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33周):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15:24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 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 [1] - 中长期维度 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 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 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 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再创历史新高 [16] 周度数据表现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0.4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10% 较上月同期下降4% [1]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0.7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5% 较上月同期增长9% [1] - 9月1-7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6.66万辆 同比-9.5% 环比-29.8% [1] -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2.06万辆 同比-0.8% 环比-23.4% [1]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CS汽车上涨0.21% CS乘用车下跌0.37% CS商用车下跌1.06% CS汽车零部件上涨0.72% [2] - 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23% 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79% 电动车下跌0.08% 智能车上涨1.36%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3%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66% [2] - 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1.72pct 弱于上证综合指数1.45pct 年初至今上涨23.76% [2] 成本与库存状况 -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同比-9.4% 环比-6% [2] - 铝锭类价格同比+7.1% 环比+0.5% [2] - 锌锭类价格同比-5.2% 环比-1.1% [2]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地平线与哈啰合作加速Robotaxi落地 文远知行无人小巴驶入比利时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10亿美元 特斯拉为马斯克设定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3][45][46] - 特斯拉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预期年产100万台时成本将降至2-2.5万美元/台 [47] - 重点车型:全新问界M7开启预订1小时订单破10万 [3][41] - 政策方面: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56]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 行业新旧动能切换 [14]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22] - 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超1550万辆 同比增长超25% [25] -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逐渐取代合资/外资车企地位 [24] 投资建议方向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 江淮汽车 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伯特利 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 福耀玻璃 继峰股份 新泉股份 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重点公司预测 - 零跑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53% [27] - 小鹏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36% [27] - 理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60万辆 同比增长20% [27] - 问界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6% [30] - 小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30万辆 同比增长119% [30] 增量零部件机遇 - 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 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 空气悬挂 车灯 玻璃等环节 [24][33] - 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电驱动系统 中小微电机电控 IGBT 高压线束等环节 [24][33] - 激光雷达当前渗透率<3%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当前渗透率<5%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空气悬架当前渗透率<1%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今日新闻 | 吉利银河M9上市,限时售价17.38-23.88万元!禾赛科技赴港二次上市!丰田发布L4自动驾驶车!
电动车公社· 2025-09-17 14:36
吉利银河M9上市 - 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 限时售价17.38-23.88万元 限时优惠截止2025年10月31日[1][3][4] - 采用2+2+2六座布局 定位大型SUV 车身尺寸5205/1999/1800mm 轴距3030mm[4] - 搭载30英寸6K中控屏 32英寸AR-HUD 17.3英寸后排吸顶屏 9.1L冷暖冰箱及27扬声器音响系统[6] - 配备千里浩瀚H5高阶智驾驶系统 Flyme Auto车机系统搭载全场景AI Agent智能体[6][8] - 采用雷神EM-P AI电混动系统 四驱版电机功率520kW 零百加速4.5秒 匹配41.46kWh电池包[8] - 两驱版WLTC亏电油耗5.6-5.7L/100km CLTC纯电续航100-230km[8]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 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 成为首家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10] - 收获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10][14] - 多重上市成为全球业务中国企业持续融资的重要保障[14] 丰田e-Palette发布 - 自动驾驶纯电车官方售价2900万日元起 约合人民币141万元[15][16] - 车身尺寸4950/2080/2650mm 客舱尺寸2865/1780/2135mm 可容纳17人[18] - 搭载72.82kWh锂离子电池 续航里程约250公里 支持90kW直流快充[18] - 目前支持L2辅助驾驶 目标2027财年实现L4自动驾驶[18] - 设计支持多用途功能 包括班车运营和流动摊贩场景[18][19]
1至8月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 同比增长26.24%
新华财经· 2025-09-17 14:23
签约项目概况 - 成都经开区举行汽车产业生态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总投资额达133.5亿元[1] - 签约17个重大项目 涵盖汽车产业链制造业及关联生产性服务业[1] - 项目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 智能座舱 汽车底盘 自动驾驶等领域[1] 具体投资项目 - 富晟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平台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 打造数据驱动的新能源商用车租赁运营平台[1] - 久信科技锂离子电容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协议投资15亿元 集高功率脉冲电容器 高功率微波及激光电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1] - 闪聚电池成都基地项目设计年产能超过25万套电池Pack[2] - 宁波誉立汽车双联屏仪表项目将建设智能座舱产品生产基地 为德赛西威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2] 产业配套布局 - 招商智行运力平台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拟设立招商智行西部总部[2] - 成都经开区已聚集一汽大众 一汽丰田等整车企业[2] - 拥有超8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集群发展[2] - 形成从动力总成 底盘系统 车身内外饰到电子电器 新能源三电系统的汽车全产业链条[2] 产业运行数据 - 2025年1至8月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 同比增长26.24%[1]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14.93万辆 同比增长301%[1] 发展战略 - 成都经开区坚定"稳油补电 存增并进 整零并重"发展思路[2] - 持续做强汽车产业 契合汽车产业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变革方向[1][2]
字母标”首车落地,上汽奥迪“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17 14:11
9月16日,AUDI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上市,全系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 和旗舰quattro型共4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23.59万—31.99万元,奥迪E5 Sportback在上汽奥迪AUDI智 造基地量产。 去年5月,上汽集团(600104)与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 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为上汽奥 迪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随后,奥迪发布新品牌"AUDI"的同时亮相奥迪E概念车。 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宣布,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定名"AUDI E5 Sportback",并在车展亮相。 在外界看来,推出AUDI新品牌的背后考量因素,是奥迪方面重新衡量中国市场的需求走向。数据显 示,今年8月豪华车零售21万辆,同比下降5%;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传统 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凭借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推出的产品不断上探市场,杀入BBA等传统豪华车 企"腹地"。面对市 ...
