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搜索文档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经典焕新与时代回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5:53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日前在杭州闭幕。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历时21天的国家级戏剧盛会不 仅汇聚了全国42部精品剧目,更以一系列创新探索优化了戏剧创作与传播的路径,为新时代戏剧艺术的 传承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此次戏剧节,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部精品剧目在杭州各大剧院轮番上演,还有12台剧 目在温州同步进行展演,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不同 戏剧艺术门类,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开幕大戏《北上》的选择颇具深意。这部话剧作品改编自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以京杭大运 河为背景,借历史与当下双线展开叙事,历史线围绕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与翻译谢平遥沿运河北上展 开,当代线聚焦2014年大运河申遗前后相关后辈的故事,通过古今交织的叙事,让观众在戏剧张力中触 摸运河历史的脉搏,体味中国文化意象的独特魅力。 除了话剧《北上》,本届戏剧节还集结粤剧《程婴救孤》、昆剧《世说新语》、歌剧《原野》、越剧 《我的大观园》等改编自经典戏剧或文学作品的剧目,其中以不同戏剧形式和各自风貌演绎经典,各有 精彩,各有焕新。如昆剧《世说新语》,便被认为 ...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落下帷幕 两年后还将继续 与杭城戏迷朋友见面
每日商报· 2025-09-28 01:48
此外,本届戏剧节召开了5次10场剧目评论会,组织专家与院团主创面对面交流,逐一点评、剖析 提升空间;还聚焦行业热点,举办"有真知讲真话——改进戏剧评论工作专题座谈会",开设"中国剧协 新时代戏剧英才培养工程——2025年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戏剧评论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为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 保障。 记者了解到,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二十届中国戏剧节,还将继续落户杭 城。 近日,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落下帷幕。 本届戏剧节在杭州、温州两市同时举办,21天里,42部展演剧目涵盖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 剧、舞剧等多种戏剧门类,展现了当代戏剧创作的蓬勃生机。 坚持"人民的节日"定位,本届戏剧节推出低价惠民票、文旅消费优惠等系列活动加大惠民力度。还 开展戏剧"快闪"、戏剧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传播,推进戏剧普及与美育浸润,实 现戏剧艺术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 ...
(文化中国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经典焕新与时代回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1:03
中国戏剧节自1988年创办至今,三十余载栉风沐雨,是我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盛 会。此次精挑细选下的全景式展现,既包含"经典创新"又尽显"时代回响",其丰富性与生动性尤为凸 显。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经典焕新与时代回响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日前于杭州闭幕。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历时21天的国家级戏剧盛 会不仅汇聚了全国42部精品剧目,更以一系列创新探索优化了戏剧创作与传播的路径,为新时代戏剧艺 术的传承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此次戏剧节,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部精品剧目在杭州各大剧院轮番上演,还有12 台剧目在温州同步进行展演,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 不同戏剧艺术门类,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开幕大戏《北上》的选择颇具深意。这部话剧作品改编自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以京杭 大运河为背景,借历史与当下双线展开叙事,历史线围绕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与翻译谢平遥沿运河北 上展开,当代线聚焦2014年大运河申遗前后相关后辈的故事,通过古今交织的叙事,让观众在戏剧张力 中触摸运河历史的脉搏,体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章嘉禾:当代戏剧传播关键在“移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1:14
