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创新
新华社· 2025-05-19 02:40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指数从2018年的0.38上升至2023年的0.58,表明三地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 [1] - 三地PM2.5下降超六成,交通互联互通加速成型,公共服务共享成效显著 [1]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总量达11.5万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格局重构 - 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为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正在重构区域格局 [2] - 央企总部疏解是当前重点任务,需推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向津冀布局 [2] - 雄安新区承接能力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需协同发力解决"大城市病" [2] 产业协作与创新驱动 - 产业协作从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需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拓展 [4] - 京津冀产业门类齐全,"集链成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强化对津冀辐射,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 [4]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较快增长,但协同度仍需提升 [4] - 需依靠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 产业链和创新链需提高匹配度与融合度,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4]
儿研所通州院区年底亮出外立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21:10
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深国际京西南综合物流枢纽(一期)智慧物流中心开工建设 总投资约10 7亿元 总建筑面积约14 3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4栋高标仓 1栋冷链中心及应急储配中心 [1][5] - 易加三维3D打印扩产项目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大尺寸工业级3D打印设备生产能力 应用于航空航天 工业模具 汽车 医疗等领域 [1][5][6]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完工 总投资约23亿元 建设规模约18 6万平方米 设置床位800张 预计年底主体外立面亮相 [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108新线高速全线隧道和立交全部开工建设 全长约59 5公里 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设41座桥梁 20处隧道 9座互通立交 [3] - 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段)加速建设 全长约15公里 主路采用高架桥形式 1 7公里辅路已提前建成通车 [3] - 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实现全面进地施工 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路基及桥梁工程进度过半 [4] 产业与物流发展 - 深国际京西南综合物流枢纽将打造智慧化 数字化 高端化 低碳化的现代物流基地 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5] - 易加三维3D打印扩产项目将加速技术研发与全球市场拓展 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升级 [5][6]
记者直击河北首衡“早高峰” 解码京津冀“菜篮子”千亿级交易背后的民生密码
央广网· 2025-05-16 08:19
公司运营与规模 - 首衡高碑店市场共有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经营 经营品类多达400余种 辐射范围包括13个省市自治区 [3] - 2024年市场果蔬交易额1410亿元 交易量1910万吨 稳坐京津冀周边最大菜篮子和果盘子的宝座 [3] - 园区与160多家物流公司合作对接 确保蔬菜能够快速从产地抵达市民餐桌 [2] 物流与供应链效率 - 荔枝从海南到北京餐桌全程不到48小时 冷链物流和数字化供应链加持使鲜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1] - 物流线路覆盖面广密度高 能帮助商户迅速完成产品全国分销 [2] - 京津冀2小时交通圈保障当天配送 荔枝日均出货量超50吨 [1] 商户发展与业务增长 - 西瓜商户搬迁后销量翻两倍 团队规模从五六人增长到三十多人 [3] - 蔬菜商户业务规模从单一品种发展到二十多个品种 [2] - 苹果商户每天发出三个挂车 产品销往京津冀及山西陕西山东等地 [1] 市场地位与战略意义 -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产业疏解首个落地运营项目 2015年正式运营 [2] - 不仅是农产品中转站 更是乡村振兴发动机和三地百姓幸福仓 [3] - 十年间大量商户从北京迁入高碑店 见证北方最大商贸综合体蝶变崛起 [2][3]
河北首衡逐梦新十年 用心装满京津“菜篮子”“果盘子”
央广网· 2025-05-16 07:0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 -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10年阶段 区域GDP总量达11 5万亿元 三地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速建设 "两翼"发展格局形成 [1] -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首个落地项目 已成为京津冀最大农产品集散枢纽 [1] 首衡高碑店市场运营数据 - 园区入驻商户8700余家 经营品类超400种 辐射13省市近5亿人口 [1] - 2024年果蔬交易量达1910万吨 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榜首 [1] - 承接北京外迁商户7200余户 疏解在京人口5万人 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 [3] 商户经营生态 - 商户经营成本较北京降低30%-50% 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实现1小时物流圈覆盖 [2] - 孙蜜壹号水果档口销量从2020年1000吨增至2023年1万吨 预计2025年达1 5万吨 [2] - 配套建设首衡社区幸福城 引入北师大附属幼儿园等教育设施解决商户子女入学问题 [2][3] 产业布局规划 - 已建成6大商贸物流板块(水果/蔬菜/干副/花卉/冻品/五金)及净菜预制菜加工板块 [3] - 未来将推进净菜进京工程 构建三级民生保障体系 打造生活服务微中心 [4] - 持续强化京津冀"菜篮子"供应保障功能 推动产业承接与民生服务协同发展 [4]
2025京津冀(方家庄)家具发展大会开幕
消费日报网· 2025-05-16 03:57
行业概况 - 天津宝坻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软体家具制造基地,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3] - 方家庄镇沙发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50年发展已从传统作坊升级为现代产业集群,现有1300亩家具产业园和近40家企业 [5] - 产业涵盖沙发制造、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等领域,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5] 发展战略 - 行业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整合三地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人才与技术交流 [4] - 通过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平稳增长 [4] - 中国家具协会将联动政府资源,加强规划引导,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3] 创新模式 - 借力电商直播和全屋定制模式推动工艺材料升级,打造家居销售创新模式 [3] - 企业正在探索引入智能家具生产系统,向品牌建设、用户运营与智能化产业升级转型 [5] - 天津润泽易恒和天空十方公司分别展示了跨境电商和AI新媒体应用 [5] 产业活动 - 大会以"凝心聚力促发展·赋能家居焕新颜"为主题,举办系列重点项目和活动 [3] - 揭牌启动"京津冀软体家具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发布家具新品和联盟倡议 [5] - 吸引京津冀三地200家企业代表参与,为期6天,延伸产业链条并搭建交流平台 [6] 区域优势 - 宝坻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具有区位、交通和载体优势 [4] - 方家庄镇推出"红色传承+家具文化+非遗体验+生态采摘"的全域旅游行程 [5] - 通过节假日活动和商协会招商,发展电商产业并拉动消费 [6]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快讯· 2025-05-15 05:30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天津市委常委会5月1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立足"十五五"谋好篇,把握天津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优势,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 项目、重点事项,注重站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 局。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协同,唱好京津"双城记",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统筹好做优增量 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建好用好滨海新区等重点功能承接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群。完善协同机制,强化联系沟通,加强统筹调度,推动项 目化、清单化落实。 ...