从历届评选看行业竞争价值升维 第八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重磅揭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2:37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旭波出席活动并表示:"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 入长三角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虹桥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优势,着力推 动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的跨境高效流动,全力构建'长三角制造+虹桥服务+全球市场'的 开放新模式;我们愿与毕马威深入合作,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汽车科技产业集 群,为企业立足虹桥创新发展提供先进的产业生态与专业的服务保障,共同支持本土汽车企业出海、开 拓、远航。"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可晓林出席活动并表示:"我们始终将'服务企业'视为区域发 展的重中之重。在虹桥枢纽片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出海服务平台优势、高级跨国经营人才和专业 服务业高度集聚优势,充分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多管齐下招引汽车整车、研发设计、零部件供应、汽车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销售企业入驻;在前湾片区,印象城MEGA、前湾公园等配套项目正在加 快建设,全力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未来,闵行将持续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通过产业链资源精准对接机制,助力更多'科技50'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迈向全球"。 毕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传统能源产业的“机”与“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25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在新疆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中国石化在新疆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的数字化转型 - 新疆油田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新疆油田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以数字手段赋能油气开采 [2] - 新疆油田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数据产品成功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 乌东煤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全场景智能化 [2] -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能化变革 [2] - 新疆能源产业实现从单一资源开发到多能互补、绿色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2] 新疆能源产量和外送能力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新疆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构建多能互补的现代化能源枢纽 [3] 新疆能源国际合作 - 新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在油气、煤炭、输变电等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3] - 鼓励支持一批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瑞立科密冲刺上市: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钛媒体APP· 2025-09-17 10: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品牌"科密"已跻身行业一线品牌行列 [2] - 公司具备ABS ESC EBS EPB 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 产品覆盖气压制动 液压制动 电控制动 线控制动等技术路线 [3] - 气压电控制动产品ABS产量和销量连续10年排名行业第一(2014-2023年) 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21-2023年) [3] - 在商用车领域 ABS ESC EBS产品市场份额分别达24.00% 23.72% 27.92% 且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3] - 产品覆盖一汽解放 中国重汽 东风集团 北汽福田等国内主流整车企业 并出口欧美地区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 17.60亿元 19.77亿元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47万元 2.36亿元 2.69亿元 [4] - 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24% 82.37% 82.49%(2022-2024年) [4] 技术实力与研发成果 -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 实现ECU 执行器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技术开发及生产 [6] - 突破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协调防抱死控制技术 高安全多级异构冗余分布式系统架构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 [6] - 取得授权专利459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 形成22项核心技术 [7] - 获得欧盟E-mark认证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 CMMI-3级等认证 [6][7] - 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 国家级863计划项目1项 省级研发项目4项 [7] 行业环境与政策机遇 - 全球汽车工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新兴国家人均保有量低 潜在需求大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5年40.13万辆增长至2024年1288.80万辆 年均复合增长率47.03% [8] - 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崛起 [8] - 2025年7月起新生产营运货车强制安装ESC和EBS 预计产生约30亿元增量市场空间 [9] 上市计划与发展前景 - 公司计划于9月19日开启申购 目标深市主板 [9] - 募集资金用于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 研发中心建设 信息化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9] - 产品契合汽车产业自主生产及电动化 智能化 轻量化发展趋势 [9]
中国汽车出海之王,叩响港股大门
