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3级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交银国际:首予禾赛-W买入评级 并予目标价269.6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7 03:18
公司评级与财务预测 - 首次覆盖禾赛-W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1]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1] - 同步上调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6%-7% [1] 业务表现与出货数据 - 上半年科技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276 2%达55万台 [1]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交付量年增237 5%至45万台 [1]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同比增629 9%至9 8万台 [1]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率提升 [1] - 政策将推动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增长 成为未来一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催化剂 [1]
交银国际:首予禾赛-W(02525)买入评级 并予目标价269.6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3:16
公司评级与财务预测 - 交银国际首次覆盖禾赛-W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66港元 [1] - 上调公司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同步上调净利润预测6%-7% [1] 业务表现与合作伙伴 - 上半年科技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276.2%达55万台 [1] - ADAS领域交付量年增237.5%至45万台 [1]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同比增629.9%达9.8万台 [1] - 近期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1] 行业政策与增长动力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率提升 [1] - 政策推动将提升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 [1] - 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成为未来一年行业催化剂 [1]
聚焦八部门《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多措并举,引领汽车发展方向
华夏时报· 2025-09-16 06:32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未来两年汽车行业稳增长目标和工作举措,旨在稳定行业发展、带动产业链复苏并促进经济整体向好 [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规范市场竞争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以改善供应商处境并维护供应链稳定 [2] - 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规范数据信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等行为,以净化市场环境并促进公平竞争 [2] 智能网联技术推进 - 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3]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法律法规完善,加速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3] 消费促进措施 - 贯彻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梯次消费和更新消费 [3]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挖掘汽车后市场潜力 [3] 政策优化与市场便利化 -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平衡汽车消费与城市交通管理 [4] - 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探索建立线上交易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开放,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 [4]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政策实施将巩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并提升其全球出口潜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5] - 智能化竞赛加速,行业分化加剧,技术领先企业将建立品牌护城河,而技术落后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5] 供应链价值重构 - 整车制造环节利润空间压缩,与智能化、电动化相关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固态电池等)将获得更高价值分配 [6] - 投资和产业关注点需从整车企业向上游关键技术供应商转移 [6] 消费潜力与使用环境 - 以旧换新政策和二手车流通便利化等措施将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汽车消费总量 [6] - 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将推动汽车使用环境优化,包括更好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停车设施 [7] 全球竞争力提升 - 中国汽车技术水平提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领先,将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汽车出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7]
交银国际:料末季购车需求强劲 L3级法规的落地为明年催化剂
智通财经· 2025-09-16 06:00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恢复至车价的5% [1] - 今年第四季或将出现一波集中的购车需求 [1] 汽车销量预测 - 今年全年3230万辆的销量大概率能实现 [1]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力争实现今年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 [1] 行业政策与发展 - 需关注2026年新一轮促销政策的推出节奏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正式落地将成为2026年行业发展的催化剂 [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 [1]
耐世特再涨近6% L3智驾迎来政策利好 公司领先布局线控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9-16 03:48
股价表现 - 耐世特股价再涨近6%至7.63港元 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成交额达1.45亿港元 [1] 政策驱动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 [1] - 政策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1]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线控转向系统竞争格局优 目前仅耐世特、博世、采埃孚实现量产 耐世特定点份额占全球一半以上 [1] - 公司线控技术领先 精准匹配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包括线控转向、后轮转向、电子机械线控制动与Motion IQ软件套件 [1] 订单与业绩展望 - 上半年获得新订单15亿美元 包括中国车企国内及海外业务、欧洲车企双小齿轮EPS和后轮转向订单 [1] - 公司维持全年50亿美元订单目标不变 预计下半年将获得更多线控相关项目 [1] 行业趋势 -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将带动线控转向系统渗透率同步提高 [1]