沧州银行:以金融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09:25
公司业绩与战略定位 - 公司2024年末各类贷款新增177亿元,较年初增长11.32%,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资产规模接近3000亿元,央行监管评级跃升至历史最好的4级 [8] - 公司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以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支持城市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 [1] 区域经济支持 - 公司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提供贷款支持近200亿元,支持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承接等重点项目 [2] - 公司向港区建设提供贷款支持250余亿元,推动港口基础设施升级、临港产业集群发展 [2] - 公司向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投放贷款规模居全市商业银行前列,支持耐盐碱作物种植、土壤改良技术研发等项目 [2] 科技与绿色金融 - 公司向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140亿元,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近300亿元,为900余家科创型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4] - 公司绿色贷款增速高达235%,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重点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 [4] - 公司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将绿色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绿色信贷激励资金",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产业集聚 [6] 普惠金融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普惠小微贷款新增29亿元,增速20%,通过减费让利等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4] - 公司线上贷款增速达到101%,有效客户超5000户,增速68%,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银行"生态 [6] - 公司上线"沧银烽火台"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的持续监测和评估 [6]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品 - 公司涉农贷款新增42亿元,增速11%,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 [8] - 公司推出"商圈产业集群贷""针纺贷""红枣贷""棚农贷"等特色产品,有效降低涉农贷款融资成本 [8] - 公司向养老产业投放贷款近4亿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4]
京津冀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开放高水平样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5:24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举措 - 京津冀三地联合制定协同推动开放发展若干措施 包含构建开放大通道和打造开放平台等6个方面20项具体举措 [1][2] - 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 三地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健全协同对外开放机制 加强与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对接 [2] 产业合作与项目建设 - 签署共建中关村伙伴园区协议 共同打造产业合作项目 [3] - 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签署专项合作协议 [3] - 建立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 举行揭牌仪式 [3] 民生服务与区域互联互通 - 推出政务服务合作协议 实现"河北净菜"进京入津机制 [3] - 发布京津冀税务"跨区域协同服务"场景 提升行政协同效率 [3] - 启动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创新大赛 促进资源要素互通共享 [2][3] 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 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方面推出改革创新举措 [2]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激发协同发展新活力 [2] - 推进北戴河康养示范基地建设 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样板 [2][3]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重点项目签约
新京报· 2025-05-13 02:56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签约进展 -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与泽景北京生产基地、芯合电子总部、元橡科技车规级双目模组生产基地完成签约 [1] - 生态港顺义园重点推进项目20余个,其中9个项目已签约,涵盖智能驾驶、空气悬架、线控底盘、车载HUD、汽车芯片、车载双目模组等核心零部件领域 [1]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在顺义挂牌成立,并启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锦标赛 [1] 生态港顺义园规划与建设 - 北京园区选址顺义区李遂镇,总占地面积约2500亩,聚焦汽车电子、汽车智能、汽车品质三大细分领域 [2] - 园区将建设核心零部件厂房、综合服务中心、展览展示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产业空间,拓展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 [2] - 首期建设的汽车核心零部件标准厂房项目和研发服务中心项目已于3月15日开工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生态港项目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旨在推进"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供应链韧性 [1] - 京津冀三地按照"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思路,分别建设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承载空间 [1]
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河北召开
人民日报· 2025-05-12 2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会议以"深化改革增动力 先行示范谱新篇"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 [1] - 去年座谈会议定的三地共同推进事项以及年度重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1] - 今年座谈会聚焦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通武廊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开放发展等方面 [1] 首都都市圈建设 - 京津冀三地将统筹推进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协同圈建设,推动落实一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 [1] - 三地共同制定了京津冀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建议稿),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 产业创新发展 - 三地共同制定了加快推动通武廊交界重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重点产业链群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园区合作共建、产融服务助企赋能等行动 [1] - 三地签署了共建中关村伙伴园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政务服务合作、"河北净菜"进京入津等协议 [2] - 举行了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京津冀·北戴河康养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2] 科技成果转化 - 三地共同编制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聚焦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增强多领域场景应用等6个方面,明确了19项具体举措 [2] 市场活力激发 - 起草了关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京津冀市场活力的意见,围绕促进产业协同、推动政企沟通等4个方面,明确了16项具体举措 [2] 开放发展 - 三地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协同推动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构建开放大通道、打造开放平台等6个方面、20项具体举措 [2] 下一步工作 - 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取得新成效 [3] - 推进重点区域合作共建,打造一体化发展新样板 [3] -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3] - 坚持重点领域联动发展,打造更多惠企利民新场景 [3]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协同发展新活力 [3] 未来会议安排 - 2026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北京召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