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投资

搜索文档
【高端访谈】 秉承耐心资本理念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专访北京国管董事长吴礼顺
新华财经· 2025-07-08 05:28
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与定位 - 2023年以来北京市设立八支总规模1000亿元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担当"耐心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投入[1] - 2024年八支基金完成对145个项目出资13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855亿元,投资独角兽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个[5] - 基金投资覆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八大行业细分领域[5] 投资机制与决策模式 - 采用"政府推荐项目+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2+17"合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十六区和经开区)[5] - 采用Co-GP管理模式,不设子基金,采取直接投资方式[6] - 实行三票制投资决策机制(政府引导基金票+市场化机构票+北京国管票)[6] 投资策略与方向 - 突出"逆周期投资"特点,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7] - 投资方向覆盖机器人、信息产业、绿色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30多个具体方向[7] - 实现企业早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覆盖,优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8] 项目储备与生态建设 - 基础项目库储备超2600个项目,覆盖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8] - 储备库筛选项目600多个,截至6月底投决项目超240个[8] - 计划向知名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开放项目库,完善基金生态体系[8] 资本生态与未来规划 -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投资周期最长可达15年[9][10] - 向前加强高校院所合作聚焦0到1原始创新,向后布局产业链头部企业形成协同效应[10] - 北京模式依托本地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具有地域独特性[9]
喜娜AI速递:昨夜今晨财经热点要闻|2025年6月29日
搜狐财经· 2025-06-28 22:17
保险资金投资 -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正式开启投资,泰康资产旗下泰康稳行完成首笔投资交易,投资方向包括高股息资产、产业升级领域和逆周期战略买入 [2] - 第二批、第三批险资试点已陆续获批,三批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 [2] 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调整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同步调整异常波动的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 [2] - 调整后有利于提高定价效率,减少板块内机制差异,缓解股票波动 [2] 四大行定增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陆续公告完成超千亿元定增,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 [2] - 此次注资是财政部时隔20多年再度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从启动定增流程至全部落地仅用时两个多月 [2] 美联储与银行压力测试 - 特朗普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若其辞职将很高兴,并将选择有降息意愿的人接任 [3] - 美联储公布的压力测试显示,美国最大型银行能够承受严重经济衰退冲击,拥有充足资本吸收数千亿美元损失 [3] 美元指数与稳定币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7关口,截至27日收盘,年内累计下跌逾10%,创38年纪录 [3] - 稳定币或延缓"去美元化",但难以逆转美元主导地位衰弱趋势 [3] 中东局势与原油市场 - 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引发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恐慌,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13% [3] - 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后,油价暴跌9%,但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为和平蒙上新阴影 [3]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 - 