虎嗅APP· 2025-09-17 10:02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 上市后估值预计超千亿 有望成为年度内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 净利润达143.34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7.1%[6] - 2024年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6]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累计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5][6] - 跻身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5] - 燃油车仍贡献约七成收入 是国内少数燃油车销量仍增长的车企之一[6] 海外市场表现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586万辆的19.5%[6][8] - 产品销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收入37.4% 2025年一季度提升至38.5%[6][8] - 海外建厂数量最多且覆盖最广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本地化车型(如瑞虎7中东版加强空调 欧洲版Omoda5标配CarPlay)[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32.7% 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10]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一季度达27.3%[10][12]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占比28.7% 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16]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7.61亿元[16] - 实施"瑶光2025"战略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和13大核心技术 计划建立300个实验室和六大全球研发中心[16][1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涵盖10-40万元价格区间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15]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 包括风云/QQ/瑞虎/艾瑞泽等系列[4] - 采用混动+电动双路径 主品牌风云混动系列/纯电动品牌iCAR/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10] - iCAR品牌2024年销量64500辆 位居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第四[10] 行业背景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1000万辆 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3][10] - 公司面临守住燃油车基本盘与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10] - 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及多国贸易政策变化给出海战略带来不确定性[10]
第二十一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9:2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用汽车展览会于2025年9月17日至19日在梁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设置四大主题展区 汇聚600余家国内外领军企业[1] - 展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及济宁市大觉会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1] - 以"树品牌 铸品质 谋转型"为主题 旨在打造国家级行业交流平台 驱动产业集群升级[1] 参展企业与展品 - 吸引中国重汽(000951) 福田汽车(600166) 陕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参展 展出车辆超300辆[1] - 新能源专用车占比超30% 智能专用车占比达25% 体现产业绿色化 智能化 高端化趋势[1] - 来自德国 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参与展示专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生态[1] 配套活动与成果 - 同期举办专用汽车行业供应链发展大会 济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融链固链梁山行等活动[1] - 组织供需对接会吸引物流 矿山 医疗 消防等行业200余家采购商参与 达成26项合作意向[2] - 新能源专用车订单占比超40% 智能专用车订单占比达30% 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2]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展会巩固梁山"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基地"地位 搭建行业交流与技术合作平台[2] - 梁山市将加大对新能源 智能专用车产业支持力度 推动产业集群升级[2] - 通过展会引领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2]
国潮在“县”:一副眼镜撬动千亿产业,中国小城改变世界的“目光”
36氪· 2025-09-17 09:26
丹阳眼镜产业概况 - 丹阳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 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 占全国总量75% 全球总量50% [1][2] - 拥有眼镜产业及相关配套工贸企业2000余家 行业从业人员超8万人 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 [7] - 2022年眼镜制造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22.3亿元 2024年前7个月眼镜及零件出口28.5亿元 同比增长5.4% [7][8] 鹰潭余江眼镜产业概况 - 中童镇1.2万多人常年在外销售眼镜 全球开设眼镜经销店2万多家 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 [1] - 眼镜产业园集聚企业300余家 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 获授专利137项 [14] - 2024年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全球每三副眼镜 一副有余江基因"的产业规模 [14] 产业发展历程 - 丹阳1960年代起从手工作坊发展 1986年建成中国首个眼镜专业批发市场 产业链出现专业化分工 [4][5] - 鹰潭2017年承接温州眼镜产业转移 以浙江亨得利为首的企业集体入驻 快速复制完整产业链 [13] - 中国眼镜产业从丹阳"一枝独秀"演变为丹阳以镜片为主 鹰潭以镜架见长的"双城记"格局 [1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丹阳每年设计推出超3000件新款产品 设立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7] - 鹰潭成立12亿元眼镜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开展数字体检实现"一企一策" 完成全产业链升级 [14] - 行业攻克高折射率 防蓝光 变色等技术 普及自动化生产线和AI视觉检测等智能制造技术 [16] 市场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眼镜进口总额34.65亿元 同比增长5.41% 高端眼镜需求持续攀升 [17] - 中国眼镜出口金额从2021年212.61亿元攀升至2024年304.44亿元 [18] - 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 时尚化发展 "一人多镜"成为趋势 AI功能成为行业增长关键力量 [20][21] 产业生态竞争 - AI眼镜市场竞争加剧 三大运营商 小米 阿里 理想汽车等企业纷纷入局 [21] - 创业公司通过垂直细分领域切入 包括医疗 工业 运动等专业应用场景 [21] - 眼镜产业从代工生产向品牌出海转型 从"世界工厂"向"品牌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迈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