核心观点 - 戏剧艺术在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价值在于情感表达和跨文化沟通 强调现场性和移情作用的重要性 [8][9][14] - 东西方戏剧存在哲学基础和表现形式的显著差异 东方注重整体和谐与写意表达 西方强调个体冲突与社会批判 [5] - 中韩戏剧教育存在方法论差异 中国系统传承传统戏曲 韩国注重隐性融合传统元素 [6] - 数字化技术为戏剧发展带来新机遇 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真人情感表达 但可丰富艺术创作形式 [14] 东西方戏剧比较 - 东方戏剧偏重静态诗意营造与氛围叙事 西方戏剧更具动态张力且叙事方式直白多样 [5] - 东方表演倾向于"半遮面"式含蓄表达 西方表演更倾向于全情投入与情感外放 [5] - 提出面向东亚演员的"面具理论"训练方法 强调东方艺术表现的特有方式 [5] 中韩戏剧异同 - 两国拥有深厚共同文化根基 中国戏剧传递民族团结和无畏抗争精神 韩国戏剧侧重表达"恨/憾/悔"文化情绪 [6] - 教学方法上 中国系统化纳入京剧越剧等程式化表演 韩国以工作坊形式融入面具舞盘索里等传统元素 [6] - 共通之处在于都高度重视即兴互动与观众参与 强调"移情"核心观念 [6] 戏剧教育合作 - 建议加强高校间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戏剧节活动 [11] - 中国戏剧理论著作在韩国译著相对有限 需通过专著互译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拓展研究深度 [11] - 应构建系统化和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 推动双边戏剧文化深度融合与长期发展 [11] 数字化影响 - 手机等数字屏幕占据大量时间 但学生反而更向往戏剧表演 将其视为情感交流方式 [13] - 戏剧具备独特疗愈功能 通过表演训练帮助参与者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13] -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戏剧真人情感表达 但可带来技术创新和新艺术呈现方式 [14] 跨文化实践 - 戏剧的现场性创造不可复制的体验 演出消逝后情感能长久留存 [8] - 以《梁祝》题材创作当代形体戏剧作品 探讨中韩版本结局差异及当代婚恋观念变化 [8] - 作品受邀参加韩国艺术节并获得好评 证明戏剧能搭建跨文化对话桥梁 [8][9]
从中国戏剧节看传承与创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核心阅读 一部演了60多年的老戏,缘何登上国家级戏剧节?答案就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创新理念中。尊重艺 术规律,打破"唯首演"门槛,鼓励精益求精;坚持"为观众多演出",推动戏剧走进城市空间、融入市井 烟火……本届戏剧节释放诸多创新信号,展现了戏剧舞台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一个意大利人由南向北走完运河的心愿,一条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由中央戏剧学院和浙江杭州话剧 艺术中心创演的话剧《北上》,作为开幕演出亮相;一腔独特的南音,一次沉浸其中的观剧体验——新 编传奇木偶剧《一鹤"飞"》,首登中国戏剧节舞台…… 9月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政府承办的第十九 届中国戏剧节在浙江杭州举办,持续21天。 作为我国戏剧艺术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盛会,也是培养人才、促进创作、展示全 国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戏剧节呈现和传递的艺术特色、创作理念,以及释放的诸多创新 信号,值得关注。 鼓励精益求精,剧本改稿会升级为剧目提升会 "既有戏曲的唱念做打,也有话剧的激情、歌剧的抒情咏叹、滑稽戏的诙谐,还可以通过剧目感受不同 地域文化、风景风情。中国戏 ...
天津约你来沉浸式看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0:50
此外,2025天津戏剧节还将创新举办首届天津中小学校园戏剧节,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校园戏剧展示、 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戏剧节还将组织学生走进梁启超故居、觉悟社等红色文旅地标开展沉浸式演 出,以戏剧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润心铸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2025年,天津戏剧节以全新姿态再出发,进一步推动戏剧艺术突破剧场边界,深入城市街巷,融入百姓 生活,让艺术表达升华为城市的文化脉搏,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津派文化特质的"戏聚天津"城市文化品 牌,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2025天津戏剧节将三地文化协同发展融入各个板块。京津 冀七大院团共创开幕大戏《白蛇·喜见升卿》,汇聚京津冀三地名家,彰显区域协同的艺术创造力。此 外,本届戏剧节还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将天津大学生戏剧节范围扩展至京冀高校,为三地青年搭建戏 剧创作与表演的交流平台。 本报电(记者龚相娟)近日,2025天津戏剧节正式启幕。本届戏剧节设有"剧目展演"、"无处不沉浸 ——戏剧之城"国庆节特别活动、"第三届天津大学生戏剧节""首届天津中小学校园戏剧节"4大板块,把 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 "无处不沉浸" ...
桂林:烽火中筑起“精神长城”(烽火记忆·时代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3:05
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桂林"文化书店街"旧址纪念碑。资料图片 文旅融合项目《桂林有缘》亮相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抗战时期部分文化名人在桂林居住分布图。本报记者 郑 娜摄 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的部分文学书籍。来源:广西日报 北平沦陷,天津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 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的硝烟在全国弥漫,国土一寸寸沦丧。狼烟四起,何以为家,何以为战? 向西,向南。为了保存民族血脉、文脉,大量文化团体、文化名人与学者不断迁徙,落脚在桂林。这座 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城,在战争中被推向文化的前沿。 抗战期间,数以千计的文化人汇聚于此,小城里书店、出版社林立,报纸、刊物琳琅满目,文化团体宛 如雨后春笋涌现。一个个文化战士以笔为枪,以纸为阵地,以舞台作战场,发出人民的怒吼、抗争,存 续民族精神之炬、文明之火。冠甲天下的山水之城,淬炼成享誉海内外的抗战文化城,在气壮山河的抗 战长卷中镌刻下独一无二的坐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桂林,探访遗址,寻迹星 火,从一座城解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一幅迁徙图 手指轻点屏幕,一幅"迁徙图 ...