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机构密集发声看多中国资产,高盛预计沪深300目标点位有10%的上行空间 [4] - 6月25日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4] 茅台价格与营销战略 - 2025年6月25日飞天茅台散瓶价格跌破1800元,较年初跌近20%,相比高点跌幅约53% [5] - 茅台总经理王莉拜访互联网巨头,被认为是积极应对措施,希望通过合作培养新消费人群 [5] A股固态电池板块 - 近期A股牛市重启,固态电池板块表现亮眼,本周涨幅一度达10%,指数涨至近2年新高 [5] - 政策利好推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其产业链涉及设备、材料等多重环节 [5] 特朗普终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 - 特朗普因加拿大推进实施数字服务税,决定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并将在未来一周内公布对加拿大的新关税 [5] -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美股一度转跌 [5]
华尔街收购之王押注中国汽水 KKR豪饮大窑背后的消费市场变局
新浪证券· 2025-06-25 02:57
并购交易进展 - KKR正在推进收购大窑饮品85%股权的交易 谈判已持续一年并进入最终阶段 [1][2] - 持股比例显示KKR计划通过控股性投资获得企业主导权而非简单财务投资 [2] - 大窑官方对交易传闻统一回应"不予置评" 该回应在资本并购领域具有特殊含义 [1][2][3] 大窑饮品发展概况 - 公司2024年营收达数十亿元规模 全国经销商超千家 零售终端覆盖百万家门店 [1][5] - 2023年70%以上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4][5] - 在西北某城市全渠道销售额已超过可口可乐 并成功突破北京五环内市场 [5] - 公司战略从筹备香港IPO(传闻融资5亿美元)转向接受并购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饮料行业尚无老牌汽水成功打造全国性品牌的先例 [5] - 大窑通过深耕餐饮渠道实现逆袭 该渠道具有分散性强 进入门槛高的特点 [4] - 公司面临从餐饮渠道向KA渠道拓展 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转型的双重挑战 [7] KKR投资逻辑 - KKR在2025年一季度募集305亿美元新资本 管理资产规模达664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6] - 延续其逆周期投资哲学 认为当前市场环境能产生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6][7] - 此次收购是疫情后美元基金在中国消费领域罕见的大型并购 可能预示行业风向转变 [7] - KKR在中国投资遵循产业逻辑 历史案例包括中粮肉食 雷士照明 海尔和字节跳动 [7] 战略协同价值 - KKR的产业资源和管理能力可助力大窑突破发展瓶颈 [7] - 双方结合将推动大窑实现全国化目标和渠道转型 [7][8] - 交易被视为国际资本对中国消费市场投下的实质信任票 [8]
中建智地百亿项目蓄势 后续去化待考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09:42
中国建筑地产业务扩张 - 中国建筑旗下地产业务近年来逆势扩张,中建一局地产业务去年大幅增长近180% [2] - 中建一局地产平台中建智地2021年开始深度布局北京市场,2023年在京拿地金额达1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2][8] - 2024年中建智地以联合体形式拿下朝阳组团地块,地价高达126亿元,刷新近两年朝阳宅地总价纪录 [3][5] 朝阳黄杉木店地块项目 - 黄杉木店地块位于东四环与五环之间,是朝青板块近十年唯一新增住宅地块,成交楼面价5.45万元/平方米 [5][6] - 地块由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开联合体开发,中建智地持股48.5%,定位为140~300平方米的改善型产品 [5][6] - 地块周边配套成熟但城市界面相对杂乱,距离地铁站900米,周边二手房如星河湾挂牌价约9.5万元/平方米 [5][6] 北京新房市场竞争格局 - 黄杉木店地块5公里范围内多个竞品项目集中入市,包括保利+金茂开发的朝阳天珺(拟售单价8.84万~9.25万元/平方米)和金茂满曜(拟售单价8.2万~9.1万元/平方米) [6] - 和记黄埔开发的御翠园项目近期降价至7万~7.1万元/平方米,较备案价打七折,加剧区域竞争 [7] - 中海·万吉玖序项目成交均价达114652元/平方米,与黄杉木店地块客群存在部分重合 [6] 中建智地现有项目表现 - 北京宸园项目5个半月实现110亿元销售额,606套房源已网签517套,成交均价11万元/平方米(指导价12.5万元/平方米) [9][10] - 中建璞园PARK(二期)298套房源已网签224套,成交均价7.29万元/平方米,但144套房源半年仅网签44套 [10] - 中建璞园(一期)983套房源网签685套(去化率69%),成交均价由7.1万元/平方米降至6.9万元/平方米,近期推出特价房源降价近100万元 [11][12] 中建智地战略布局 - 中建一局地产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2020年1.11%提升至2024年9.38%,2024年营收152.9亿元(同比增长179.6%) [8][9] - 2024年6月中建智地以112亿元竞得北京首宗"住宅+产业+配套"组合用地,后转为全资持有 [9] - 公司在北京昌平北七家地块开发国贤府二期,850套房源已网签213套,成交均价由5.4万元/平方米降至5.1万元/平方米 [12]
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产业壁垒较高、商业模式优异的高股息标的
