驾渗透率拐点显现及2026E后高速增长;推荐特斯拉、耐世特、小鹏汽车,建议关注理想汽车、蔚来、小马智行 [4] 高端制造 - Optimus机器人将迎重大改进,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和滚柱丝杠环节相关企业;工程机械行业内销短期承压、出口增长,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5] 有色 - 矿端持续扰动,废铜产量和进口回落,需求端空调产量低于预期,需求有走弱风险,预计铜价短期震荡,政策刺激和美国降息后有望上行;推荐金诚信等公司,关注五矿资源 [6] 基础化工 - 投资建议涵盖上游油气、低估值化工龙头、新材料、传统周期板块等领域相关企业 [8] 医药 - 创新药审评加速,短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助力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具备“快速研发 - 国际化 - 商业化”闭环能力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链核心环节 [9] 钢铁 - 工信部修订规范条件,钢铁板块盈利和PB有望修复到历史均值水平 [10]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404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3 08:47
汽车智驾行业 - 10-20万元价格带或为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 [4] - 当前各家车企城市智驾降本思路分化,芯片自研+多域融合为长期降本方向 [4] - DeepSeek或主要通过思维模式创新推动智驾大模型优化 [4] 海外TMT(优必选) - 优必选(9880 HK)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稀缺的"技术+场景"双驱动标的 [5] - 凭借全栈式技术布局与工业场景先发优势,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5]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订单交付情况及盈利能力提升 [5] 电子与机器人产业 - VIVO成立「vivo机器人Lab」进军家庭机器人领域 [6] - 亿嘉和战略升级,麟动科技正式成立 [6] - 智元举办首届供应商大会,携手百余家合作伙伴布局机器人市场 [6] - 卧龙电驱入股智元机器人,推进具身机器人发展 [6] - Figure机器人解锁自然行走新技能 [6] 云路股份(688190 SH) - 2024年营收19 00亿元(同比+7 24%),归母净利润3 61亿元(同比+8 73%) [6] - Q4营收5 12亿元(同比+9 16%,环比+7 22%),归母净利润0 98亿元(同比+4 65%) [6] - 非晶带材产能持续攀升,毛利率创上市以来新高 [6] 杭氧股份(002430 SZ) - 2024年营收137 16亿元(同比+3 06%),归母净利润9 22亿元(同比-24 15%) [7] - 毛利率20 85%(同比-2 06pcts),净利率7 23%(同比-2 35pcts) [7] - 空分设备收入持续增长,静待气体价格回暖 [7] 华荣股份(603855 SH)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 62亿元(同比+0 26%) [8] - 国内传统油气市场需求减弱,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8] - 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国内重点开拓新疆煤化工方向 [8] 九强生物(300406 SZ) - 2024年营收16 59亿元(同比-4 75%),归母净利润5 33亿元(同比+1 70%) [9] - Q4营收4 22亿元(同比-17 01%),归母净利润1 59亿元(同比+4 48%) [9] - AI病理深化布局,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9]
【汽车】特斯拉FSD入华,国内智驾拐点加速临近——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二)(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5 13:00
特斯拉FSD入华表现分析 - 特斯拉FSD在2024年2月25日发布软件更新2024 45 32 12并开启分批次推送 在北上广路测中显示其对环岛 绕行等场景应对自如 在超车和加塞场景表现积极 [2] - FSD存在本土化不足问题 包括无法识别公交车道 非机动车道 左右转红绿灯等中国特色道路场景 容易偏离导航并出现压线变道 部分隧道路段无法使用 对行人过分礼让导致行驶效率低 [2] - FSD当前定价为6 4万元一次性买断 较高定价可能阻碍其快速大规模推广 [2] 特斯拉FSD与国内智驾对比 - 相比国内智驾第一梯队 特斯拉FSD在变道 超车 绕行等交互场景表现丝滑且稳定 甚至超过部分国内车企表现 [3] - FSD部分功能尚未开放且本地化应变能力不足 但入华可能加速国内车企智驾升级迭代 [3] 国内智驾市场展望 - 消费者选购智驾车型主要考虑功能体验和成本性价比 10-20万元平价智能化市场弹性空间较大 [4] - 预计2025年国内L2+城市智驾渗透率有望接近10% 2026年后将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4] - 看好具备强成本管控能力和智驾功能兑现能力 且车型周期向上的整车标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