第十二届河北省戏剧节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0:59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河北省戏剧节于9月10日在石家庄闭幕 [1][2] - 活动自8月18日开幕持续至9月10日 [2] - 闭幕演出为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上演 [1][2] 参与规模 - 30余家文艺院团参与演出 [2] - 呈现20场涵盖话剧、戏曲、舞剧、杂技等多种艺术类型的演出 [2] - 吸引2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 [2] 闭幕剧目特色 - 《东垣大医》以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李杲)为原型创作 [2] - 剧目融入魔术元素展现主人公苦读场景 [2] - 通过舞台艺术呈现四季流转的视觉效果 [2] 剧目成就 - 该剧2023年3月首演后获得广泛好评 [2] - 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2] - 2024年获第十八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 [2] 戏剧节历史定位 - 创办于1985年 [2] - 秉持"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 [2] - 成为展示全省阶段性艺术创作成果的标志性文化艺术活动 [2]
浙艺两部作品入围省戏剧大赛
杭州日报· 2025-08-14 02:54
浙江省戏剧大赛 -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将在宁波市举办 这是浙江省内舞台艺术最高水准专业赛事 [1]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两部作品入围终评 成为入选作品最多的艺术院校 [1] 话剧《梦想天堂》 - 该剧由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生联合创作 是一部现实主义原创作品 [2] - 以杭州三十年城市变迁为背景 通过"新老杭州人"群像叙事串联20世纪90年代市井烟火与新世纪数字时代都市繁华 [2] - 全剧塑造14位性格各异、背景不同的人物 创作过程中采访大量居民 主场景为面馆 团队实地调研二十多家面馆收集故事 [2] - 受访者真实故事被融入剧中 成为城市共同温暖记忆 [2] - 将于8月25日在余姚大剧院上演 [2] 越剧《颜氏夜奔》 - 改编自梨园戏经典《节妇吟》 以小剧场形式重构传统 聚焦古代女性冲破传统束缚的心灵成长 [2] - 主创团队由校内师生与校外专家共同组成 体现"跨专业融合"和"产教融通"尝试 [2] - 音乐方面创新表达 去掉越剧常用伴奏乐器越胡 改用二胡托腔和演奏以增强悲切色彩 [2] - 将于8月16日在宁波逸夫剧院上演 [2]
《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探寻戏剧人生与时代共鸣
新华网· 2025-08-12 06:00
核心观点 - 田沁鑫的艺术成长经历体现对戏剧的执着追求与多元融合的创新理念 其导演生涯受体操训练 京剧学习及传统文化滋养的深刻影响 形成独特创作风格 [1][4][7][8] - 摘要酒作为栏目赞助方 通过"争上游"品牌理念与艺术家的卓越追求形成共鸣 强化品牌高端定位与文化关联性 [1][11][13] 成长经历与艺术积淀 - 童年经历体操训练 在70余人班级中成绩一度位列倒数第三 但培养坚韧性格 [4] - 京剧学习经历与体操西方肢体表达形成互补 虽未成为专业演员但为导演创作提供独特视角 [4][7] - 长期观剧习惯积累戏剧理解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试获剧目分析第一名 [5] - 多元背景包括绘画熏陶 电影学院旁听及广告从业经历 为导演职业提供跨领域支撑 [7] 创作理念与艺术成就 - 创作融合舞蹈 戏曲 戏剧及多媒体技术 如《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实时传输技术呈现历史叙事 [10][11] - 作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 借鉴《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素材 强化故事叙述能力 [8] - 作品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戏剧魅力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 [11] 品牌关联与栏目定位 - 栏目聚焦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 通过行业领军者故事传递摘要酒"争上游"理念 [13] - 品牌通过赞助文化栏目强化高端势能 关联艺术卓越追求与产品品质象征 [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