格隆汇· 2025-06-09 10:19
行业分析 - 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带动贸易量增长 推动新增运力需求提升 [1] - IMO环保规定趋严 存量船舶大多无法满足碳排放要求 [1] - 全球船队船龄达17.4年 接近20年经济使用年限 将进入老旧船舶更新替换高峰期 [1] - 绿色船舶造价高 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 租赁商方案灵活 预计船舶租赁渗透率有望提升 [1] 公司概况 - 中国船舶租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船舶集团 持股比例74.38% [1] - 中国船舶集团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2024年交付量1638万载重吨 占全球份额18.40% [1] - 凭借股东产业背景与资源精准识别产业周期 实现逆周期投资 以较低成本获取船舶资产 [1] 业务模式 - 采用固定+弹性收益模式 将部分船舶资产投入即期或短期市场运营 [1] - 2021年至2024年船舶租金上行 投入短期及即期市场运营船舶数量由19架提升至35架 [1] - 2024年通过自营、参股合营、控股合资等方式实现收益6.44亿港元 占净利润30.59% [1] 船队结构 - 2024年末运营船队平均船龄仅4.03年 明显优于全球水平 [2] - 船队多元化 覆盖油船、干散货、集装箱、LNG等各类船舶 [2] - 截至2024年7月末 节能型船舶占比89% 为前十大租赁公司中最高水平 环保达标压力小 [2] 财务状况 - 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仅3.56% 融资成本处于较优水平 [2] - 后续债务到期置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 资金成本有望进一步改善 [2] - ROE基本维持在15%左右 盈利能力强 [2] - 分红比例高 股息率TTM高于7%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1亿港元、46.22亿港元、49.68亿港元 三年CAGR为3.81%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9亿港元、24.41亿港元、26.61亿港元 三年CAGR为8.12% [2]
惠选订房与兆讯传媒达成亿级传播合作
搜狐网· 2025-05-20 07:55
行业动态 - 中国酒店行业与数字广告领域迎来重大合作,惠选订房与兆讯传媒达成亿级传播合作[1] - 此次合作被视为惠选订房从行业挑战者向领军企业跃迁的关键举措,也是资本寒冬中的逆势投资[3] 商业模式 - 惠选订房采用"用户出价,酒店抢单"的C2B模式,与Priceline的"用户定价"模式一脉相承[5][6] - 该模式让用户以市价50%-80%的价格入住高星酒店,同时帮助酒店提升空置率利用率[6] - 中国34万家酒店平均入住率不足50%,每年近半客房空置,传统OTA模式导致供需双输[6] 资本运作 - 2024年10月,惠选订房上线50天即获得上海牧鲸资本3000万战略投资[6] - 2001年李嘉诚以7352万美元抄底Priceline,成为逆周期投资经典案例[4] 市场拓展 - 惠选订房已覆盖20余省,合作酒店近4000家,全国区域运营商超200家[11] - 公司目标2025年合作3万家酒店,覆盖1000万用户[10] - 与兆讯传媒合作将加速渗透三四线市场,并在一二线城市挑战OTA巨头[9][10] 行业影响 - 惠选订房模式挑战传统OTA"全网最低价"规则,实现酒店价格体系保护与额外收益[11] -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认为该模式创造了更多选择机会,优化了行业生态[12] - 中国酒店业上一次变革是携程的"货架模式",惠选订房试图用"拍卖思维"开启新生态[14] 合作方背景 - 兆讯传媒是中国高铁传媒第一股,覆盖全国近500座高铁车站、5000块数字屏幕,年触达20亿人次[7] - 高铁站是广告曝光黄金场景,旅客平均停留40分钟[9]
Goheal:当行业天花板来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方向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59
行业现状 - 当前资本市场面临"成长失语"时代,新能源、AI、互联网流量红利见底,医药等行业也在调整预期 [1] - 头部光伏企业宣布未来三年不扩张产能,反映全球产能过剩和激烈价格战 [4] - 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向"技术出海",游戏和互联网企业除AI外缺乏新增长点 [4] 并购重组趋势 - 并购重组成为企业突破行业天花板的关键路径 [3] - 煤化工企业通过并购智慧物流公司转型为"煤+数智物流"复合平台 [5] - 手机零部件制造商收购东南亚医疗器械公司后实现双线盈利 [5] 高质量并购策略 - 并购不仅是资源嫁接,更涉及董事会架构调整、股权激励和业务协同 [8] - 并购是架构重构、文化融合和机制再造的综合战役 [9] - 并购后整合阶段决定70%的成败,需注重团队融合、财务考核和管理授权 [16] 四大并购方向 - 向科技含量高领域并购,如AI算法、自动化技术公司,提升产业数字化标签 [11] - 向海外市场并购,直接获取渠道和销售体系,如A股企业收购印尼工厂 [12] - 向消费端品牌并购,提升毛利率并打开ToC渠道 [13] - 向产业链整合并购,通过横向+纵向并购对抗周期波动 [14] 逆周期投资机会 - 2024年64%的并购项目发生在逆周期窗口,以低溢价或对赌条款完成 [15] - 周期下行时资产估值更合理,交易结构议价空间更大 [15] 企业增长逻辑 - 风口需企业主动创造,而非等待,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企业才能持续增长 [18] - 企业需思考增长故事、产业链短板和现金在逆周期中的运用 [18]