港股异动 | 耐世特(01316)再涨近6% L3智驾迎来政策利好 公司领先布局线控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3:45
股价表现 - 耐世特股价再涨近6%达7 64港元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成交额1 45亿港元 [1] 政策驱动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和L3级车型生产准入 [1] - 政策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试点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及保险法律法规 [1] 技术优势 - 线控转向系统竞争格局优 目前仅耐世特 博世 采埃孚实现量产 [1] - 耐世特全球线控转向定点份额达一半以上 [1] - 公司积极推进线控底盘发展 包括线控转向 后轮转向 电子机械线控制动与Motion IQ软件套件 [1] 订单情况 - 上半年获得新订单15亿美元 包括中国车企国内海外业务及欧洲车企双小齿轮EPS订单 [1] - 公司维持全年50亿美元订单目标不变 [1] - 预计下半年获得更多线控相关项目 [1] 行业趋势 -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推动线控转向系统渗透率同步提高 [1] - 耐世特线控技术领先 精准匹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1]
交银国际料末季购车需求强劲 L3级法规的落地为明年催化剂
格隆汇APP· 2025-09-16 02:20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影响 -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恢复至车价的5% [1] - 2024年第四季或将出现一波集中的购车需求 [1] - 2024年全年3230万辆的销量大概率能实现 [1] 行业政策与技术创新展望 - 2026年需关注新一轮促销政策的推出节奏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正式落地将成为2026年行业发展的催化剂 [1]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6
交银国际· 2025-09-16 01:45
交银国际研究 每日晨报 2025 年 9 月 16 日 今日焦点 | 汽车行业 | | | --- | --- | | 技术创新激发汽车消费需求,关注 | L3 级自动驾 | | 驶法规落地节奏 | | | 陈庆 | angus.chan@bocomgroup.com | 9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 着力扩大消费,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方案》明确提出: 2025 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 323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 3%,2026 年行 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在辅助驾驶方面,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的生 产准入。 | 银行业 | | | --- | --- | | 8 |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均符合市场预期 | | 万丽, CFA, FRM | wanli@bocomgroup.com | 8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 5900 亿元,符合万得市场平均预期,同比少增 3100 亿元,企业部门贷款表现相对较好。8 月新增社融为 2.57 万亿元, 符合万得市场平均预期,同比少增 4630 亿元,主要由 ...
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激发汽车消费需求,关注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节奏
交银国际· 2025-09-15 13: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和深化国际合作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2] - 2025年目标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 - 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和道路通行试点,加快配套法规完善 [2] - 技术创新重点包括先进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系统、车用操作系统和网联赋能技术 [2] - 2025年1-8月乘用车零售1474万辆(同比增长9.5%),预计2025年四季度因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出现集中购车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全固态电池处于量产验证阶段,半固态电池在高端乘用车市场加速落地 [2] - 整车厂与本土智驾芯片企业合作深化,推动国产芯片出货规模扩张,重点关注地平线与黑芝麻智能 [2] - 华为ADS 4 Ultra旗舰版搭载高速L3方案,极氪9X光辉配备5颗激光雷达实现感知冗余 [2] 覆盖公司评级与目标 - 电池领域:国轩高科(买入,目标价41.14元)、亿纬锂能(买入,目标价56.51元)、瑞浦兰钧(买入,目标价15.46港元)、中创新航(买入,目标价24.77港元)、宁德时代(买入,目标价314.11元) [3] - 电动两轮车领域:雅迪控股(买入,目标价22.63港元)、九号公司(买入,目标价75.02元)、绿源集团(中性,目标价7.16港元) [3] - 重卡领域:中国重汽(买入,目标价26.45港元)、潍柴动力(买入,目标价20.50港元) [3] - 激光雷达领域:禾赛集团(买入,目标价27.52美元)、速腾聚创(买入,目标价41.89港元) [3] - 整车厂领域:蔚来汽车(买入,目标价62.75港元)、比亚迪股份(买入,目标价150.72港元)、长城汽车(买入,目标价22.50港元)、吉利汽车(买入,目标价24.21港元)、赛力斯(买入,目标价180.50元)、小鹏汽车(买入,目标价134.69港元)、理想汽车(中性,目标价80.84港元)、广汽集团(中性,目标价3.34港元) [3]
L3落地迎政策利好!速腾聚创旗下可量产激光雷达EM4、E1已全面覆盖
智通财经· 2025-09-15 07:46
政策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1] - 政策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发展进入新阶段 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铺平道路[1] 技术标准与要求 - L3级自动驾驶核心在于责任转移 系统在责任域运行时安全主体从驾驶员切换至车企[1] - 车企必须构建超高冗余感知系统应对风险 对感知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1] - 激光雷达尤其是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L3落地的必备安全件 现已成为行业共识[1]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速腾聚创是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唯一可量产厂商 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1] - 公司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已率先实现量产上车 应用于智己LS6和极氪9X车型[1] - 全新一代车载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EM平台全线产品已全面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2] - EM4是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 支持520线至2160线定制 服务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2] - EMX作为"真192线"车载主激光雷达面向L2级辅助驾驶市场[2] 客户与合作进展 - 滴滴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等新一代Robotaxi企业均已采用速腾聚创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2] - 今年下半年还将有多款搭载速腾聚创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面世[2] 市场前景 - 随着L3级自动驾驶政策门槛明确和技术不断成熟 激光雷达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