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城市志|第二座5万亿之城来了,中国城市格局怎么变

北京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 北京即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紧随上海之后 [1] - 2024年北京GDP达49843.1亿元,同比增长5.2%,2025年上半年GDP为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 [3] - 过去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3] 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 信息服务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每年跨越千亿级台阶,产业规模全国之首 [4] - 形成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 [4] 金融业实力与贡献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 [5]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5] - 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总量近半,2024年备案大模型105款 [5]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丰硕 [5] 消费与内需潜力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7.5% [6]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 [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疏解非首都功能,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7] -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落地,涵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 [7] - "北京研发、津冀生产制造"模式成熟,"十四五"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为"十三五"近两倍 [8] 交通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京津冀跨界连通道路达11条,轨道交通平谷线建成后燕郊到北京副中心仅需9分钟 [9] - 三地共建115个医联体,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 [9] - "河北福嫂"占北京家政市场38.4%,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9] 中国城市经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已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有望增至30个 [14] - 京沪为5万亿第一梯队,深圳、广州、重庆为4万亿第二梯队,苏州、成都等为2万亿第三梯队 [14] - 重庆2024年GDP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增长90.5%) [14] - 苏州2024年增速6%,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 [14] - 江苏聚集苏州、南京等5座万亿城市,为万亿城市最密集省份之一 [14] - 唐山2024年突破万亿元,使全国万亿城市数量增至27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